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3)
- 2023(924)
- 2022(726)
- 2021(739)
- 2020(683)
- 2019(1442)
- 2018(1362)
- 2017(2192)
- 2016(1321)
- 2015(1436)
- 2014(1385)
- 2013(1460)
- 2012(1397)
- 2011(1350)
- 2010(1358)
- 2009(1353)
- 2008(1334)
- 2007(1181)
- 2006(1066)
- 2005(990)
- 学科
- 学(7176)
- 济(4254)
- 经济(4253)
- 经济学(2165)
- 理论(1631)
- 教育(1369)
- 生物(1297)
- 管理(1111)
- 业(1018)
- 图书(988)
- 书馆(972)
- 图书馆(972)
- 方法(949)
- 和(939)
- 中国(904)
- 图书馆学(847)
- 壤(817)
- 土壤(815)
- 水产(807)
- 企(795)
- 企业(795)
- 生物学(795)
- 教学(784)
- 生态(778)
- 其他(741)
- 农(676)
- 情报(665)
- 研究(652)
- 物(640)
- 现代(632)
- 机构
- 大学(22938)
- 学院(21067)
- 研究(10043)
- 科学(8725)
- 农(8117)
- 农业(6684)
- 所(6162)
- 中国(5992)
- 业大(5919)
- 研究所(5873)
- 济(5523)
- 经济(5377)
- 京(5177)
- 农业大学(4448)
- 管理(4423)
- 室(4352)
- 实验(4150)
- 中心(4065)
- 实验室(3986)
- 省(3916)
- 重点(3783)
- 业(3599)
- 江(3505)
- 理学(3486)
- 技术(3467)
- 范(3444)
- 理学院(3382)
- 科学院(3380)
- 院(3378)
- 师范(3330)
共检索到319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颜淑婉
研究了大球盖菇的形态特征及其菌丝生长的适宜条件 .结果表明 ,菌丝生长的适宜条件为 :C源为蔗糖 ,N源为酵母浸膏 ,生长温度为 2 5℃左右 ,培养基料、水质量比为 1∶ 2 .0 ,p H值为 5 .5 -6.5 .
关键词:
大球盖菇 生物学特性 菌丝生长速度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程远辉 侯志江 徐中志
研究了碳源、氮源、温度、pH值和不同培养基对紫红蘑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源中可溶性淀粉对紫红蘑菇的菌丝生长最有利,其次为蔗糖。氮源中牛肉膏最好,其次为蛋白胨;经温度梯度试验得出紫红蘑菇菌丝生长温度为5~35℃,适宜生长温度为25~30℃。紫红蘑菇最适宜的pH值为9.8,较其它食用菌差异很大。其最适宜的培养基为小麦培养基。
关键词:
紫红蘑菇 菌丝 生长条件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金爱武 邵小根 邱永华 张发根
水竹是一种具有良好开发前景的笋用竹种。对浙江省遂昌县白马山林场水竹生长特性的研究表明, 水竹笋期为4 月中下旬至6 月中旬, 其中5 月3 日至5 月30日为出笋高峰期, 是竹笋单产形成的重要阶段。末期延续时间较长, 此期应加强肥水管理, 以提高竹笋单株产量。为保证竹林的更新复壮, 根据秆形生长和枝叶生长特性, 应在出笋盛期做好留笋养竹工作, 留养新竹04 ~05 万株·h m - 2·a - 1 , 使竹林密度保持在20 万株·h m - 2 。参2
关键词:
水竹 生物学特性 竹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杜爱玲 曹支敏
总状炭角菌是近几年危害鸡腿菇的一种重要杂菌。研究了温度、空气相对湿度、pH值、光照、营养、通气状况等对总状炭角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菌丝生长温度为10~37℃,最适温度25~30℃;分生孢子萌发温度为12~40℃,最适温度25~35℃;空气相对湿度要求在90%以上。菌丝生长的pH为2~11,最适pH为5~7;分生孢子萌发pH为3~11,最适为5~8。最有利于菌丝生长的碳源为麦芽糖和葡萄糖,氮源为酵母膏、蛋白胨、牛肉膏。仅含有20 g/L葡萄糖、20 g/L蔗糖或者纯水的基质不利于分生孢子萌发。固态基质和良好的通气条件有利于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光照不利于菌丝生长,但对分生...
