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91)
2023(8749)
2022(7311)
2021(6982)
2020(5748)
2019(12982)
2018(12848)
2017(24338)
2016(12937)
2015(14306)
2014(13790)
2013(12907)
2012(11641)
2011(10498)
2010(11067)
2009(10287)
2008(10102)
2007(9109)
2006(7958)
2005(7014)
作者
(34183)
(28576)
(28352)
(26873)
(18302)
(13567)
(12615)
(10968)
(10768)
(10328)
(9696)
(9611)
(9164)
(9105)
(8796)
(8726)
(8477)
(8264)
(8176)
(7943)
(7077)
(7003)
(6858)
(6625)
(6429)
(6394)
(6353)
(6200)
(5754)
(5613)
学科
(50812)
经济(50762)
管理(44033)
(42456)
(39369)
企业(39369)
方法(24597)
数学(20441)
数学方法(19915)
技术(16288)
中国(13853)
业经(12999)
理论(12858)
(12387)
技术管理(11961)
(11817)
(10385)
(10241)
(8743)
银行(8727)
地方(8549)
(8452)
(8344)
(8058)
(8046)
金融(8046)
(7854)
财务(7823)
财务管理(7808)
(7744)
机构
学院(177805)
大学(176870)
管理(73394)
(70724)
经济(69212)
理学(63786)
理学院(63140)
管理学(61769)
管理学院(61440)
研究(54416)
中国(41712)
(36436)
(33297)
科学(32009)
(26789)
财经(26191)
(25477)
中心(25066)
(23753)
(23556)
师范(23356)
业大(23146)
研究所(22977)
北京(22876)
(22360)
(21669)
经济学(21535)
(20039)
商学(19734)
财经大学(19602)
基金
项目(119184)
科学(96331)
研究(89621)
基金(86386)
(74546)
国家(73926)
科学基金(65405)
社会(57937)
社会科(54952)
社会科学(54936)
(48602)
基金项目(44693)
教育(43204)
自然(41541)
自然科(40707)
自然科学(40700)
(40064)
自然科学基金(39988)
编号(36088)
资助(34706)
(31020)
成果(29168)
创新(27923)
重点(27147)
课题(25942)
(25906)
(25033)
国家社会(23852)
教育部(23014)
(22851)
期刊
(77331)
经济(77331)
研究(51948)
中国(37988)
管理(31210)
教育(26480)
(26469)
科学(23898)
学报(23326)
(20370)
技术(18908)
大学(18902)
学学(17498)
(15606)
金融(15606)
农业(13850)
财经(13101)
业经(12573)
经济研究(12544)
(11341)
科技(11145)
(10574)
技术经济(10409)
统计(9917)
问题(9076)
(8363)
(8256)
论坛(8256)
决策(8207)
职业(8170)
共检索到2629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肖红军   张丽丽  
ChatGPT系列和Sora等大模型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前沿,在助力人类生产生活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提速的同时,也引发一系列伦理失范现象,成为全球性治理难题。本文对大模型伦理失范进行理论解构发现:大模型伦理失范的缘起是其区别于传统生产力和生产工具的技术非中性、内嵌人类伦理和将人类伦理与机器伦理糅合其中等属性特征,技术起点是算法,关键中介是数据,行为主体是人类。大模型所引发的诸如模型黑箱、数据版权侵害且主体责任难确定、冲击人类主体资格等伦理失范现象对现行伦理治理模式提出挑战。因此,本文以大模型生命周期为时间维度,以关键要素为核心,构建了基于大模型关键要素的全生命周期伦理治理框架。同时,为推动新伦理治理框架的有效运行,本文构建了包含两层行为主体的自我治理、两级守门人和全球性合作治理网络等子体系的大模型伦理治理生态体系。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吴河江   吴砥  
