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60)
2023(9534)
2022(7450)
2021(6498)
2020(4986)
2019(10925)
2018(10989)
2017(20267)
2016(11115)
2015(12248)
2014(12551)
2013(12186)
2012(11355)
2011(10527)
2010(10771)
2009(9863)
2008(9699)
2007(8765)
2006(8319)
2005(8042)
作者
(33916)
(28134)
(28062)
(26578)
(17946)
(13470)
(12571)
(10859)
(10804)
(10096)
(9787)
(9353)
(9316)
(9037)
(8932)
(8766)
(8356)
(8191)
(8095)
(7954)
(7254)
(7045)
(6870)
(6485)
(6386)
(6358)
(6315)
(6287)
(5823)
(5565)
学科
(53988)
经济(53936)
管理(28287)
(27196)
地方(21015)
中国(20931)
(18705)
企业(18705)
(18365)
业经(15306)
农业(12908)
(12834)
环境(12753)
方法(11774)
(11347)
地方经济(11342)
(10215)
金融(10215)
(10071)
银行(10054)
(9877)
发展(9785)
(9756)
数学(9375)
数学方法(9267)
(9250)
产业(8468)
(8365)
贸易(8352)
(8242)
机构
学院(160587)
大学(156432)
(65916)
研究(64542)
经济(64433)
管理(55050)
中国(49098)
理学(45345)
理学院(44718)
管理学(43876)
管理学院(43588)
科学(40147)
(35927)
(33661)
(30491)
研究所(30409)
(29236)
中心(28514)
(27395)
(24714)
师范(24467)
(23736)
业大(23533)
北京(23436)
农业(23231)
(22248)
财经(21912)
(21177)
科学院(20038)
经济学(19797)
基金
项目(102735)
科学(80463)
研究(77626)
基金(71004)
(62435)
国家(61847)
科学基金(51911)
社会(49262)
社会科(46624)
社会科学(46614)
(42528)
基金项目(37112)
(35146)
教育(33751)
编号(31836)
自然(30893)
自然科(30029)
自然科学(30023)
(29905)
自然科学基金(29434)
资助(27356)
成果(25948)
重点(24339)
发展(24334)
(23891)
课题(23799)
(21350)
(20916)
国家社会(20410)
创新(20022)
期刊
(87797)
经济(87797)
研究(52459)
中国(41259)
(30680)
学报(25145)
科学(24263)
管理(22588)
教育(22140)
农业(21064)
(20604)
(19190)
金融(19190)
大学(18920)
学学(17655)
业经(16763)
技术(14552)
经济研究(13366)
问题(11589)
(11351)
财经(10518)
资源(9781)
(9192)
科技(8286)
(8214)
图书(8209)
现代(8080)
世界(8032)
商业(7964)
(7875)
共检索到2673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玉清  
生态文明为发展中的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可持续发展指出了一条科学之路。作为世界工厂重镇的大珠三角经济区,未来不仅应该在经济增长中领先,更应该在和谐社会的建设方面领先,发展方向应是建设生态珠三角,成为生态文明从理念见于现实的试验田。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胡兆量  
包括香港和澳门在内的大珠三角地区正迅速迈向世界级的城市群。在大珠三角城市群发展过程中,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珠三角产业调整出现港澳化趋势;二是珠江口沿岸湾区成为整个城市群的核心,出现中心化趋势。为此,要及时统一认识,加强粤港澳三方协调,共同促进大珠三角城市群成长,加速湾区建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葛梅  
随着CEPA的签署,大珠三角区域经济形成日益融合发展的势头。文章分析CEPA对地区经济的影响,探讨珠三角的竞争优势,提出大珠三角地区的发展动向以及区域战略。港澳与珠三角地区通过互动发展,将提高合作的层次和水产,从而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大珠三角的经济地位和增长动力。未来大珠三角经济一体化将朝着统一共同市场的方向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枫  陈基纯  
对可持续发展进行测评和分析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系统考虑的角度出发,从可持续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协调度三大方面对大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测评,总结了两大区域可持续发展要素变化的特征,并对两大区域可持续发展结构差异特征进行了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基纯  
对可持续发展进行测评和分析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系统考虑的角度出发,从可持续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协调度三大方面对大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测评,比较了两大区域可持续发展态势和结构类型,并从其内部结构的角度进行了成因分析。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程玉鸿  李克桐  
