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82)
- 2023(7721)
- 2022(6644)
- 2021(6090)
- 2020(5312)
- 2019(12433)
- 2018(12077)
- 2017(23260)
- 2016(13019)
- 2015(15008)
- 2014(15356)
- 2013(15456)
- 2012(14812)
- 2011(13678)
- 2010(14145)
- 2009(13793)
- 2008(12842)
- 2007(11565)
- 2006(9869)
- 2005(8939)
- 学科
- 济(57697)
- 经济(57616)
- 管理(33909)
- 业(32265)
- 方法(26743)
- 企(24728)
- 企业(24728)
- 数学(23976)
- 数学方法(23739)
- 农(16168)
- 财(14279)
- 中国(14210)
- 地方(14012)
- 学(13789)
- 制(11777)
- 贸(11218)
- 贸易(11213)
- 易(10816)
- 业经(10635)
- 农业(10631)
- 融(9655)
- 金融(9653)
- 银(8910)
- 银行(8885)
- 和(8778)
- 行(8494)
- 环境(8296)
- 务(7885)
- 财务(7864)
- 财务管理(7839)
- 机构
- 大学(198301)
- 学院(196241)
- 济(80269)
- 经济(78488)
- 管理(71249)
- 研究(71196)
- 理学(61083)
- 理学院(60231)
- 管理学(59014)
- 管理学院(58633)
- 中国(52820)
- 科学(46016)
- 京(42459)
- 所(37698)
- 农(37593)
- 财(36993)
- 研究所(34459)
- 中心(32545)
- 业大(31518)
- 江(30118)
- 农业(29744)
- 财经(29312)
- 范(27448)
- 师范(27186)
- 北京(26882)
- 经(26417)
- 院(25762)
- 经济学(25291)
- 州(23751)
- 经济学院(23007)
- 基金
- 项目(130845)
- 科学(101515)
- 基金(94673)
- 研究(91494)
- 家(84348)
- 国家(83712)
- 科学基金(69674)
- 社会(57475)
- 社会科(54387)
- 社会科学(54367)
- 基金项目(50898)
- 省(50238)
- 自然(46087)
- 自然科(44889)
- 自然科学(44872)
- 自然科学基金(44034)
- 划(43742)
- 教育(41503)
- 资助(38613)
- 编号(36673)
- 成果(30278)
- 重点(30274)
- 部(29045)
- 发(28369)
- 创(26001)
- 科研(25724)
- 课题(25700)
- 计划(25131)
- 创新(24500)
- 教育部(24101)
共检索到2885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臧振华 申国珍 徐文婷 李俊清 谢宗强
分析物种丰富度格局和热点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手段和途径。本文基于珍稀濒危物种名录信息,结合遥感影像、文献信息和专家经验,研究了大熊猫分布区内珍稀濒危物种及中国特有珍稀濒危物种的丰富度空间格局,确定了物种丰富度热点区,分析了大熊猫保护区对热点区保护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大熊猫分布区内,与大熊猫同域分布的珍稀濒危物种有293种,包括哺乳动物109种、鸟类58种、爬行动物18种、两栖动物35种、高等植物73种;其中,IUCN极危物种11种、濒危物种48种、易危物种111种、近危物种74种,列入CITES附录Ⅱ2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7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36种;293种珍稀濒危物种中,133种为中国...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金燕 周世强 谭迎春 周小平 王鹏彦 张和民
根据64个植被样方调查资料,分析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不同植被类型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值H′、D和均匀度指数Jsi基本表现出一致的变化趋势常绿落叶阔叶林>温性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温性针叶林>亚高山针叶林,而物种丰富度S变化为温性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林>亚高山针叶林>温性针阔混交林。在不同的植物群落中,由于地形地势、坡度、土壤、水热条件等原因,其物种多样性指数不同,但其多样性测度指标除物种丰富度外均呈现出基本一致的变化趋势。随海拔的升高,大熊猫栖息地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变化先增加,然后下降,最后趋于平稳。坡度不是影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唐继敏 殷晓洁 高伟杰 刘一飞 李子康
