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98)
2023(8755)
2022(7941)
2021(7569)
2020(6305)
2019(14813)
2018(14804)
2017(28581)
2016(15742)
2015(17757)
2014(17757)
2013(17588)
2012(15968)
2011(14303)
2010(13970)
2009(12587)
2008(12024)
2007(10233)
2006(8765)
2005(7381)
作者
(46487)
(38304)
(38151)
(36156)
(24470)
(18459)
(17182)
(15188)
(14621)
(13538)
(13252)
(12779)
(12147)
(12071)
(11869)
(11729)
(11676)
(11533)
(10928)
(10858)
(9715)
(9353)
(9229)
(8690)
(8597)
(8589)
(8533)
(8392)
(7741)
(7610)
学科
(59086)
经济(59020)
管理(44069)
(41622)
(35263)
企业(35263)
方法(29970)
数学(25897)
数学方法(25604)
(15114)
(15059)
中国(14228)
(13966)
业经(13274)
地方(12132)
理论(10675)
(10388)
(10172)
贸易(10168)
农业(10150)
(9849)
技术(9842)
环境(9651)
(9305)
财务(9248)
财务管理(9234)
(9129)
企业财务(8748)
教育(8698)
(8530)
机构
大学(221221)
学院(218643)
管理(90525)
(80354)
理学(79494)
理学院(78633)
经济(78451)
管理学(77261)
管理学院(76886)
研究(72200)
中国(50817)
科学(48627)
(47266)
(37003)
(36744)
业大(36310)
(34803)
研究所(34165)
中心(31835)
(30348)
北京(29691)
农业(29255)
(29096)
财经(28906)
师范(28741)
(27115)
(26332)
(25116)
技术(24058)
师范大学(23348)
基金
项目(159684)
科学(123717)
研究(114680)
基金(114380)
(100843)
国家(100003)
科学基金(84970)
社会(69170)
社会科(65415)
社会科学(65397)
(62959)
基金项目(61944)
自然(57488)
自然科(56110)
自然科学(56096)
自然科学基金(55048)
(53419)
教育(52027)
资助(47574)
编号(47103)
成果(37580)
重点(35508)
(34316)
(33496)
(33112)
课题(32070)
科研(31178)
创新(30800)
计划(30002)
大学(29383)
期刊
(83628)
经济(83628)
研究(61257)
学报(38816)
中国(36106)
科学(34834)
(32357)
管理(31535)
大学(28334)
学学(26723)
(24449)
教育(24397)
农业(23039)
技术(18387)
(14185)
金融(14185)
业经(14144)
图书(13168)
财经(13008)
经济研究(12737)
科技(12231)
理论(11730)
(11293)
实践(11107)
(11107)
问题(10915)
(10837)
林业(10795)
情报(10349)
技术经济(10337)
共检索到3013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戴广谱  徐永健  孙彬  
研究了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大海马幼苗在不同的温度、盐度、光照强度和放养密度下的生长状况及其成活率。实验在室内进行,分别对每一个环境因子设置不同的梯度,每15 d测量记录1次大海马幼苗的体长和成活率,共记录4次,并做了3次重复,最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海马幼苗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8℃,水体温度在24~32℃时,其生长速率没有明显的差异;大海马幼苗较喜欢高盐度且盐度较稳定的海水环境(20以上),至60d时,盐度为30的幼苗生长速率最快,成活率也最高;阴暗的环境较适宜幼苗生长,但光照强度过低会降低其成活率;最佳的放养密度为250ind/m3。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吕军仪  吴金英  杨大伟  曾华  李秉记  黄琨  陈琳  
报道了在人工养殖条件下 ,大海马 (HippocampuskudaBleeker)的体长与体重的相对生长率、生长比率及生长速度与饵料、水温等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 ,大海马生长高峰期为 5~ 11月 ,群体体长月平均增长率为 12 .2 0 % ,体长特定增长率为 15.92 % ;体重月平均增重率为 15.87% ,体重特定增重率为 2 7.70 % ,群体增重倍数为 13.8。大海马体长呈逻辑斯蒂曲线增长 ,关系式为 :L =192 .346 0 / (1+e2 .4 96 4- 0 .6 0 51M)。大海马的饵料系数为 1.18,饵料转化率为 0 .85,体重与体长生长关系式为 :W...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游克仁  
