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84)
- 2023(18972)
- 2022(16590)
- 2021(15457)
- 2020(13027)
- 2019(29941)
- 2018(29149)
- 2017(55144)
- 2016(30383)
- 2015(34107)
- 2014(33857)
- 2013(33173)
- 2012(30461)
- 2011(27609)
- 2010(27388)
- 2009(25249)
- 2008(24804)
- 2007(21213)
- 2006(18593)
- 2005(16039)
- 学科
- 济(115385)
- 经济(115228)
- 管理(87057)
- 业(81265)
- 企(67735)
- 企业(67735)
- 方法(54618)
- 数学(47088)
- 数学方法(46410)
- 财(32024)
- 农(31733)
- 中国(29880)
- 学(28444)
- 业经(26432)
- 制(23930)
- 地方(22098)
- 贸(21577)
- 贸易(21570)
- 农业(21152)
- 易(20972)
- 务(19973)
- 财务(19893)
- 财务管理(19849)
- 理论(19733)
- 环境(18860)
- 企业财务(18826)
- 技术(18295)
- 和(18232)
- 银(17588)
- 银行(17496)
- 机构
- 大学(432017)
- 学院(429975)
- 管理(165063)
- 济(164736)
- 经济(161230)
- 研究(147879)
- 理学(143723)
- 理学院(141977)
- 管理学(139106)
- 管理学院(138333)
- 中国(107774)
- 科学(97003)
- 京(91956)
- 农(79914)
- 财(76830)
- 所(75878)
- 业大(71089)
- 研究所(69958)
- 中心(66664)
- 农业(63214)
- 江(62189)
- 财经(61502)
- 范(57447)
- 北京(57413)
- 师范(56710)
- 经(56015)
- 院(53979)
- 州(50204)
- 经济学(49476)
- 师范大学(46139)
- 基金
- 项目(304259)
- 科学(237599)
- 基金(220749)
- 研究(212781)
- 家(196868)
- 国家(195313)
- 科学基金(165688)
- 社会(133126)
- 社会科(126057)
- 社会科学(126024)
- 省(119322)
- 基金项目(117529)
- 自然(111764)
- 自然科(109142)
- 自然科学(109104)
- 自然科学基金(107141)
- 划(101720)
- 教育(98179)
- 资助(90989)
- 编号(84605)
- 重点(69346)
- 成果(67505)
- 部(66001)
- 发(64211)
- 创(62870)
- 科研(59272)
- 课题(58897)
- 创新(58888)
- 计划(58339)
- 大学(55756)
- 期刊
- 济(174927)
- 经济(174927)
- 研究(119867)
- 学报(80510)
- 中国(79897)
- 农(71667)
- 科学(70438)
- 大学(59780)
- 财(58912)
- 管理(58729)
- 学学(56710)
- 农业(49100)
- 教育(44662)
- 技术(35446)
- 融(32948)
- 金融(32948)
- 财经(29563)
- 业经(28912)
- 经济研究(27979)
- 业(25631)
- 经(25310)
- 版(23049)
- 问题(22791)
- 科技(22047)
- 业大(21783)
- 图书(20485)
- 资源(20326)
- 理论(19744)
- 技术经济(19219)
- 商业(18045)
共检索到6181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赞红 阎建忠 花晓波
论文以青藏高原东部大渡河上游农牧交错区为例,采用农户问卷调查方法,在2006和2011年进行的农户和地块调查基础上,分析了研究区种植制度"双改单"现象,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究影响种植制度"双改单"变化的因素。研究表明:1在2006—2011年间,研究区玉米的播种面积保持稳定,小麦的播种面积大幅度下降,土豆的播种面积快速上升,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缓慢增加;复种指数明显降低,两熟制作物种植面积下降,一熟制作物种植面积增加,"双改单"现象明显。2非农收入变化、畜牧业收入变化、地块均面积和区位变量是影响种植制度"双改单"的主要原因。研究种植制度变化并揭示其影响因素,有利于为政府制定有的放矢的粮食生产...
关键词:
“双改单” 种植制度 农牧交错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胡玉福 邓良基 刘宇 蒋双龙 李翔 陈波 王钰婷
【目的】在RS和GIS技术的支持下,对大渡河上游丹巴段1989—2012年的植被覆盖状况及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989,2000和2012年3期TM遥感影像和ASTER GDEM数字高程模型为数据源,首先运用RS软件计算提取研究区3个时期基于TM影像的归一化植被指数的植被覆盖度图和基于ASTER GDEM数字高程模型的海拔、坡度、坡向地形因子图;然后在Arc GIS软件平台下,对植被覆盖度图及3种地形因子图进行等级划分;最后将对应年份的植被覆盖度等级图分别与海拔等级图、坡度等级图、坡向等级图进行叠加,统计分析获得3个时期的植被覆盖状况及时空...