【目的】中国珍稀濒危柏科树种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预测其在中国未来不同气候情景的潜在适生区分布,以期对树种的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13个树种的地理分布信息及37个环境因子数据,利用R语言优化后的最大熵模型(MaxEnt),分析影响其潜在适生区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及在气候变化下的响应方式。【结果】1)MaxEnt模型优化后,各树种的AUC值均大于0.9,说明模型预测精度极好;2)13个树种分布范围较为狭窄,除朝鲜崖柏主要分布在东北长白山地区,其余树种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3)影响树种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依次为:最干月降水量(BIO14,PC=35%)>温度年较差(BIO7,PC=17.1%)>海拔(ALT,PC=9.2%)>等温性(BIO3,PC=8.5%)>坡度(SLO,PC=7.2%)>最冷月最低温(BIO6,PC=5.3%);4)未来气候情景下,随着碳排放浓度增加,巨柏、西藏柏木、翠柏、台湾杉及越南黄金柏总适生区面积呈扩增趋势;水松、崖柏、岩生翠柏、红桧、福建柏、朝鲜崖柏总适生区面积呈缩减趋势;而水杉和岷江柏木在不同气候情景下总适生区面积呈现不同扩增及缩减趋势。【结论】优化后的MaxEnt模型,很好地模拟出珍稀濒危柏科树种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各树种的适生区分布多呈不连续分布,建议扩宽其适生区范围,加强对其生境的保护。
关键词:
珍稀濒危 柏科 优化最大熵模型 气候变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翟书华 侯思名 范志伟 杨晓虹 刘建云
【目的】为更好地保护海菜花和可持续开发利用其资源价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实地调查海菜花生存及资源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样地调查法,对与其存在生存空间和营养成分竞争的维管植物组成和区系成分等进行分析。【结果】海菜花分布区有维管植物76种,隶属于27科47属;根据植物生活型将其划分为沉水植物14属32种,挺水植物20属26种,漂浮植物13属18种。从区系组成分析,5种及5种以上的有4科33种,为海菜花分布区水生维管植物的优势类群,占总种数的43.42%。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多样,科的地理成分划分为3个分布型和1个变型,世界分布22科,热带分布3科,温带分布2科;属的地理成分划分为9个分布型和2个变型,世界分布20属,热带分布12属,温带分布14属;种的地理成分划分为11个分布型和2个变型,世界分布26种,热带分布19种,温带分布24种;中国特有分布5种。【结论】属和种的地理成分反映了由热带向温带过渡的性质,世界广布、泛热带分布、旧世界热带分布和北温带分布对海菜花群落维管束植物区系性质影响极大。
关键词:
海菜花 伴生维管植物 区系 地理成分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宋莎 刘庆博 温亚利
分析保护区周边社区对自然资源依赖度的影响因素,对降低社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干扰有重要意义。利用2012年4月和8月2次调研数据,建立TobiT模型、LogiT模型和最小二乘法(oLS)模型估计了社区居民对自然资源收入性依赖度,运用LogiT模型对社区居民的非收入性依赖度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非农就业是商业性非木质森林资源采集的重要替代生计策略;资源越丰裕,农户对资源的收入性依赖就越高;海拔高度对农户收入性资源依赖有正向作用;家庭经济条件对农户的自然资源依赖影响并不明显,但家庭债务承担对资源依赖有正向作用。农户非收入性资源依赖模型估计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收入性资源依赖模型的稳定性和结论。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王国明 徐树华 叶志军 苗世军
对舟山群岛珍稀濒危植物的组成及分布的分析表明,天然分布的珍稀濒危植物有21种,种类较少,缺乏古老性,特有成分极少,但具明显的滨海植物区系特色和一定数量的古树。一些乔木树种常为各类次生阔叶林的伴生种或更新种,个别为优势种。地理分布从普陀向定海、岱山、嵊泗递减,其中以桃花岛、朱家尖岛、普陀山3个岛屿最集中。针对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分布特点及保护现状,提出了进一步加强保护的建议。
关键词:
珍稀植物 分布 珍稀植物保护 舟山群岛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方庆 谭菊荣 许惠春 李婷婷 吴初平 吴正柱 袁位高 姚良锦
