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60)
2023(18052)
2022(14766)
2021(13620)
2020(11470)
2019(26127)
2018(26083)
2017(49512)
2016(26957)
2015(30571)
2014(30789)
2013(30158)
2012(27995)
2011(25306)
2010(25335)
2009(23208)
2008(22885)
2007(20647)
2006(18072)
2005(16482)
作者
(80095)
(66968)
(66542)
(63440)
(42444)
(32035)
(30573)
(26208)
(25508)
(23969)
(22601)
(22589)
(21403)
(21042)
(20809)
(20689)
(20289)
(19898)
(19362)
(19217)
(16768)
(16597)
(16383)
(15357)
(15137)
(14956)
(14940)
(14931)
(13600)
(13518)
学科
(114827)
经济(114701)
管理(75731)
(72305)
(57451)
企业(57451)
方法(47671)
数学(41459)
数学方法(40942)
中国(34293)
(33033)
(28636)
地方(28191)
业经(26792)
(24018)
农业(22158)
(22123)
(20613)
贸易(20600)
(19878)
(19344)
银行(19296)
(18746)
金融(18738)
(18504)
理论(18402)
(17668)
财务(17591)
财务管理(17541)
(17325)
机构
学院(385544)
大学(384908)
(155198)
经济(151798)
管理(145636)
研究(133857)
理学(124257)
理学院(122825)
管理学(120394)
管理学院(119676)
中国(101323)
科学(83601)
(82676)
(72344)
(69971)
(68756)
中心(62820)
研究所(62386)
(60173)
业大(58988)
财经(56909)
农业(54848)
(52114)
北京(51756)
(51554)
师范(51487)
(48368)
(48027)
经济学(47161)
技术(43146)
基金
项目(257650)
科学(201776)
研究(186663)
基金(184851)
(162250)
国家(160914)
科学基金(137360)
社会(117295)
社会科(111116)
社会科学(111089)
(102372)
基金项目(97143)
自然(88801)
自然科(86767)
自然科学(86737)
教育(86171)
(85890)
自然科学基金(85173)
编号(76874)
资助(75664)
成果(63114)
(58890)
重点(58512)
(55985)
课题(53376)
(53134)
创新(49732)
科研(49506)
国家社会(48635)
教育部(47477)
期刊
(173662)
经济(173662)
研究(111125)
中国(81347)
(64453)
学报(64324)
(57212)
科学(56840)
管理(53679)
大学(47938)
学学(44881)
教育(44622)
农业(43737)
(36980)
金融(36980)
技术(35693)
业经(30068)
经济研究(27897)
财经(27895)
(23996)
(23463)
问题(23230)
图书(22850)
(19045)
统计(18709)
技术经济(18600)
理论(18215)
(17780)
科技(17589)
商业(17466)
共检索到5844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王海忠  覃颖高  沈曼琼  谢涛  
为了保证真实性、及时性与有效性,突发流行病的新闻信息传播倾向于使用高度具象化的媒体框架。此类媒体框架对公众情绪的影响及其引导策略已经成为重要的理论和公共治理问题,但缺少相关实证研究。本文借鉴“框架-认知-评价-情绪”和“具象化效应”等理论,以北京、上海、广东三地政府的新冠疫情新闻发布会信息为分析对象,使用有监督的机器学习方法从舆论中识别公众的焦虑和愤怒情绪。研究结果显示,媒体框架具象化倾向诱发了更强烈的焦虑和愤怒。但引入英雄人物叙事和战疫隐喻叙事可以有效抑制具象化倾向所引起的愤怒,但对焦虑没有显著影响。本文推动了信息的媒体框架与语言具象化的理论交叉融合创新,提出并验证了媒体框架具象化倾向在突发流行病信息传播中的情绪诱发效应,促进了积极心理学和概念隐喻在突发流行病舆情治理中的交叉创新应用。在实践意义上,研究结论对公共管理部门治理大流行病期间的“信息流行病”,保护公众心理健康,营造全社会安定的抗疫氛围,具有重要的政策借鉴意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尹海员  王盼盼  
搜集我国证券市场权威媒体对市场总体评论和分析的新闻报道,构建了媒体报道的衡量指标,并分析了媒体报道、市场收益率和投资者情绪的相互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媒体报道的乐观词汇比率、乐观报道比率会对情绪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其次,媒体报道密度、媒体的乐观预测对情绪波动没有显著影响。最后,对牛熊市不同市场环境下的分析表明,牛市中投资者情绪对前期情绪、市场收益和媒体乐观程度等因素的变化更为敏感。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宏斌  刘树海  赵富强  
从市场层面研究媒体情绪对投资者情绪的影响,探究媒体情绪在不同投资者情绪状态下所发挥的作用,以及不同的媒体类型对投资者情绪的影响。研究发现,当投资者情绪低落时,媒体情绪与其显著负相关,未能起到平抑低落投资者情绪的作用;在高涨区间,两者显著正相关,媒体情绪的助推效果显著;在理性区间,媒体情绪对投资者情绪没有影响。不同类型媒体在高涨区间对投资者情绪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政府控制型媒体的拉动效果更加明显。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宏斌  刘树海  赵富强  
