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83)
2023(9840)
2022(7674)
2021(7357)
2020(5899)
2019(13513)
2018(13522)
2017(25408)
2016(13703)
2015(16078)
2014(15927)
2013(15412)
2012(14005)
2011(12683)
2010(12637)
2009(11539)
2008(11398)
2007(10156)
2006(9279)
2005(8444)
作者
(37502)
(31198)
(31142)
(29840)
(19983)
(14733)
(14098)
(12064)
(12049)
(11163)
(10897)
(10520)
(10206)
(10192)
(9898)
(9779)
(9277)
(9139)
(8923)
(8663)
(8097)
(7612)
(7600)
(7184)
(7106)
(7064)
(6998)
(6827)
(6286)
(6278)
学科
(58137)
经济(58079)
管理(32455)
(30219)
中国(23079)
(21911)
企业(21911)
方法(19161)
(18976)
数学(16468)
数学方法(16361)
地方(14482)
业经(14267)
(13341)
贸易(13323)
(12984)
农业(12317)
(11613)
(10666)
(10450)
(10345)
(9778)
银行(9761)
(9473)
(9232)
金融(9230)
环境(9141)
理论(8672)
(8467)
(8297)
机构
学院(187911)
大学(187306)
(83084)
经济(81573)
研究(73045)
管理(65549)
中国(56774)
理学(54622)
理学院(53920)
管理学(53063)
管理学院(52704)
(41803)
科学(41673)
(36302)
(36257)
研究所(32963)
中心(31951)
(29949)
(28482)
财经(28284)
北京(27319)
经济学(27130)
(26885)
(26800)
师范(26661)
(25971)
业大(24497)
经济学院(24331)
农业(23023)
(22733)
基金
项目(122109)
科学(95871)
研究(94150)
基金(87050)
(76596)
国家(76004)
科学基金(63584)
社会(60356)
社会科(57071)
社会科学(57055)
(45480)
基金项目(45115)
教育(43404)
(39428)
编号(38286)
自然(37682)
自然科(36742)
自然科学(36731)
自然科学基金(36070)
资助(35192)
成果(32042)
重点(28718)
(28704)
课题(28269)
(27925)
国家社会(26061)
中国(25777)
(25364)
教育部(23967)
创新(23950)
期刊
(97453)
经济(97453)
研究(62344)
中国(46667)
(29170)
教育(28843)
学报(27138)
科学(26909)
管理(26525)
(26385)
大学(21350)
农业(20294)
学学(19393)
(19034)
金融(19034)
技术(17976)
经济研究(16893)
业经(15197)
财经(14532)
问题(13100)
(12838)
(12584)
(12341)
世界(11901)
国际(11417)
图书(10917)
(9689)
论坛(9689)
职业(9451)
资源(9164)
共检索到3014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覃成林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地,需要完成“1+3+1”重大转型。其中,第一个“1”就是在近期要着力完成发展动力转型,加快形成创新发展动力,开辟新增长曲线;“3”就是在中期要努力完成智慧转型、绿色转型和能源转型,形成以智慧经济、绿色发展、新能源结构为特征的新发展结构;第二个“1”就是在远期完成共同富裕转型,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共同富裕社会。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孙久文  殷赏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战略定位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要义具有内在一致性。粤港澳大湾区具有良好的区域比较优势,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需要重点发挥其在构筑超大规模市场、自主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引领带动作用。为此,粤港澳大湾区要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优化产业布局、提高科技自立自强水平、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格局、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贾善铭  覃成林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过程中,在发挥“一国两制”优势、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相互促进、利用区域空间组织推动自身发展等方面积累了值得推广的经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粤港澳大湾区要建设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必须进一步探索适合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方式。粤港澳大湾区应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创造更加有利于经济主体与区位相互匹配的环境,构建政府、市场、资本、社会互补协同建设模式,有效发挥战略规划作用,创新“一国两制”下的治理体系,形成具有世界意义的大湾区高质量发展体系,塑造活跃的大湾区发展局面。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程风雨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发展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和示范,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基本规定有着内在统一性。粤港澳大湾区要深刻领会理解好“一点两地”这一新时代新征程的新使命新定位,着力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走在前列、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改革开放激发战略发展效能、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原新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部署是我国既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包括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五个方面。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国刚  赵伟霖  
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线。金融体系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位一体架构,是构建中国式现代金融体系的根本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构建现代金融体系的工作实际上是遵循“三位一体”总方针。坚持服务实体经济不动摇的宗旨,中国货币政策更加稳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组合措施更加精准,强力推进了数字金融、绿色金融等新业态的发展。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化解处置了诸多风险点,稳步推进了去杠杆进程,进一步完善了金融监管体系。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新成效,对外开放程度取得新进展,金融“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构建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现代金融体系,应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着力提高金融体系的适应性、竞争力和普惠性。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佟家栋   张千  
