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20)
- 2023(12163)
- 2022(10636)
- 2021(9936)
- 2020(8328)
- 2019(19018)
- 2018(18464)
- 2017(36868)
- 2016(19620)
- 2015(21707)
- 2014(21260)
- 2013(20445)
- 2012(18921)
- 2011(16805)
- 2010(16712)
- 2009(15279)
- 2008(14697)
- 2007(12539)
- 2006(11003)
- 2005(9495)
- 学科
- 济(82993)
- 经济(82911)
- 管理(63404)
- 业(59582)
- 企(49580)
- 企业(49580)
- 方法(43658)
- 数学(39607)
- 数学方法(39173)
- 财(24611)
- 农(22564)
- 中国(19867)
- 业经(16920)
- 环境(16259)
- 务(15860)
- 财务(15820)
- 财务管理(15790)
- 制(15313)
- 贸(15234)
- 贸易(15228)
- 地方(15156)
- 企业财务(15147)
- 易(14838)
- 农业(14652)
- 划(13108)
- 策(12862)
- 技术(12680)
- 银(12573)
- 银行(12562)
- 学(12517)
- 机构
- 学院(270862)
- 大学(269813)
- 济(119608)
- 经济(117544)
- 管理(113747)
- 理学(99640)
- 理学院(98819)
- 管理学(97410)
- 管理学院(96915)
- 研究(83041)
- 中国(64128)
- 财(56940)
- 京(53272)
- 科学(45931)
- 财经(45835)
- 经(41938)
- 中心(40376)
- 江(38824)
- 所(37922)
- 经济学(37748)
- 农(37025)
- 业大(35879)
- 财经大学(34425)
- 经济学院(34337)
- 研究所(34264)
- 范(32599)
- 北京(32407)
- 师范(32335)
- 院(30970)
- 商学(30651)
- 基金
- 项目(188143)
- 科学(152067)
- 基金(141165)
- 研究(140553)
- 家(120583)
- 国家(119611)
- 科学基金(106034)
- 社会(93513)
- 社会科(88947)
- 社会科学(88925)
- 基金项目(74112)
- 省(71996)
- 自然(67328)
- 自然科(65812)
- 自然科学(65800)
- 教育(65508)
- 自然科学基金(64664)
- 划(60420)
- 资助(58286)
- 编号(55634)
- 成果(44257)
- 部(43827)
- 重点(41806)
- 发(39987)
- 创(39924)
- 国家社会(39550)
- 教育部(38902)
- 人文(38083)
- 课题(37630)
- 创新(37311)
- 期刊
- 济(120185)
- 经济(120185)
- 研究(76719)
- 中国(44094)
- 财(44063)
- 管理(40866)
- 科学(34301)
- 学报(33972)
- 农(32385)
- 大学(27968)
- 融(26980)
- 金融(26980)
- 学学(26596)
- 教育(24195)
- 技术(23973)
- 财经(22750)
- 农业(22067)
- 经济研究(19938)
- 业经(19800)
- 经(19420)
- 问题(16333)
- 统计(13842)
- 贸(13590)
- 技术经济(13339)
- 策(12971)
- 理论(12712)
- 商业(12118)
- 决策(11585)
- 财会(11476)
- 现代(11466)
共检索到3820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静
以2008~2015年我国沪深两市三个大气污染行业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与市场反应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检验环境管制强度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与股票市场收益率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与股票市场收益率正相关,而环境管制强度会促进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与股票市场收益率之间的这种正向关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静
以20082015年我国沪深两市三个大气污染行业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与市场反应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检验环境管制强度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与股票市场收益率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与股票市场收益率正相关,而环境管制强度会促进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与股票市场收益率之间的这种正向关系。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月 王凤 吴燕杰