在对城市群协调发展这一概念进行科学界定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城市群协调发展的4点判断标准及相应的测度方法。同时,利用该测度方法对1991~2011年期间"大珠三角"城市群发展协调性进行定量测度。并以定量测度的结果为主要依据,对1991~2011年期间该城市群协调发展历程进行阶段划分与特征分析。最后,在综合考虑大珠三角城市群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基础上,对城市群协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征进行总结与提炼,并提出促进"大珠三角"城市群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蔡菲  
通过对城市化特性及珠三角地区城市化文化问题的分析 ,提出图书馆应适应城市化发展 ,在实现新世纪文化事业建设目标 ,在“走向城市化、培养城市人”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金龙  谢玲玲  
城镇化的本质就是通过产业聚集和人口聚集产生较高的资源配置效率,以此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珠三角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其城镇化不仅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城镇化的缩影,更是代表了未来中国城镇化发展的趋势。城镇化应该坚持可持续性发展的方向。在新时期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基础上,对珠三角城镇化可持续协调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程玉鸿  田野  
以我国唯一存在两种政体的大珠三角城市群为实证案例,采用基于巴罗回归的重力方程对制度性边界效应进行了测度,评估了"一国两制"背景下跨界协调政策对大珠三角城市群一体化演进的影响。结果显示:港澳与珠三角之间的制度性边界效应客观存在,但随着跨界协调政策的不断深化而逐渐降低,城市群一体化水平不断提高;跨界协调总体上对香港与珠三角一体化的促进作用比对澳门与珠三角一体化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林耿,许学强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区域经济一体化同样成为一种趋势。文章从三地既有的协作基础和自身发展需求的角度,论证了大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性,认为制度性障碍、产业结构性缺陷、发展阶段差异和基础设施协调不够是当前影响一体化的主要存在问题。提出建立“大珠三角经济区”的目标,并从产业体系、制度环境、管治系统和交流网络四个方面对其内涵进行诠释。提出未来实现大珠三角区域一体化的目标,从政府、企业、交通等多个层面具体的实现途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少和  梁明珠  
在我国环城市(群)游憩带地区,因城市规模市场、旅游出行便捷、核心资源吸引、城乡环境差异、旅游用地宽裕等因素,成为旅游产业集聚发展的理想空间。通过对环大珠三角城市(群)游憩带上广东各市在建、待建山海旅游产业园区的实地调研及其规划文本分析,发现在南部滨海休闲游憩带与北部山区生态游憩带上,旅游产业集聚发展成为趋势,已从单纯资源景区组团式集聚(资源景区组团)发展到度假要素配套式集聚(度假娱憩综合体),乃至旅游产业集群式集聚(旅游产业园区)阶段,反映了资源、资本、智力等因素的不同作用,并在依赖资源环境、城市城镇的基础上,通过市场和政府的双重作用,促成了观光游览型、度假娱憩型、文化创意型、装备制造型等旅游产业集聚发展模式。为发挥旅游产业的规模经济、集聚经济效应,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地方政府需要在旅游产业规划、公共平台建设、公共服务提供、旅游用地审批等方面有所作为。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吴文娟  
文章研究了泛珠三角内地9省区生态、经济系统发展状况,运用区位商分析法对其产业优势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内地9省区传统服务业均有优势,除此之外,福建、广东工业,海南、贵州、云南农林牧渔业,江西、湖南、广西、四川农林牧渔业、工业,产业优势明显。泛珠9省区在产业互动方面尚未打破行政区划的掣肘,林业资源优势没有被充分开发,尚未形成生态工业、生态林业及其他生态服务业产业链。最后提出了泛珠三角地区生态产业发展路径。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吴文娟  
文章研究了泛珠三角内地9省区生态、经济系统发展状况,运用区位商分析法对其产业优势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内地9省区传统服务业均有优势,除此之外,福建、广东工业,海南、贵州、云南农林牧渔业,江西、湖南、广西、四川农林牧渔业、工业,产业优势明显。泛珠9省区在产业互动方面尚未打破行政区划的掣肘,林业资源优势没有被充分开发,尚未形成生态工业、生态林业及其他生态服务业产业链。最后提出了泛珠三角地区生态产业发展路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莉  
共建"泛珠三角"是统筹区域发展的适时之举。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旅游要先行。文章在客观分析"泛珠三角"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和旅游业发展现状及症结所在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