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57)
2023(14423)
2022(12656)
2021(11949)
2020(9951)
2019(22850)
2018(22629)
2017(43161)
2016(23343)
2015(26276)
2014(25575)
2013(25293)
2012(22971)
2011(20839)
2010(20357)
2009(18856)
2008(17864)
2007(15147)
2006(13168)
2005(11410)
作者
(65827)
(54366)
(54242)
(51369)
(34536)
(25990)
(24557)
(21445)
(20712)
(19186)
(18508)
(18374)
(16962)
(16907)
(16746)
(16599)
(16234)
(16213)
(15465)
(15409)
(13471)
(13274)
(12863)
(12259)
(12163)
(11924)
(11913)
(11885)
(10919)
(10667)
学科
(92752)
经济(92653)
管理(64069)
(59337)
(48278)
企业(48278)
方法(44247)
数学(39025)
数学方法(38640)
中国(26303)
(24879)
(21622)
业经(20053)
(19432)
(19055)
贸易(19045)
(18573)
地方(16843)
农业(16332)
环境(16188)
(15627)
(14547)
理论(14471)
技术(13859)
(13409)
(13366)
财务(13343)
财务管理(13324)
银行(13318)
(13238)
机构
大学(326279)
学院(323915)
(134035)
经济(131442)
管理(128676)
理学(112484)
研究(111563)
理学院(111262)
管理学(109397)
管理学院(108844)
中国(82317)
(69342)
科学(69149)
(56971)
(55484)
(52407)
研究所(51165)
业大(49513)
中心(49375)
财经(47022)
(43867)
北京(43826)
(43080)
(42762)
师范(42373)
农业(41414)
经济学(40807)
(40449)
经济学院(36876)
(35682)
基金
项目(228479)
科学(180227)
基金(167296)
研究(167053)
(146264)
国家(145113)
科学基金(124369)
社会(106190)
社会科(100700)
社会科学(100673)
基金项目(88945)
(87336)
自然(80646)
自然科(78789)
自然科学(78770)
自然科学基金(77362)
教育(76451)
(74180)
资助(68904)
编号(67409)
成果(53975)
重点(51179)
(51068)
(48924)
(47615)
课题(45983)
创新(44473)
国家社会(44130)
教育部(43914)
科研(43770)
期刊
(140270)
经济(140270)
研究(94792)
中国(58089)
学报(52023)
科学(48294)
(47220)
管理(45668)
(40906)
大学(39120)
学学(36761)
教育(35534)
农业(33764)
技术(26929)
经济研究(23929)
(23751)
金融(23751)
业经(22612)
财经(22333)
(19173)
问题(18174)
(17903)
图书(17079)
科技(15845)
技术经济(15585)
(15356)
理论(15035)
资源(14479)
(14422)
世界(14233)
共检索到4600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恺钧  刘健露  毛博伟  
基于SBM与GML指数模型,运用2005~2014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考察大气污染下中国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问题。结果表明:大气污染约束下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实现了41.22%的增长;东部沿海地区与东北、中部、西部地区的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存在较大的差距,且从效率分解因素来看,各区域的主导因素各异;省际研究发现,内蒙古、湖南两省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提升显著。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袁晓玲  张宝山  杨万平  
本文运用1995—2006年中国28个省区市际面板数据,选取基于投入导向的规模报酬不变超效率DEA模型,测算出包含非合意性产出环境污染的中国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检验了中国和分区域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收敛情况,并基于经济结构和能源因素视角,采用Tobit模型分析了中国和分区域的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全要素能源效率同产业结构、产权结构、能源消费结构以及资源禀赋变量呈显著的负相关,与能源价格因素呈弱正相关关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范纯增  顾海英  姜虹  
基于2011~2013年大气污染物治理投入、排放和去除数据,利用Super-efficiency DeA和MAlMquiSt模型,首次同时计算了工业废气及其分类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粉尘)的治理效率。结果表明:工业废气治理效率较低,投入冗余与去除不足并存。相对各自的前沿面,不同污染物治理效率差异明显,氮氧化物的去除率最低,治理效率也最低,其次是二氧化硫,而烟粉尘治理效率最高。从地区分布看,废气污染治理效率以西部最高,其次是中部,再次为东部。烟粉尘的污染治理效率呈现中部、西部和东部依次下降格局。而氮氧化物的治理效率以东部最高,其次是西部,再次是中部。二氧化硫的治理则西部最高,其次东部,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范纯增  姜虹  
基于2006~2013年大气污染物治理投入、排放与除去数据,利用超效率DEA-MAlMquist模型,首次计算了36个工业部门的大气污染治理效率。研究发现:工业大气污染治理效率较低,仅有1/3部门的大气污染治理存在DEA有效,DEA无效部门同时存在投入冗余与去除不足。各产业部门大气污染治理的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对总体治理效率的贡献差异明显,且后者贡献较弱。最后,针对工业污染治理效率特征和部门差异,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范纯增  顾海英  姜虹  
基于中国29个省会城市的工业大气污染治理投入和减排数据,利用DEA和MAlMquist指数模型,计算了城市工业大气污染治理效率。结果表明:城市间工业大气污染治理设施减排效率差异明显,投入冗余和减排不足并存,减排设施和其他投入配备在不同城市不同污染物减排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动态效率变化波动大,大多城市大气污染治理的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率不足。因此,需优化投入结构,提高减排技术水平和减排设施利用效率,促进减排成效。同时注重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减少污染企业数量和活动水平,构建排污权交易市场,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和执法准确性。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东童童  
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对该区域全要素工业能源效率进行了测度,并分析了区域雾霾污染现状。在此基础上,选取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联立方程对全要素工业能源效率与雾霾污染的交互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全要素工业能源效率与雾霾污染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全要素工业能源效率的提高能够有效降低雾霾污染水平,雾霾污染增加则会导致全要素工业能源效率降低;二者均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空间因素作用能够降低二者之间产生的负效应;整个长江经济带均表现出明显的雾霾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东童童  
