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94)
- 2023(7910)
- 2022(6540)
- 2021(6287)
- 2020(5284)
- 2019(12274)
- 2018(12337)
- 2017(23698)
- 2016(13003)
- 2015(15060)
- 2014(14863)
- 2013(14373)
- 2012(13171)
- 2011(11726)
- 2010(12105)
- 2009(10922)
- 2008(10658)
- 2007(9391)
- 2006(7974)
- 2005(6922)
- 学科
- 济(56376)
- 经济(56320)
- 管理(36786)
- 业(35272)
- 方法(33848)
- 数学(31266)
- 数学方法(30660)
- 企(29938)
- 企业(29938)
- 财(13514)
- 中国(12984)
- 农(12703)
- 理论(10743)
- 业经(10425)
- 地方(9711)
- 贸(9069)
- 贸易(9060)
- 教学(8800)
- 易(8771)
- 务(8650)
- 制(8639)
- 财务(8613)
- 财务管理(8588)
- 农业(8502)
- 学(8363)
- 融(8308)
- 金融(8307)
- 技术(8269)
- 企业财务(8128)
- 银(7872)
- 机构
- 学院(177976)
- 大学(177692)
- 管理(70901)
- 济(70081)
- 经济(68497)
- 理学(62061)
- 理学院(61415)
- 管理学(59923)
- 管理学院(59596)
- 研究(53284)
- 中国(41341)
- 京(36915)
- 财(32892)
- 科学(31675)
- 江(26791)
- 中心(26598)
- 财经(26482)
- 所(25190)
- 范(24793)
- 农(24746)
- 师范(24550)
- 业大(24493)
- 经(24218)
- 北京(23407)
- 研究所(22759)
- 经济学(22003)
- 州(21831)
- 技术(20802)
- 经济学院(20010)
- 财经大学(19867)
- 基金
- 项目(121132)
- 科学(96370)
- 研究(90769)
- 基金(87286)
- 家(75127)
- 国家(74493)
- 科学基金(65329)
- 社会(56155)
- 社会科(53400)
- 社会科学(53388)
- 省(48217)
- 教育(46668)
- 基金项目(44771)
- 自然(42396)
- 自然科(41530)
- 自然科学(41523)
- 自然科学基金(40766)
- 划(40661)
- 资助(38244)
- 编号(37561)
- 成果(30973)
- 部(27788)
- 重点(27758)
- 课题(27251)
- 创(25767)
- 发(25054)
- 教育部(24733)
- 大学(24046)
- 创新(23879)
- 人文(23395)
共检索到257287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褚乐阳 刘泽民 王浩 陈向东
教师开展循证实践面临诸多挑战,包括难以获取和利用证据、缺乏有效的反馈和评价机制,以及实践过程中指导和支持不足,大模型技术的发展为破解这些难题带来了机遇。本研究构建了大模型驱动的循证实践行动框架,涵盖循证实践的五个关键阶段:提出问题、检索证据、评价证据、应用证据和后效评估,并针对不同阶段的特点设计了相应的大模型支持策略;开发了GPT4EBP平台,为教师提供基于自然语言交互的个性化指导、反馈和评估,还针对师范生开展了为期六周的循证实践。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借助GPT4EBP平台,师范生能更高效、高质量地完成循证实践任务,其循证实践能力和集体效能感均得到显著提升;访谈数据揭示了平台在简化流程、提供及时反馈等方面的价值。本研究揭示了大模型技术在优化循证实践流程、赋能教师专业决策等方面的独特价值,丰富和发展了循证实践的理论体系,相应的行动框架和GPT4EBP平台可为教师循证实践提供个性化支持,使其能便捷获取证据、系统分析证据并将证据转化为可落地的教学行动,提升循证实践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褚乐阳 刘泽民 王浩 陈向东
教师开展循证实践面临诸多挑战,包括难以获取和利用证据、缺乏有效的反馈和评价机制,以及实践过程中指导和支持不足,大模型技术的发展为破解这些难题带来了机遇。本研究构建了大模型驱动的循证实践行动框架,涵盖循证实践的五个关键阶段:提出问题、检索证据、评价证据、应用证据和后效评估,并针对不同阶段的特点设计了相应的大模型支持策略;开发了GPT4EBP平台,为教师提供基于自然语言交互的个性化指导、反馈和评估,还针对师范生开展了为期六周的循证实践。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借助GPT4EBP平台,师范生能更高效、高质量地完成循证实践任务,其循证实践能力和集体效能感均得到显著提升;访谈数据揭示了平台在简化流程、提供及时反馈等方面的价值。本研究揭示了大模型技术在优化循证实践流程、赋能教师专业决策等方面的独特价值,丰富和发展了循证实践的理论体系,相应的行动框架和GPT4EBP平台可为教师循证实践提供个性化支持,使其能便捷获取证据、系统分析证据并将证据转化为可落地的教学行动,提升循证实践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夏翠娟 林海青 刘炜
