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81)
2023(9848)
2022(8884)
2021(8444)
2020(7081)
2019(16366)
2018(16345)
2017(31498)
2016(17286)
2015(19415)
2014(19501)
2013(19209)
2012(17372)
2011(15659)
2010(15420)
2009(13921)
2008(13335)
2007(11280)
2006(9888)
2005(8328)
作者
(50448)
(41745)
(41391)
(39349)
(26275)
(20055)
(18675)
(16560)
(15716)
(14636)
(14423)
(13853)
(13163)
(12952)
(12828)
(12588)
(12470)
(12340)
(11900)
(11602)
(10520)
(9950)
(9911)
(9351)
(9329)
(9270)
(9210)
(9041)
(8339)
(8282)
学科
(66930)
经济(66863)
管理(47821)
(43464)
(35848)
企业(35848)
方法(31875)
数学(26820)
数学方法(26520)
(18435)
地方(17036)
(16850)
中国(15373)
业经(15041)
环境(14541)
(14415)
农业(12701)
理论(11975)
(11970)
(11312)
贸易(11305)
(10934)
(10489)
技术(10251)
(9483)
(9335)
财务(9278)
财务管理(9264)
教育(8959)
企业财务(8763)
机构
学院(241002)
大学(240197)
管理(98658)
(87499)
理学(86081)
经济(85392)
理学院(85072)
管理学(83566)
管理学院(83150)
研究(79822)
中国(56518)
科学(54168)
(51676)
(39975)
(39065)
业大(38447)
(37972)
研究所(37144)
中心(35577)
(34159)
师范(33859)
(33061)
北京(32921)
财经(31312)
农业(30524)
(29666)
(28364)
(28324)
师范大学(27559)
技术(25204)
基金
项目(174752)
科学(136504)
研究(126103)
基金(125474)
(110047)
国家(109152)
科学基金(93419)
社会(77021)
社会科(72872)
社会科学(72851)
(69291)
基金项目(68794)
自然(62959)
自然科(61313)
自然科学(61298)
自然科学基金(60125)
(58460)
教育(56244)
编号(51777)
资助(51363)
成果(40323)
重点(38991)
(37776)
(37006)
(35800)
课题(35165)
科研(33477)
创新(33321)
计划(32365)
大学(31720)
期刊
(94745)
经济(94745)
研究(65422)
学报(39898)
中国(39800)
科学(37585)
(34814)
管理(33231)
大学(29079)
学学(27473)
(25725)
教育(25159)
农业(25003)
技术(19225)
业经(16860)
(15071)
金融(15071)
资源(14331)
经济研究(13698)
财经(13467)
图书(13464)
科技(12973)
(12760)
问题(12416)
理论(12183)
实践(11550)
(11550)
林业(11301)
(11276)
(10957)
共检索到3324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晶  包维楷  庞学勇  范建容  杨阿强  
为了预测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实施对下游干旱河谷演变的影响,开展了对泸定县城以上大渡河流域干旱河谷区生态需水的研究,结果表明:①干旱河谷生态需水量为能够维系干旱河谷生态功能的基本环境目标、恢复干旱河谷生态景观的生态系统所需求的水量;②研究区干旱河谷总面积1185.00km2,其中干暖河谷250.11km2,干温河谷934.89km2;③考虑输沙需水时,维持研究区干旱河谷的最小生态需水量为156.3×108m3,其中干暖河谷最小为58.8×108m3,干温河谷最小为97.4×108m3,不考虑输沙需水时,最小生态需水量仅为58.3×108m3;④河道外需水量占总生态需水量的5.7%;⑤考虑输沙需水...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何周窈  何淑勤  逯传琦  郑子成  
为探究干旱河谷区强降水条件下坡耕地水流特性的变化情况,以汉源县典型坡耕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模拟降雨实验,探究了不同降雨强度(1.0、1.5、2.0 mm/min)对不同坡度(10°、15°、20°)的横垄及平作坡面的产沙率和水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降雨时长的增加,各坡面的侵蚀产沙率先增后减;阻力系数则逐渐减小后趋于稳定;径流剪切力和单位径流功率呈增加趋势,后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2)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加,不同坡度的横垄坡面产沙率增加了4.43~38.96倍,径流剪切力增加了0.49~3.40倍,单位径流功率增加了0.64~1.50倍;平作坡面产沙率增加了1.46~1.81倍,径流剪切力增加了0.94~1.30倍,单位径流功率增加了0.11~0.52倍。而阻力系数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加而减小,但不同坡度坡面间的阻力系数未表现出明显的规律。(3)不同实验条件下,横垄坡面的侵蚀产沙率和径流剪切力总体低于平作坡面。而二者间的阻力系数和单位径流功率虽差值较大,但无明显规律。(4)降雨强度的增加导致各坡面的径流流态从“层流-缓流区”(Re<500,Fr500,Fr<1)。综上所述,在强降水条件下,不同坡度的坡耕地均可通过横垄措施有效调控水沙过程从而达到良好的减沙效益。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摆万奇  张镱锂  包维楷  
