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28)
2023(10682)
2022(9045)
2021(8103)
2020(6607)
2019(14637)
2018(14571)
2017(26418)
2016(14802)
2015(16595)
2014(16003)
2013(15431)
2012(14527)
2011(13383)
2010(13668)
2009(12548)
2008(12029)
2007(10722)
2006(9773)
2005(9023)
作者
(44671)
(37170)
(37163)
(34955)
(23579)
(18096)
(16645)
(14515)
(14239)
(13443)
(12857)
(12554)
(12195)
(11885)
(11853)
(11488)
(11310)
(10989)
(10983)
(10741)
(9754)
(9408)
(9208)
(8674)
(8652)
(8514)
(8503)
(8192)
(7860)
(7512)
学科
(58304)
经济(58245)
管理(35016)
(34240)
(25516)
企业(25516)
中国(20848)
地方(19389)
(19039)
方法(17146)
业经(14695)
(14183)
数学(13930)
数学方法(13720)
农业(13089)
(12270)
(11104)
理论(11051)
地方经济(10888)
(10651)
贸易(10640)
(10612)
金融(10609)
(10533)
(10515)
银行(10467)
环境(10397)
(10230)
(10211)
教育(9854)
机构
学院(204100)
大学(198500)
研究(79335)
(75735)
经济(73883)
管理(67110)
中国(58338)
理学(56098)
理学院(55331)
管理学(54042)
管理学院(53712)
科学(52230)
(45196)
(44631)
(42646)
研究所(38681)
农业(35700)
中心(35082)
(34864)
业大(34735)
(34081)
(30247)
师范(29808)
(29254)
北京(28465)
(27722)
技术(27425)
(27420)
财经(26428)
科学院(24411)
基金
项目(133998)
科学(102474)
研究(96868)
基金(91369)
(82526)
国家(81777)
科学基金(67261)
社会(57751)
(56758)
社会科(54407)
社会科学(54394)
基金项目(47562)
(47516)
教育(45841)
自然(43905)
自然科(42814)
自然科学(42799)
自然科学基金(41990)
编号(40404)
资助(37742)
(35581)
成果(32873)
重点(31995)
课题(30974)
(28495)
发展(27647)
(27575)
(27154)
创新(26614)
计划(26326)
期刊
(95635)
经济(95635)
研究(62696)
中国(53026)
(43641)
学报(38948)
科学(34178)
教育(33842)
农业(30307)
大学(28257)
管理(26797)
学学(26622)
(25913)
(20232)
金融(20232)
技术(18728)
业经(18243)
(16105)
经济研究(15624)
财经(12591)
问题(11708)
(10974)
业大(10827)
(10807)
职业(10748)
科技(10452)
(9674)
论坛(9674)
资源(9657)
商业(9377)
共检索到3279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鑫  吴华清  陶书田  梁翠玲  沙守峰  张绍铃  
以‘翠冠’和‘黄冠’梨为试材,分析比较了大棚和露地栽培条件下梨果实生长发育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大棚栽培的‘翠冠’和‘黄冠’梨果实生长发育期分别比露地栽培的长5 d和13 d,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单果质量均高于露地栽培的,且成熟果实纵横径比露地果实的大,果实细胞大小与果实大小变化一致。大棚栽培条件下,‘翠冠’和‘黄冠’果实不同发育时期的可溶性总糖、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均高于露地栽培的;果实总酚含量较低,仅为露地栽培的54.8%和66.4%,总抗氧化活性的变化与总酚含量一致。大棚栽培条件下‘翠冠’和‘黄冠’果实硬度分别比露地栽培的低14.9%和13.7%。而大棚栽培的‘翠冠’和‘黄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莹  王良桂  黄成名  李玉帆  袁素霞  刘春  明军  
