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45)
- 2023(5962)
- 2022(4881)
- 2021(4475)
- 2020(3609)
- 2019(7976)
- 2018(8062)
- 2017(13918)
- 2016(7384)
- 2015(8004)
- 2014(8126)
- 2013(7577)
- 2012(6871)
- 2011(6109)
- 2010(6081)
- 2009(5654)
- 2008(5382)
- 2007(5103)
- 2006(4295)
- 2005(3693)
- 学科
- 管理(28088)
- 业(26541)
- 企(24088)
- 企业(24088)
- 济(22045)
- 经济(22013)
- 技术(14245)
- 技术管理(11281)
- 中国(8612)
- 制(7280)
- 农(7089)
- 业经(6906)
- 方法(6884)
- 财(6562)
- 体(6468)
- 理论(6330)
- 学(6133)
- 银(5635)
- 银行(5621)
- 行(5469)
- 融(5206)
- 金融(5198)
- 地方(5126)
- 数学(5053)
- 划(4991)
- 数学方法(4990)
- 教育(4836)
- 策(4421)
- 农业(4411)
- 体制(4178)
- 机构
- 学院(100539)
- 大学(98328)
- 管理(39469)
- 济(36889)
- 经济(35978)
- 理学(33792)
- 研究(33764)
- 理学院(33429)
- 管理学(32877)
- 管理学院(32669)
- 中国(25084)
- 科学(21241)
- 京(20874)
- 农(18564)
- 财(17476)
- 江(16804)
- 所(16718)
- 业大(15991)
- 中心(15891)
- 研究所(15200)
- 农业(14718)
- 技术(14251)
- 财经(13206)
- 州(13001)
- 范(12907)
- 北京(12789)
- 师范(12696)
- 院(12664)
- 经(11926)
- 省(11622)
- 基金
- 项目(69997)
- 科学(55779)
- 研究(52739)
- 基金(48630)
- 家(43109)
- 国家(42711)
- 科学基金(36825)
- 社会(32626)
- 社会科(30867)
- 社会科学(30864)
- 省(30743)
- 基金项目(25831)
- 划(25170)
- 教育(24906)
- 自然(23449)
- 自然科(22980)
- 自然科学(22971)
- 自然科学基金(22594)
- 创(21610)
- 编号(21170)
- 创新(19027)
- 资助(17858)
- 成果(17353)
- 课题(16338)
- 重点(16001)
- 发(15434)
- 业(15321)
- 部(14414)
- 制(13619)
- 计划(13450)
共检索到1559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章云 冯辉
对芸薹属芸薹种不同亚种间大白菜福田50双单倍体纯系FT50和小白菜双单倍体纯系HG01杂交的F1植株进行小孢子培养,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6-BA和NAA,研究其对胚状体诱导和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的小孢子诱导培养基为NLN-13+0.05mg.L-16-BA+0.05mg.L-1NAA,诱导率可达14.13胚.蕾-1。最适的生根培养基为MS+0.10mg.L-1NAA+3%蔗糖+0.55%琼脂,生根率为100.00%,再生植株驯化后移栽到到花盆中,在日光温室培育,采取形态学和流式细胞仪结合方法鉴定再生植株倍性,自然加倍率为56.67%。人工蕾期自交得到一个具有242个双单倍体的作图...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凤兰 赵岫云
用高抗TuMV的高代自交系91-112和高感TuMV的小孢子双单倍体系T12-19杂交的F1植株进行小孢子培养,多次继代培养使小孢子再生苗安全越夏,再经移栽驯化后进行低温处理,定植到日光温室。通过加强田间管理,有效地提高了小孢子培养生产双单倍体的成功率和结实水平,得到一个具有146个白菜双单倍体系的作图群体。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德双 徐小谢 徐家炳
采用0,15,20,25,30d5种不同春化处理天数对5份大白菜和5份小白菜抽薹和开花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大白菜而言,冬性强的和较强的材料(B,D,E),春化时间以20d为宜,冬性弱的材料(A,C)以15d为佳,冬性强的材料初花天数为50d左右,冬性弱的材料为37d。对小白菜而言,春化天数以15d为佳,冬性强的材料初花天数为46d,其他为38d左右。春化天数长,开花略早,但差异不显著。在试验中,小白菜除J的冬性较强外,其他各材料冬性相差不大,不易分开,这可能与小白菜现蕾和开花需一定光照有关。可见小白菜在春化天数满足条件下,光照才是影响现蕾和开花的关键因子。
