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43)
- 2023(3602)
- 2022(3094)
- 2021(2828)
- 2020(2279)
- 2019(4751)
- 2018(4760)
- 2017(8655)
- 2016(4603)
- 2015(4766)
- 2014(4142)
- 2013(3745)
- 2012(2956)
- 2011(2687)
- 2010(2691)
- 2009(2708)
- 2008(2261)
- 2007(1804)
- 2006(1569)
- 2005(1204)
- 学科
- 济(11227)
- 经济(11214)
- 管理(11157)
- 业(9573)
- 企(8029)
- 企业(8029)
- 农(4599)
- 方法(3870)
- 中国(3714)
- 业经(3533)
- 财(3305)
- 贸(3270)
- 贸易(3268)
- 易(3177)
- 学(3169)
- 数学(3098)
- 数学方法(3023)
- 农业(2914)
- 理论(2721)
- 制(2493)
- 环境(2491)
- 地方(2235)
- 务(2184)
- 财务(2175)
- 财务管理(2172)
- 和(2156)
- 教学(2111)
- 教育(2045)
- 销(2042)
- 供销(2036)
- 机构
- 学院(55244)
- 大学(51561)
- 管理(18210)
- 研究(17267)
- 济(17126)
- 经济(16693)
- 理学(15821)
- 理学院(15653)
- 管理学(15185)
- 管理学院(15098)
- 科学(12783)
- 中国(12443)
- 农(11092)
- 京(10334)
- 业大(9971)
- 所(8935)
- 农业(8720)
- 江(8398)
- 技术(8289)
- 研究所(8248)
- 中心(8082)
- 财(7981)
- 范(7104)
- 师范(7006)
- 州(6877)
- 院(6627)
- 职业(6400)
- 财经(6339)
- 省(6132)
- 北京(6055)
- 基金
- 项目(39658)
- 科学(30153)
- 研究(28671)
- 基金(26928)
- 家(24328)
- 国家(24126)
- 科学基金(20119)
- 省(17327)
- 社会(16871)
- 社会科(15907)
- 社会科学(15904)
- 划(14105)
- 基金项目(13923)
- 教育(13531)
- 自然(13389)
- 自然科(13100)
- 自然科学(13094)
- 自然科学基金(12826)
- 编号(12720)
- 资助(10670)
- 成果(9644)
- 重点(9362)
- 发(8998)
- 课题(8879)
- 创(8789)
- 年(8278)
- 创新(8166)
- 计划(7935)
- 科研(7918)
- 项目编号(7896)
共检索到767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侯祝强 任海青 管宁
研究生长于浙江省富阳的毛竹的水分浸入特性。测量试样按生长年龄1 ~4年4个等级分组,各组试样达到最大的水分浸入量所需浸水时间为140 ~168 d,试样组生长年龄越大,达到最大水分浸入量所需的时间越长,浸水5周后试样中90 %的孔隙被水充满。导出了一个预测毛竹试样最大水分浸入量的公式,其预测的结果与测量结果符合得很好。利用非线形回归的方法得到了关于水分浸入毛竹的经验方程,根据这一经验方程计算了试样的浸入水分比率,4个年龄组试样浸入水分比率计算值与测量值之间颇为吻合。水分从试样表面蒸发将引起试样质量的减少,文章也讨论了该现象对浸入水分质量测量精度的限制。
关键词:
水分浸入 毛竹 竹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应叶青 郭璟 魏建芬 邹奕巧 胡冬春 方伟
为分析水分胁迫对毛竹幼苗光合、荧光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1年生毛竹为试验材料,采用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研究不同水分亏缺条件下毛竹幼苗叶片光合生理参数的变化。研究表明:①随着胁迫程度的加深,光系统PSⅡ反应中心活性减弱与光合速率降低一致,气孔限制及PSⅡ反应中心可逆失活或破坏是其净光合速率(Pn)降低的主要原因;②从无胁迫(NS)处理至重度胁迫(HS)处理,光饱和点(LSP)下降20.45%,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下降67.22%、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减少22.46%,有效荧光产量减少45.60%;③低度胁迫(LS)处理水分利用效率较NS处理提高17.81...