通用大模型具备“能理解会创作”的能力,将可能给教育实践带来更为颠覆性的变革,但也可能加剧传统伦理问题并产生新的伦理风险。这些伦理风险的类型主要包括:技术风险、内容风险、数据风险与算法风险。依据通用大模型的技术基础与教育应用伦理风险的表现,教育领域通用大模型应用伦理风险具有客观性与主观性并存、价值性与风险性并存、可控性与不确定性并存等特征。这些伦理风险的形成既有技术因素,也有人的因素。技术因素主要包括:模型能力的涌现性可能导致应用失控、功能的泛化性可能导致人的异化、输入数据的海量性与无序性可能导致对人的侵犯、内容的生成性可能导致教育失序等。人的因素主要包括:因技术水平有限导致我国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教育大模型、对通用大模型技术认知不足、商业竞争导致技术缺陷、通用大模型技术伦理规范与监管落后等。依据教育领域通用大模型应用伦理风险表征与成因分析,可从加快开发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教育专用大模型、筑牢通用大模型开发与应用的监管体系、构建通用大模型相适配的教育新形态、扶持弱势群体以缩小“数字鸿沟”、加强对通用大模型的理论研究与知识普及等方面进行伦理风险治理。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陈晓慧  卢佳  赫鹏  
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到来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着力点。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多元化效应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们关注的核心之一是教师实践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这种有效性已与教师、学生和社会各界之间产生了多维关联。本文对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当下境况进行分析,依据伦理失范的判定方法,总结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伦理失范的典型表现,分析产生原因,从教育治理角度提出伦理失范现象的解决措施。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孟金卓  
环境保护具有其天然的政治正确性,但是部分社会公众对推行环境保护政策带来的平等、公正等伦理问题表现出了焦虑情绪,进而动摇了政策执行的民意基础,降低了政策执行的最终效果。国家审计对环境保护政策的决策与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评价,其实质就是维护政策的公共性伦理,而国家审计的独立性则确保审计机关开展的公共政策伦理评价能够有效诊断公共政策中存在的伦理问题,缓解政策网络内部的紧张与对抗,促成公共政策过程的良性循环。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鑫  修晶  张振铎  
为了在实践层面回应服务业从业者亟待重塑工匠精神和提升整体服务质量的现实需要,本文以工作要求-资源模型和溢出-交叉模型为基础,构建多层次的行动者-同伴互倚模型,并对来自服务一线的504名252对员工-同事纵向追踪数据展开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员工工作繁荣通过情感承诺间接对自身服务创新行为和非伦理行为产生“一升一降”的影响(行动者效应);员工工作繁荣的积极影响能够溢出至工作伙伴,并通过同事情感承诺促进同事服务创新行为和抑制其非伦理行为(同伴效应);人际冲突负向跨层调节员工工作繁荣对同事情感承诺的交叉影响。据此,管理者应密切关注和解决员工交往中的冲突问题,积极维护和帮助员工提高工作繁荣水平,并注重运用和扩大员工工作繁荣在人际间的有益影响。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袁靖波  
本文对国外较有影响力的企业非伦理行为形成观进行了回顾和评述,通过对不同模型的纵向演进剖析和横向比较,分析了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及优点和缺点,并在批判继承现有各种形成机制核心要素的基础上,结合理论界最新研究成果和企业实践,构建了一个多层次的整合模型。文章对未来的研究重点和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增现   刘爱军   柴建   周昊澄  
数智技术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科技,在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产生深远影响的同时,引发了诸多伦理道德风险,且相关伦理问题表现出系统性与复杂性,传统伦理方法已无法有效应对。针对如何将哲学范畴、道德算法、伦理设计及社会伦理与现实行业背景融合,抽象并凝练出数智技术面临的伦理困境及解决此类复杂系统性困境的理论方法,将系统科学思维范式引入数智技术伦理问题研究中,对霍尔三维体系结构模型进行改进,并从时间维、逻辑维和知识维剖析复杂系统性伦理问题的应对策略,探索伦理风险治理路径,破解复杂系统性伦理问题的规律密码,为伦理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参考。结果发现:智能算法的数据局限性引发诸如部分个人权力被遗忘、某些行业恶性竞争等社会伦理困境,以及个人隐私与安全、算法设计偏见和不道德操作、工程师伦理困境等技术风险,而无论是伦理问题自身整体性还是诱因的复杂性,都是导致数智伦理困境的关键因素;基于系统工程思维、交互融合工程伦理与霍尔三维结构模型提出的伦理嵌入的新型霍尔三维结构模型可充分发挥伦理道德的能动作用,其中时间维主要应对有关社会伦理问题,逻辑维主要应对有关伦理风险,知识维则主要应对工程师伦理困境。基于改进的模型,提出具体的伦理风险治理路径:构建跨学科、跨领域的工程师伦理培养体系;构建以善为指引的算法设计监管机制;构建技术产业化阶段伦理评估框架。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魏峰  王艺霏  李然  
