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50)
2023(10515)
2022(8915)
2021(8080)
2020(6953)
2019(16017)
2018(15659)
2017(30058)
2016(16522)
2015(18812)
2014(19348)
2013(19032)
2012(17873)
2011(16184)
2010(16742)
2009(16052)
2008(15118)
2007(13859)
2006(12082)
2005(10899)
作者
(49768)
(41432)
(41109)
(39575)
(26244)
(19935)
(19187)
(16178)
(15831)
(14803)
(14040)
(13931)
(13165)
(13163)
(13159)
(13003)
(12620)
(12105)
(12024)
(11966)
(10283)
(10189)
(10139)
(9570)
(9439)
(9303)
(9261)
(9169)
(8505)
(8501)
学科
(68428)
经济(68344)
管理(43799)
(41627)
(32957)
企业(32957)
方法(29435)
中国(27857)
(26748)
金融(26740)
数学(26268)
数学方法(26014)
(24841)
银行(24805)
(24007)
(19228)
(18835)
地方(18670)
(17201)
(14980)
业经(13998)
农业(12557)
(12198)
(12187)
贸易(12178)
财务(12157)
财务管理(12122)
理论(11781)
(11773)
(11626)
机构
学院(236975)
大学(236274)
(96273)
经济(93779)
管理(85564)
研究(83561)
理学(72441)
理学院(71555)
管理学(70217)
管理学院(69784)
中国(68687)
科学(52085)
(50908)
(45959)
(44604)
(43345)
中心(40681)
研究所(39425)
(37442)
业大(36699)
财经(36081)
农业(35296)
(32559)
北京(31905)
(31267)
师范(30888)
经济学(30572)
(30378)
(30064)
经济学院(27768)
基金
项目(155118)
科学(120016)
研究(112312)
基金(110084)
(96257)
国家(95437)
科学基金(80386)
社会(69640)
社会科(65962)
社会科学(65939)
(62121)
基金项目(58426)
(52187)
教育(51574)
自然(51416)
自然科(50239)
自然科学(50222)
自然科学基金(49276)
编号(46532)
资助(45291)
成果(38356)
重点(35495)
(34428)
(33601)
课题(33160)
(31939)
创新(30006)
科研(29737)
计划(28814)
国家社会(28436)
期刊
(105544)
经济(105544)
研究(70914)
中国(49170)
(40284)
学报(39662)
(36607)
(36338)
金融(36338)
科学(34640)
大学(29107)
管理(28824)
学学(27615)
农业(25819)
教育(24931)
技术(20370)
财经(18013)
业经(16957)
经济研究(16771)
问题(15776)
(15483)
(13752)
理论(12009)
(11958)
统计(11522)
技术经济(11159)
实践(10894)
(10894)
(10825)
商业(10651)
共检索到3629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覃剑  
随着经济全球化、全球城市化和区域金融一体化的持续推进,城市群作为一个整体已经悄然成为世界金融资源最密集的区域。本文以大珠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分别从金融业整体及其亚类行业领域两个层面,对金融资源的空间布局特征进行客观描述和分析,并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勾画出金融等级体系形态。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大珠三角区域金融中心体系的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覃剑  冯邦彦  
在我国服务业外部化和制造业服务化的背景下,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金融业与制造业的空间关系日益复杂。本文运用区位商、相关性分析方法对大珠三角各个城市金融业和制造业的空间指向性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大珠三角城市群的金融业和制造业在空间上既有分离性也有相吸性。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了一般性解释,并由此得出应不断优化金融业和制造业在城市等级体系中的空间分工布局、不同城市要适当进行产业取舍和协同发展等政策启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程玉鸿  田野  
以我国唯一存在两种政体的大珠三角城市群为实证案例,采用基于巴罗回归的重力方程对制度性边界效应进行了测度,评估了"一国两制"背景下跨界协调政策对大珠三角城市群一体化演进的影响。结果显示:港澳与珠三角之间的制度性边界效应客观存在,但随着跨界协调政策的不断深化而逐渐降低,城市群一体化水平不断提高;跨界协调总体上对香港与珠三角一体化的促进作用比对澳门与珠三角一体化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德平  
本文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现状分析,认为应将发展的视野和城市群空间布局的重点放在都市圈的构建和整合之上。应着力构建双核心、双轴线、内外圈层协调发展的网状区域发展的城市群空间结构,总的发展思路是“双核心优势互补,双轴线主次分明,内外圈层协调联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飞  黄耀丽  郑坚强  李凡  
本文首先对区域旅游合作中形象差异性和可整合性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提升区域旅游整体影响力在于形象的整合,而旅游线路促销中则应突出各自形象的差异性,差异和整合共同存在于区域旅游合作中。在对大珠三角城市的实证分析中,通过聚类分析得到了城市间形象的亲疏关系和可能进行的形象板块划分,这将为大珠三角今后旅游合作中对外推广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方向和操作的策略,同时也为我国其他区域正在开展的旅游合作提供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袁靖  贾雪莹  陈伟  
文章运用熵值法,基于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这4个维度共16个指标测度了2010—2020年珠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协同水平,采用全局自相关莫兰指数及空间局部自相关LISA指数考察珠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协同水平及绿色金融水平的空间相关性,并进一步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分析珠三角城市群绿色金融水平对其一体化协同水平发展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珠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协同水平具有较强的空间负相关性,存在“高-低”及“低-高”集聚趋势;绿色金融发展呈现显著区域不平衡现象;广州、深圳的一体化协同发展水平及绿色金融水平在珠三角城市群中均属于较高水平;绿色金融水平对区域的一体化协同水平具有促进作用,但对邻近地区的一体化协同水平存在显著负向溢出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琪  