关键词:
毛竹 水分亏缺胁迫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存及 邱尔发 梁一池 陈东海 范辉华
1996年测定了 9个毛竹种源新竹光合性状。结果表明 :所有种源净光合速率在一年中有两个峰值 ,第一次都在 5月 ,但第二次峰值南带种源早于其它种源 ;净光合速率年平均值最大的为江苏句容种源 ,最小的为福建建瓯种源 ;各种源带净光合速率有随纬度的升高而增大的趋势 ;单株光合生产率以福建华安种源为最大 ,最小的为安徽霍山种源 ;各种源光补偿点的变幅在 5 70~ 913Lux ,其中中带种源最低 ,能更有效地利用光能 ,而北带种源光补偿点明显高于其它种源
关键词:
毛竹 种源 光合特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吴高洋 陈伏生 万松泽 刘仁 杨豆 胡添翼 张扬
[目的]探究毛竹根际微生物新黑曲霉(Aspergillus neoniger)JXBR16对土壤难溶性磷酸盐的溶磷作用及对毛竹的促生效果。[方法]采用液体发酵培养法研究该菌株对Ca_3(PO_4)_2、CaHPO_4、FePO_4、AlPO_4和植酸钙等5种难溶性磷酸盐的溶解能力及碳源、氮源、pH、装液量和盐离子等因素对其解磷能力的影响;并采用温室盆栽法评价该菌株对毛竹实生幼苗的促生作用。[结果]表明,新黑曲霉对5种难溶性磷酸盐均具有较好的溶解能力,其中对FePO_4、CaHPO_4的溶解能力最佳,解磷量分别达3 208.31和3 027.09 mg·L~(-1);在碳源为蔗糖或葡萄糖、氮源为硫酸铵、初始pH值3.5、装液量2/5、温度25℃和盐离子浓度为0~1.0 g·L~(-1)条件下新黑曲霉的解磷能力最佳。施用该菌株180 d后毛竹根际土壤有效磷和矿质氮分别提高37%和41%,植株根、茎和叶磷含量分别提高了95%、102%和43%;毛竹地径、苗高和生物量分别比对照显著提高了44%、47%和50%。[结论]新黑曲霉能够有效增强南方红壤区毛竹林土壤磷的供给,促进植株养分吸收利用,并提高毛竹的生长,具有应用于竹林生物菌肥研制和开发的巨大潜力。
关键词:
新黑曲霉 毛竹 溶磷 促生作用 根际土壤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谢寅峰 林侯 蔡贤雷 周坚 丁雨龙
为了探讨稀土对竹子开花后光合及衰老生理的调节作用,该文以鹅毛竹为试验材料,于2006年6—11月采用100 mg/L镧稀土处理,测定鹅毛竹花后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等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镧处理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光系统Ⅱ(PSⅡ)的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v/Fm)、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和PSⅡ潜在活性(Fv/F0),显著增加了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净光合速率(Pn),抑制了叶片衰老过程中上述指标的下降。说明镧有效改善了鹅毛竹花后光合性能,延缓了开花鹅毛竹的衰老进程,并对镧缓解光合能力衰退的机制进行了讨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贾冬冬 李在留 郑云丽 徐振国 郭靖
【目的】揭示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种子发育过程中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动态变化规律,为人工进行宏观调控、获得优质毛竹种子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桂林海洋山一带的开花毛竹为材料,采集开花后不同时期的毛竹种子,对其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和生理指标进行观察测定。【结果】1)花后10~30 d毛竹种子胚和胚乳细胞分裂分化活动剧烈,种子长、宽、厚等性状增长速度较快;花后40~60 d种子胚和胚乳细胞形态发育成熟,种子长、宽、厚等性状增长速度减缓。2)不同发育时期毛竹种子的可溶性糖、粗淀粉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可溶性糖与粗淀粉含量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可溶性蛋白含量在4.89%~5.82%范围内波动变化。3)不同发育时期毛竹种子的活性氧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H2O2含量与POD、CAT活性呈单峰曲线变化,而O_2~-含量与SOD活性变化趋势相似。4)不同发育时期毛竹种子的内源激素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IAA、GA_3及ZR含量均呈先升后降再升的趋势,ABA含量则呈单峰曲线变化,(IAA+GA_3+ZR)/ABA的比值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在花后40 d达到最小值,为1.001。【结论】花后10~30 d抗氧化酶活性以及内源激素含量逐渐升高,有效促进毛竹种子细胞代谢与分裂分化;花后30~60 d毛竹种子的分化活动基本结束并进入营养积累阶段,该时期抗氧化酶活性和内源激素逐渐下降,营养物质含量进一步增加。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银清 廖益强
