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96)
2023(11810)
2022(9845)
2021(8869)
2020(7217)
2019(16223)
2018(15594)
2017(28947)
2016(15929)
2015(17616)
2014(17352)
2013(16987)
2012(16257)
2011(14905)
2010(14938)
2009(13753)
2008(13478)
2007(12105)
2006(10973)
2005(10192)
作者
(50613)
(42202)
(42088)
(39514)
(26764)
(20368)
(18708)
(16380)
(16166)
(14921)
(14556)
(14007)
(13858)
(13483)
(13458)
(12944)
(12673)
(12534)
(12212)
(12193)
(10890)
(10415)
(10379)
(9803)
(9634)
(9449)
(9366)
(9249)
(8737)
(8495)
学科
(68907)
经济(68797)
管理(42294)
(41796)
(31055)
企业(31055)
方法(22852)
中国(22733)
(21406)
地方(20288)
数学(19666)
数学方法(19455)
业经(16563)
(15700)
(15158)
农业(14669)
(14516)
(13801)
贸易(13789)
(13328)
(12695)
(12693)
金融(12693)
银行(12642)
(12277)
环境(11856)
(11662)
地方经济(11247)
技术(11045)
(10339)
机构
学院(230526)
大学(230328)
(94812)
经济(92908)
研究(90163)
管理(82118)
理学(69958)
理学院(69029)
管理学(67758)
中国(67510)
管理学院(67357)
科学(58084)
(51512)
(50956)
(48231)
研究所(43955)
(42828)
农业(40741)
业大(40277)
中心(39765)
(36394)
(33076)
财经(32938)
北京(32597)
(31425)
师范(30917)
(30364)
(29895)
经济学(28810)
(28744)
基金
项目(155656)
科学(120945)
基金(111600)
研究(107494)
(101651)
国家(100745)
科学基金(83453)
社会(68710)
社会科(64988)
社会科学(64974)
(61813)
基金项目(58983)
自然(55109)
自然科(53770)
自然科学(53752)
(53071)
自然科学基金(52823)
教育(47686)
资助(44729)
编号(41215)
(39386)
重点(36168)
(33181)
成果(32961)
(32639)
计划(30955)
创新(30619)
课题(30405)
发展(30399)
科研(30209)
期刊
(111741)
经济(111741)
研究(70021)
中国(53480)
(48014)
学报(45615)
科学(40252)
大学(33502)
农业(32619)
学学(31894)
管理(31093)
(30886)
教育(24905)
(24375)
金融(24375)
业经(19991)
经济研究(18277)
技术(17671)
(17225)
财经(16464)
问题(14866)
(14193)
业大(12563)
科技(12194)
(12082)
(11483)
世界(11267)
商业(11112)
国际(10807)
资源(10806)
共检索到3611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涂美艳  江国良  杜晋城  谢红江  陈栋  李靖  孙淑霞  
本试验以12年生大五星枇杷为材料,研究了大棚内外空气温湿度变化规律与枇杷春梢、果实生长发育规律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①大棚栽培能使气温较露地提高0.25~3.90℃,使空气相对湿度较露地提高0.69~31.66个百分点,并使枇杷果实与春梢生长发育物候期比露地提早至少7 d以上;②大棚内气温与枇杷果实、春梢生长发育存在极显著正相关,空气相对湿度与枇杷果实、春梢生长发育存在极显著负相关;③露地气温与枇杷果实生长发育及春梢伸长生长存在极显著正相关,空气相对湿度与枇杷果实、春梢生长发育间相关性不显著。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淑清  
在室内观察了不同温湿度条件对甜菜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多元逐步回归结果表明 ,对甜菜夜蛾不同虫态的历期 ,仅温度与卵、幼虫、蛹以及成虫的历期显著相关 ,而温湿度与预蛹历期均显著相关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不同温度和湿度下 ,甜菜夜蛾卵、幼虫和蛹的发育速率差异不显著。在同一温度下 ,甜菜夜蛾幼虫体长的增长率随湿度的升高而降低 ,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 ;而在同一相对湿度下 ,甜菜夜蛾幼虫体长的增长率随温度升高而显著加快 ,幼虫的长度变化率与温度成极显著相关性。甜菜夜蛾成虫产卵量明显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 ,同一温度、不同相对湿度的条件下 ,甜菜夜蛾成虫产卵量随温度升高而变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明洁  国海林  孙明  
在 5种温度 (2 3 5 ,2 6 0 ,2 8 9,32 0 ,35 8℃ )和 3种相对湿度 (5 5 %RH ,76%RH ,93%RH)组合的情况下 ,对锯谷盗实验种群的生长、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上述温、湿条件下该种群卵期为 4 0~ 8 4d ,幼虫期为 10 6~ 2 3 3d ,蛹期为 5 4~ 9 8d ,从产卵到成虫羽化之间的未成熟期为 18 6~ 39 2d ;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 13 4~ 14 8℃ ,幼虫为 13 1~ 15 1℃ ,蛹为 7 3~ 12 1℃ ,未成熟期为 13 7~ 14 8℃ ;卵期有效积温 71 2~ 80 1日度 ,...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尹翠  孙利鑫  董艳  曹震  张亚红  
