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435)
- 2023(19320)
- 2022(16094)
- 2021(14685)
- 2020(12265)
- 2019(27923)
- 2018(27368)
- 2017(52738)
- 2016(28256)
- 2015(31857)
- 2014(31810)
- 2013(31236)
- 2012(28767)
- 2011(26187)
- 2010(26568)
- 2009(24860)
- 2008(23292)
- 2007(20650)
- 2006(18605)
- 2005(16846)
- 学科
- 济(130039)
- 经济(129892)
- 管理(79732)
- 业(75202)
- 企(61825)
- 企业(61825)
- 方法(51038)
- 数学(44276)
- 数学方法(43836)
- 中国(38443)
- 农(32107)
- 地方(31050)
- 财(30293)
- 融(29526)
- 金融(29517)
- 业经(27858)
- 银(27772)
- 学(27725)
- 银行(27718)
- 行(26716)
- 制(25111)
- 农业(21914)
- 理论(20098)
- 贸(19689)
- 贸易(19670)
- 易(18977)
- 务(18458)
- 体(18438)
- 财务(18375)
- 财务管理(18336)
- 机构
- 大学(404159)
- 学院(401170)
- 济(168920)
- 经济(165348)
- 管理(153718)
- 研究(141936)
- 理学(131931)
- 理学院(130396)
- 管理学(128108)
- 管理学院(127386)
- 中国(109960)
- 京(86735)
- 科学(85478)
- 财(78195)
- 所(71440)
- 研究所(64790)
- 中心(64621)
- 农(64189)
- 财经(62080)
- 江(59921)
- 业大(57377)
- 经(56342)
- 北京(55292)
- 范(53975)
- 师范(53437)
- 经济学(52654)
- 院(51541)
- 农业(49937)
- 州(48641)
- 经济学院(47219)
- 基金
- 项目(269707)
- 科学(212329)
- 研究(198489)
- 基金(195754)
- 家(170915)
- 国家(169262)
- 科学基金(144755)
- 社会(126539)
- 社会科(119925)
- 社会科学(119891)
- 省(104896)
- 基金项目(102743)
- 自然(92149)
- 教育(90531)
- 自然科(89980)
- 自然科学(89958)
- 自然科学基金(88324)
- 划(88053)
- 资助(80574)
- 编号(80306)
- 成果(66238)
- 重点(60888)
- 部(59302)
- 发(58668)
- 课题(56213)
- 创(55473)
- 国家社会(52659)
- 创新(51811)
- 教育部(51068)
- 科研(51001)
- 期刊
- 济(190728)
- 经济(190728)
- 研究(125538)
- 中国(82056)
- 学报(64228)
- 财(59097)
- 农(58813)
- 科学(58332)
- 管理(58252)
- 大学(48842)
- 融(47513)
- 金融(47513)
- 教育(45949)
- 学学(45785)
- 农业(39536)
- 技术(34689)
- 经济研究(31636)
- 财经(31591)
- 业经(28785)
- 经(27126)
- 问题(24356)
- 业(20586)
- 图书(20434)
- 技术经济(19891)
- 理论(19394)
- 贸(18553)
- 科技(18211)
- 版(18161)
- 统计(17925)
- 现代(17800)
共检索到6145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胡列曲 孙兰 丁文丽
大湄公河区域是东亚经济一体化速度最快的次区域之一。区域内国家经济增长的谐动性呈现出总体上升的态势;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贸易创造效应显著;各国经济金融开放度不断提高,多数国家金融一体化进程加快;各国金融市场波动联系显著。中国应为取得合作中的主导地位制定行动计划,并重视沿边省份作用的发挥。
关键词:
大湄公河次区域 经济金融一体化 实证研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崔远淼
本文结合金融一体化研究最新进展与我国实际情况,从跨境资本流动视角建立起衡量我国金融一体化程度的流量和存量指标。在此基础上,通过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实证分析了以存量指标衡量的金融一体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效应,认为金融一体化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但进一步脉冲响应分析表明,金融一体化对我国宏观经济影响体现出投资拉动型的粗放增长模式。
关键词:
金融一体化 测度 经济增长 理论与实证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邓创 曹子雯 贺霖卿
本文通过测算中国金融跨域支撑网络,考察金融一体化分布情况及演变态势,探究其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的非线性影响特征及影响方式。研究发现:第一,随着时间推移,区域金融一体化程度逐渐提高,部分欠发达省级行政区在金融跨域支撑网络中的嵌入程度有所提升。第二,目前中国金融一体化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表现出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影响关系,当金融跨域支撑关系处于较低水平时,金融一体化有助于促进欠发达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而缩小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差异,但其促进效应呈现递减态势;当金融跨域支撑关系处于较高水平时,金融一体化对欠发达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转为抑制效应,同时对相对发达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更大的促进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晓美
本文在阐述物流一体化和区域经济发展涵义以及物流一体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基础上,以我国中部、东部、西部三大区域为例,实证分析物流一体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区域经济发展对物流一体化有促进作用,物流一体化对区域经济发展有带动作用。而其中东部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对该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最强,中部和西部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偏弱;中部区域的经济发展对物流一体化的影响作用大于西部区域。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汪占熬 钱翀
文章通过现状分析及局部Moran I指数测度证明深度一体化对两岸投资交流、产业联动及区域融合进程有显著影响,并基于微观调研数据构建Slogit模型实证解析台企投资意愿,认为两岸各地应充分利用两岸深度一体化契机,以多种方式推进产业联动发展,平稳实现经济转型,构建互利共赢的经济共生体系。
关键词:
两岸深度一体化 投资交流 产业联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婧 沈玉芳 刘曙华 王能洲 马仁锋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区域金融协调发展则是实现金融资源在区域内优化配置的必要保障,也是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健康、快速发展的有力保障。基于此,以长三角地区为研究对象,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重点分析了长三角地区金融业发展演进的空间结构特点。研究发现,区域金融业呈现出"一心两极两轴多点"的空间结构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制约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突出问题,最后提出构建区域利益协调机制、金融信息共享机制、多层次金融合作协调机制及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颖熙
随着我国区域金融的深化和发展,金融相关比率和市场化竞争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但是金融发展了,区域金融一体化程度并没有相应提高,甚至在下降。本文利用面板数据,对中国1952-2004年间,三大区域金融一体化程度进行实证检验和比较分析,并试图解释这种金融一体化程度不升反降之谜。
关键词:
金融发展 金融一体化 储蓄 投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衔春 刘泉 陈守强 王伟凯 栾晓帆
以深莞惠次区域为案例,从市场一体化、产业一体化与基础设施一体化三方面综合评估城市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研究发现:深莞惠市场一体化水平自2009年后有小幅提升,且处于持续整合的状态;产业一体化上,同构现象持续增强,急需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均等性和联通性不断提升,为经济一体化的实现提供重要支撑;城市组对上,深圳与东莞及惠州市场一体化与基础设施一体化水平较高,而产业同构现象较严重,需要错位发展,寻求比较优势;东莞与惠州之间,市场与产业一体化水平较差、基础设施一体化水平处于中等;深圳与汕尾的市场一体化及产业一体化水平较好,基础设施一体化处于低水平,深圳与河源市场一体化与基础设施一体化处于中等水平,产业一体化水平较高。
关键词:
深莞惠 市场 产业 基础设施 经济一体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国盛 王晨姝 李文玉
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发展模式、转变增长方式的一个强有力的保障,也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和新亮点。以大连市为例,随着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大连市作为该发展战略的核心城市与龙头,"全域化"进程步伐加快,新市区管理体制改革正式启动,于2010年4月份将大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金州区合并整合成立金州新区,成为环渤海经济圈中新的经济增长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范祚军 徐啸
随着TPP谈判、RCEP谈判的推进和南中国海冲突日益增多,中国与东盟的交流与合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在当前日益复杂的中国—东盟关系形势下,文章试图寻找中国—东盟金融合作新的路径。文章认为,中国与东盟的金融合作已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掺杂了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文章分析了中国—东盟金融合作的经济障碍和非经济障碍,并基于此状况,沿着增强中国与东盟的金融互信、考虑中国与东盟金融发展水平差异、建立统一稳定的区域金融市场以及抵制区域外势力的干预的思路提出了在当前形势下中国与东盟金融合作的推动策略。
关键词:
中国—东盟 金融一体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成喜玲 刘凇延
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各个国家、地区采取了不同的环境规制政策与措施。为了研究不同区域内环境规制对贸易的影响情况,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世界三大自由贸易区,通过扩展的引力模型,对2002-2016年42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欧盟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员国的环境规制对双边贸易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北美自由贸易区,出口国的环境规制能够对双边贸易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中国应该更多地参与和倡导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积极地实践新型的"南北型"自由贸易区合作形式,并努力完善环境规制与协调机制,为自贸区的发展做出贡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宋耀 魏浩
目前,在世界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两种不可忽视的经济现象,就是跨国公司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本文就这两种经济现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同时表明:跨国公司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就中国参与区域经济组织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丁文丽 韩小羽
本文以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演进过程为背景,较为详尽地梳理与分析了次区域各国各个时期利率机制的变化过程及其原因。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分析了次区域国家利率波动的相关性及其与中国、美国利率的相关程度。
关键词:
大湄公河次区域 利率机制 波动性 相关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丽莉 丁东洋
本文采用Lane and Milesi-Ferretti的数据,运用实际指标和理论指标来衡量东亚国家对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的程度,并与欧洲国家及其他发达工业化国家进行比较。在衡量结果的基础上,文章从东亚国家的资金双边对流及资本结构两方面对东亚与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状况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东亚国家金融市场越来越开放,与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体化程度在上升。
关键词:
金融一体化 资金双边对流 资本结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菼
苏锡常是长三角重要的组成部分,基于三市产业状况和区域一体化发展要求,对其产业一体化进行SWOT分析,研究苏锡常产业一体化中区域内部条件的优势、劣势和外部环境的机会、威胁,提出苏锡常产业一体化的发展方向:形成苏州电子信息、无锡微电子工业、常州装备制造的产业结构模式。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区域一体化 SWOT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