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87)
2023(2709)
2022(2374)
2021(2242)
2020(2000)
2019(4484)
2018(4354)
2017(7760)
2016(4853)
2015(5593)
2014(5595)
2013(5587)
2012(5673)
2011(5274)
2010(5326)
2009(4869)
2008(5165)
2007(4610)
2006(4071)
2005(3821)
作者
(18405)
(16008)
(15862)
(14821)
(10275)
(7807)
(6995)
(6134)
(6030)
(5894)
(5773)
(5505)
(5487)
(5436)
(5170)
(5000)
(4819)
(4709)
(4657)
(4627)
(4271)
(4122)
(3950)
(3783)
(3652)
(3600)
(3596)
(3551)
(3518)
(3475)
学科
(15238)
经济(15216)
管理(10403)
(10214)
(8143)
(7335)
企业(7335)
方法(6458)
(6012)
数学(5267)
数学方法(5106)
中国(4115)
农业(4027)
(3862)
环境(3624)
(3543)
贸易(3542)
(3415)
业经(3387)
地方(3223)
理论(3201)
(3144)
(2994)
(2747)
(2564)
金融(2560)
(2555)
银行(2524)
(2437)
教育(2402)
机构
大学(77104)
学院(75696)
研究(34221)
科学(26302)
(25563)
(23856)
经济(23201)
中国(22510)
管理(22411)
(21150)
农业(20844)
研究所(19880)
理学(19095)
理学院(18714)
管理学(17992)
(17897)
管理学院(17873)
业大(17755)
中心(14184)
农业大学(13022)
(12991)
(12876)
(12332)
(11846)
科学院(11834)
(11810)
(11498)
实验(11337)
北京(11291)
师范(11287)
基金
项目(53819)
科学(39721)
基金(37356)
(36626)
国家(36331)
研究(32682)
科学基金(27944)
(22109)
自然(20989)
自然科(20525)
自然科学(20510)
自然科学基金(20169)
(19868)
基金项目(19528)
社会(17656)
社会科(16516)
社会科学(16509)
资助(15934)
教育(15131)
计划(13740)
重点(13251)
科技(13238)
编号(12014)
(11932)
(11192)
科研(11190)
(11181)
成果(11064)
(10887)
专项(10834)
期刊
(26732)
经济(26732)
学报(24340)
(23854)
研究(19562)
科学(18419)
农业(16489)
中国(16436)
大学(16147)
学学(15492)
(8917)
教育(8715)
业大(7957)
(7885)
管理(7578)
农业大学(6736)
(6323)
林业(5252)
(5112)
金融(5112)
技术(5045)
中国农业(4598)
自然(4524)
科技(4403)
财经(4085)
资源(3877)
业经(3854)
图书(3833)
自然科(3788)
自然科学(3788)
共检索到1146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孟雅宁  陈雪平  刘畅  申书兴  
以回交父本二倍体大白菜(代号为85-1,2n=20)为对照,对异源三倍体(AAC)与二倍体大白菜(AA)回交的BC1(代号为a2,2n=22)进行花粉孢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并对其生殖时期田间性状和花粉特性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花粉孢母细胞减数分裂复杂,终变期观察到8Ⅱ+2Ⅲ、10Ⅱ+2Ⅰ、9Ⅱ+1Ⅲ+1Ⅰ等多种联会方式;中期I、II出现单个或多个游离染色体;后期I、II出现落后染色体或丢失染色体的频率很高,导致多种方式的分离,出现了较少的、利用价值较高的11条染色体的配子。此外,田间观察证明,与85-1相比较,a2生长势弱,花粉量和生活力均较低,叶片、花和花蕾都较小,抽薹和开花较早。上述结果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再云  刘后利  
