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71)
- 2023(9154)
- 2022(7728)
- 2021(6968)
- 2020(5336)
- 2019(12308)
- 2018(12018)
- 2017(21985)
- 2016(12189)
- 2015(13488)
- 2014(13944)
- 2013(13828)
- 2012(13138)
- 2011(12222)
- 2010(12537)
- 2009(11419)
- 2008(11378)
- 2007(10414)
- 2006(9627)
- 2005(9046)
- 学科
- 济(55816)
- 经济(55763)
- 管理(31448)
- 业(30854)
- 地方(21672)
- 农(21521)
- 企(21046)
- 企业(21046)
- 中国(18882)
- 方法(14870)
- 业经(14312)
- 农业(13350)
- 贸(12163)
- 贸易(12149)
- 地方经济(11815)
- 易(11677)
- 环境(11346)
- 数学(11188)
- 发(11121)
- 数学方法(11043)
- 学(10779)
- 银(10183)
- 银行(10160)
- 融(10026)
- 金融(10024)
- 行(9923)
- 财(9643)
- 制(9634)
- 理论(9304)
- 技术(8570)
- 机构
- 学院(177439)
- 大学(169395)
- 济(68880)
- 经济(67160)
- 研究(65255)
- 管理(61211)
- 中国(50445)
- 理学(50296)
- 理学院(49540)
- 管理学(48599)
- 管理学院(48253)
- 科学(40901)
- 京(38135)
- 所(34218)
- 农(32521)
- 财(31974)
- 江(31298)
- 研究所(30416)
- 中心(30072)
- 范(28349)
- 师范(28048)
- 州(25451)
- 业大(25288)
- 北京(25185)
- 农业(25136)
- 财经(23786)
- 院(23753)
- 省(23277)
- 师范大学(22060)
- 技术(21450)
- 基金
- 项目(107708)
- 科学(82926)
- 研究(82660)
- 基金(72359)
- 家(63048)
- 国家(62418)
- 科学基金(52151)
- 社会(50104)
- 社会科(47335)
- 社会科学(47326)
- 省(46175)
- 基金项目(38468)
- 划(37065)
- 教育(37019)
- 编号(35202)
- 自然(31697)
- 发(30877)
- 自然科(30828)
- 自然科学(30822)
- 自然科学基金(30226)
- 资助(29785)
- 成果(28473)
- 课题(26201)
- 发展(25092)
- 重点(24692)
- 展(24634)
- 创(22329)
- 年(21709)
- 部(21601)
- 创新(20837)
共检索到2952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昌晶亮 邹映
绿色旅游推崇的是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回归自然,大湘西地区具有旅游资源丰富、政府政策支持、名人轰动效应等发展绿色旅游的天然优势。但目前大湘西地区绿色旅游发展还存在深度挖掘不够、体验性不足、人才流失以及营销宣传不到位等诸多问题。因此,本文认为应该从资源挖掘与保护、旅游商品特色开发、专业人才有序管理、配套设施完善以及营销宣传创新等方面入手,力求使大湘西地区走上绿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
大湘西地区 绿色旅游产品 开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迪云
本文在论述了凤凰旅游开发的重要地位 ,旅游开发现状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赋存的基础上 ,就有关凤凰旅游开发的战略定位、基本思路、空间组织、重点项目和政策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建设阿拉营旅游接待区与木江坪旅游依托城、县城与古城分离和撤县建市 ,提升凤凰知名度三条重大建议
关键词:
凤凰 旅游开发 战略构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昌晶亮 余洪
旅游产业已成为落后地区尤其是落后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其与城镇化之间的耦合发展关系已经得到学者的证明,但目前对旅游与城镇化耦合发展的模式研究则较为薄弱。大湘西地区具有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但目前旅游与城镇化耦合发展并不顺利。文章以大湘西地区为例,在分析了地区旅游与城镇化耦合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探讨旅游与城镇化耦合发展关系及影响因素,针对四种资源组合类型提炼出三种旅游与城镇化耦合发展模式:旅游城镇耦合发展模式、旅游产品加工城镇耦合发展模式、旅游服务城镇耦合发展模式;并提出了大湘西地区旅游与城镇化耦合发展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
大湘西地区 旅游 城镇化 耦合发展模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兆峰 唐建平
交通网络是影响区域旅游发展与空间合作的重要瓶颈和先决条件。首先,厘清了交通网络促进区域旅游空间合作机制创新的具体路径,以大湘西地区为例,分析了大湘西地区旅游空间合作推进中的交通制约以及机制限制。基于交通网络改进的角度,提出构建区域发展"一核一廊一带"的战略格局,在此指导下提升区域旅游交通建设的重点任务及其保障机制和体制创新。文章能为区域旅游合作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洪 陈亚召 袁开国
大湘西地区是湖南省经济基础薄弱的地区,发展旅游产业是湘西最大的出路。大湘西地区是湖南省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是近年来旅游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强劲增长点。文章客观分析了大湘西地区旅游一体化的区位、交通、资源条件与发展现状,提出了旅游一体化战略:发展思路与目标、发展模式、空间布局、品牌塑造、旅游交通、区域合作。
关键词:
旅游业 一体化 发展战略 大湘西地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全华
猛峒河位于湖南省永顺县境内,是武陵源风景区中新近开发的又一旅游明珠。笔者通过踏勘,结合猛峒河风景开发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写就此文。一、猛峒河旅游资源结构及评价猛峒河属沅水水系酉水的一级支流,流域面积1132.4平方公里,干流全长124公里。两岸石壁高耸,古木参天,还有神秘的间隙泉,宜人沐浴的温泉以及各类猴群及野生鸳鸯。猛峒河集山势、水色、洞景和生物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徐险峰
大湘西作为湖南省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地区,其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民族风情是具有强大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的独特旅游产品,如果将其中不同风格、不同民族的旅游信息资源充分开发利用,并使之可持续发展,将成为湘西地区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物质基础。
关键词:
大湘西 民族旅游信息资源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许春晓 胡婷
文化与旅游融合是一种生产过程,具体表现为文化资源与文化空间的旅游化利用。引入生产力模型与生产要素理论,从资源、资料、劳动力、技术四个方面构建文化与旅游融合潜力测度模型。在县域空间尺度下,测度大湘西45区县市文化与旅游融合潜力,并分析其空间差异。研究表明,大湘西文化与旅游融合潜力分布不均衡,由东到西呈梯度下降,表现为正三角的潜力等级格局;融合要素分布不均匀,区域的融合优势与劣势表现明显,区域间差异较大。最后,研究提出促进大湘西地区文化与旅游融合的建议对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麻学锋 赵洁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背景下,探究旅游资源开发的共同富裕效应,为加快旅游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指明探索方向。为厘清旅游资源开发通过收入增长、基建强化、文化传播和要素流动助推共同富裕实现机理,基于规模和质量维度,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2007—2021年湘西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发现:(1)湘西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水平呈现平缓增长趋势,但空间差异明显。(2)共同富裕水平持续提升,市级行政中心永定区、吉首市和鹤城区位于前列。(3)旅游资源开发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旅游规模和旅游质量均可赋能共同富裕,且旅游质量优于旅游规模;不同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的共同富裕效应差异显著,其中张家界市最大,怀化市和湘西州次之。以共同富裕目标为导向,提出山区旅游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利用、质量升级和区域整合模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亚力
本文以湘西凤凰为例 ,分析了民族交界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形成 ,并在西部大开发和入世的背景下分析了本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优势和潜力 ,提出了以民族文化分合为线索 ,对旅游资源进行有机整合的新观点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苏慧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乡村建设与发展的核心理念,全面推进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发展是解决乡村发展问题、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发展乡村产业,“适应城乡居民消费需求,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立足当地特色资源,拓展乡村多种功能,向广度深度进军,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要途径和长久之策。只有做到产业振兴,才能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筑牢乡村全面振兴的物质基础,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烜伯 喻兴洁 张家其
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村落因历史建筑集聚及民族文化深厚,具备旅游开发的理想资源条件。然而,欠发达地区的传统村落因存在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可进入性差、非农产业发展艰难等问题,使其旅游开发严重受阻。基于此,对传统村落地理位置与交通可达性进行旅游空间结构研究,为加速传统村落乡村振兴进程提供理论支持具有重要意义。运用空间句法模型,从拓扑学连接的角度对湘西州传统村落空间关系进行评价,并提出适应于该地区的旅游开发空间区划策略。结果表明:(1)湘西州传统村落分布不均衡,总体呈局部凝聚型,主要在西南部、中部和西北部形成三个高密度集聚区;(2)湘西州传统村落的全局可达性和局部可达性总体水平较低,而感知可达性总体水平较高,其中地形地势、水系和路网等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传统村落可达性。基于上述研究结果,运用多因子综合叠加分析法、旅游区位商模型和"点—轴系统"理论,构建"三核、双轴、三圈"的湘西州传统村落旅游空间结构系统,为不同发展类型传统村落有针对性地进行旅游开发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
传统村落 可达性 旅游空间结构 湘西州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钟丽霞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休闲时间的不断增加,休闲旅游正适应旅游发展的潮流,在旅游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21世纪是休闲旅游取得大发展的世纪,休闲旅游产业将成为最具活力的产业,地处风景如画的武陵山区的大湘西,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休闲旅游的发展空间巨大,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湘西的休闲旅游发展值得探讨和研究。本文立足大湘西地区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探讨大湘西休闲旅游的发展现状,剖析造成发展滞后的原因,力图提出改善的对策。
关键词:
大湘西 休闲旅游 发展 现状 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昕 陈进
文章在探讨环境规制对旅游高质量发展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基于2002—2021年湘西地区市域面板数据,刻画了环境规制与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时间演进过程,运用系统GMM模型、中介效应模型、调节机制模型等实证检验环境规制对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影响、传导机制及调节机制。研究发现:(1)2002—2021年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稳步上升态势;环境规制以2010年为节点分两阶段变化,第一阶段各市(州)环境规制力度逐渐增强,第二阶段环境规制先骤降,后进入缓冲期进而飞速发展。(2)环境规制对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每提升1个单位,旅游高质量发展相应提升0.0967个单位;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具有“滚雪球”特征。(3)环境规制能通过信息化水平促进旅游高质量发展,信息化水平每提升1个单位,旅游高质量发展水平相应提升0.6939个单位;人力资本与城镇化均在整个影响过程中起调节作用。因此,要因地制宜加强环境规制监管、完善环境规制手段,着重推动人力资本培育,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强区域间合作联系,建立环境共同治理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