关键词:
大白菜 小白菜 现蕾 开花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子欣 齐秀菊 褚玉萍 刘志荣
利用二倍体和四倍体大白菜,通过正反交,连续6年共做52个组合,从1985年的水仙花(四倍体)×后36高(二倍体)和1987年的BP058(二倍体)×水仙花(四倍体)两个组合得到了少量杂交种,经系谱选择并在人工气候室加代,提高孕性,均于第四代基本稳定。1989年将这两个杂交种分别定名为翠宝和翠绿。它们具有多倍体植物叶厚、叶面有泡状突起、蕾大、花大、气孔也大的特点,经染色体镜检,染色体数2n=4x=40。这两个品种生长速度快,生育期80天左右,包球紧实,抗病性强,品质优良,适口性好,耐贮藏运输,亩产7000~7500kg。
关键词:
大白菜 二倍体 四倍体 杂交种 育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曹鸣庆 李岩 蒋涛 西尾刚
植物的游离小孢子离体培养方法最先在毛叶曼陀罗(Datura innoxia)上,以后又在烟草、矮牵牛、马铃薯等茄科植物上试验成功。八十年代初,在十字花科芸薹属的油莱(Brassica napus L.)上获得突破,后相继在该属的埃塞俄比亚芥菜(B.carinata)、黑芥(B.nigra)、大白菜(B.campestris spp.pekinensis)和结球甘蓝(B.oleracea spp.capitata)上获得成功。在植物育种应用方面,游离小孢子离体培养方法较花药培养表现了更大的应用前景。它不仅能以更高的效率获得单倍体来缩短常规育种周期,而且还可以比较方便地用于诱变、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余阳俊 张凤兰 赵岫云 张德双 何娟 张振贤
为进一步将小白菜、芜菁的优良晚抽薹特性转育到大白菜材料中,同时为转育遗传提供理论依据,有必要对大白菜、小白菜、芜菁间的晚抽薹遗传效应进行研究。以4组晚抽薹与易抽薹的材料的对应亲本(YH和BY;FMS和BY;WS和BY;MM和BY)及其杂交、回交世代(F1,F2,B1,B2)为试材分别进行遗传模型分析及遗传参数估算,结果表明:大白菜(YH)、小白菜(FMS和WS)、芜菁(MM)的晚抽薹性遗传均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加性效应为主,兼有显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早抽薹呈显性,其中WS的晚抽薹显性效应值不显著。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均较高。因此,采用常规杂交育种方法可望在晚抽薹育种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大白菜 小白菜 芜菁 抽薹 遗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晓东 曹彩霞 牟金贵 王明秋 刘学岷 王玉海 陈凤敏
根据多倍体作物在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中国、日本、前苏联、瑞典、德国等国研究人员相继开展了多种蔬菜作物的多倍体育种,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20世纪中叶国内外研究人员对大白菜进行了辐射诱变、化学诱变、试管无菌苗诱导等多种诱变方式的研究,最终因为稔性太低无法继续选育。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通过筛选能产生2n配子的普通二倍体材料与人工诱变四倍体材料杂交的手段开展多倍体育种,采用外观鉴定法、花粉粒与气孔观测法、细胞学鉴定法对选育品种进行鉴定,最终育成"多维462"等高稔性、抗逆性强的系列四倍体品种和自交系并应用于生产。分析了大白菜多倍体的应用前景,并提出了提高大白菜多倍体育种水平的对策。
关键词:
大白菜 多倍体 育种 研究进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金良 徐汉卿 刘惠吉 王华
在现蕾期和开花期对二倍体矮脚黄白菜自交、四倍体矮脚黄白莱自交和以四倍体矮脚黄白菜为母本、二倍体矮脚黄为父本杂交的白菜进行胚胎学观察。结果表明,二倍体和四倍体白莱自交的均能正常受精和进行胚胎发育,最终形成正常的种子,但四倍体白菜的受精和胚胎发育均落后于二倍体白菜;四倍体白菜和二倍体白菜杂交的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正常,但胚乳一般在游离核阶段发生退化,到授粉后16d,胚乳完全消失.由于胚乳过早解体,胚发育到球形原胚时发生退化,因而无法获得成熟的三倍体种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俊峰 张斌 李梅 刘莉 闻凤英