【目的】研究露地条件下2个类群百合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相应的种球繁殖栽培技术措施,为百合种球的高效、低成本、规模化种球生产以及景观栽培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本试验以卷丹(Lilium lancifolium)和Lilium‘Yelloween’为材料,在对其进行物候期及形态发育的观测基础上,运用logistic方程和指数方程对株高和花蕾所实测数据进行曲线拟合,构建其生长发育模型,并研究摘蕾、行栽植方向及栽植密度等技术措施试验对种球重量和周径增加值的影响。【结果】卷丹所需活动积温达4 256℃,而‘Yelloween’所需积温仅为4 981.5℃。卷丹的植株高生长方程为:y=97.5949/(1+...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尹燕雷  苑兆和  冯立娟  招雪晴  王金政  王超  
采用带捕集肼的静态顶空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研究设施和露地2种栽培条件下凯特杏果实发育过程中香气成分的组成及其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条件下,凯特杏在绿熟期、商熟期和完熟期共检测到61种香气成分,主要成分为醇类和酯类;在果实的不同发育时期,香气成分及其含量差异较大,绿熟期以醇类为主,商熟期和完熟期以酯类为主;露地栽培的香气成分含量明显高于设施栽培;凯特杏酯类化合物含量较高,包括乙酸乙酯、(Z)-丁酸-3-己烯酯、丁酸乙酯等,其含量随着果实的成熟逐渐升高;乙酸丁酯、乙酸己酯、丁酸乙酯、丁酸丁酯、己酸乙酯、2-甲基丙酸己酯、1-己醇、3-己烯-1-醇是凯特杏果实的特征香气成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谢显传  张少华  王冬生  皇甫伟国  杨挺  赵健  
【目的】比较研究露地条件与设施条件下阿维菌素在蔬菜作物上消解动态差异。【方法】采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露地条件和大棚条件下1.8%阿维菌素乳油制剂在西兰花和甘蓝上的残留降解动态和最终残留量。【结果】按推荐使用剂量(4000×)、2倍推荐使用剂量(2000×)、4倍推荐使用剂量(1000×)使用后,露地条件下阿维菌素在西兰花上的起始浓度分别为113.89、256.74、785.73μg·kg-1,降解半衰期分别为1.63、1.46和2.16d;在甘蓝上的起始浓度分别为53.04、138.42、353.18μg·kg-1,降解半衰期分别为1.67、1.42和1.77d。大棚条件下阿维菌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刚波  樊继德  赵林  张婷  张梅  杨艳  杨峰  
【目的】比较研究追施不同质量浓度叶面钾肥对早熟砂梨果实生长发育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该试验以早熟砂梨‘翠冠’和‘苏翠1号’为研究试材,分别在2个品种果实生长周期内追施0.5(T1)、1.5(T2)和2.5 g·L(-1)(T3)叶面钾肥。【结果】(1)T2和T3质量浓度追施钾肥,尤其是T2处理早熟砂梨果实纵横径生长速度高,单果重总体较大,‘翠冠’T2处理后的果实纵横径、单果重分别显著高于T1处理8.46%、5.27%、28.51%,‘苏翠1号’T2处理分别显著高于T1处理9.88%、5.28%、3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齐秀东  魏建梅  高海生  贾艳茹  张海娥  
【目的】探讨细胞壁果胶多糖降解特性与梨果实质地软化和贮藏性的关系,进一步阐明果实软化机理,为果实品质的提高及贮藏技术的完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鸭梨’和‘京白梨’为试材,根据果实发育和后熟特性,分别在果实发育和后熟软化两个阶段进行定期采样,用质构仪分析比较两品种果实的质构参数变化特性,分别采用生化方法和琼脂糖凝胶色谱柱层析法分析‘鸭梨’和‘京白梨’果实发育软化过程中细胞壁果胶组分含量变化及其分子质量的分布特点,并测定果胶多糖降解相关酶活性的动态变化规律,以探讨贮藏性不同的梨果实果胶多糖降解特性的差异。【结果】发育期,‘鸭梨’果实共价结合果胶(CSP)和离子结合果胶(ISP)含量迅速增加,显...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贺春  
