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07)
- 2023(5393)
- 2022(4447)
- 2021(3930)
- 2020(3259)
- 2019(7078)
- 2018(6726)
- 2017(12260)
- 2016(6897)
- 2015(7314)
- 2014(6826)
- 2013(6661)
- 2012(6035)
- 2011(5358)
- 2010(5047)
- 2009(4557)
- 2008(4517)
- 2007(3787)
- 2006(3125)
- 2005(2522)
- 学科
- 济(24046)
- 经济(24015)
- 业(18862)
- 管理(18837)
- 企(14348)
- 企业(14348)
- 方法(12190)
- 数学(11152)
- 数学方法(11058)
- 学(7882)
- 农(7594)
- 财(6843)
- 贸(6651)
- 贸易(6651)
- 易(6502)
- 中国(5900)
- 业经(5657)
- 农业(5382)
- 环境(4848)
- 技术(4710)
- 务(4334)
- 财务(4331)
- 财务管理(4327)
- 企业财务(4115)
- 制(4037)
- 产业(3795)
- 划(3694)
- 地方(3606)
- 银(3551)
- 出(3519)
- 机构
- 大学(99039)
- 学院(98610)
- 济(37846)
- 经济(37279)
- 研究(36829)
- 管理(35917)
- 理学(32458)
- 理学院(32063)
- 管理学(31377)
- 管理学院(31242)
- 农(30727)
- 科学(28016)
- 中国(25442)
- 农业(25122)
- 业大(23953)
- 所(20915)
- 京(20303)
- 研究所(19952)
- 农业大学(16946)
- 中心(15728)
- 财(14927)
- 江(13692)
- 室(13689)
- 院(13394)
- 业(13325)
- 省(13278)
- 实验(13189)
- 财经(12777)
- 科学院(12651)
- 实验室(12629)
- 基金
- 项目(78204)
- 科学(59732)
- 基金(57780)
- 家(55831)
- 国家(55390)
- 研究(45991)
- 科学基金(45144)
- 自然(32990)
- 自然科(32247)
- 自然科学(32227)
- 自然科学基金(31688)
- 基金项目(31401)
- 省(30892)
- 社会(30051)
- 社会科(28589)
- 社会科学(28580)
- 划(27167)
- 资助(22588)
- 教育(20038)
- 计划(18851)
- 重点(18206)
- 科技(17521)
- 创(16654)
- 发(16415)
- 科研(16232)
- 部(16155)
- 业(16147)
- 创新(15670)
- 编号(15319)
- 农(14848)
共检索到1276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建军
【目的】研究大棚草莓不同生育期温湿条件对其生长结实及土传病害发生率的影响,为大棚草莓的精准化管理及其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陕西汉中地区冬春茬大棚草莓现蕾期、开花结实期、果实采收期的昼夜自然温湿条件组合为对照(CK),将3个不同生育期温湿条件组合均设为昼>30℃/夜自然温度+自然湿度(T1)、昼自然温度/夜自然温度+湿度>80%(T2)、昼>30℃/夜自然温度+湿度>80%(T3)、昼(20~28)℃/夜(5~8)℃+湿度40%~60%(T4)以及现蕾期温湿条件设为昼(25~28)℃/夜(10~12)℃+湿度60%~80%、开花结实期设为昼(20~25)℃/夜...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涂美艳 江国良 杜晋城 谢红江 陈栋 李靖 孙淑霞
本试验以12年生大五星枇杷为材料,研究了大棚内外空气温湿度变化规律与枇杷春梢、果实生长发育规律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①大棚栽培能使气温较露地提高0.25~3.90℃,使空气相对湿度较露地提高0.69~31.66个百分点,并使枇杷果实与春梢生长发育物候期比露地提早至少7 d以上;②大棚内气温与枇杷果实、春梢生长发育存在极显著正相关,空气相对湿度与枇杷果实、春梢生长发育存在极显著负相关;③露地气温与枇杷果实生长发育及春梢伸长生长存在极显著正相关,空气相对湿度与枇杷果实、春梢生长发育间相关性不显著。
关键词:
枇杷 生长发育 大棚 温度 湿度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石雪晖 陈海霞 蒋辉 杨灿 何科佳 洪亚辉
为探明适合草莓试管苗生根的生长调节剂及提高移栽成活率的最佳浓度配比 ,加速草莓试管苗的工业化生产 ,以品种幸香试管苗为试材 ,在直接光培养和先暗培养 9d再转入光培养两种培养条件下 ,以 1/2 MS为基本培养基 ,分别添加不同质量浓度 (0 ,0 .1,0 .2 ,0 .4 ,0 .6 mg/L) IBA与 0 .0 5 mg/L 的 NAA进行比较试验 .结果表明 :以 1/2 MS+IBA0 .1~ 0 .4 mg/L+NAA0 .0 5 mg/L 的配比对生根及移栽成活最为适宜 ,且随着 IBA质量浓度的升高试管苗生根率及移栽成活率都明显下降 .
