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90)
- 2023(10955)
- 2022(9423)
- 2021(8636)
- 2020(7416)
- 2019(17177)
- 2018(17137)
- 2017(32392)
- 2016(18059)
- 2015(20819)
- 2014(21325)
- 2013(20895)
- 2012(19399)
- 2011(17483)
- 2010(17963)
- 2009(16789)
- 2008(17023)
- 2007(15659)
- 2006(13424)
- 2005(12198)
- 学科
- 济(74433)
- 经济(74373)
- 管理(55634)
- 业(48585)
- 企(40264)
- 企业(40264)
- 方法(38050)
- 数学(33717)
- 数学方法(33048)
- 农(19957)
- 财(19865)
- 中国(18491)
- 学(16584)
- 业经(15066)
- 环境(15065)
- 地方(13943)
- 理论(13868)
- 贸(13823)
- 贸易(13810)
- 制(13695)
- 易(13423)
- 务(13084)
- 财务(13031)
- 财务管理(12984)
- 农业(12920)
- 企业财务(12132)
- 划(12078)
- 和(12045)
- 银(11308)
- 银行(11278)
- 机构
- 学院(266477)
- 大学(265160)
- 济(102062)
- 管理(100160)
- 经济(99563)
- 理学(85686)
- 研究(85002)
- 理学院(84722)
- 管理学(82764)
- 管理学院(82292)
- 中国(65918)
- 京(56734)
- 科学(54870)
- 财(48186)
- 农(46196)
- 所(44630)
- 江(42229)
- 业大(41147)
- 中心(40646)
- 研究所(40122)
- 财经(38146)
- 农业(36451)
- 北京(35828)
- 范(34668)
- 师范(34299)
- 经(34262)
- 州(33811)
- 经济学(30861)
- 院(30792)
- 技术(30319)
- 基金
- 项目(172119)
- 科学(132775)
- 研究(124290)
- 基金(121426)
- 家(106069)
- 国家(105239)
- 科学基金(89265)
- 社会(75392)
- 社会科(71368)
- 社会科学(71344)
- 省(69196)
- 基金项目(63285)
- 教育(59186)
- 自然(58797)
- 划(57760)
- 自然科(57338)
- 自然科学(57320)
- 自然科学基金(56240)
- 编号(52341)
- 资助(52139)
- 成果(42837)
- 重点(39077)
- 部(37372)
- 课题(36615)
- 发(36347)
- 创(35074)
- 科研(33630)
- 创新(32856)
- 大学(32350)
- 计划(31642)
- 期刊
- 济(112327)
- 经济(112327)
- 研究(73739)
- 中国(54053)
- 学报(43692)
- 农(41138)
- 财(40266)
- 科学(38115)
- 管理(35420)
- 大学(32612)
- 教育(32605)
- 学学(30496)
- 农业(27565)
- 技术(26220)
- 融(22553)
- 金融(22553)
- 业经(19167)
- 财经(18691)
- 经济研究(17595)
- 经(15918)
- 统计(15796)
- 业(15517)
- 图书(14887)
- 问题(14803)
- 策(14134)
- 版(13996)
- 技术经济(13930)
- 决策(12964)
- 理论(12639)
- 财会(12529)
共检索到3946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学杰
农村环境污染固有的特征决定了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艰巨性与长期性。农村环境问题的有效解决必须有健全的法律制度做支撑。但是现有环境法律规范已经无法适应农村环境问题中不断出现的情况,唯有结合农村环境特征,不断修正相关法律制度,加强执法监督,完善司法救济,促进农民守法,才能更好地应对农村环境污染防治中出现的种种难题。
关键词:
农村环境污染 环境法律制度 防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丹 魏鹏程
随着我国快速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以及化肥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普遍施用,土壤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使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不确定性。本文首先对土壤污染的概念及我国土壤污染现状做了扼要的叙述,对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律的现状进行了评述,结合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德国、美国和日本的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的经验和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应在现行立法的基础上,树立生态优先与生态整体观念,确立"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实际操作中对重污染区和退化严重的地区进行重点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与部门分工负责管理的行政管理体制,严格追究土壤污染的法律责任。
关键词:
土壤污染 现状 防治 法律构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邓彦芬
在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却日益严重,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发展。在本文中,笔者从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立法的现状入手,总结其当前存在生产生活垃圾面源污染、滥用化肥农药面源污染、畜禽类面源污染等问题,并从立法理念、立法模式与法律制度等方面提出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法律建设策略,从而从法律制度入手,有效地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
关键词:
农业 污染防治 法律建设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杜永红 张雪艳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部署,其中大气污染防治离任审计是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气污染防治离任审计能够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保障生态安全。大气污染防治离任审计应从架构大气污染防治离任审计理论模型、构建大气污染防治数据监管信息系统、建立大气污染防治离任审计指标评价考核体系、完善大气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健全大气污染防治离任审计定责与追责制度方面入手,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多维度审计实施,促进大气资源的良性循环利用,助力生态文明社会建设。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秦朝 吴建南