利用卫星遥感资料,对大渡河上游地区金川、壤塘、马尔康三县18665km2土地的景观格局与动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995~2000年,研究地区的景观破碎化程度有所下降,多样性增加,斑块形状不规则性增强。整个景观表现出以草地为基质,以林地变动为主要特征。5年间,有林地面积减少53687hm2,大部分转变为灌木林地和疏林地。有林地的空间动态,如斑块密度下降,形状趋于规则等,显示该地区森林减少主要是有计划采伐的结果。耕地面积的下降则表明当地退耕还林、还草的政策措施已初见成效。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胡玉福  邓良基  刘宇  蒋双龙  李翔  陈波  王钰婷  
【目的】在RS和GIS技术的支持下,对大渡河上游丹巴段1989—2012年的植被覆盖状况及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989,2000和2012年3期TM遥感影像和ASTER GDEM数字高程模型为数据源,首先运用RS软件计算提取研究区3个时期基于TM影像的归一化植被指数的植被覆盖度图和基于ASTER GDEM数字高程模型的海拔、坡度、坡向地形因子图;然后在Arc GIS软件平台下,对植被覆盖度图及3种地形因子图进行等级划分;最后将对应年份的植被覆盖度等级图分别与海拔等级图、坡度等级图、坡向等级图进行叠加,统计分析获得3个时期的植被覆盖状况及时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摆万奇,阎建忠,张镱锂  
本文以1967年、1987年、2000年三期遥感资料和1∶25万数字高程模型(DEM)及多种历史文献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大渡河上游地区18665km2范围内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与驱动力。结果显示:1967~2000年,研究地区以林地为主导的覆被格局转变为以草地为主。其中,有林地面积的大幅度减少发挥着关键作用。33年间,有林地面积减少了319774hm2,所占比例从30.92%下降为13.78%。通过对景观格局变化特征的分析,尤其是有林地斑块在破碎化过程中规则性的增强,同时结合历史资料分析,论证了政策因素在该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中所发挥的主导作用。文中应用Logistic逐步回归方法,通过空间分析,在15个生物物理和社会经济因素中筛选出对不同地类具有重要影响的关键因素,并确定了它们之间的定量关系和影响大小。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摆万奇  孙会首  阎建忠  
基于1967、1986、2000和2006年4期土地覆被数据,从50 m分辨率开始,按照50 m的间隔依次递增至2000 m,共生成40种粒度的格网,然后利用景观指数方法,对大渡河上游地区土地覆被随尺度变化的动态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800 m粒度能在准确保留土地覆被面积信息的同时,稳定地反映景观指数的变化规律,因此是分析该地区土地覆被及其变化典型特征的理想空间尺度。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赞红  阎建忠  花晓波  
论文以青藏高原东部大渡河上游农牧交错区为例,采用农户问卷调查方法,在2006和2011年进行的农户和地块调查基础上,分析了研究区种植制度"双改单"现象,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究影响种植制度"双改单"变化的因素。研究表明:1在2006—2011年间,研究区玉米的播种面积保持稳定,小麦的播种面积大幅度下降,土豆的播种面积快速上升,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缓慢增加;复种指数明显降低,两熟制作物种植面积下降,一熟制作物种植面积增加,"双改单"现象明显。2非农收入变化、畜牧业收入变化、地块均面积和区位变量是影响种植制度"双改单"的主要原因。研究种植制度变化并揭示其影响因素,有利于为政府制定有的放矢的粮食生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海  刘建康  石胜伟  
八步里沟位于大渡河上游,沟口堆积扇为金川县城,历史上泥石流灾害严重。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泥石流灾害进行了综合治理,工程防治效果明显,通过近30a的演化,防治工程与泥石流灾害共同作用形成了独特的泥沙资源并进行了初步开发。分析了八步里沟的资源特征、综合开发利用的制约因素、开发与保护的优化配置以及进一步开发的空间等问题,发现拦砂坝库区的建材开发有效延长了工程运行年限,沟内种植经济林抑制了泥石流灾害,拦砂坝抬高沟床侵蚀基准面为小水电开发和灌溉提供了水头,经济发展与灾害防治形成良性循环,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为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大化发挥防灾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进一步利用现有治理工程建立泥石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严冬  范建容  欧国强  
利用大渡河流域30年的气象资料,采用FAO最新修订的Penman-Monteith方程计算流域参考作物腾发量。同时获取大渡河流域2007年内45期MODIS LAI数据,根据叶面积指数与作物系数的经验关系得到作物系数2007年年内的变化情况,利用GIS中的Zonalmean函数对大渡河流域平均作物生态需水量年内变化进行估算。在根据年干燥度进行干湿区划的基础上,对作物生态需水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渡河流域2007年内生态需水总量为618.8 mm,月平均值为51.6 mm。其中作物生态需水量年内变化过程为夏季最高,占全年总需水量的35.7%,春季、秋季、冬季生态需水量逐渐减少分别占全年总量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兴长  游勇  陈晓清  吕娟  柳金峰  