关键词:
草莓 试管苗 生长调节剂 生根 移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壮伟 赵密珍 袁骥 钱亚明 吴伟民
本文就草莓雪蜜不同定植期及营养钵育苗对草莓生长状态及开花结果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雪蜜最佳的定植时间为9月6日,定植时间早,植株长势壮,头序花芽分化早,二序花分化整齐,且前期营养生长积累了足够的养分,可以明显提高果实单果重和早期产量。营养钵育苗可大大提早雪蜜二序花分化,且营养钵育苗株径大,苗体健壮,养分充足,可明显提高单果重和早期产量。
关键词:
草莓 定植期 营养钵苗 生产结果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书珍 柳丽梅 彭丽桃 周厚成 潘思轶 张丽华
草莓采后极易受病原真菌的侵染,使果实腐烂变质、品质下降,给生产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随着我国草莓种植面积的扩大,草莓采后的防腐保鲜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物理途径、化学途径、生物途径等方面对草莓采后真菌病害控制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有效控制草莓采后真菌病害和延长货架期提供思路。
关键词:
草莓 真菌病害 采后 控制方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丁玥 孟帆 王奎 周海莲 曾东慧 边晓琳 肖红梅
采用季也蒙毕赤酵母(Pichia guilliermondii)作为拮抗菌处理采后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esne.‘Toyonoga’),测定不同浓度酵母菌悬液对采后草莓果实灰霉病害的抑制效果,以及菌悬液对草莓果实冷藏(2℃、RH90%~95%)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季也蒙毕赤酵母能显著抑制草莓灰霉病病斑的扩展,且菌悬液浓度越高,抑制效果越好。菌悬液浓度为5×109CFU·mL-1时,病斑直径比对照小34.0%。拮抗菌悬液处理对果实呼吸强度影响很小,但可以保持果实的光泽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并显著减小失重率,维持果实硬度,延长果实的贮藏寿命。季也蒙毕赤酵母菌悬液处理显...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洁 范武波 李端奇 赵红霞 徐建欣 安东升
【目的】研究蜜蜂授粉和人工授粉对温室草莓生长动态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规范草莓蜜蜂授粉管理措施和提高草莓果实品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设置蜜蜂授粉和人工授粉区域,观测草莓果实纵、横径生长动态,落果波相及座果率,测定可溶性固形物、Vc、总糖和总酸等营养指标含量。蜜蜂授粉区域草莓果实果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的生长速度均显著高于人工授粉区域(P0.05,下同),第2次落果期蜜蜂授粉区域草莓果实的落果率显著低于人工授粉区域。除总酸含量外,总糖含量、糖酸比、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畸形果率均以蜜蜂授粉区域果实的品质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万春雁 李金凤 霍恒志 陈丙义 狄华涛 陈雪平 陈成
[目的]探究苗期氮素处理对草莓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为苗期定量施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草莓育苗期,将氮肥均匀混合在育苗基质中进行苗期氮素处理,氮肥(N)施用量设置0,0.025,0.050,0.100,0.200和0.250 g/株6个水平,分别用CK、F1、F2、F3、F4和F5表示,测定定植前和定植后不同处理草莓植物形态、叶柄硝态氮含量、物候期(现蕾期、盛花期、果实始熟期)以及果实品质(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平均单果质量和产量。[结果]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草莓花芽分化率逐渐降低,植株的鲜质量和干质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鲜干比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各施氮处理草莓的繁苗系数、株高总体高于CK。F5和F2处理的根茎粗均较高,均显著高于CK。定植到生产田后,各施氮处理的叶长、叶宽、叶柄长、株高、株冠与CK之间均无显著差异。随着施氮量的增加,8月和9月叶柄硝态氮含量显著上升,其余月份无明显变化规律。在同一处理中,随着时间的延长,叶柄硝态氮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与CK相比,F1、F2和F3处理的显蕾期、盛花期和果实始熟期均不同程度地提前,而F4和F5处理均不同程度地推迟。各施氮处理的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体上与CK差异不明显。各施氮处理的平均单果质量、前期产量、总产量总体高于CK,其中以F3处理最高。[结论]苗期施加氮素可促进定植前草莓植株的生长,改变定植后草莓的物候期;当苗期施氮量为0.100 g/株时,草莓前期产量和总产量均最高,是比较适宜的苗期氮肥施用量。
关键词:
草莓 氮素 苗期 生长发育 果实品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祥国 冯小明 向发云 吴润玲 张鹏 顾玉成