在我国东海和南海海域中,生活着一种非常奇特的鱼类——海马。它的外形很古怪:头部象马,尾部细长而卷曲,体形侧扁,全身无鳞,呈黑褐色,躯体由许多环节组成,在一些环节上还生有小突起。由于它的体表披着坚硬的环状骨板,看起来就象穿着甲胄的战马,又有点象传说中的龙,所以,人们又称它为“龙落子”。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吕军仪  孙燕燕  李秉记  吴金英  黄克  陈琳  
实验用复合微生物由芽孢杆菌(Bacillusspp.)、红螺菌(Rhodospirillumspp.)、硝化细菌(Nitrobacterspp.)和硫化细菌(Thiobacillusspp.)组成,菌量比例分别为61.5%、27.3%、5.8%和5.4%。向大海马养殖池每10d使用1次,用量5mL/m3,菌液密度(2.0~2.5)×109/mL。结果表明,应用复合微生物的试验组溶解氧比对照组(不加菌)提高了32.7%,氨氮、亚硝酸盐和硫化物含量则分别降低了76.9%、97.1%和93.3%。对照池的浮游藻类优势种为蓝藻、甲藻和隐藻,分别占浮游植物总量的35.3%、22.3%和19.6%;试验池...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杜庆红  陈栩  朱长寿  林永德  
在 2 2 5~ 2 7 3℃、盐度 2 4 5~ 2 9 3条件下 ,对养殖大海马 (Hippocampuskuda)进行了饥饿及投喂方式对其生存和生长影响的实验。成鱼 (体长 10~ 12cm)持续饥饿后 10 9d全部死亡 ,死亡高峰在 80~ 84d ;幼鱼 (体长 4~ 6cm)饥饿后死亡高峰在 6 5~ 72d ,97d全部死亡 ;初生苗 (体长 0 7~ 0 9cm)持续饥饿后有两个死亡高峰 ,分别为 3~ 4d和 7~ 8d ,13d全部死亡。成鱼、幼鱼和初生苗的饥饿不可逆点 (PNR ,thePointofNo return)分别为 85d、70d和 7d ;初生苗饥...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斌  陈先均  龙治海  严峻刚  赵凤麒  
为了解人工养殖条件下白甲鱼(Onychostoma sima)幼鱼的生长特性,在水温20~32℃时,对白甲鱼幼鱼的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甲鱼幼鱼日均生长0.0544 cm,平均瞬时增长率1.006%,日均增重0.054 g,平均瞬时增重率2.709%;白甲鱼幼鱼的全长与日龄呈线性关系:TL=0.0525t+2.3129,R2=0.9932;体重与日龄呈指数函数关系:Wgc=0.3101e0.0272t,R2=0.9932;全长与体长呈线性关系:TL=1.2964SL-0.169,R2=0.9996;体重与全长呈幂函数关系:WWTL=0.0147TL2.7983,R2=0.9851,指...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徐永健  陆慧贤  卢光明  
通过构建三斑海马的生态养殖环境、培育天然活体饵料,形成人工生态系统,提高了幼体的成活率。通过施用发酵鸡粪(即把备用的晒干鸡粪,加水发酵使其熟化)50g/m3或尿素10g/m3,5~7d后,投放海马幼体200ind/m3;放苗28d后,栽培菊花江蓠(密度0.5~2kg/m3)作为水质调控、遮光及养殖海马的缠绕物。江蓠的栽培构建了海马天然饵料的培育场所,藻丛中的小型甲类生物密度达450个/100g以上,形成了良好的养殖三斑海马的人工生态环境,经146d的养殖,生态养殖与投饵养殖模式比较,收获的三斑海马成活率和标准体长分别为70.8%、42.5%,11.13cm、10.04cm。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周琳  于业绍  顾润润  郑国兴  杨世俊  叶朝庚  
本文对青蛤Cyclinasinensis的室内人工催产、受精卵的孵化密度、幼虫培养密度、幼虫饵料及青蛤增养殖进行了研究。采用阴干、遮光和充气的方法对青蛤进行催产 ,成功率达 95% ;平均孵化率为 88.6 % ;室内育苗中 ,幼虫培养密度控制在 11~ 16个 /ml,幼虫变态后 ,减少培养密度 ,可以提高幼虫成活率 ;幼虫的饵料以叉鞭金藻为主 ,混合投喂较单一投喂效果更好。在 10 5.6 1m3水体的室内育苗池内 ,培育出稚贝约1.7亿粒 ,经土池培育获壳长 3~ 6mm幼贝 3878.4 5万粒 ,成活率为 2 2 .83%。另外 ,利用移苗和繁殖保护的方法 ,在 84hm2 养殖试验...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冯宪斌  杨德国  李茜  朱永久  何勇凤  赵建华  