我国于2018年起开征环境保护税。排污费改环境保护税是完善现代环境治理制度的一项重大变革。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环境保护税对大气污染治理的政策效果。研究发现:环境保护税开征有效改善城市综合空气质量,但具体污染物中的臭氧治理效果欠佳;环境保护税税率提升地区的大气污染治理效应更显著,但税率提升中的税率中等地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氮的治理效果欠佳;环境保护税对高污染地区的综合空气质量以及细颗粒物、二氧化氮和臭氧治理效果均欠佳。因此,建议将全部臭氧前体有机物纳入环境保护税征收范围,并且税率提升的中等税率地区应将氮氧化物税率提高至较高税率水平,税率提升中等税率地区的山西省应将一氧化碳税率提高至高税率水平,将挥发性有机物中的细颗粒物的前体物纳入环境保护税征收范围,从而实现环境保护税对大气污染治理的全方位效应。
关键词:
环境保护税 大气污染治理 税率 征税范围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建南 文婧 秦朝
本文以因大气污染问题被环保部约谈的14个城市为对象,选取对照组城市,运用双重差分方法研究了环保约谈在当地开展后一个月、三个月与一年的效果。数据分析表明,环保约谈对被约谈地区空气质量指数(AQI)的改善效果不佳,对SO2浓度的改善效果明显,对PM2. 5的改善效果随时间增长而显现,对PM10、NO2和CO的改善效果不明显,而O3的浓度不降反升。建议进一步巩固环保约谈制度基础,强化地方政府责任主体地位,健全自上而下压力体系;在环保约谈中强化空气质量整体改善的意识,而不是仅关注被考核污染物指标或关注度较高的污染物指标;进一步提高信息公开程度,拓宽媒体公众参与渠道,健全自外而内的压力体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贾锐宁 徐海成
利用2012年中国高速公路免收通行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采用2011—2012年中国89个城市的日度污染数据和气象数据,构建基于动态空间面板的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高速公路免收通行费对空气污染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中国城市空气污染程度呈现出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高速公路免收通行费对城市空气污染具有显著的促增作用,即短期内属地城市和邻域城市的空气污染程度分别提升了20.4%与18.8%,长期的促增作用则分别达到46.9%和64.8%;当不考虑空间溢出效应和路径依赖特征时,高速公路免收通行费对城市空气污染的促增作用被高估2.4%,同时泄漏效应以及建立在乘数效应基础上的更为严重且更为深远的长期影响亦被忽视;在排除收割效应的影响后,上述促增结论依然稳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兰兰 梁雪 李晶晶 焦建玲
2013年颁布实施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是我国首个针对环境突出问题开展综合治理的行动计划;为巩固治理效果,应对动态变化的环境问题,2018年国务院进一步发布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研究利用中国258个城市2013年1月至2020年9月日度空气污染数据,实证检验了上述两阶段政策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并从不同污染物治理效果、时间和区域异质性等角度分析了政策效应的差异。结果指出:第一,“大气十条”和“蓝天保卫战”均显著降低了AQI、PM_(2.5)、PM_(10)、SO_2、NO_2、CO;第二,相比“大气十条”,“蓝天保卫战”对NO_2的减排效应更高,且实现对O_3的协同治理;第三,“大气十条”和“蓝天保卫战”对各污染物的减排效应因供暖时期、地区能源资源禀赋呈现出较强的异质性特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兰兰 梁雪 李晶晶 焦建玲
2013年颁布实施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是我国首个针对环境突出问题开展综合治理的行动计划;为巩固治理效果,应对动态变化的环境问题,2018年国务院进一步发布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研究利用中国258个城市2013年1月至2020年9月日度空气污染数据,实证检验了上述两阶段政策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并从不同污染物治理效果、时间和区域异质性等角度分析了政策效应的差异。结果指出:第一,“大气十条”和“蓝天保卫战”均显著降低了AQI、PM_(2.5)、PM_(10)、SO_2、NO_2、CO;第二,相比“大气十条”,“蓝天保卫战”对NO_2的减排效应更高,且实现对O_3的协同治理;第三,“大气十条”和“蓝天保卫战”对各污染物的减排效应因供暖时期、地区能源资源禀赋呈现出较强的异质性特征。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范丹 叶昱圻 王维国