从市场层面研究媒体情绪对投资者情绪的影响,探究媒体情绪在不同投资者情绪状态下所发挥的作用,以及不同的媒体类型对投资者情绪的影响。研究发现,当投资者情绪低落时,媒体情绪与其显著负相关,未能起到平抑低落投资者情绪的作用;在高涨区间,两者显著正相关,媒体情绪的助推效果显著;在理性区间,媒体情绪对投资者情绪没有影响。不同类型媒体在高涨区间对投资者情绪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政府控制型媒体的拉动效果更加明显。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倩  吴昊  郭梦婷  王嘉敏  
已有研究表明,媒体报道作为重要的外部治理机制,可以抑制公司委托代理矛盾。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媒体受多种因素干扰存在着选择性和倾向性报道即媒体情绪。本文基于2006—2017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研究发现,媒体情绪与公司风险承担之间显著负相关。国有企业、关系网络越丰富的上市公司,媒体情绪对公司风险承担的抑制作用越显著;良好的公司治理水平可以抑制媒体情绪对公司风险承担的负面影响。研究还发现,相比于负面情绪的监督作用,正面情绪的“掩饰”效应更为显著。同时,媒体情绪对公司风险决策的影响会随时间增加而递减。本文的研究结果证实了媒体情绪可能削弱乃至丧失媒体的外部监督职能,加剧公司委托代理冲突。研究拓展了媒体情绪对上市公司的经济影响,丰富了媒体公司治理的相关理论,对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裘江南  葛一迪  
近年来灾害事件频发,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会传播一些灾害信息,如果不能及时治理,将衍生次生网络舆情危机,因此了解社交媒体中灾害信息的传播规律成为应急管理部门需要密切关注的问题。已有研究证实了一般情景下情绪文本促进发布、转发和评论等信息行为的产生并加速信息传播,但尚未厘清灾害事件中的上述影响关系。此外,已有研究只关注单一灾害事件,忽视了不同灾害事件的差异性,缺乏对灾害事件的比较性研究。针对上述研究现状和现实需求,聚焦自然灾害和事故灾害两类典型灾害事件,收集新浪微博中相关文本数据。将情绪概念从情绪效价和情绪唤醒两个维度展开,将信息行为根据行为属性进行划分,利用多元调节回归分析方法,分析灾害事件中社交媒体情绪对信息行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比较上述影响在两类灾害事件中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从不同视角证实灾害事件中社交媒体情绪对信息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并发现该影响强度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与情绪维度和行为属性均相关。此外,在自然灾害中社交媒体用户的行为表现比在事故灾害中更为乐观,具体体现为自然灾害事件中信息行为受到积极情绪的影响更强,而事故灾害事件中信息行为受到消极情绪的影响更强。在理论层面,通过比较分析两类典型灾害事件中信息传播规律,发现了灾害事件中社交媒体信息传播规律,丰富了社交媒体情绪和信息传播相关研究在灾害领域的研究成果。在实践层面,通过利用大量真实的中国情景下社交媒体文本内容,客观地揭示了现实世界中情绪影响下的灾害信息传播规律,应急管理部门可以合理利用上述影响规律,实时监测社交媒体中的情绪信息,并防控网络舆情危机的产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倩  吴昊  
文章基于媒体报道的信息中介和外部监督功能,以2006—2019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并以法治环境和风险防控为必要前提,对媒体情绪影响公司投资效率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媒体情绪能够加剧过度投资同时缓解投资不足,与公司投资效率显著负相关;委托代理渠道和迎合渠道在媒体情绪影响过度投资中发挥中介作用,委托代理为占优中介;融资渠道和迎合渠道在媒体情绪影响投资不足中发挥中介作用,无明显占优中介。进一步的分组检验结果显示,媒体乐观情绪增加过度投资减少投资不足,悲观情绪对二者影响均不显著;国有媒体对过度投资的加剧作用较非国有媒体更显著,但对投资不足的作用无明显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倩  吴昊  
文章基于媒体报道的信息中介和外部监督功能,以2006—2019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并以法治环境和风险防控为必要前提,对媒体情绪影响公司投资效率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媒体情绪能够加剧过度投资同时缓解投资不足,与公司投资效率显著负相关;委托代理渠道和迎合渠道在媒体情绪影响过度投资中发挥中介作用,委托代理为占优中介;融资渠道和迎合渠道在媒体情绪影响投资不足中发挥中介作用,无明显占优中介。进一步的分组检验结果显示,媒体乐观情绪增加过度投资减少投资不足,悲观情绪对二者影响均不显著;国有媒体对过度投资的加剧作用较非国有媒体更显著,但对投资不足的作用无明显差异。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成思  