中国式现代化既具有现代化的内涵,又蕴含着中国特色。中国在积极探索和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需要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在数字经济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数字经济的内涵和意义。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新生产方式,形成了新的生产、交换、流通、分配和消费的经济运行全过程。数字技术和数字要素贯穿现代经济发展全过程,中国式现代化要在数字中国乃至数字强国的基础之上构建。建设数字中国需要扩大全社会数字经济建设投入、进一步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完善数字治理体系以及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在数字中国基础之上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单连春  姚瑞  
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新征程中,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现代化强国不等于科技强国,现代化建设离不开科学技术建设,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需要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作用,同时也需要规制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规制科学技术问题要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科学指导,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价值导向,要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律,要依据中国具体国情进行建设,才能真正全面地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单连春  姚瑞  
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新征程中,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现代化强国不等于科技强国,现代化建设离不开科学技术建设,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需要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作用,同时也需要规制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规制科学技术问题要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科学指导,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价值导向,要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律,要依据中国具体国情进行建设,才能真正全面地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志勇  
税收对国家现代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家现代化需要能够促进社会稳定的现代税制、提供财力保障和促进宏观经济稳定的现代税制、释放市场活力的现代税制,还要求有适宜的宏观税负和合理的税制结构。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持续注入强大动力。中国式现代化不仅仅表现为经济增长,而且表现在现代化制度建设上。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中国税制改革还需要回应全球治理、生态文明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需要。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杨枝煌   陈尧  
中国式现代化金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当前,中国金融存在金融供给体系无法满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求、金融监管滞后于金融市场化创新化改革、金融领域开放程度低且一直游离于国际金融体系之外等困境。为此,必须通过健全金融资源配置功能、金融基础设施、金融安全体系、金融开放保障,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金融建设。具体来说,中国式现代化金融建设要秉承服务性、效益性、安全性、人民性、法治化、市场化和国际化七大基本准则,履行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助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实现共同富裕、推进新型城镇化、赋能基础教育与科技创新等基本使命,助力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胡欣怡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章以经典审计理论为基础,在讨论审计现代化的基础上,分析审计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审计现代化是审计理论、审计制度、审计效率、审计效果、审计目标、审计业务、审计方法和审计人员这些方面不低于世界先进水平。党的二十大报告就如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在十二个方面做出了战略性规划,这些方面都涉及中央重大政策措施部署、国家利益、公共资金、公共权力,审计可以对这些方面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推动整改,促使这些领域的责任主体更好地履行其承担的经济责任,从而促进这些领域的中国式现代化。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江湧  
<正>2023年12月5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以下简称中注协七代会)在北京召开。这是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组织召开的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行业盛会,对于团结引领全行业站在新起点、实现新作为、迈向新征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次大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关键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春梅   孙明明  
中国农民价值观的迭代跃升,遵循新中国成立后的价值同质建构向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多元价值衍生、再向新时代多元基础上的价值共识诉求的转变趋势,并呈现出主体观向主体意识、利益观向公私协力、文明观向团体文明、生态观向尊重自然、道德观向现代情理的演化形态。以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基本特征为遵循,农民价值观迭代跃升的时代诉求聚焦于农民的主体观、利益观、文明观、生态观、道德观分别向自主自强、共赢共富、平等包容、和谐共生、向上向善的价值方向整体跃升。现阶段要从创新问题瞄准机制、遵循“指导-引领-人本”贯通原则、顺应“传承-借鉴-淬炼”递进理路、强化“政府-组织-农民”联动保障入手,进行系统整体推进,以实现全方位的价值跃升目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贾炜  
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要义是实现人的现代化。当前人的现代化面临提高生存能力、提升生活品质和拓展发展空间等三大挑战,需要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加快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这为开放大学融入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重要指引。平台型大学是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开放大学服务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新范式与新定位,重点体现为发展模式、人才培养、教育评价、治理体系的现代化特征。建设平台型大学应采取整体性塑造、系统性建构、创新性实践的策略,从打造资源集聚的功能性平台、建立融合创新的推进体系、构建多方参与的教育生态、强化数字智能的服务方式、创设学习成果的应用场景、形成内涵发展的有效支撑等方面具体推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