在数字人文逐步成为数字图书馆建设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本文通过借鉴"循证实践"和"循证社会学"的思想,提出了"古籍循证"的概念。利用文献调研、需求分析、数据建模、实验验证等方法,调研古代目录、现代联合目录的编排体例和古籍元数据标准规范的结构框架,分析在互联网和机器智能时代,基于古籍循证的版本学、校勘学、分类学及历史人文学等特定领域的研究需求,设计一个可将不同来源、不同格式的古籍目录、元数据记录、古籍文献全文和各类古籍知识融合为一体的古籍数据模型。依托"中文古籍联合目录及循证平台"的建设,利用此模型和本体词表融
关键词:
数字人文 古籍循证 数据建模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戴小文 曾维忠 庄天慧
循证实践即遵循证据进行的实践,该方法发源于医学领域,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逐渐成熟和发展,进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实践方法与工作理念。本研究在循证实践的框架下对我国精准扶贫采取循证方法进行实践进行了理论分析,根据循证实践的一般特征,结合我国精准扶贫的特殊情况,对精准扶贫要求下的循证实践机制进行了重新设计,从循证实践方法论的视角对未来我国循证精准扶贫进行了探讨。循证精准扶贫实践主张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最好反贫困研究证据,根据扶贫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及其扶贫经验,考虑贫困对象的实际致贫原因及其愿望,并将这三
关键词:
循证实践 反贫困 精准扶贫 扶贫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戴小文 曾维忠 庄天慧
循证实践即遵循证据进行的实践,该方法发源于医学领域,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逐渐成熟和发展,进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实践方法与工作理念。本研究在循证实践的框架下对我国精准扶贫采取循证方法进行实践进行了理论分析,根据循证实践的一般特征,结合我国精准扶贫的特殊情况,对精准扶贫要求下的循证实践机制进行了重新设计,从循证实践方法论的视角对未来我国循证精准扶贫进行了探讨。循证精准扶贫实践主张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最好反贫困研究证据,根据扶贫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及其扶贫经验,考虑贫困对象的实际致贫原因及其愿望,并将这三者进行结合制定出有效的扶贫方案。通过分析循证实践方法机理、精准扶贫现状以及将二者相结合可能面临的困难,文中认为:精准扶贫机制作用机理符合循证实践的机理;循证实践方法能够契合当前及未来我国精准扶贫实践的需要;循证实践方法是一种合适且有效的帮助消除贫困的研究与实践方法。
关键词:
循证实践 反贫困 精准扶贫 扶贫机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戴小文 曾维忠 庄天慧
肇始于医学领域的循证实践方法因其科学性与有效性,经过多年发展已渗透到诸多社会科学领域。我国精准扶贫工作进入攻坚阶段后,其边际效益逐渐下降。由于循证实践方法与精准扶贫的精神相契合,故将精准扶贫引入循证实践框架进行研究。结合循证实践的一般原则与程序,对循证精准扶贫机制进行了理论设计,并对将循证实践方法在当前基层精准扶贫实践中应用时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循证实践方法有助于提升扶贫工作精准度,为保证精准减贫攻坚阶段的减贫效果提供了新的科学工具,是精准扶贫攻坚阶段扶贫手段的创新。最后提出积极构建精
关键词:
循证实践 精准扶贫 证据库 贫困人口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宋萑 徐淼
在教师教育领域中强调循证概念目的在于凸显教师教育者工作的专业性。目前教师教育实践领域存在缺乏本体研究以及未对证据合理使用的问题,因此需要推进教师教育者的循证实践。循证教师教育者因而需要在课程内容、实践形式两个层面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寻找“最佳证据”,再根据“最佳证据”做出决策,进行实践。这些证据以“教”、教“教”、学“教”为基础,并通过实验研究调适证据,通过行动研究优化证据,以形成证据的迭代,最终为高质量的教师教育实践奠定扎实的研究基础。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钟丽萍
将分别在医学界、教育界较为成熟的研究方法EBP及AR引入图书情报领域,分别介绍了EBL及AR的概念、实践步骤及其在图书情报界的应用实例,对EBL及AR的异同进行分析,揭示EBL与AR融合的意义,指出EBL与AR的融合将成为当代图书情报学研究的新范式。
关键词:
循证图书馆学 行动研究 情报学 理论研究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王波 肖非
循证实践已成为特殊教育研究与实践的新范式。本文探讨了特殊教育中循证实践的概念内涵、基本过程,以及实施和推广,对于加强我国特殊教育政策基本理论研究、提升特殊教育科研的实践价值、以及提高特殊教育的质量与成效,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特殊教育 循证实践 证据 最佳实践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东娇