为解决大粒、甜味、高产的优良鲜食品种的匮乏问题,从适于丹东地区温室栽培的几个大粒丰产的日本品种中挑选6个优良品种进行露地适应性栽培试验,对植株生长指标及抗寒性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北陆、蓝丰、伯克利、爱国者品种的各项生长指标及抗寒性都表现优良,适于当地露地栽培条件,大粒蓝金、布里吉塔品种的各项生长指标表现优良,但抗寒性弱,不适于本地区露地栽培,需要今后在防寒技术上继续研究解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发元  赵铭钦  尤方芳  孙翠红  李慧  许跃奇  金洪石  金江华  李天鹏  
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分析测定了3%啶虫脒微乳剂和70%啶虫脒水分散粒剂在露地和大棚条件下烟叶和土壤中的残留和消解动态。结果表明,3%啶虫脒微乳剂烟叶中半衰期为3.26(露地)、5.52 d(大棚),土壤中半衰期为4.71(露地)、6.62 d(大棚);70%水分散粒剂半衰期相对较长,烟叶中为4.61(露地)、6.27 d(大棚),土壤中为5.72(露地)、7.70 d(大棚)。2种剂型露地条件下啶虫脒的原始沉积量及残留量均低于大棚条件,但是露地条件下其消解速率高于大棚条件。最终残留试验表明,两种剂型在末次施药后14 d烟叶中啶虫脒的残留量最高为0.54 mg/kg,以推荐剂量和次数...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樊卫国  安华明  刘国琴  何嵩涛  刘进平  
以刺梨品种贵农5号为材料,对其果实生长发育规律及内源激素含量动态进行了观察测定,结果表明,刺梨幼果花托中GA1+3、IAA和ZRs含量高,随幼果发育,花托中GA1+3、IAA和ZRs含量下降;种子内GA1+3和IAA含量随种子发育而增加,至种子成熟后GA1+3和IAA含量下降。幼果花托和种子中的ZRs和ABA含量较高,随果实发育呈下降趋势。在正常授粉受精的幼果中,GA1+3、IAA、ZRs和ABA含量极显著高于未受精幼果;畸形果实正常发育一侧的花托中,GA1+3、IAA和ZRs含量明显高于畸形一侧的。刺梨果实的生长与发育对种子的依赖性很强,在不授粉受精或授粉受精不正常的情况下,由于不能形成种子...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武衍  陈佩  王灿磊  段朝瑞  孙宇飞  封耀花  王依冬  刘冬  冷平  
以"香秀"西瓜(Citrullus lanatus Thunb.)为材料,研究了无纺布根域限制对西瓜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根域限制处理适度提高了果实迅速膨大时期地上部光合速率,显著改善了果实的品质。根域限制处理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出汁率、Vc含量和类黄酮含量均与对照组之间达到了极显著或显著差异的水平。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显示,处理组与对照组西瓜果实有机酸中的草酸、苹果酸和柠檬酸含量以及酚类物质中的儿茶素和绿原酸的含量之间达到了极显著差异水平。但根域限制处理在西瓜果实的发育、果实最大横纵径、平均单果重、可滴定酸含量和番茄红素含量方面与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叶素银  徐阳春  董彩霞  
[目的]探究钙、硅叶面肥对‘黄冠’梨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实抗性的影响,为缓减‘黄冠’梨果面褐斑病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盆栽4年生‘黄冠’梨为试材,在幼果期和膨大期分别喷施钙肥、硅肥及其配施,研究其对果实发育期间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并调查田间12年生‘黄冠’梨成熟期果实品质及褐斑病发病率受此施肥方式的影响。[结果]随着果实的生长发育,钙、硅配施处理膨大期(花后100 d)果肉细胞壁水解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成熟期(花后125 d)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和纤维素酶(Cx)活性分别比对照低25.3%和50.1%;果肉中原果胶(PP)含量在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分别比对照高41.4%和40.7%,而可...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樊卫国  潘学军  何春丽  陈红  周禹佳  