构建大白菜分子遗传图谱,为大白菜干烧心QTL定位和分析奠定基础。以大白菜感病品种B120和大白菜抗病品种黑227为亲本建立的DH系为作图群体,基于所筛选出的74对In Del标记和37对SSR标记构建分子遗传图谱。利用Join Map 4.0软件,初步构建了一张覆盖基因组长度为1 004.7 c M、平均图距为9.30 c M的大白菜遗传连锁图,该图谱包含12个连锁群、108个标记位点。该图谱能有效地用于大白菜干烧心QTL定位。
关键词:
大白菜 干烧心病 DH群体 遗传图谱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顾爱侠 王娟 陈雪平 罗双霞 王彦华 申书兴
【目的】筛选大白菜-结球甘蓝异附加系,利用SSR标记鉴定附加的外源染色体,并对异附加系特性进行研究。【方法】以大白菜-结球甘蓝异源三倍体(AAC)与二倍体大白菜(AA)回交一代的自交后代为试材,利用根尖染色体计数、甘蓝连锁群特异SSR标记等方法,筛选、鉴定大白菜-结球甘蓝异附加系。【结果】在BC1F2中筛选到2n=22的植株;该植株对位于甘蓝01连锁群的3对SSR引物和08连锁群的2对SSR引物的扩增结果与异源三倍体杂交种是一致的,而对位于其它7个连锁群的20对特异引物的扩增结果与大白菜一致,表明该植株附加的外源染色体与甘蓝的01、08连锁群相对应,为双单体异附加系;该双单体异附加系绝大多数花...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姜凤英 冯辉 王超楠
21个小白菜品种小孢子培养结果表明:适宜的花蕾长为2.5~3.5mm,花瓣与花药长度比为1/2~3/4;0.05~0.10 mg.L-1的细胞分裂素能促进小孢子胚的发生,高于此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对小孢子胚的产生有抑制作用,并使小孢子胚向畸形化发展;0.05mg.L-16-BA+0.10 mg.L-1NAA的配比可以明显提高成熟胚的比例。
关键词:
小白菜 小孢子培养 胚状体 诱导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超楠 冯辉 姜凤英 刘如娥 周英
以10个小白菜杂交种为试材,采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方法,研究影响小孢子胚状体形成因素的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胚状体的诱导率不同;NLN培养基中大量元素减半有利于小孢子胚诱导,其诱导率达到100%;培养基中添加0.05 mg/L的6-BA和0.2 mg/L的NAA可以提高胚状体诱导率;活性炭和琼脂糖对诱导胚状体发生和发育有促进作用,可使子叶胚的比例达90%以上;花蕾经4℃低温预处理24 h后的成胚率显著提高。
关键词:
小白菜 游离小孢子培养 胚状体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振兴 张德双 司龙亭 于拴仓 张凤兰 余阳俊 赵岫云 汪维红
介绍了一种快速、大量提取大白菜线粒体DNA的方法。以大白菜黄化苗为试验材料,通过加入一定量的DNaseⅠ和RNase A酶,充分消除核基因组DNA和RNA的污染。通过加入蛋白酶K和SDS,并经2步变温处理,即先在50℃条件下温育1 h,接着在37℃条件下温育1 h,有效地提高了mtDNA产出率。经凝胶电泳和PCR等检测,结果表明:mtDNA电泳条带清晰,OD260与OD280比值为1.8左右,纯度较高;利用细胞核看家基因Actin设计引物,扩增mtDNA,没有获得扩增产物,表明mtDNA中没有核基因组污染;利用大白菜CMS96胞质不育系基因orf222设计引物,扩增不育系和保持系mtDNA,仅...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泓 姚磊 刘凡
用生物统计的方法对大白菜不定芽再生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研究了基因型、激素和AgNO3对 17种白菜子叶 (带 1~ 2mm子叶柄 )外植体不定芽再生率的影响。三组方差分析说明 ,基因型、激素和AgNO3都在大白菜再生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基因型是大白菜高频再生的限制因素 ,它决定了相应的最适合的激素组成和AgNO3浓度 ;而对某一种基因型而言 ,激素组成和AgNO3浓度是建立高频再生体系的关键因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娟 桑丹 轩淑欣 李晓峰 王彦华 申书兴
以大白菜-结球甘蓝异源三倍体(AAC,2n=3x=29)与二倍体大白菜(AA,2n=2x=20)回交一代BC1F1及其自交后代BC1F2为试验材料,经过细胞学观察和核型分析,于BC1F1中鉴定出了附加甘蓝2号染色体的大白菜-结球甘蓝单体异附加系,于BC1F2中鉴定出了附加甘蓝2号染色体的大白菜-结球甘蓝双体异附加系,并对其进行了减数分裂与植株形态学观察。该异附加系的获得为分析大白菜和甘蓝的亲缘关系,进一步获得大白菜和结球甘蓝易位系、代换系提供了基础材料。
关键词:
大白菜 结球甘蓝 异附加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