珠三角是中国最发达的城市群之一,其城市间的经济产业关系对整个经济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运用地缘经济关系的原理,采用欧氏距离分析法对珠三角城市群间的合作竞争关系做了定量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珠三角城市间的整体竞争性较强,缺乏合作。珠三角城市群应该进行适当的产业分工,降低城市间的分割度,采取产业互补、共同发展的政策,将更有利于珠三角的长期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文波  杨开良  邓宛琳  侯中原  战国强  
文章以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岭南特色与珠三角城市群的特质,在分析聚焦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创建目标与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对核心指标的选取研究,提出了岭南特色的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指标体系,对宏观控制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规划、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国内其他森林城市群规划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林海龙  
当前,中国正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和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国家及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都在动态调整。从城市职能分工的视角,通过构建协同系数测度珠三角城市群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吻合度水平,并结合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对人才结构调整的要求,探讨高职院校专业体系如何更好地与地方经济体系动态对接,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结构协同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程玉鸿  李克桐  
在对城市群协调发展这一概念进行科学界定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城市群协调发展的4点判断标准及相应的测度方法。同时,利用该测度方法对1991~2011年期间"大珠三角"城市群发展协调性进行定量测度。并以定量测度的结果为主要依据,对1991~2011年期间该城市群协调发展历程进行阶段划分与特征分析。最后,在综合考虑大珠三角城市群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基础上,对城市群协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征进行总结与提炼,并提出促进"大珠三角"城市群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栾贵勤  黄敬跃  
长三角城市群作为全国最大的城市群,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中更是将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目标定位为世界级城市群。本文将利用反映长三角城市群城市发展水平的17个统计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分析出1999年到2009年长三角城市群梯度格局的演变进程,确定城市群增长极的核心与外围,为更好地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制定城市群发展的战略目标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刘德学  何晖  
近十几年来,珠三角城市群经济一体化水平明显提高,产业发展呈现出向职能专业化演进的趋势。在对珠三角城市群管理职能专业化水平进行测度的基础上,运用珠三角城市群9个城市2003-2012年的面板数据对珠三角城市群管理职能专业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珠三角城市群的商品房价格、每千人教师数和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等指标与城市管理职能专业化水平正相关,而商业用地价格、人均地方财政预算支出和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等指标对城市管理职能专业化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基于对影响因素的进一步讨论,提出了相关政策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林雄斌  马学广  李贵才  
基于珠三角城市群社会经济和土地利用数据,研究城市-区域尺度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现状和特征等问题。结果表明,珠三角城市整体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提升,但集约利用程度存在显著的时间、空间差异。从时间的角度看,珠三角土地利用集约水平呈现缓慢增长的趋势,区域内部差异逐渐降低。从空间的角度看,珠三角土地利用可以分为高度集约城市、中度集约城市和低度集约城市三种类型,集约水平呈现从核心区向外围区、边缘区不断衰减的空间特征。珠三角未来发展应该转变土地管理机制,创新土地市场,提高建设用地的配置效率,从而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史进程  王随园  
为科学评价区域内科教与产教创新性融合对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以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共同作用,提出一种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模型评价“科-产-教”融合的综合评价方法。该评价方法从社会发展水平、科技、产业和教育发展四个方面综合构建“科-产-教”融合评价指标,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采用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并建立灰色关联分析法模型,并对珠三角城市群进行实例计算。研究结果表明,珠三角城市群“科-产-教”融合发展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现象,应加强对“科-产-教”融合整体效能的第三方评价,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科技、产业、教育资源供需平台,促进资源流动,实现区域内资源高度深入融合。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文淑惠  陈灿  
城市群区域创新一体化对促进区域内部资源优化整合,带动周边城市创新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使用随机前沿知识生产模型研究了成渝城市群及珠三角城市群创新潜力,并采用一步法的创新非效率模型分析了影响创新潜力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随着创新阻力的减少,成渝城市群及珠三角城市群的创新效率在不断提升,且差距逐渐缩小;相比于珠三角城市群,成渝城市群拥有更大的创新潜力。同时,城市群内部各城市之间创新效率差异明显。为进一步提高各城市群的创新效率,应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开放,加强政府对创新的扶持力度,优化创新环境,提高工业集聚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