本研究基于"滴漏效应"视角,构建一个跨层次被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型,以探讨伦理领导对员工工作结果的影响机制及边界条件。通过上海五家高新技术企业团队的222名员工及74名直接领导的配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层伦理领导在高层伦理领导和员工公民绩效的正向关系间起着中介作用;关怀型伦理氛围对高层伦理领导与中层伦理领导的关系以及高层伦理领导通过中层伦理领导影响员工公民绩效的间接效应均具有负向调节作用;高层伦理领导提升员工任务绩效的假设未得到支持。研究结论对发挥伦理领导的积极作用、提升员工工作结果提供了有益借鉴。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范恒  周祖城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对道德认同和伦理型领导的影响关系以及管理者的集体认同和利益相关者导向决策价值观在两者之间所起的边界作用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技术型制造民营企业的134个团队主管及其下属员工进行调研,并采用回归分析、Bootstrap等研究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提出的假设模型均得到观测数据支持。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的道德认同和伦理型领导显著正相关,管理者的集体认同和利益相关者导向决策价值观分别正向调节道德认同和伦理型领导的关系,并且集体认同通过影响利益相关者导向决策价值观调节上述关系。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范恒  周祖城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对道德认同和伦理型领导的影响关系以及管理者的集体认同和利益相关者导向决策价值观在两者之间所起的边界作用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技术型制造民营企业的134个团队主管及其下属员工进行调研,并采用回归分析、Bootstrap等研究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提出的假设模型均得到观测数据支持。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的道德认同和伦理型领导显著正相关,管理者的集体认同和利益相关者导向决策价值观分别正向调节道德认同和伦理型领导的关系,并且集体认同通过影响利益相关者导向决策价值观调节上述关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姜卉  戚安邦  
认为MBA作为未来企业的经营者或管理者,在追求自我伦理的同时,还肩负着培育组织伦理气氛,利用组织赋予的正式权力以及来自于其他渠道的影响力影响他人伦理态度和行为的重任,因此,其伦理领导能力不容忽视。以库珀的经验学习理论为基础,探讨了在商学院的环境下提升MBA伦理领导能力的方法,构建了MBA伦理领导能力的提升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静  
本文围绕致力于效用最大化的伦理行为和经济行为的选择,用博弈论的基本思想来构建企业行为选择的决策模型。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葛岩  马捷  
[目的/意义]社会网络伦理作为社会网络信息活动中产生的新型伦理,其规约模型的构建较为清晰地描述如何规约信息人、信息技术、社会网络环境,从而为处理社会网络伦理缺失行为提供指导。[方法/过程]明确网络伦理的主体关系和研究范畴,基于信息生态的构成要素,阐释社会网络伦理的概念内涵。在对社会网络伦理作用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网络伦理缺失行为的主体根源即信息人的责任意识,以责任伦理为理论切入点,构建社会网络伦理规约模型。以"魏则西事件"为例,阐释社会网络伦理规约模型与该事件监管思想的契合度,最后提出基于社会协同的网络伦理规约实施策略。[结果/结论]建构社会网络伦理规约的理论框架,提出基于社会协同的网络...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马璐  杜明飞  韦慧民  
员工反伦理行为是指员工自身意愿地违背组织及其他成员合法权益的行为,国外对此已有几十年的研究,而我国对此研究才刚起步。本文回顾了员工反伦理行为的概念、内涵,梳理了员工反伦理行为的模型和影响因素,并就目前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叶国灿  
本文从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活动以及企业与外部的交换活动出发,论述了企业伦理存在的必然性,并详细阐述了企业伦理的内容和研究意义,提出了实现企业伦理化经营管理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