关键词:
鸡腿菇 总状炭角菌 生物学特性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杨发荣 黄杰 魏玉明 李敏权 何学功 郑健
藜麦(Chenopodium quinoa)为苋科藜亚科藜属一年生双子叶草本植物,起源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已有5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藜麦籽实富含蛋白质、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矿物质及膳食纤维,且低脂、低糖、零胆固醇,利用价值高,是未来最具潜力的作物之一。本文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系统论述了藜麦的资源分布、生物学特性、抗逆生理特性、营养成分及栽培技术等,并阐述了藜麦产品开发应用、国内引种栽培技术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建议开展藜麦种质资源和营养化学成分方面的研究,选育适合不同海拔地区种植的品种,充分挖
关键词:
藜麦 生物学特性 抗逆生理 营养成分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徐天森 王浩杰 徐企尧 华正媛 林长春
竹蝉在浙江省为 6a1代 ,若虫于地下吸食竹子鞭、根的汁液 ,以卵在竹上枯枝中和各龄若虫在土下越冬。成虫发生在 6月底、7月初到 9月上中旬 ,刺吸竹、树枝汁液为补充营养 ,有扑灯、鸣叫习性 ;7~ 8月在竹上已死 2~ 3年的枯竹枝上产卵 ,每产卵孔中有卵 12~ 2 1粒 ,卵于下年 7月上旬孵化。若虫 5龄 ,生活于土下 5~ 4 0 cm深的竹鞭两侧 ,每穴 1虫 ,虫穴与地面有垂直的通气孔 ;若虫性好斗 ,两虫相遇 ,常争斗致伤或致死。天敌较多 ,重要的有竹蝉卵旋小蜂 ,3 8.3 %~ 4 1.4 %的产卵孔中发现有旋小蜂的幼蜂 ,1头幼蜂可食竹蝉卵 2~ 4粒。竹蝉履甲取食若虫 ...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胡超宗 张建明 胡明强
雷竹是一种优良的笋用竹种。本文总结报道了雷竹形态特征、出土生长、秆形生长、枝叶生长、花的生长发育、结实和种实的特性,并根据雷竹生物学特性,相应提出雷竹的培育管理措施。
关键词:
雷竹 生物学特性 笋用竹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牛西午
柠条的生物学特性:包括物候期、根系、枝条和叶的形态特征,开花结实习性,种子特征,环境对柠条生长的影响,以及抗旱性,抗热性及抗寒性。其生物学特性与生境关系密切
关键词:
柠条,生物学特性,物候期,抗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连宾 何绍昌 张林 何应华
新型食用真菌冬小包脚菇(Volvariellabrumalis)的生物学特性及营养分析连宾何绍昌张林何应华BiologicalCharaetersandNutritionAnalysisforANewlyfoundEdibleFungus,Volva...
关键词:
冬小包脚菇,食用菌,营养成分,生物学特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曾茜 陈旭 杨雨 杨仁德 王晓敏
【目的】探明香菇黔香筛5号菌丝的生物学特性及不同添加物发酵对菌丝体中香菇多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为高活力菌种的制备及功能性产品开发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固体和液体培养方式,以菌落直径和菌丝体干重作为主要考察指标,结合培养过程中菌丝的生长性状,研究香菇黔香筛5号菌丝的生物学特性及在不同碳氮源、培养温度、初始pH等条件下的生长情况;测定该菌株经添加皇竹草(H)和中药渣(Z)浸煮汁液体发酵后其香菇多糖(LNT)对DPPH、ABTS及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母种培养基的最佳碳氮源为葡萄糖和硫酸铵,最适培养温度25~30℃,初始pH 4.0~6.0;菌丝体生长液体培养基的最适碳源为蔗糖,氮源为硫酸铵或蛋白胨,培养温度25℃,接种量3%(V/V),pH 6.0。ZLNT对DPPH和羟基自由基具有显著清除作用,当浓度为5 mg/mL时,清除率分别达86.7%和73.5%;HLNT对ABTS自由基清除效果较好,浓度为5 mg/mL时的清除率为75.5%。【结论】初步筛选出适宜于香菇黔香筛5号菌丝生长的营养需求及培养条件,该菌株表现出较好的副产物适料性,添加浸煮汁可促进发酵物抗氧化活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侯志江 李荣春
本试验研究了3种栽培料在4种重量水平下对大球盖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谷壳作为栽培料在10 kg/m2时种植出的大球盖菇生物学效率最高,投入产出比最高,品质最好。
关键词:
大球盖菇 产量 品质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左银华 赵明岩 吴顺海 李一欣
针对传统大球盖菇人工分级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一致性差等问题,提出基于MobileViT模型的改进方法。通过设计自适应分支的多尺度模块、增加局部与全局特征融合、引入双重注意力模块等,提高特征提取能力,增强模型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XCA-MobileViT对实验平台上5个级别的大球盖菇数据集平均识别准确率达97.71%,相较于Mobile Vi T模型准确率提高2.34%,参数量和计算量分别下降0.401M和140.2 M。通过对两个菌菇公开数据集进行的验证实验发现,XCA-MobileViT的F1分及准确率超越对比的其他模型,具有良好的泛化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鲍蕊 杜双田 张晶 丁建 鲁车龙 李珍
【目的】研究温度对大球盖菇生长发育的影响,为其栽培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研究大球盖菇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采用正交多项式回归分析法构建数学模型,揭示温度对大球盖菇菌丝生长速率、出菇数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经过冷刺激(5℃下冷藏30d)后,大球盖菇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8℃;大球盖菇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6.0℃;采用温室栽培,当菌床基质中心温度为18.7℃时,大球盖菇的产量最高、出菇数量较多;菌床基质中心温度在16~19.4℃时,大球盖菇子实体形态较好。【结论】冷刺激及高温是大球盖菇孢子萌发的重要条件,温度是影响大球盖菇生长发育、高产及优质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大球盖菇 孢子萌发 数学模型 培养温度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君琛 翁敏劼 赖谱富 李怡彬 周学划 沈恒胜
【目的】从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中提取多糖,并对其分子质量及组成糖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水提法提取大球盖菇多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大球盖菇多糖分子质量分布及提取过程中多糖分子质量的变化,并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法对其组成糖进行研究。【结果】大球盖菇多糖水溶性多糖类物质的分子质量分布于22 kD附近;大球盖菇多糖同时存在α和β糖苷键,以吡喃糖为主,由5种单糖构成,其中有D-果糖、D-葡萄糖和D-木糖。【结论】以稀盐溶液为流动相的检测手段更能真实地反映大球盖菇多糖的分子质量分布情况,大球盖菇多糖是由5种单糖组成的杂多糖。
关键词:
大球盖菇 多糖 分子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