循证实践即循证改进,指消费者需求及其价值观、满足需求的资源系统和当前最好研究证据三要素间的完美结合,从而创造当前最佳实践的过程。运用这一结构框架组织论证,以《教育管理学》课程为例,在大班额和案例教学两个变量稳定前提下,采取案例教学和循证实践双重主线的写法,分析线上教学、案例教学需求和资源系统,展示《教育管理学》大班额线上案例教学循证改进过程,进一步讨论案例教学根本问题及其解决办法。运用结构主义方法论,首先采取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推理方法,运用实物收集法收集资料,对文本采取症候式阅读,挖掘和发现其沉默的意义和结构:人类的悲剧精神、生命以负熵为食、集体主义的力量是能够兼顾需求并整合资源系统的文化哲学,揭示出组织抗疫、技术抗疫和专业抗疫合力的文化机制。大班额线上案例教学遵循线下案例教学证据,即时收集线上学习反馈数据和临床证据,通过叠加、递进和挖掘利用证据三种方法循证改进线上案例教学,获取当前最佳教学实践。在此基础上,采取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方法,深入讨论三个问题:一是案例教学基本问题,如对象、班额、教学案例使用数量、问题线索使用等;二是从技术变量主导性介入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角度,讨论了线上与线下案例教学的不同;三是讨论如何运用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管理方法,解决大班额案例教学学生充分参与和成绩评估问题。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艳虹 霍文瑶 胡晓毅
二十一世纪以来,孤独症领域的循证实践研究日益受到关注。本文选择美国孤独症领域循证实践研究最具影响力的五个报告,即《国家孤独症发展报告-阶段1》(2009),《孤独症谱系障碍服务项目-基于环境考量的总结报告》(2010),《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青少年及成人的循证实践报告》(2010),《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青少年及成人的循证实践报告》(2014)以及《国家孤独症发展报告-阶段2》(2015),从入选循证实践报告的条件、循证实践的标准和循证实践的类型三个方面对报告进行分析解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美国孤独症领域循
关键词:
美国 孤独症 干预 循证实践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悦歆 邓羽洋 刘一帆
本文借鉴美国特殊儿童委员会关于"循证实践研究"的最新标准,就2005—2020年国外视障教育循证实践研究进行检索和梳理,发现视障教育领域的循证实践研究整体较为缺乏;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学科学习、读写能力、运动与动作发展、社交技能和独立生活技能几个干预领域,并且特别注重辅助技术、环境调适等手段在上述能力干预中的运用。本文以不同干预领域为框架,分析其中的"循证"特点,以期为我国视障教育教学和循证实践研究提供思路和启发。
关键词:
视障教育 循证实践 教育干预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秉 周佳胜
安全情报感知是安全管理的重要支撑。为弥补传统安全情报感知的循证不足,基于循证安全思想,开展循证安全情报感知研究意义重大。首先,在明确了循证安全与安全情报感知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循证安全情报感知的概念。其次,从理论层面出发,构建循证安全情报感知模型,并解析其内涵。在此基础上,以疫情情报感知为例,开展循证安全情报感知模型的应用分析。研究发现,从循证安全视角看,安全情报感知旨在通过安全信息、安全情报与最佳安全证据的转换开展安全管理。循证安全情报感知是循证安全与安全情报感知的集合体,它可为循证安全理论与安全情报感知的融合研究与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魏寿洪 王雁
国际趋势表明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干预方法的有效性需循证实践来检验。美国自闭症干预方法的循证实践过程经历了研究文献筛选、建立证据强度分类系统、干预次级分类系统三个阶段,循证实践结果将当前的自闭症干预方法划分为已经证实有效的方法、正在形成有效的方法、尚未证实的方法。我国自闭症教育研究者及临床工作者应遵循循证实践,科学选择干预方法。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刘吕科 郭代 陈磊
在从贷款定价、绩效考核到资本充足率管理的广泛领域,商业银行都离不开经济资本模型这一管理工具。模型准确性是模型应用的前提,因而无论国际监管机构还是国际活跃银行都越来越重视对经济资本模型的验证。与国外银行相比,我国银行业普遍重视经济资本模型的开发,但轻视甚至忽略了对经济资本模型的验证,在模型可靠性未知的情形下推进经济资本计量结果应用,导致经济资本很难得到广泛和深入的应用。本文探讨了经济资本模型验证的理论框架及行业实践经验,以期对中国银行业经济资本模型验证工作起到启发与借鉴的作用。
关键词:
经济资本 模型验证 返回检验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