在目标设置过程中,目标难度被认为是影响组织绩效的重要因素,但这种影响通常会受到情境条件的限制。文章旨在探索中国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情境下目标难度对污染防治效果的影响。基于目标设置理论和中国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实践,提炼出目标难度的两个维度,即目标类型和目标水平,利用中国主要城市2014-2017年的面板数据对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目标类型对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效果有显著性的影响,以更精准的PM_(2.5)为目标类型,城市颗粒物浓度的下降比率更高;目标水平对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效果的影响并不显著,也即设置更高水平的目标,并不会显著改善城市颗粒物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
目标设置 目标难度 大气污染 城市治理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章锡贵 王茂庆
本文从全局的高度探讨了防治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性及迫切性 ,从外部环境、市区综合治理、加强政策扶植等三个方面提出了防治城市污染的途径
关键词:
外部环境 综合治理 政策扶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应晨林 贺京周
农地污染防治对保护耕地资源、保障农产品质量、修复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系统论"的分析框架,对农地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适用性进行剖析,发现制度理论缺失和完备性不足是掣肘制度适用和发展的重要障碍。目前我国农地污染防治法律制度存在主导思想落后、制度建设缺乏严密性、制度系统过于框架化等问题,因此,可通过树立态势感知和动态监测的防治理念,坚持过程控制中精准治理的思路与原则,建立农地污染防控的农民教育制度体系,来提高我国农地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的有效性。
关键词:
农地污染防治 跟踪管理制度 系统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坤
构建一套完善的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法律体系是保证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的基础。通过修订相关法律法规,使之消除不协调的因素;立法协调和协调立法,使新的法律法规相衔接。同时,应制定《长江流域水资源管理法》,使其为长江流域水资源管理确立法律基础。
关键词:
长江流域 跨界 法律体系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燕 陈胜 索一冉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尤其是基因工程技术的高速发展,所引起的"基因污染"是唯一一种可以不断增殖和扩散的污染,其污染传统作物,可能增加害虫抗性和对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危害。通过分析"基因污染"对农业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风险,在剖析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现状的基础上,探析我国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关于"基因污染"防治在法律规制层面上存在的缺乏可操作性、强制性和时代性等问题;相应地提出了健全我国"基因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制构想。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高明 曹海丽
我国大气污染治理从1973年大气环境保护正式启动至今,已有40余年的历程。但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问题愈发严重,说明现有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难以彻底解决大气污染治理的"盲点"和"死角"。而网格化管理以数字化、信息化技术为支撑,致力于实现基层资源整合和多元联动管理,可以有效突破大气污染治理的现实困顿。为此,从大气污染协同治理模式的结构出发,探讨了该模式的应用历程,并指出现有治理模式下也面临着责任归属不明、信息建设滞后、公众行动乏力和各主体联动与协调不足的应用困境,最后从责任机制、信息机制、公众参与机制和合作机制四个方面对推进大气污染网格化协同治理模式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大气污染 网格化管理 协同治理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赵聚军 王智睿
运动式治理因具有动员能力强、整合效率高等优势,受到了我国各级政府的偏爱,目前已呈现出常规化的趋势。文章以S市大气污染防治为例,对运动式环境治理常规化的演进过程进行系统归纳,主要从"职责同构"的视角分析了这一现象产生并走向异化的体制动力。结合S市的实践来看,中央通过控制—激励—谈判三重路径开展自上而下的资源动员,为地方采取运动式治理提供了初始动力。而地方动员的方式逐渐被贯穿于小组运作、会议召开、专项行动和经验总结过程中的治理技术同化。文章认为,这一模式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产生了执行过程中的异化与扭曲。长远来看,运动式治理有待于通过"确权"与"确责"等形式完善政府职责体系,进而从"强控制—负激励—弱谈判"式的动员模式向"间接控制—正向激励—合理谈判"的新路径转型。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小海
洁净空气的公共性和跨地域流动性的双重特征决定了其负的外部性,并不能简单地依靠区域治理。本文运用博弈论的研究方法,剖析出了地方政府在大气污染管制中的行为逻辑,并从国家环境审计视角的构建出了区域大气污染防治机制。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陈伟 高嘉文
污染防治审计是目前审计领域关注的重点,大气污染防治审计是污染防治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机遇。本文首先分析了研究大气污染防治审计方法的重要性、目前常用审计方法及其存在的不足,在分析了常用大数据审计技术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大数据可视化技术的大气污染防治审计方法,并分析了该方法的原理。最后以某大气污染防治审计项目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冷罗生
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虽然在明确违法界限、规范企业排污行为、完善水环境监测网络、强化事故应急处置等诸多方面有新的突破,但仍存在立法目标偏低、地方政府环境法律责任和地下水污染防治的监管责任规定不明确、水源保护区管理制度和补偿政策不充分、饮用水源保护区制度难以惠及农村居民、对违法企业的惩处力度不彻底、公众参与的力度不大等值得深思的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水污染防治立法所涉的相关领域技术含量过高、决策者对经济发展仍存在顾虑、地方保护主义、环境责任意识偏弱以及水环境污染行为的司法监督体系混乱等。所幸的是《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还未颁布,上述一部分问题可以在《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中加以解决,...
关键词:
水污染防治 违法界限 公众参与 环境责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