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对象,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对该区域全要素工业能源效率进行了测度,并分析了区域雾霾污染现状。在此基础上,选取长江经济带1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联立方程对全要素工业能源效率与雾霾污染的交互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全要素工业能源效率与雾霾污染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全要素工业能源效率的提高能够有效降低雾霾污染水平,雾霾污染增加则会导致全要素工业能源效率降低;二者均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空间因素作用能够降低二者之间产生的负效应;整个长江经济带均表现出明显的雾霾污染问题,其中上游地区表现出“低效率”与“高污染”并存的发展现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国璋  江金荣  周彩云  
基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变化视角,对环境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DEA方法和环境污染治理成本法分别测算了我国1978~2007年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和环境污染经济损失占GDP的比重,然后在对两者关系初步评判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逐步回归等方法构建了最优计量模型,最后得出,全要素能源效率、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是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要降低环境污染必须提高能源效率,调整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冯玮  姚西龙  
使用改进的ESC模型对我国工业废气排放量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评价。研究表明:大气污染受经济水平、规模效应、技术效应和能源消费结构的正向影响,并且存在收敛性;城市化率和污染监管对工业废气排放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外商直接投资、经济规制、行政规制和工业产业结构对工业废气排放有促进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茜  姚慧琴  
文章基于京津冀城市群13个城市2013—2015年的面板数据,采用超效率DEA模型测算其大气污染治理效率,并通过回归模型来分析影响大气污染治理效率的因素。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的大气污染治理效率整体较高,但存在较大省际差异。北京和天津的大气污染治理效率均实现了DEA有效,而河北省整体距离实现DEA有效还存在较大差距,只有沧州和唐山率先达到DEA有效;经济发展水平对大气污染治理效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创新、人口数量和外商投资对治理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城市土地扩张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韩旺红  马瑞超  
基于1998-2011年我国工业行业数据,选取可变规模报酬的多阶段DEA模型,测算出低碳约束下的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并运用审查回归模型研究金融发展对其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以银行贷款占比表示的金融中介发展程度每上升1%,碳约束下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将增长2.13%;而金融市场发展程度对其的影响却不明显。另外,能源价格的上升能显著提高碳约束下的全要素能源效率,而FDI与产权结构对其却具有负面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曾绍伦  张雨朦  邓想  
提升工业能源利用效率已成为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基于全要素能源效率的视角,从工业部门及区域两个层面对工业能源效率的主要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总结了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收敛效应、替代效应、回弹效应等10个特征,评述了测度工业能源效率的非参数前沿分析法、Malmqusit指数分析法和随机前沿分析法,从社会因素和自然环境因素两个方面归纳了影响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结构因素、制度因素、技术因素、发展状态因素和市场因素,并提出了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若干需要研究的问题。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赵立祥  赵蓉  
以扩展的环境库兹涅茨模型(EKC)和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为基础,结合中国大陆地区2000~2016年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大气污染的空间相关性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历年各地区的大气污染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和溢出效应;经济增长、能源强度对中国污染气体排放起促增效应,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大气污染产生了积极的减排效应,而政府管制对大气污染的影响甚微。同时运用门限回归和分位数回归的方法印证了能源强度与大气污染呈"倒N型"特征。最后结合EKC曲线的特征和结论证明了北京、上海、天津三个城市已率先越过拐点并保持相对稳定,且环境质量改善比较明显。部分东南部省份已经越过EKC曲线的拐点,但大气质量改善压力仍然巨大。多数中部和西部省份处于峰值阶段,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大气污染问题比较严峻。因此建议根据各地区在EKC曲线的不同位置制定差异化政策,以同时兼顾经济增长和环境改善双重问题的解决。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尚红云  
本文基于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构建Laspeyres结构分解模型,将我国13个工业行业在1997—2002年间的三种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变动分解为技术进步效应、最终需求结构变动效应和最终需求总量变动效应,并实证研究技术因素和经济因素对污染物排放变动影响的相对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最佳选择是加快技术进步,从而为制定更具有针对性的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蒋硕亮  潘玉志  
实践中"理性经济人"的属性使得地方政府除了公共利益诉求还有自身利益诉求,进而深刻影响大气污染联合防治机制的运作效率。采用空间面板模型和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基于空间溢出效应视角对2007-2017年省级政府面板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基于地理位置空间相关性还是人均实际GDP相关性,大气污染规制强度均呈现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联合防治机制运作效率与政府间策略互动行为存在很强正向关系,"标尺效应"凸显。确立"共同但是有差别"的责任原则、构建地方政府激励相容机制是提升大气污染联合防治机制运作效率、改善空气质量的良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