为探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大气十条")的健康效应,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及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基于多项Logit模型的双重差分法(Logit-DID),从微观与宏观两个维度考察"大气十条"政策的健康改善效应及其传导机制,并进一步通过异质性分析探讨环境健康不平等的内在原因。研究发现:"大气十条"实施带来显著的健康效应,该政策不仅能有效控制与空气污染高度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占比,还能够间接降低受空气污染影响较小的疾病病情。其作用机理主要通过控制PM2.5浓度改善公众健康,同时该政策对二氧化硫(SO_2)、氮氧化物、烟(粉)尘等其他污染物浓度的下降起到了协同作用。进一步分析显示环境福利不公平的现象依然存在,"大气十条"政策显著降低了疾病高发人群的发病率,且对女性、城镇居民和低、高年龄段等疾病高发人群的健康影响更显著。本文为政府构建环境健康公平发展路径,推进"健康中国"战略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借鉴。
关键词:
“大气十条” 健康效应 双重差分模型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雪松 孙博文
复合型、区域性大气污染是我国面临的主要大气污染问题,既存的强调单一目标污染物末端治理、区域大气污染属地治理以及公众参与机制匮乏的大气污染治理机制亟待完善。现阶段,治理大气污染应构建包括目标协同、政策协同、主体协同、区域协同、技术协同在内的五大协同机制。从具体策略来看,要调整大气污染物控制战略,完善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政策体系;完善大气污染评价制度,建立科学的大气质量标准体系;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建设,强化惩罚和监督力度;完善信息公开制度,提高公民参与积极性;创新大气污染治理的融资模式,拓展融资渠道。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沈克颖 罗冬林 刘红
面对环境污染危机,根据区域大气污染治理任务的复杂性以及治理主体的多元性,提出了我国大气污染治理模式的选择路径,即在跨界水污染治理实践的基础上,以政府治理为主导、柔性地融合运用科层治理模式、市场治理模式和网络治理模式。研究以我国的基本国情为基础,对这三种治理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并且加以对策性选择和柔性运用,以期实现利益补偿下的区域利益共享,从而促进区域产业、能源等合理调整,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区域 大气污染 治理模式 选择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安彦林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大气污染也呈加重趋势,近两年持续出现的雾霾天气就是大气污染的一种表现。为了防治大气污染的不利影响,我国政府采取了许多手段,财税政策作为一种经济手段,对大气环境的改善发挥着重要作用。一、大气污染的形成原因(一)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污染排放量大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污染排放量大是造成大气污染和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一般来说,地区工业产值在整个产业结构中比重越大,工业污染排放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伊攀 何圆
作为受环境规制约束最大的企业,重污染企业有动机通过调整空间分布来规避环境规制的影响。本文基于重污染企业子公司的数据,考察了环境规制对企业空间迁移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属地环境规制加强使得重污染企业异地子公司数量显著增加、分布更分散、母子公司距离更远,证实了重污染企业的跨省污染转移行为。此现象在国有和民营重污染企业都存在,且后者迁移尺度更大。重污染企业异地设立子公司能够减少环境规制对利润的负向影响。对比重点控制和环保约谈两项协同治理政策,本文发现静态差异化环境规制会诱发重污染企业迁移,建议强化政策协同动态机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慧楠
本文利用沪深两市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2011-2016年的经验数据,实证检验企业内部控制与环保投资的相关性以及环境政策对环保投资的外部影响,并进一步分组检验产权差异特征。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环保投资水平普遍较低,对环境污染治理缺乏积极性;内部控制与环保投资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内部控制质量越高,企业环保投资规模越大;环境政策的约束加大了企业的环保投资程度。分组检验结果表明,国有企业比非国有企业投入了更大规模的环保资金。
关键词:
内部控制 环境政策 产权性质 环保投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聂嘉琪
基于不同层级政府政治目标冲突的框架,本文以我国沪深A股重污染行业20102015年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不同层级政治关联对企业环境责任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央层级政治关联与企业环境责任正相关。进一步按照环境规制划分样本进行分析,发现在高环境规制地区,中央层级政治关联对企业环境责任的促进作用更显著;在低环境规制地区,地方层级政治关联与企业环境责任显著负相关。因此,制定合适的激励机制引导地方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对解决我国环境污染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