采用热重分析方法,分析毛竹在不同原料粒径、升温速率及添加无水碳酸钠、氯化钠条件下的热解特性及热解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升温速率及不同原料粒径的毛竹的热解过程基本相似,可分为脱水阶段、快速热解阶段、慢速热解阶段;随着原料粒径、升温速率的提高,毛竹快速热解的起始温度和结束温度向高温方向移动;添加剂无水碳酸钠和氯化钠对毛竹热解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采用Coats-Redfem积分法计算毛竹热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升温速率对毛竹热解活化能无显著影响,热解活化能随着原料粒径的增大而增大,毛竹粒径为0.07-0.10 mm时最低热解活化能为11.092k J·mol-1.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朱弘 温国胜
为了解不同竹龄毛竹对于光能的动态响应,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优势树种——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 3种竹龄(2年生、4年生、6年生)的冠层叶片(2龄)为材料,利用便携式叶绿素荧光仪(PAM-2100)和相对叶绿素含量计(SPAD-502),研究不同竹龄毛竹冠层叶片光系统Ⅱ(P SⅡ)荧光参数特征。结果表明:3种竹龄毛竹在荧光参数日变化均值(NPQ、qN、ETR)、PSII可逆恢复趋势(F_t、F_o、F_m)和RLC曲线(α、E TRmax、Ik)皆为4年生>2年生>6年生,表明在相同环境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敏 陈青云 陈光良 杨思泽
利用自制新型大气压等离子体装置对生菜种子进行处理,研究了不同电压的大气压等离子体处理对生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电压的等离子体处理对生菜种子萌发的影响效果不同。其中,5610和5950 V处理对种子的萌发有促进作用,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与对照相比均有所提高,而6290~7310 V处理则抑制了种子的萌发,且电压越高抑制效果越明显。同时,等离子体处理种子α-淀粉酶活性提高,电导率降低,幼苗地上部鲜干质量、地下部鲜干质量、根体积、根活力及过氧化物酶活性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不同电压的等离子体处理促进了生菜定植后的生长发育,产量最高比CK提高12.5...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何桐桐 何燕鹏 郑跃胜
该文设计了一套大气压冷等离子体射流处理人体组织模型的多学科交叉实验教学研究方案。该方案将等离子体射流在人体组织模型表面的处理范围可视化,极大地强化了学生对等离子体作用机理的认知,激发了学习兴趣。实验采用明胶水凝胶模拟人体组织,并在其中添加活性粒子显色剂,通过观测等离子体射流处理之后明胶水凝胶表面的显色分布情况,表征等离子体射流在人体组织模型表面的处理范围。该教学方案有助于学生了解学科前沿知识,提升学科交叉意识及科研能力,操作简单、成本低廉,适合国内大部分院校开展。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钱沐杨 陈小昌 李桂 刘三秋
利用激光诱导荧光(LIF)及发射光谱(OES)对大气压CH_3OH/Ar等离子体射流放电进行了详细地诊断研究,主要考察了不同CH_3OH/Ar体积比对射流中OH自由基的密度时空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仅少量的甲醇蒸气掺入到工作气体氩气中时(CH_3OH/Ar体积比为0.05%),有利于OH自由基的产生。发射光谱测量结果中发现存在含碳的特征活性粒子,如CN、CH、C2等。对大气压CH_3OH/Ar等离子体放电中甲醇的分解机制进行了详细的探讨。通过实验数据及进一步的探讨分析,评估了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射流中甲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宝龙
毛竹是我国竹林资源中面积最大,数量最多,用途最广,价值最高的竹种。毛竹经营的历史悠久,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毛竹林的发展规模和速度都是前所未有的。毛竹林已成为南方林业建设的巨大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的有力依托,同时,以毛竹为主组成的森林生态系统在环境...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施建敏 郭起荣 杨光耀
采用L i-6400测定毛竹光合作用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动态变化,同时对毛竹叶绿素含量的年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毛竹夏、秋季的光合日变化为双峰曲线,冬、春季的光合日变化为单峰曲线,气孔部分关闭是引起毛竹夏、秋季光合“午睡”现象的主要原因;毛竹光合年动态变化为三峰曲线,峰值分别在3月、6月和8月出现,年均值为6.03μmol.m-2.s-1;毛竹叶绿素含量年动态变化为双峰曲线,峰值分别在2月和10月出现,年均值为2.18mg.g-1。通过综合比较本文和其他毛竹光合作用的测定结果,认为气候条件和研究方法的不一致很可能是导致众多研究结果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楼崇 刘成林
根据毛竹笋-幼竹阶段及成竹后直至13年生的竹秆样株资料,对毛竹含水率、容重及质量的变化规律进行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毛竹的含水率和容重与年龄及部位有很密切的关系,毛竹的质量生长规律能较好地用数学关系式来模拟。
关键词:
毛竹 含水率 容重 生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