【目的】研究不同光照强度对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果实发育过程中糖和总黄酮的积累规律及其对光照强度变化的生理关联性,为刺梨果实的品质调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4年生的‘贵农5号’刺梨结果树为材料,以自然光照强度为对照,设置光照强度减弱20%、40%、60%的3个处理(分别用R0(CK)、R20、R40、R60表示),分析测定不同发育时期刺梨果实中可溶性糖和总黄酮的积累量、相关合成代谢酶活性及其与光照强度变化的相互关系。【结果】在刺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糖和总黄酮类物质不断积累,但不同发育时期的积累量有明显差异。在果实缓慢生长期之后,果实中的糖分开始快速积累,到成熟期可溶性总糖和蔗糖的积累量达到最高,其中蔗糖的积累量占可溶性总糖的36.97%。刺梨果实中葡萄糖和果糖的积累量至快速膨大期达到最大,但仅占果实成熟期可溶性总糖最大积累量的10.50%和18.18%。刺梨果实属于蔗糖积累型。刺梨果实中的总黄酮从幼果期开始就快速积累,一直持续到果实快速膨大期,之后总黄酮的积累量增加不明显。刺梨果实发育过程中,不同光照强度下的果实中糖和总黄酮的积累量差异显著,光照强度减弱不利于果实中糖和总黄酮的积累。蔗糖合成酶(SS)、蔗糖磷酸合成酶(SPS)、转化酶(IVR)和丙氨酸解氨酶(PAL)、肉桂酸-4-羟基化酶(C4H)、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4CL)、查尔酮合成酶(CHS)分别是影响果实中糖和黄酮类物质合成代谢的关键酶,光照强度变化与刺梨果实中糖、总黄酮的积累量以及相关合成代谢酶的活性变化密切关联。光照强度减弱会明显抑制SS、SPS、IVR、PAL、C4H、4CL、CHS的活性。在刺梨果实整个发育过程中,SS和SPS对光照强度减弱的反应敏感。刺梨果实中糖与总黄酮的积累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果实中糖和总黄酮的积累量以及SS、SPS、IVR、PAL、C4H、4CL、CHS的活性均与光照强度变化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刺梨果实为蔗糖积累型,果实缓慢生长期之后,果实中的糖分开始快速积累,果实中总黄酮的积累量从幼果期开始迅速增长,一直持续到快速膨大期。光照强度减弱不利于刺梨果实中糖和黄酮类物质的积累。生产中可以通过改善光照条件,增加刺梨果实中糖和黄酮类物质的含量,提高刺梨果实的品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庆鹏  林琳  曹建康  姜微波  
将正常采收及其前后10d采收的鸭梨果实根据质量分为大、中、小3个等级,于(0±1)℃,85%~95%RH贮藏35d。结果表明:贮藏后鸭梨早采果硬度与可滴定酸含量高于晚采果,而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低于晚采果。不同时期采收的大果可滴定酸含量均明显高于中、小果实;中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高于其他级别的果实。采收时果实发育程度对冷藏鸭梨果心褐变的发生有显著影响(P<0.05)。早采中果果心褐变指数和褐变率分别比晚采中果低86.8%和77.4%,更适合在低温下贮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红艳  彭抒昂  
以贮藏性有明显差异的黄花梨和湘南梨为试材 ,研究果实发育过程中钙调素 (CaM )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梨果实生长曲线为非典型的S型 ,湘南梨果肉CaM在果实发育前期含量较高 ,果实迅速膨大期CaM降至果实发育的波谷 ,果实采收前CaM出现峰值 ,采收时又下降。在果实迅速膨大期前 ,黄花梨果肉整体水平低于湘南梨 ,果实膨大期降到波谷 ,成熟前迅速升到峰值。梨种子发育曲线为典型的S型 ,盛花后 5 0d左右 ,种子即将进入迅速生长期 ,CaM含量出现峰值 ,2个品种峰值差异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常美花  张素英  毕树广  
通过对温室条件下杏(金太阳、凯特)果实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还原糖、非还原糖)、有机酸和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系统分析了它们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可溶性糖总量随果实的生长而增加,但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变化趋势相反。有机酸含量幼果期较高,硬核期降低,之后有一次高峰,成熟时降至最低。维生素C含量,幼果期、成熟期较高,硬核期较低,且呈“V”型变化曲线。果实中糖、酸和维生素C的变化与果实的生长期有一定的关系,非还原性糖、有机酸和维生素C在果实硬核期含量都最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