在室内微流水养殖条件下,以水蚯蚓(Limnodrilus sp.)为饵料,应用现场胃含物法,研究岩原鲤[Procypris rabaudi(Tchang)]幼鱼的排空率和日摄食量。结果表明:岩原鲤幼鱼摄食强度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呈现较典型的单峰分布特征,其摄食强度高峰时间在0:30到6:30;在实验水温18.6℃时,用湿重表示胃含物质量,线性、指数和平方根3种常用模型均可较好拟合岩原鲤幼鱼[体质量(3.30±0.94)g]的排空率实验数据(df=18,P<0.001)...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斌  陈先均  杜军  刘光迅  龙治海  李强  
对人工养殖条件下达氏鲟的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试验测量数据处理分析,结果表明:平均体重617.27 g,平均全长53.45 cm,平均体长42.38 cm的达氏鲟通过140 d的人工饲养达到平均体重为1379.32 g,平均全长为66.05 cm,平均体长为53.55 cm的个体,其全长平均日生长量0.09 cm、平均瞬时生长率0.151%,平均日增重量5.443 g、平均瞬时增重率0.574%;全长与体长之间呈线性关系TL=1.1398SL+4.9157,R2=0.9986,体重与全长的关系为WWTL=0.0002TL3.7423,R2=0.9977,体重与体长的关系为WW SL=0.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姜作发  尹家胜  徐伟  匡友谊  李永发  贾锺贺  
哲罗鱼[Hucho taimen(Pallas)]又称太门哲罗鱼,属鲑形目,鲑科,哲罗鱼属,是我国大型的土著名贵冷水性鱼类。由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资源量下降,目前仅分布于新疆哈纳斯湖和乌苏里江上游及黑龙江呼玛河段,并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哲罗鱼具有生长速度快、易驯养等优良特性,是较好的冷水性鱼类养殖品种,因此,开展人工养殖具有重要意义。关于哲罗鱼的研究,国内在20世纪50年代哈尔滨水产试验场冷水性鱼类凋查中就有记载,近年来董崇智等。在对濒危名贵哲罗鱼保护生物学的研究时,对哲罗鱼的分布、性状、生态学、濒危原因及保护对策进行了研究;黄权等研究了鸭绿江花羔红点鲑、细鳞鱼和长白哲罗鱼的...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PHAM Van Huong  陈昌雄  洪伟  巢林  张巧巧  NGUYEN Ba Trieu  
在越南同奈天然文化自然保护区设置150个样地,运用生态学理论,采用Logitic模型和生态学统计方法,分析表层土壤湿度和pH值对胖大海幼树幼苗更新出现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胖大海幼树幼苗在SL1、SL2和SL3三个阶段的天然更新出现频率均与各林分胖大海的优势度、表层土壤湿度和pH值有密切关系.适合胖大海幼树幼苗更新的表层土壤湿度:SL1阶段是57.7%~78.8%,最适度是68.2%;SL2阶段是64.8%~80.7%,最适度是72.8%;SL3阶段是65%~80%,最适度是73.3%.适合胖大海幼树幼苗更新的表层土壤pH值:SL1阶段是3.5~5.7,最适度是4.6;SL2阶段是4.4~5....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王飞久  孙修涛  李锋  
重点研究了鼠尾藻的有性繁殖特性和规律,系统观察了鼠尾藻的成熟季节,雌、雄生殖托的成熟、排卵、排精、受精卵的细胞分裂、假根的形成、幼孢子体的构建和生长特征。并在实验室进行采苗和苗种培育试验,获得理想结果,该培育技术可以应用到生产中。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凡  曹鸣庆  
以常规大蒜栽培品种为试材 ,B5为基本培养基 ,研究了利用脱毒大蒜萌生幼苗的离体繁殖技术。提出经均等纵切的试管苗假茎基部切块 ,在含激素的培养基上 ,具有较高的芽增殖能力 ;且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 ,通过苗繁殖阶段与生长阶段的交替进行 ,外植体具备比较稳定的芽增殖率。研究表明 ,采用此技术 ,至少在 5个循环期 ,约 1年的时间内 ,幼苗的增殖率 2个月维持在 4~ 7芽/株。切片状态及培养基的激素种类及浓度均影响芽增殖。 8h短光照能有效降低试管苗基部鳞茎的形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范伟国  杨洪强  
【目的】试图建立营养与根构型变化的模型,塑造苹果理想根构型,提高果树营养利用效率和进一步探讨营养元素在根构型构建过程中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滤纸培养系统研究了营养元素缺乏对湖北海棠[Malushupehensis(Pamp.)Rehd.]根构型的影响。【结果】湖北海棠实生幼苗根构型可分为8种类型。完全营养液中培养的植株根构型以“侧根集中分布在主根中上部”类型为主,生长介质分别缺磷、钾和钙时,植株根构型均以“侧根集中分布在主根上部”的类型为主,而“侧根集中分布在主根中上部”根构型减少;但缺磷时,根构型呈现“侧根集中分布在主根两端”的植株比例增加,“侧根集中分布在主根中部”的类型减少,根构型类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