沙耳沟是一条老泥石流沟,处于"5.12"地震的严重波及区。为了研究地震对严重波及区泥石流沟的影响,通过详细的野外调查和勘查,对沙耳沟泥石流震后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沙耳沟泥石流的性质可判定为"中频率-中~大规模-较高粘度泥石质泥石流",具有暴雨激发、成灾速度快、危害严重等特点,其危害作用主要为冲毁和淤埋。泥石流物源主要以沟床质起动、沟源侵蚀和沟岸崩滑补给为主,沟内固体物源方量约130.0×104m3,其中可能参与泥石流活动的固体物源动储量约30.0×104m3,已经具备暴发中-大规模泥石流的可能性。根据计算,在50 a一遇的暴雨作用下,一次泥石流总量超过9×104m3;在100 a一遇...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庞学勇  包维楷  吴宁  
干旱河谷是我国民族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环境异质性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以其较好的光热等条件成为整个川西地区人口和城镇分布集中的核心地带,但是由于日益增加的人口压力和随之而来的人地矛盾,加之干旱河谷脆弱的生态系统,引发了严重的水土流失、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以岷江上游干旱河谷为例,探讨了干旱河谷气候成因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指出人类活动是叠加于自然因素作用之上的,不是起主导作用,大气环流、局地环流、地理位置和地形地势造就了当今干旱河谷气候形成,是干旱河谷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其气候特征具有:(1)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春季气温回升快,秋季下降迅速,≥10℃的积温大,持续时间较长,地温...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胥贤  黄晋  舒旗林  李洪泽  谢蕊霞  李红涛  
为了探明适宜大渡河安谷水电站流域增殖放流鱼类标志的方法,在安谷水电站鱼类增殖放流站使用T-tag锚标法(T-tag)、金属线码标法(CWT)和荧光胶体标记法(VIE)分别对四种放流鱼苗(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长薄鳅Leptobotia elongate、唇■Hemibarbus labeo和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进行标记。每种鱼苗选择大、小两种规格进行试验。在标记后40 d分别统计了鱼苗的存活率、标记保持率和生长等数据。结果表明:(1)40 d短期标记条件下,CWT和VIE对四种鱼苗的存活率负面影响较小,T-tag对存活率负面影响较大。其中,CWT和VIE对体长50~110 mm小规格放流鱼苗的存活无显著影响,而T-tag导致小规格放流鱼苗存活率显著下降;(2)四种放流鱼苗CWT和VIE标记保持率均显著高于T-tag,其中,除50~80 mm的小规格长薄鳅VIE组标记保持率略低于CWT外,其它各实验组均表现出VIE组大于CWT组;(3)CWT和T-tag标记保持率与标记鱼类生活习性相关性较大,胭脂鱼、长薄鳅标记保持率相对高于唇■、黄颡鱼;(4)三种标记对鱼苗都具有一定的损伤,但与对照组相比标记组存活的鱼苗生长状况均不受影响,其中,四种鱼苗相比唇■的生长速度最快。(5)考虑到T-tag标记具备操作简单、标记快、易辨认等特点,建议使用T-tag标记时鱼苗的全长应大于170 mm。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俞利军  
三、暴力的张扬普遍的宿命从总体印象来看,余华和福克纳都描绘了一幅人类社会的阴暗图画,没落、虚无以及暴力和残忍构成了他们想象中的现实。福克纳在其代表作《喧哗与骚动》里,生动传神地勾画了一幅南方庄园主家庭没落颓败的图景。一家之主康普生先生在世时是个愤世嫉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俞利军  
福克纳和金华都是极端关注内心冲突的现代派作家,他们大胆的文学实验不但使自己找到了一条温和的出路,而且极大地丰富了现代文学的叙事艺术。两位作家创作的相似性主要表现在对家乡题材的发掘、苦难和暴力主题的突出、现代技巧的运用以及人文精神的底蕴。余华作品的多面性虽然与福克纳作品的琳琅满目不可同日而语,但是余华的激情和幽默却比福克纳有过之而无不及。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冶民生  关文彬  吴斌  马克明  刘国华  汪西林  
利用Levins生态位宽度指数和Schoener生态位重叠指数分析了岷江干旱河谷20种主要灌木种群在土壤水分、全N、速效P、速效K和pH5个资源维上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特征.结果表明:小花滇紫草、三花莸、白刺花、多花胡枝子、马鞍羊蹄甲具有较大生态位宽度,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在维持岷江干旱河谷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相对稳定性中发挥重要作用;种群在各个资源维上的宽度值不同,说明对不同的资源利用能力不尽相同,在不同资源空间中的生态适应性亦不同.各个资源维上所有种群生态位宽度和的大小依次为pH>全N>土壤水分>速效K>速效P.由此看出,物种对速效P和速效K的利用能力低于对土壤水分的利用;同属种群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