【目的】基于群落生态学研究濒危植物细果秤锤树Sinojackia microcarpa的生境适应性和种间相互关系,有利于展开细果秤锤树的保护与扩繁。【方法】基于浙江省建德市细果秤锤树典型种群保护样地的群落调查与生境数据,分析物种组成、生态位特征、优势种种间联结关系。【结果】(1)细果秤锤树样地内共记录到胸径≥1 cm的木本植物401株,隶属于35科50属51种。样地上层木中重要值≥1%的物种共16种,重要值排在前4位的物种从大到小依次为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柏木Cupressus funebris、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和细果秤锤树,这4个物种重要值之和为49.85%。(2)细果秤锤树与上层木树种樟树Cinnamomum cmphora、与下层木树种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is的生态位相似性最高,且生态重叠值大于0.5。细果秤锤树与茶Camellia sinensis、檵木、毛花连蕊茶Camellia fraterna等物种负联结,表明它们之间存在显著的竞争关系。【结论】个体数量稀少,生境条件较差,在资源受限时种间竞争激烈等是细果秤锤树濒临灭绝的关键原因。表8参33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巩文 任继文 赵长青 李晓鸿
根据2000—2001年甘肃省第3次大熊猫调查资料,利用SPSS和SAS软件,对甘肃省大熊猫栖息地生境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大熊猫主要栖息在以缺苞箭竹为优势的下木种群森林群落中,其垂直活动范围主要集中在海拔1600~2800m处,水平分布在文县和迭部一带;竹类种群的特性、地理环境和森林群落的完整性是大熊猫栖息生存的3个主要综合要素;甘肃省大熊猫的生境特征基本稳定,但该区竹类种群的正态性分布和人为干扰强度是构成其生境不稳定的重要潜在因素。
关键词:
大熊猫 生境 稳定性 调查分析 甘肃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唐继敏 殷晓洁 李干 高伟杰 黎宏琴
【目的】为明晰中国珍稀濒危拟单性木兰属地理分布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为其管理和保护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拟单性木兰属常绿乔木的地理分布信息及38个环境变量数据,利用R语言优化的最大熵模型(MaxEnt)预测各物种适生区变化趋势,分析物种在自然保护区内保护空缺(GAP)。【结果】MaxEnt优化预测后,各树种的AUC值均大于0.9,说明模型预测准确。中国珍稀濒危拟单性木兰属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影响各拟单性木兰属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主要为气温和降水,其中主要影响峨眉拟单性木兰的因子为最干月降水量,最适范围15 ~ 210 mm,同时还受海拔因素影响;影响光叶拟单性木兰生长的最主要因子为温度年较差,最适范围为9 ~ 26 ℃;乐东拟单性木兰生长的最主要影响因子为昼夜温差月均值,其适宜范围6 ~ 8 ℃;云南拟单性木兰生长主要受到最干季均温影响,适宜范围在7 ~ 14 ℃,同时还受土壤因素影响。2061—2080 年气候情景下,峨眉拟单性木兰和光叶拟单性木兰总适生区面积缩减11% ~ 33%,乐东拟单性木兰和云南拟单性木兰总适生区面积分别扩增15% ~ 28%,各树种迁移距离54 ~ 296 km。各拟单性木兰属常绿乔木在保护空缺面积较大,基准期及未来气候情景下,自然保护区内物种总适生区和高适生区面积均在6%和11%以下。【结论】珍稀濒危拟单性木兰属分布最易受到最干月降水量、温度年较差、昼夜温差月均值等因素影响。在基准期时,各拟单性木兰属乔木高适生区面积分布较为零散。未来随着气候变暖,峨眉拟单性木兰和光叶拟单性木兰高适生区面积缩减29% ~ 51%;乐东拟单性木兰和云南拟单性木兰高适生区面积扩增21% ~ 49%。未来自然保护区内各拟单性木兰的总适生区和高适生区面积,波动在2%以内。建议在西南、华中、华东及华南等适生热度值高地区,增加自然保护区,以增强对中国珍稀濒危拟单性木兰属乔木的保护。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郝朝运 刘鹏
七子花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目前仅间断分布于我国的浙江和安徽二省。为揭示其濒危原因,从地质历史时期的植物变迁、现代地理分布与资源状况、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及人为干扰的影响等方面对以往研究进行总结分析。研究表明:历史时期气候变迁可能导致七子花分布区大幅度缩小和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加之后来人为干扰严重,从而造成如今资源稀少且呈片断分布的现状;种群片断化过程中的建立者效应和瓶颈效应造成了七子花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和种群间明显的遗传分化,并可能由此产生了有性生殖障碍,降低了其生态适应能力,即使强度不大的人为干扰,也对种群的生存构成威胁。因而在目前状态下,建议在种群规模大、遗传多样性高的七子花分布地设...