通胀预期在宏观经济学分析框架中的重要性可以回溯到凯恩斯奠基性专著《就业、利息、货币通论》。此后,凯恩斯及新凯恩斯分析框架都日益重视引入预期变量。卡罗尔巧妙地将流行病学领域关于公众疾病传播的KermackMc Kendrick流行病学模型引入到通胀预期形成机制研究中,提出公众通胀预期的形成会受到新闻媒体报道的传染,这种传染性影响与流行病的传播模式类似。现代社会几乎无人能够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成思  
通胀预期在宏观经济学分析框架中的重要性可以回溯到凯恩斯奠基性专著《就业、利息、货币通论》。此后,凯恩斯及新凯恩斯分析框架都日益重视引入预期变量。卡罗尔巧妙地将流行病学领域关于公众疾病传播的KermackMc Kendrick流行病学模型引入到通胀预期形成机制研究中,提出公众通胀预期的形成会受到新闻媒体报道的传染,这种传染性影响与流行病的传播模式类似。现代社会几乎无人能够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闫文萱   范晨璟   申世广   邱冰  
利用大量带有情绪标签的社交媒体数据,了解和把握居民在城市公园绿地中的游憩情绪感知体验,为城市公园的改造提升提供策略依据。文章基于城市公园使用者发布的新浪微博数据,在Rost Content Mining软件和BERT模型的支持下对微博文本进行分类、分析,运用IPA分析法构建了游憩区位、环境、设施和感知4个维度的情绪评价框架模型,并以位于南京市中心城区的9个城市公园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居民在城市公园的游憩体验整体上积极正向,游客对于南京中心城区城市公园的总体建设较为满意,其中白鹭洲公园表现最好。(2)从IPA分析来看,重要性高—满意度低象限内的,急需改善的因素分别是玄武湖公园和鼓楼公园的游憩区位,莫愁湖公园和古林公园的游憩环境,绣球公园、鼓楼公园和小桃园的游憩感知。使用文章的评价框架,能有效捕捉游憩人群在城市公园中的情绪状态及其影响因素,这对城市公园的更新与改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原东良  周建  
本文以2014—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新闻媒体情绪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新闻媒体情绪越积极,企业创新投资水平越高,在克服内生性问题及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成立。机制检验表明,新闻媒体情绪通过诱发管理者过度自信、吸引高级人才、提高股票流动性三个渠道促进企业创新投资。进一步分析显示,在管理层女性占比低、管理层咨询需求高、非融资融券标的情况下,新闻媒体情绪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更大。异质性检验显示,国有产权属性弱化了新闻媒体情绪对企业创新投资的促进作用,高新技术行业属性强化了新闻媒体情绪对企业创新投资的促进作用。
[期刊] 预测  [作者] 胡昌生  陶铸  
个体投资者情绪变动会影响股票收益吗?本文以东方财富股吧发帖量作为个体投资者情绪的代理,研究个体投资者情绪、网络自媒体效应与股票收益可预测性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个体投资者情绪通过网络自媒体传播可以系统地影响股票收益,且存在显著的可预测性。具体而言,发帖量越高的组合,短期收益越高,表现出短期的动量效应;其次,当对样本股性质进行区分后,小市值、低账面市值比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低的股票对个体投资者情绪变动更加敏感,呈现出明显的情绪跷跷板效应。进一步地,经风险因子调整之后,零成本套利投资组合仍能获得显著的超额收益,
[期刊] 预测  [作者] 胡昌生  陶铸  
个体投资者情绪变动会影响股票收益吗?本文以东方财富股吧发帖量作为个体投资者情绪的代理,研究个体投资者情绪、网络自媒体效应与股票收益可预测性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个体投资者情绪通过网络自媒体传播可以系统地影响股票收益,且存在显著的可预测性。具体而言,发帖量越高的组合,短期收益越高,表现出短期的动量效应;其次,当对样本股性质进行区分后,小市值、低账面市值比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低的股票对个体投资者情绪变动更加敏感,呈现出明显的情绪跷跷板效应。进一步地,经风险因子调整之后,零成本套利投资组合仍能获得显著的超额收益,且超额收益来源于前期低发帖量组合,情绪依然是情绪。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罗琦  吴乃迁  苏愉越  喻天琦  
互联网社交媒体中的信息噪音加剧了投资者非理性情绪的扩散,基于网络数据挖掘来分析投资者心理偏差及其对资产价格和公司行为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采用网络爬虫技术获取新浪微博中盈余信息相关的发帖文本,借助互联网人工智能平台的情感分析算法构建投资者盈余乐观情绪指标,并以2010—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投资者盈余乐观情绪对管理者迎合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投资者盈余乐观情绪与短期股票收益率正相关,投资者盈余乐观情绪越高涨,短期内股票价格被高估的程度越大,这种效应在意外盈余水平较高的情况下更为显著。管理者为了维持或推高公司股价,有动机通过盈余管理迎合投资者的高涨情绪,并且行业盈余同步性较低的公司实施盈余管理迎合的程度更大。进一步地,管理者实施迎合的手段还包括对公司财务文本信息进行语调管理,并且行业盈余同步性较高的公司实施迎合时更倾向于加强语调管理的程度。本文结合社交媒体信息环境深化了资本市场错误定价的相关研究,为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引导投资者树立正确投资理念提供了重要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