研究3种营养液配方对草莓植株生长、光合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筛选出最适宜草莓生长的营养液配方。结果表明,营养液中硝酸钙(Ca(NO3)2.4H2O)、硝酸钾(KNO3)、磷酸氢二铵((NH4)2HPO4)、硫酸镁(MgSO4.7H2O)、硝酸铵(NH4NO3)含量分别为295、303、62、246、0mg/L时对草莓生长及果实品质均优于另外2种配方:有利于营养生长期的草莓生长,植株表现为叶片较大且厚、花梗较粗、叶色浓绿;有利于草莓成花和花朵发育,果实综合性状最好。本研究结果可为建立优质高产温室基质栽培草莓的肥水运筹系统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依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秀娟 糜林 陈卫平 章镇 李金凤 渠慎春
以草莓品种‘明宝’为试验材料,研究日光温室栽培条件下4种不同茎粗的种苗(≤0.6 cm,0.6~0.8 cm,0.8~1.0cm,>1.0 cm)对草莓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茎粗>1.0 cm的种苗,花蕾数最多,始花期比另外3种茎粗的种苗提前2~5 d,果实采收期也延长3~8 d;平均单株产量高达257.48 g,分别比茎粗≤0.6 cm、0.6~0.8 cm、0.8~1.0 cm的种苗的平均单株产量提高了39.7%、22.6%、17.5%;同时其平均单果重、果实蛋白质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也显著高于其他3种茎粗种苗。
关键词:
草莓 茎粗 产量 品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潘妮 程雪 沈文飚 陆巍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富氢水对草莓(Fragaria×ananassa Duch.)生长和光合作用的调控及其作用机制,为富氢水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用富氢水(hydrogen-rich water, HRW)灌溉草莓,测定草莓生长、光合气体交换和光合效率等参数。以地表水灌溉为对照。[结果]HRW处理后草莓叶面积增加,叶片干重、鲜重分别增加57.7%和60.4%,相对生长率和净同化率分别增加50.0%和59.9%,表明HRW对草莓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HRW处理后叶绿素a含量增加14.4%、叶绿素b含量无明显变化,叶片净光合速率提高22.3%,叶片可溶性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显著增加。HRW处理后,经过PSⅡ的电子传递速率增加但不显著,而光合系统Ⅱ非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Y(NO)的显著降低表明草莓叶片光合机构保护调节能力提高;经过PSⅠ的电子传递速率及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Y(Ⅰ)显著增加,暗示PSⅠ环式电子流的提高。进一步分析发现跨膜质子梯度(ΔpH)显著高于对照,占跨膜质子动力势的主要部分,ATP含量较对照增加43.9%,验证环式电子流增加的结果。[结论]富氢水通过增强环式光合电子流促进草莓叶片的光合作用和生长。
关键词:
草莓 富氢水 光合作用 环式光合电子流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振 雷恒树 吴雨霏 万继花 董飞 王红清
为研究400μmol/(m~2·s)光强下不同比例红蓝光对草莓生长和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以‘红颜’草莓(Fragaria×ananassa Duch.)为试材,利用lED可调制光源,设红光和蓝光的光强比分别为1∶1(处理a),9∶4(处理B),5∶1(处理c)3个处理,以荧光灯为对照,测定了草莓植株株高、茎粗等形态指标,草莓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片形态特征、光合参数和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1)处理B的植株鲜重增长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高于对照38.4%;茎粗和叶片数增长量处理B分别显著高于对照80.7%和28.1%;2)处理B草莓叶片最厚,显著高于对照14.3%;叶片面积处理B显著高于处理a 1...
关键词:
草莓 红蓝光 LED 营养生长 光合特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侯喜林
对女峰等4个草莓品种的花药培养的适宜培养基及激素条件进行了研究,不定芽可由花药直接诱导产生,但大部分是经一次培养由愈伤组织形成植株的.镜检结果表明,其单倍体植株仅占花培株的5.7%.染色体为56的花培株,经脱毒鉴定有94%的植株脱除了斑驳病毒(SMOV)、脉结病毒(SVBV)、轻黄边病毒(SMYEV)和皱叶病毒(SCrV).
关键词:
草莓 花药培养 不定芽 多元单倍体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钟霈霖 杨仕品 乔荣 王天文
为了解贵州特殊区域下光照强度对草莓品质的影响,通过实验室的人工环境,在温、湿度不变的条件下,将章姬、红颊2个品种植株放置在特定的光照强度中,研究草莓光饱和点和补偿点区间内光强的改变对果实主要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光照强度的改变可显著影响总糖、Vc、果胶含量,对单果重、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酸量没有显著影响,提高草莓果实综合品质的适宜光强为339.6~452.8μmol/(m2.s);不同品种对光强改变的反应稍有不同,红颊品质受光强影响较章姬大。
关键词:
草莓 光照强度 品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明池 小岛孝之 田中宗浩 陈杭
将土壤水分控制在不同水平 ,获得了 130个不同含水量的果实。分析表明 :随着果实含水量的减少 ,果实大小、滴定酸含量降低 ,可溶性总糖、糖酸比、色相和硬度增加。在提高糖含量的过程中 ,蔗糖、葡萄糖和果糖提高的幅度并不一样 ,从而改变了 3种单糖占可溶性总糖的比例。果实含水量与果实Brix、糖酸比的相关系数为 - 0 71和 - 0 6 1。
关键词:
草莓 果实含水量 果实品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