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40)
- 2023(15135)
- 2022(13021)
- 2021(12110)
- 2020(9896)
- 2019(22633)
- 2018(22605)
- 2017(43342)
- 2016(23376)
- 2015(26254)
- 2014(26515)
- 2013(26431)
- 2012(24681)
- 2011(22573)
- 2010(22849)
- 2009(21075)
- 2008(20286)
- 2007(17711)
- 2006(15901)
- 2005(14541)
- 学科
- 济(114466)
- 经济(114360)
- 管理(63456)
- 业(59314)
- 企(47345)
- 企业(47345)
- 方法(41696)
- 数学(35739)
- 数学方法(35392)
- 中国(30677)
- 地方(30623)
- 农(27265)
- 业经(24187)
- 学(23918)
- 财(21193)
- 农业(18939)
- 地方经济(17734)
- 制(17687)
- 贸(17209)
- 贸易(17194)
- 环境(17184)
- 融(16672)
- 金融(16670)
- 和(16630)
- 易(16504)
- 银(16260)
- 银行(16211)
- 理论(15937)
- 行(15688)
- 发(15222)
- 机构
- 大学(338232)
- 学院(337314)
- 济(141520)
- 经济(138446)
- 管理(130436)
- 研究(122543)
- 理学(111495)
- 理学院(110134)
- 管理学(108368)
- 管理学院(107762)
- 中国(91207)
- 科学(75361)
- 京(73864)
- 所(62738)
- 财(62547)
- 研究所(56870)
- 中心(53960)
- 农(53542)
- 江(50249)
- 财经(49186)
- 业大(48332)
- 北京(47797)
- 范(47161)
- 师范(46747)
- 院(44516)
- 经(44511)
- 经济学(42487)
- 农业(41463)
- 州(41299)
- 师范大学(37858)
- 基金
- 项目(224787)
- 科学(176320)
- 研究(166402)
- 基金(160916)
- 家(139985)
- 国家(138790)
- 科学基金(118296)
- 社会(104358)
- 社会科(98837)
- 社会科学(98810)
- 省(88398)
- 基金项目(85452)
- 自然(75462)
- 教育(75017)
- 划(74291)
- 自然科(73615)
- 自然科学(73601)
- 自然科学基金(72229)
- 编号(68144)
- 资助(66049)
- 成果(55686)
- 发(52698)
- 重点(50730)
- 部(48858)
- 课题(47821)
- 创(46128)
- 创新(43052)
- 国家社会(42430)
- 发展(42390)
- 科研(42122)
- 期刊
- 济(167400)
- 经济(167400)
- 研究(107169)
- 中国(69114)
- 学报(51483)
- 管理(49878)
- 农(49387)
- 科学(48797)
- 财(44889)
- 教育(39699)
- 大学(38599)
- 学学(36078)
- 农业(34555)
- 融(31925)
- 金融(31925)
- 技术(30374)
- 经济研究(26904)
- 业经(26421)
- 财经(24027)
- 问题(21143)
- 经(20596)
- 图书(18776)
- 技术经济(17799)
- 业(17762)
- 理论(16651)
- 科技(16359)
- 资源(16290)
- 现代(15719)
- 商业(15387)
- 世界(15275)
共检索到5192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昕
大湄公河次区域(GMS)腹地涉及东南亚和南亚的众多国家和地区,是当今世界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如何推动利用现有的交通优势、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使其加快转化为经济优势,进而提升国家的经济实力和贸易竞争力,是GMS各国政府普遍面临的一个挑战。本文通过对GMS东西经济走廊发展现状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及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部门及人员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洪昆辉
论文提出在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中建立昆明—河内、昆明—曼谷、昆明—仰光三条经济走廊的设想,并分析了三条经济走廊建设的背景、条件、可行性及对中国和云南省的重要战略意义,阐述了三条经济走廊的建设计划及实施项目,三条经济走廊建设的时机、步骤和风险等。论文为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国际合作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关键词:
次区域国际合作 经济走廊 建设计划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仇学琴
欧洲旅游区是全世界最大的旅游区,旅游者接待量和旅游收入都位居世界第一。欧洲除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外,欧盟一体化进程中建立的一系列促进欧盟经济发展的政策,也大大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笔者就欧洲旅游便利化政策和实践进行研究,以便总结出正在积极进行合作的大湄公河次区域旅游业发展方面的经验,为其他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
欧洲旅游便利化 大湄公河次区域 借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树兴 赵娴
以大湄公河次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走廊建设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大湄公河次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走廊建设的重要性,研究了大湄公河次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走廊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法律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有关大湄公河次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走廊建设法律机制的完善对策。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姚东
从湄公河惨案着手,论述了澜沧江-湄公河航运的法律依据,打击犯罪的法律规定,犯罪的原因,最后提出构建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区域刑事司法合作的设想。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杜俊平 陈年来 叶得明