关键词:
RS GIS 植被覆盖 时空变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摆万奇 孙会首 阎建忠
基于1967、1986、2000和2006年4期土地覆被数据,从50 m分辨率开始,按照50 m的间隔依次递增至2000 m,共生成40种粒度的格网,然后利用景观指数方法,对大渡河上游地区土地覆被随尺度变化的动态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800 m粒度能在准确保留土地覆被面积信息的同时,稳定地反映景观指数的变化规律,因此是分析该地区土地覆被及其变化典型特征的理想空间尺度。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晶 包维楷 庞学勇 范建容 杨阿强
为了预测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实施对下游干旱河谷演变的影响,开展了对泸定县城以上大渡河流域干旱河谷区生态需水的研究,结果表明:①干旱河谷生态需水量为能够维系干旱河谷生态功能的基本环境目标、恢复干旱河谷生态景观的生态系统所需求的水量;②研究区干旱河谷总面积1185.00km2,其中干暖河谷250.11km2,干温河谷934.89km2;③考虑输沙需水时,维持研究区干旱河谷的最小生态需水量为156.3×108m3,其中干暖河谷最小为58.8×108m3,干温河谷最小为97.4×108m3,不考虑输沙需水时,最小生态需水量仅为58.3×108m3;④河道外需水量占总生态需水量的5.7%;⑤考虑输沙需水...
关键词:
生态 干旱河谷 大渡河上游 生态需水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摆万奇,阎建忠,张镱锂
本文以1967年、1987年、2000年三期遥感资料和1∶25万数字高程模型(DEM)及多种历史文献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大渡河上游地区18665km2范围内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与驱动力。结果显示:1967~2000年,研究地区以林地为主导的覆被格局转变为以草地为主。其中,有林地面积的大幅度减少发挥着关键作用。33年间,有林地面积减少了319774hm2,所占比例从30.92%下降为13.78%。通过对景观格局变化特征的分析,尤其是有林地斑块在破碎化过程中规则性的增强,同时结合历史资料分析,论证了政策因素在该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中所发挥的主导作用。文中应用Logistic逐步回归方法,通过空间分析,在15个生物物理和社会经济因素中筛选出对不同地类具有重要影响的关键因素,并确定了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和影响大小。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摆万奇 张镱锂 包维楷
利用卫星遥感资料,对大渡河上游地区金川、壤塘、马尔康三县18665km2土地的景观格局与动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995~2000年,研究地区的景观破碎化程度有所下降,多样性增加,斑块形状不规则性增强。整个景观表现出以草地为基质,以林地变动为主要特征。5年间,有林地面积减少53687hm2,大部分转变为灌木林地和疏林地。有林地的空间动态,如斑块密度下降,形状趋于规则等,显示该地区森林减少主要是有计划采伐的结果。耕地面积的下降则表明当地退耕还林、还草的政策措施已初见成效。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兴长 游勇 陈晓清 吕娟 柳金峰
沙耳沟是一条老泥石流沟,处于"5.12"地震的严重波及区。为了研究地震对严重波及区泥石流沟的影响,通过详细的野外调查和勘查,对沙耳沟泥石流震后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沙耳沟泥石流的性质可判定为"中频率-中~大规模-较高粘度泥石质泥石流",具有暴雨激发、成灾速度快、危害严重等特点,其危害作用主要为冲毁和淤埋。泥石流物源主要以沟床质起动、沟源侵蚀和沟岸崩滑补给为主,沟内固体物源方量约130.0×104m3,其中可能参与泥石流活动的固体物源动储量约30.0×104m3,已经具备暴发中-大规模泥石流的可能性。根据计算,在50 a一遇的暴雨作用下,一次泥石流总量超过9×104m3;在100 a一遇...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海 刘建康 石胜伟
八步里沟位于大渡河上游,沟口堆积扇为金川县城,历史上泥石流灾害严重。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泥石流灾害进行了综合治理,工程防治效果明显,通过近30a的演化,防治工程与泥石流灾害共同作用形成了独特的泥沙资源并进行了初步开发。分析了八步里沟的资源特征、综合开发利用的制约因素、开发与保护的优化配置以及进一步开发的空间等问题,发现拦砂坝库区的建材开发有效延长了工程运行年限,沟内种植经济林抑制了泥石流灾害,拦砂坝抬高沟床侵蚀基准面为小水电开发和灌溉提供了水头,经济发展与灾害防治形成良性循环,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为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大化发挥防灾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进一步利用现有治理工程建立泥石流...