甘蓝型油菜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观察李再云,刘后利(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系,武汉130070)关键词甘蓝型油菜,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前期ⅠOBSERVATIONONCHROMOSOMEBEHAVIOURDURINGMEIOSISOFBRASSICANA...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纪鹏  李生强  刘显军  却志群  
【目的】探明植物杂种后代减数分裂异常与花粉败育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甘蓝型油菜与黑芥种间杂交和基因组加倍,获得芸薹属三基因组双倍体,采用基因组原位杂交方法,观察三基因组双倍体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规律。【结果】与单倍体相比,双倍体花粉育性得到一定恢复,但可育花粉的比例较低,只有10%~20%。基因组原位杂交结果显示,双倍体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终变期染色体以形成同源二价体为主,但也有部分染色体形成四价体或六价体。四价体有3种形式:B基因组染色体形成的四价体、AC基因组染色体形成的四价体及B与AC基因组之间形成的异配四价体。减数分裂后期Ⅰ染色体均等分离的细胞占总数的70%左右,在第2次减数分裂期也观...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顾爱侠  王娟  陈雪平  罗双霞  王彦华  申书兴  
【目的】筛选大白菜-结球甘蓝异附加系,利用SSR标记鉴定附加的外源染色体,并对异附加系特性进行研究。【方法】以大白菜-结球甘蓝异源三倍体(AAC)与二倍体大白菜(AA)回交一代的自交后代为试材,利用根尖染色体计数、甘蓝连锁群特异SSR标记等方法,筛选、鉴定大白菜-结球甘蓝异附加系。【结果】在BC1F2中筛选到2n=22的植株;该植株对位于甘蓝01连锁群的3对SSR引物和08连锁群的2对SSR引物的扩增结果与异源三倍体杂交种是一致的,而对位于其它7个连锁群的20对特异引物的扩增结果与大白菜一致,表明该植株附加的外源染色体与甘蓝的01、08连锁群相对应,为双单体异附加系;该双单体异附加系绝大多数花...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闻晓英  李晓峰  商少川  顾爱侠  申书兴  王彦华  
以8个结球甘蓝品种和7个大白菜品种为试材,利用23对SRAP引物,筛选结球甘蓝相对于大白菜特异的SRAP引物。结果表明,18对引物在大白菜和结球甘蓝间表现多态性,可以区分大白菜和结球甘蓝不同品种。利用筛选出的18对SRAP引物对部分大白菜-结球甘蓝异附加系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其中6对引物P53、P86、P93、P121、P123和P142可以鉴定异附加系AA+2C1、AA+C3、AA+C5、AA+C7和AA+C8。大白菜-结球甘蓝异附加系特异SRAP标记的建立,为开展大白菜-结球甘蓝易位系的鉴定奠定了基础。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雷家军  范雯  王善光  代汉萍  
对新近发现的3份自然五倍体野生草莓黑龙江1号、黑龙江7号、吉林4号的花粉性状及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五倍体野生草莓花粉极轴长主要分布在40.01~60.00μm范围内,而二倍体森林草莓(F.vesca)、四倍体伞房草莓(F.corymbosa)和六倍体麝香草莓(F.moschata)分别主要分布在40.01~60.00μm、50.01~70.00μm和60.01~80.00μm。五倍体野生草莓花粉赤道轴长主要分布在30.01~50.00μm,而森林草莓、伞房草莓和麝香草莓分别主要分布在40.01~50.00μm、50.01~70.00μm和50.01~70.00μm...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宇  张蜀宁  侯喜林  袁宝玲  辛临军  孙秀云  