关键词:
七子花 濒危原因 保护对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益鹏 丛丽 钱皓月
大熊猫国家公园试点工作面临着栖息地割裂下的野生动物保护和国内日益高涨的旅游需求等多重挑战。基于大数据网络文本,以大熊猫国家公园为案例地,分析旅游者拥挤度感知影响因素及调适行为。选取大熊猫国家公园中已开展游憩活动且富有代表性的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碧峰峡和王朗自然保护区3处采集网络评论文本数据,文本时间跨度为2011—2018年,共包含1 711条评论,共计132 354个字,运用ROST Content Mining 6计算机分析软件和NVivo 8质性分析软件,结合内容分析法和质性主题分析法,对拥挤度感知相关文本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旅游者个体及出游特征、情景特征和人口密度是影响旅游者拥挤感知的3个重要因素,调适响应作为对拥挤状况的反馈行为,是特殊的拥挤度感知影响因素,也是评论文本的重要内容。最后,基于对大熊猫国家公园游客的深入分析,针对国家公园类型旅游目的地的拥挤问题管理提出了相关建议,以促进国家公园更好地实现野生动物保护和目的地游憩管理的双重目标。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建国 吕佳佳 周巧富
基于气候变化下部分珍稀濒危物种脆弱性分析,初步提出了适应对策,探讨了部分物种适应措施。气候变化下,珍稀濒危物种脆弱性表现在物种分布范围减少、破碎化和失去原分布范围、丰富度下降、种群数量减少、物种灭绝、栖息地退化或消失等。珍稀濒危物种适应气候变化需要分析物种自然适应机制,加强就地保护,增加种群数量,开展迁地和遗传保护,减少其它干扰,保护和恢复栖息地,建立自然保护区适应对策等。每个物种需要分析目前濒危程度和气候变化下的脆弱性来提出适应对策。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珍稀濒危物种 适应对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葛继稳 蔡庆华 胡鸿兴 刘建康 曹国斌 刘胜祥
使用直接计数法和专项调查法于1996年5月~2003年7月对湖北省珍稀濒危保护水禽物种多样性和种群数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省珍稀濒危保护水禽有45种,隶属于6目9科24属;记录到34种,其中有黄嘴白鹭和小苇鳽2个新记录种。按区系型分,古北界种类占优势,有35种,东洋种8种,广布种2种;按季节型分,冬候鸟为主体,有30种,夏候鸟8种,旅鸟5种,留鸟2种;按生活型分,涉禽23种,游禽22种,种类几乎相等。种群数量为41.1796万只。在45种珍稀水禽中,IUC红皮书水禽23种,8 247 只;中国红皮书水禽 22 种,3 615 只;CITES濒危水禽23种,40.631 6万只;国家重点保...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寅开 贺超
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既是一项拯救濒危物种的科学活动,又是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公共活动。国内公众对大熊猫保护研究活动的高度关切频繁形成热点舆情,对国际合作事项的落实与推进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运用多维度文本分析技术对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活动及事项相关的传统媒体和自媒体报道与舆情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传统媒体全面报道了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30年来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外交及中外民间交流效益,自媒体平台着重实时更新旅居大熊猫的日常生活;(2)自媒体平台在舆情放大和传播方面具有主导作用,少部分负面舆情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带来的正面效益。建议传统媒体更关注大熊猫本身,塑造大熊猫生态保护的新型文化形象。官方部门应对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项目开展整体和分项目的成效评估,利用多媒体平台及时回应公众关注的舆论焦点,进一步提高对网络舆情主动应对、引导的认识与重视程度,同时淡化大熊猫的商业色彩,避免公众误解,营造良好、正确的大熊猫保护氛围,更好地发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的综合效益。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寅开 贺超
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既是一项拯救濒危物种的科学活动,又是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公共活动。国内公众对大熊猫保护研究活动的高度关切频繁形成热点舆情,对国际合作事项的落实与推进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运用多维度文本分析技术对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活动及事项相关的传统媒体和自媒体报道与舆情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传统媒体全面报道了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30年来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外交及中外民间交流效益,自媒体平台着重实时更新旅居大熊猫的日常生活;(2)自媒体平台在舆情放大和传播方面具有主导作用,少部分负面舆情在一定程度上冲淡了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带来的正面效益。建议传统媒体更关注大熊猫本身,塑造大熊猫生态保护的新型文化形象。官方部门应对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项目开展整体和分项目的成效评估,利用多媒体平台及时回应公众关注的舆论焦点,进一步提高对网络舆情主动应对、引导的认识与重视程度,同时淡化大熊猫的商业色彩,避免公众误解,营造良好、正确的大熊猫保护氛围,更好地发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国际合作的综合效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