关键词:
八步里沟 泥石流 防治工程 资源利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克南 杨晓光 刘志娟 王文峰 陈阜
【目的】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分析中国北方地区的热量和降水资源变化特征,以及北方地区农业气候资源和种植制度界限变动情况。【方法】基于中国北方地区14个省(市、自治区)308个气象台站地面观测资料,综合分析热量和降水资源的年际和空间变化趋势。结合中国种植制度气候区划指标,分析从1950s—1980年和1981—2007年种植北界的空间位移情况。在种植制度北界变化敏感地带选择典型站点,运用作物生产潜力逐级订正法计算由一年一熟春玉米、春小麦及冬小麦种植模式改变为一年两熟冬小麦-夏玉米种植模式导致的作物生产潜力变化。【结果】(1)中国北方地区气温普遍升高,≥0℃积温带北移西扩,温度上升的累积效应十分明...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锦 杨晓光 刘志娟 成迪芳 王文峰 陈阜
目的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南方地区种植制度一级区种植界限的变化特征及其对单位面积周年产量的可能影响。方法基于中国南方15个省(市、自治区)281个站点自建站至2007年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笔者以1981年为时间节点,把20世纪50年代至今分为两个时间段,分析和比较后一时段≥0℃积温和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根据热量指标分析了气候变化背景下南方地区种植制度零级带的变化,综合考虑热量和降水两个指标研究了种植制度一级区界限的变化,并利用2000-2007年各省粮食产量分析了种植制度界限变化敏感区域粮食产量变化情况。结果(1)南方地区≥0℃积温整体呈增加趋势,平均气候倾向率为60.1℃·d/10a,≥1...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佳 马振峰 杨淑群 杨小波 李小兰
基于大渡河流域1961~2010年逐日降水数据资料,运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Morlet小波分析法,分析了近50a来大渡河流域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大渡河流域的极端降水指数均呈现出相对稳定的波动增加;多年平均值均呈现出由西北向东南方向逐渐增多的分布特征,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存在着区域差异:除强降水日数外,其他极端降水指数均呈现下游增加,上游减小的变化趋势,大渡河流域极端降水与年降水量变化趋势密切相关。大渡河流域各指数突变特征不一致,1d、5d最大降水量突变年集中在1974~1976年前后;强降水日数、极端降水量及极端强降水日数发生突变的年份分别为1984年、197...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西琴 张远 张艳会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渭河上游入陕西境内的水量不断减少,90年代天然径流量仅为60年代的60%。分析天然径流与降水的相关关系,对降水与非降水因素对径流减少的贡献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降水与非降水因素共同作用使得渭河上游径流量不断减少,且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非降水因素的贡献率逐渐增强,成为影响渭河上游天然径流量减少的主要因素。分析天然径流量与气温的相关关系,两者的相关系数在0.47以上,采用假设法,将气温从非降水因素中提取出来,进一步分析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80年代以前,以自然因素影响为主,80年代以后,以人为因素影响为主,且人为因素的影响程度在逐渐增强,其原因在于人类...
关键词:
渭河上游 径流 变化 原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金深 孙丽敏
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研究了 194 9~ 1998年河北省种植制度变化轨迹 ,结果表明 :①种植结构变化与作物比较效益直接相关 ,90年代以来全省棉花面积下降、大豆和蔬菜面积上升都是比较效益作用的结果。②全省稳定了以一年两熟为主体的熟制体系 ,种植模式向复合、高效发展 ,种植指数提高 ,相当于比 1952年扩大播种面积 151 1万hm2 。③今后河北省种植业发展的方向是优质、高效 ,并注重高产 ,目标是提高生产系统的复合度和资源利用效率
关键词:
种植制度 种植结构 演变 河北省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婷 赵文利 王哲怡 陆星彤 卢珊
【目的】利用1986和1996年的十天合成NOAA-AVHRR-NDVI数据以及2000年SPOT-VEGETATION-NDVI数据对中国主要的种植制度(熟制)分布进行制图,对比二次差分法和离散傅里叶转换法对熟制信息提取的有效性;比较中国多年熟制分布图,研究中国近些年的熟制变化,同时结合气象数据,分析影响熟制变化的可能因素,为粮食产量变化及其原因分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首先,利用欧空局全球陆地覆盖数据(ESA Glob Cover),提取中国农业植被区域。其次,使用ENVI和Arc GIS软件,分别利用二次差分法和傅里叶变换法对1986年的植被指数数据进行农业熟制的分布提取,并以中国科学院...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严冬 范建容 欧国强
利用大渡河流域30年的气象资料,采用FAO最新修订的Penman-Monteith方程计算流域参考作物腾发量。同时获取大渡河流域2007年内45期MODIS LAI数据,根据叶面积指数与作物系数的经验关系得到作物系数2007年年内的变化情况,利用GIS中的Zonalmean函数对大渡河流域平均作物生态需水量年内变化进行估算。在根据年干燥度进行干湿区划的基础上,对作物生态需水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渡河流域2007年内生态需水总量为618.8 mm,月平均值为51.6 mm。其中作物生态需水量年内变化过程为夏季最高,占全年总需水量的35.7%,春季、秋季、冬季生态需水量逐渐减少分别占全年总量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