[目的]对水资源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行深入研究,能为制定区域经济发展和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决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基于协同理论对水资源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相互作用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水资源、区域经济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评价法测算了两者综合水平,对河西走廊地区20032013年两者的协调发展进行考察和测评。[结果]河西走廊地区水资源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历了低度失调、勉强协调、初级协调、中级协调等4个阶段,呈上升态势;该区域的区域经济系统综合水平从2003年的0.051增加到2013年的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杜俊平 陈年来 叶得明
[目的]对水资源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行深入研究,能为制定区域经济发展和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决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基于协同理论对水资源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相互作用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水资源、区域经济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评价法测算了两者综合水平,对河西走廊地区2003~2013年两者的协调发展进行考察和测评。[结果]河西走廊地区水资源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历了低度失调、勉强协调、初级协调、中级协调等4个阶段,呈上升态势;该区域的区域经济系统综合水平从2003年的0.051增加到2013年的0.943,呈现稳定的上升态势,对两者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然而水资源综合水平仅在0.403~0.650之间波动,总体水平较低,水资源对两者协调发展的支撑作用十分有限;水资源与区域经济综合水平没有明显的线性关系,表现出非同步性;从空间特征来看,该区域内各市之间水资源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地区差异十分明显。[结论]河西走廊地区总体上水资源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度高于协调发展度,协调发展度呈现出从低度失调到中级协调的上升态势,但协调发展度总体水平偏低。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卢漪 贺友华 汤健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应该是宽领域、多层次、多元化的,主要包括交通运输合作、能源与水力资源开发合作、贸易与投资合作、人力资源开发合作、旅游合作、信息通讯合作、农业合作、环境保护合作、禁毒合作和科技文化合作等。
关键词:
次区域合作 领域 研究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潘顺安 刘继生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区由中国云南省、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六个国家和地区组成。次区域内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互补性强,并有一条天然大通道———湄公河将次区域的各个国家和地区联系起来,具有合作发展旅游的优越条件。本文在分析了次区域各方面的条件后认为,将投资少、见效快的旅游合作开发置于次区域经济合作的优先地位是最佳选择;同时对次区域旅游合作开发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大湄公河 次区域 旅游合作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施卫东
本文在分析韩国区域经济发展演变的基础上,探讨了韩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具体 政策措施及其实际效果的评价,并提出了韩国区域经济发展对我国的借鉴。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万籁天 田宏伟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可战 周永生 窦均林
区域经济发展应该结合本地的基本情况采取不同的发展方式。桂林和柳州是两个不同的行政区,笔者把桂林和柳州作为一个完整的经济区域,通过对“桂柳工业走廊”的生产要素分析,为“桂柳工业走廊”经济发展政策提供可行的建议。本文首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概念、国家政策做了说明,接着具体分析了“桂柳工业走廊”生产要素现状,最后通过要素现状分析,对经济发展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及企业经营上的思路。
关键词:
桂柳工业走廊 区域经济 发展要素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范爱军 于增成
中国与东盟的全面经贸合作已经逐步展开,但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进展比较缓慢,在此情况下,加快大湄公河次区域开发与合作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大湄公河次区域开发合作的现实状况和存在问题,为这一地区的经贸合作提供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大湄公河 次区域合作 经济开发 东盟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沈铭辉
1992年在亚洲开发银行的帮助下,大湄公河地区的六国建立了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经过20年的运行,该机制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但是由于其合作主体、合作领域以及合作环境比较复杂且发生了变化,GMS合作机制的未来面临着不确定性。中国需要充分认识GMS合作机制的定位,与亚行取得合作以推动该机制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方俊智 文淑惠
以大湄公河次区域(GMS)47个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和Multilevel p2模型方法,分析GMS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结构、程度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目前GMS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呈"核心-边缘"分布的三级圈层结构,各层级之间经济发展差异较大,空间经济联系程度比较松散。同时,GMS城市群空间经济联系程度还受单个城市经济、资源集聚效应的影响,而城市间要素的扩散效应影响尚不显著。随着各成员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GMS城市群空间经济网络正迅速形成与拓展,中心城市的增加与城市之间相互建立新的经济联系将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