以不结球白菜品种‘上海青’的花蕾为材料,采用常规压片法对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终变期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并与根尖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核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二者的核型公式均为2n=2x=20=10m+8sm(2SAT)+2st,其中第1、2、3、4、6对为中着丝粒染色体,第5、7、8、9对为近中着丝粒染色体,第10对为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第3对具有随体;核型类型属于2A型,为基本对称型。长度为1.1~1.5 mm的花蕾,容易获得减数分裂终变期的分裂相。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孟雅宁  王彦华  顾爱侠  李晓峰  申书兴  
【目的】获得稳定遗传的大白菜-结球甘蓝二体异附加系。【方法】以大白菜-结球甘蓝5号单体异附加系为材料,对其自交后代进行细胞学及SSR鉴定。【结果】37株自交后代中2n=22植株的比率为10.81%,通过对4个2n=22的植株进行核型分析及SSR鉴定,确定其为大白菜-结球甘蓝5号二体异附加系。减数分裂观察发现,大白菜-结球甘蓝5号二体异附加系后期Ⅰ虽然出现染色体落后现象,但在后期Ⅱ中染色体的分裂方式以11-11-11-11为主,其比率为69.55%。【结论】获得了大白菜-结球甘蓝5号二体异附加系,其外源染色体与甘蓝07连锁群相对应;该二体异附加系减数分裂形成的四分体以附加1条的染色体为主(n=1...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文雁成  张书芬  王建平  任乐见  栗根义  张晓伟  
通过甘蓝与大白菜种间杂交合成了24个甘蓝型油菜品系。这些品系的自交不亲和性、生物学特性及抗逆性都与它们的双亲尤其是母本甘蓝相似。合成的品系中79%自交不亲和、34%品系抗寒、96%的品系耐热、8%品系抗病毒病。84%的品系抗油菜霜霉病、78%避开了菌核病。3个合成甘蓝型油菜品系是41A的理想保持系,其后代不育性彻底而且稳定。从合成的甘蓝型油菜与双低品系的正反交后代中获得了一个不育性彻底的核不育材料。合成品系与双低品系正反交后代中自交不亲和组合仍高达80%,它们的生物学特性居中亲值。这些正反后代中3个组合抗寒,大多数组合晚熟、耐热、抗病毒病、油菜霜霉病和避开了菌核病。它们的千粒重和含油量普遍高于...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栾生  于元杰  张玉喜  丁斌  
将λDNA导入中国春后,在当代花粉母细胞(PMC)减数分裂过程中,观察到了单价体、染色体落后、染色体桥、微核、细胞多极分裂等异常现象,发生异常现象的PMC约占观察总PMC的25 54%。这些染色体异常可能是异源DNA整合到受体染色体,进行染色体重排所引起的复杂细胞学反应。后代植株在茎秆硬度、株高,穗长、穗形、小穗数、穗粒数、麦芒有无、结实率、成熟期等形态性状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异。发生变异的可能机制是异源遗传物质进入细胞核以后,通过重排整合到了受体的染色体上,从而激活受体本身的一些沉默基因,或者抑制了一些基因的表达;导入的异源基因直接表达,改变了受体后代的表现型;异源DNA导入受体后引起了染色体...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严兴洪  李琳  有贺祐胜  
利用坛紫菜人工色素突变体与野生型进行杂交试验,通过观察F1叶状体中是否出现颜色分离和颜色嵌合体来证明坛紫菜减数分裂发生的确切位置。以红色型人工色素突变体(SPY1和R10)作为母本,其特征:叶状体呈红色或桔红色,藻体薄而弹性差,无边缘刺;以野生型(wt)作为父本,其特征:叶状体呈棕绿色,藻体厚而富有弹性,有丰富的边缘刺。在杂交组SPY1(♀)×wt(♂)和R10(♀)×wt(♂))的F1叶状体中,均出现了2种亲本色和2种新颜色,它们分别为红色(R,母本色),野生色(W,父本色),浅红色(R′,比R色稍浅)和似野生色(W′,比野生色稍红)。4种颜色在F1叶状体上,出现了分离并形成了呈直线型排列的...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再云  刘后利  
