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90)
2023(4730)
2022(4101)
2021(4068)
2020(3540)
2019(7850)
2018(7932)
2017(15583)
2016(8944)
2015(10116)
2014(10302)
2013(10485)
2012(10095)
2011(9126)
2010(9568)
2009(9163)
2008(9204)
2007(8693)
2006(8289)
2005(7851)
作者
(25648)
(22321)
(21481)
(20834)
(13628)
(10665)
(9685)
(8459)
(8457)
(8020)
(7626)
(7544)
(7013)
(6961)
(6793)
(6553)
(6539)
(6505)
(6256)
(6149)
(5783)
(5564)
(5388)
(5354)
(5230)
(5016)
(4907)
(4815)
(4647)
(4491)
学科
(45144)
(38583)
经济(38526)
(32449)
农业(29834)
管理(19002)
业经(13410)
(11886)
企业(11886)
(11633)
中国(11596)
土地(11219)
农业经济(9994)
地方(9449)
(9243)
农村(9237)
(9117)
(8580)
(8484)
方法(8438)
(7973)
发展(7308)
(7299)
劳动(7294)
(7289)
(7268)
银行(7263)
数学(7187)
(7132)
收入(7130)
机构
学院(127584)
大学(122805)
(53569)
经济(52244)
管理(47642)
研究(46040)
(44633)
中国(40698)
理学(39157)
理学院(38752)
管理学(38080)
管理学院(37857)
农业(33563)
(27576)
科学(26921)
业大(25948)
(25104)
(24530)
(24197)
中心(24162)
研究所(21213)
农业大学(20365)
(20320)
(18679)
(18338)
师范(18259)
财经(17993)
北京(17567)
(16120)
经济管理(16102)
基金
项目(74182)
研究(59924)
科学(57548)
基金(51329)
(43639)
国家(43033)
社会(37053)
科学基金(35989)
社会科(34382)
社会科学(34372)
(30974)
编号(27990)
基金项目(26961)
教育(26338)
(26327)
(24550)
成果(23825)
自然(20916)
资助(20532)
自然科(20321)
自然科学(20318)
自然科学基金(19914)
课题(18815)
(17494)
(17112)
(16425)
重点(16208)
(15405)
(15373)
发展(14686)
期刊
(76082)
经济(76082)
(51375)
研究(42020)
中国(37621)
农业(34249)
(19851)
金融(19851)
学报(19155)
科学(19068)
业经(18884)
(18327)
教育(17020)
大学(15581)
(15041)
学学(14449)
农村(14402)
(14402)
农业经济(13937)
管理(13123)
问题(11716)
技术(10788)
农村经济(9363)
世界(9264)
经济问题(8952)
(8910)
财经(8526)
资源(7934)
社会(7786)
经济研究(7696)
共检索到2250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屠明仙  
土地,自古以来,被誉为财富之父。从1956年永嘉农民偷偷实行包产到户,到1978年凤阳农民冒险分地承包,无不反映出农民对土地的深深眷恋。刚推行土地承包责任制时,农民争相承包土地,而今,越来越多的农民对承包地失去了感情,视其为“包袱”和“负担”,千方百计想把它“嫁”出去,然而——欲“嫁”“嫁”不出,想丢丢不了1981年,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集体土地的使用权由集中到分散,显示了蓬勃生机。11年过去了,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力的转移以及其他诸种原因,这种按人均承包耕地的弊端日益显露,有的已达到十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朱启臻  
土地制度建设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进城农民对土地的态度是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依据之一。为此,我们于1995年10月对分布在北京市海淀区的进城农民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被调查者共237人,来自18个省、市。调查结果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内容。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波  罗锋  韩华芳  宋楚敏  
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快资源向资本的转化步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推动力量。本文从当前农民自主开发经营农村集体土地的实践案例出发,在理论层面、制度体系、操作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和探索,对深入推进城乡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聚心合力建设幸福美好新家园,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寄根  徐友军  
一 1993年的“民工潮”,规模之大,人数之多,范围之广。历年罕见。大潮过后,虽然给社会带来的震荡不算太大,但留给人们的议论较多,教训也比较深刻。是非曲直,需作理性分析思考。 (一)“民工潮”是生产要素市场流动的必然产物 我国10多年农村改革实践的市场取向,缔造了千百万个具有独立劳动择业权、生产自主权、产品处置权的农村市场经济的主体。沿海地区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乡镇企业的迅速崛起,激活了劳动力、资金、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为其流动创造了前提条件。党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课题组  
对湖北省金融支农的实证调查表明:农业贷款对农民增收的确起过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对农民增收的贡献度下降,原因主要是农村生产模式制约和农村金融体系效率低下,因此,亟须进行制度创新。重点在于通过完善农村金融政策,健全农村金融体制,提高农村金融体系效率以引导农村生产方式的转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倪宗新  罗文明  张汉勇  罗贵文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田  
有人类,就有了人类与土地的关系;有农业,就有了农人与土地的关系。在中国,农民与土地浓得化不开的关系与情结,已经有几千年了。说起衣食,就想起农民;说起农民,就想起土地。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但是,有多少人会想到,土地还是农民的一笔巨大财富,农民应该真正拥有他们的土地财产权?有人估算,中国国有土地资产约有25万亿元。也有人估算,中国农民的土地资产约有三四十万亿元。问题是,当今农民认为他们拥有这笔财富吗?我们不是农民的这些人承认农民拥有这笔财富吗?———引子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孔陆泉  郭杰  
我国经济学理论创新取得的一系列重要成果中,农民承包地具有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属性,是一次颇有新意的理论概括。以往对承包制或者认为是向私有制的倒退,或者认为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两权分离”,都不是全面、准确、科学的认识。承包制没有改变我国土地的公有制性质,而且在实践中被证明是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在解决我国粮食安全中功不可没。但也不能用“两权分离”加以解释,它是马克思个人所有制理论在我国的成功实践,在维护公有制的同时,较好地实现了农民的个人所有权,因而极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现在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实际上进一步强调了农村集体经济中农民个人所有权的落实。它不仅对深化完善农村改革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对城市公有制经济产权制度的改革完善也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赵阳  王宾  王明昊  
为了解当前农民对土地承包政策的看法和意愿,2006年6月,我们在安徽省凤阳和肥东两个县进行了一次农户问卷调查。调查采用快速现场随机抽样调查法,在两县两个乡的4个行政村、11个村民小组获得了43份农户问卷,其中凤阳县22份,肥东县21份。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任凤莲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但是,目前我国征地补偿制度中存在若干问题,造成失地农民所获补偿不足,经济利益流失严重。指出征地补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征地补偿制度的完善和失地农民权益的保障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冯艳芳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三大任务。在这当中,增加农民收入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如何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是我们推进小康社会建设进程中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丽君  
失地农民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以及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解决此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任务。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征地给予被征地农民适当补偿后,会安排他们农转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林丽  
2004年,从年初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到不久前下发的中央“一号文件”,再到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三农”问题一再被强调为重中之重,而“三农”的关键又是农民问题。从建国初期为工业化积累大量原始资金开始,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提供宝贵经验,再到近期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城市化进程的推动,农民已为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目前我国对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很不完备,从维持农业劳动力再生产以提高经济体制的效率、缓解日益加剧的城乡差距以促进社会稳定、为农民解除后顾之忧进而刺激消费以拉动内需等必要性的角度考虑,国家和社会有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