对诸葛菜减数分裂的研究表明,染色体在终变期表现出30多种配对构型。其中主要的9种为:12Ⅱ,10Ⅱ+1Ⅳ,8Ⅱ+2Ⅳ,9Ⅱ+1Ⅳ,6Ⅱ+2Ⅵ,8Ⅱ+1Ⅶ,6Ⅱ+1Ⅵ+1Ⅶ,7Ⅱ+1Ⅹ,5Ⅱ+1Ⅳ+1Ⅹ。121Ⅱ的构型与其它构型各约1/2。四、六、八、十等多价体为环状或链状。在中期Ⅰ时观察到高频率的次级联会。以上结果表明诸葛菜的染色体间存在高度同源性,故其可能为一自然多倍体种。另外,诸葛菜的10条染色体形成一个完整的染色体环,这表明其12对染色体中有5条非同源染色体发生了相互易位。文中还对诸葛菜染色体组所具有的特殊结构的意义等进行了讨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康向阳  朱之悌  张志毅  
采用细胞遗传学方法对毛白杨 (PopulustomentosaCarr.)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及其进程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①毛白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有一定的规律 ,且与花序的形态和花药颜色变化有密切相关 ;②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表现因个体不同而不同 ,终变期、中期Ⅰ有数目不等的单价体出现 ,在后期Ⅰ乃至末期Ⅰ、末期Ⅱ可见到单独存在的落后染色体 ,体现了毛白杨遗传上的异质性 ;③毛白杨减数分裂存在多核仁现象 ,在末期Ⅰ、末期Ⅱ最多可见到含 8个小核仁的子核 ,并且随着减数分裂进行 ,多个小核仁发生合并 ,最终生成一个大核仁 ;④毛白杨各无性系在减数分裂进程上存在着差异 ,甚至同一雄性无性系...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娟  桑丹  轩淑欣  李晓峰  王彦华  申书兴  
以大白菜-结球甘蓝异源三倍体(AAC,2n=3x=29)与二倍体大白菜(AA,2n=2x=20)回交一代BC1F1及其自交后代BC1F2为试验材料,经过细胞学观察和核型分析,于BC1F1中鉴定出了附加甘蓝2号染色体的大白菜-结球甘蓝单体异附加系,于BC1F2中鉴定出了附加甘蓝2号染色体的大白菜-结球甘蓝双体异附加系,并对其进行了减数分裂与植株形态学观察。该异附加系的获得为分析大白菜和甘蓝的亲缘关系,进一步获得大白菜和结球甘蓝易位系、代换系提供了基础材料。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崔菲菲  孟川  王彦华  赵建军  陈雪平  申书兴  顾爱侠  
为了提高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大白菜基因表达的准确性,选取添加结球甘蓝4号染色体片段的大白菜-结球甘蓝易位系营养生长阶段的幼苗期、莲座期、包心期、结球期的叶片和不同大小花蕾,及生长素(Indole-3-acetic acid,IAA)和生长素抑制剂(2,3,5-triiodobenzoic acid,TIBA)处理后的叶片为材料,运用ge Norm和Norm Finder这2种分析方法,对Apr、BcTIP41、U34559、EF1α、TUB4、CYP、DNAJ、HIS、TUA5、UKN1、SKIP16、CAC、ACTIN、ACTIN-1、ACTIN-2、GAPDH、UBC30、UBQ、PPR、PP2A、MDH共21个内参基因进行稳定性鉴定。结果表明,不同发育时期、不同组织部位的材料,以及在不同激素处理条件下,大白菜-结球甘蓝易位系qRT-PCR最适内参基因各不相同。在营养生长阶段(从幼苗到结球),内参基因UKN1和TUB4表达最为稳定。在大白菜-结球甘蓝易位系包心期利用生长素IAA处理后,最稳定的内参基因为BcTIP41和ACTIN;生长素抑制剂TIBA处理后,最稳定的内参基因为UKN1和BcTIP41。在花发育的6个等级大小花蕾中,发现DNAJ、ACTIN和PP2A最为稳定。研究结果为大白菜-结球甘蓝易位系基因表达量的精确分析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芸薹属其他植物不同发育时期及激素处理对内参基因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