为研究塑料大棚内葡萄Vitis Vinifera促成栽培中萌芽期根区土壤加温对树体生长发育、果实品质以及土壤温度的影响,试验以5年生红地球葡萄Vitis Vinifera‘red Globe’为试材,在需冷量满足后进行根区土壤加温处理,设置(25±1)℃/(15±1)℃(昼/夜)(简称t25)和(20±1)℃/(15±1)℃(昼/夜)(简称t20)和对照(ck)等3个温度梯度,探讨它们对土壤温度、葡萄物候期、树体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萌芽期t25和t20处理下土壤日平均温度分别比ck高13.1℃和8.4℃;萌芽期分别比对照提早26,20 d,始花期提早27,21 d,成熟期提早1...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谭学文  刘增鑫  
在基质栽培条件下,研究了不同营养液浓度对大棚甜瓜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甜瓜营养液浓度三段管理(定植—授粉2.0mS/cm,授粉—网发生2.5mS/cm,网发生一收获3.0mS/cm)能促进甜瓜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营养液浓度增加,甜瓜叶片中磷、钾含量和钾/(钙+镁)比率提高,但镁含量降低。试验还表明,不同品种甜瓜对营养液浓度具有相同的适应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周洪旭  谭秀梅  李长友  郑桂玲  李国勋  
以华北大黑鳃金龟为对象,研究了营养和湿度对其发育和生殖的影响。在室内条件下,以不同饲料饲养成虫,取食榆树叶的华北大黑鳃金龟产卵量最高,为107.1粒/头,其次是毛白杨叶,而取食玉米叶和刺槐叶的产卵量最低。在马铃薯块、甘薯块和花生米三种饲料中幼虫最嗜取食马铃薯块,且存活率最高,幼虫重量显著高于取食甘薯块和花生米的幼虫重量。土壤湿度对卵发育影响较大,土壤湿度为18%时,卵的孵化率最高为75.6%,过干过湿都不利于卵的孵化。以含有15.7 mg/cm2水的滤纸在暗处培育卵,孵化率可达77.7%,这种卵的孵育方法操作简便,减少了土壤中病原微生物和土壤颗粒对卵的侵染及损伤。土壤湿度为15%~18%时最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淑华  王渭玲  曹鲜艳  王静  睢少华  
【目的】研究丹参根生长发育与温度、光辐射和土壤湿度的关系,建立丹参根生长发育预测模型。【方法】以紫花丹参为试材,通过小区试验测定其主根长、主根最大直径(主根粗)、根鲜质量、根干质量、根粗>3mm分根数及根含水量;测定丹参生长环境的温度、光辐射和土壤湿度,求出环境影响因子积,分别绘制丹参主根长、主根粗、根鲜质量、根干质量、分根数及根含水量与环境影响因子积的关系曲线,模拟其方程,建立丹参主根长、主根粗、根鲜质量、根干质量、根粗>3mm分根数及根含水量的预测模型,采用回归估计标准误差(RMSE)对所建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检验。【结果】丹参主根长、主根粗、根鲜质量、根干质量、根粗>3mm分根数及根含水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进学  周东果  朱红业  高俊燕  朱春华  雷宝坤  郭俊  岳建强  
在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市柠檬种植基地,选择稻草覆盖、黑膜覆盖、自然生草覆盖及清耕不同处理措施对定植半年的柠檬幼树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总体上稻草覆盖在降温方面的效果优于地膜覆盖、自然生草与清耕。土壤保湿方面的效果以地膜覆盖较好。不同覆盖对柠檬树体的生长、挂果产生一定的影响,覆盖对柠檬的生长发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柠檬株高、冠幅明显高于对照(P<0.05),柠檬着果率、单株产量及公顷产量也明显高于对照(P<0.05),土壤温度、湿度与树体的生长关系呈极显著水平相关(P<0.01);冠幅指数、抽梢次数、总梢数、花蕾数、幼果数量与产量呈显著相关(P<0.05)。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曾黎琼  仇明华  赵庆明  张晏  于菲  陆琳  
【目的】研究不同甜樱桃品种的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方法】对不同甜樱桃品种的生物学特性、产量以及果实品质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布鲁克斯、先锋、早大果是开花较早的甜樱桃品种,而红蜜、西尔维亚、斯克乃德斯3个品种开花较晚。不同甜樱桃品种的花期在12~23 d。红灯、早大果的果实成熟较早,果实生育期较短;西尔维亚的果实成熟较晚,西尔维亚、南阳红的果实生育期较长。叶芽开放期在3月16至29日,落叶终止期在12月8至10日。定植3年的6个甜樱桃品种中,早大果的树高、干周、平均单果重最大,分别为3. 16 m、22. 85 cm、7. 92 g。布鲁克斯的单株产量最大,为1. 08 kg。定植11年的本地樱桃-布莱特的树高、干周、平均单果重、单株产量分别为4. 25 m、50. 35 cm、8. 64 g、34. 85 kg。定植12年的10个甜樱桃品种中,南阳红的树高最高,为4. 67 m;雷吉娜的干周最长,为61. 88 cm;早大果的平均单果重最重,为11. 44 g;龙冠的单株产量最大,为36. 60 kg。布鲁克斯的裂果率最大,为51%;红灯、西尔维亚、先锋、萨米脱的裂果率在10%以下,其它品种未发现裂果现象。8个甜樱桃品种的磷、锌、铁、锰、镁、钙、铜、钠、钾平均含量分别为199 mg/kg、0. 715 mg/kg、3. 44 mg/kg、1. 49 mg/kg、108 mg/kg、98. 7 mg/kg、0.431 mg/kg、1. 94 mg/kg、0. 183%;总糖、维生素C、粗纤维、总酸、水分、可溶性固形物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1. 22%、21. 9 mg/100g、0. 10%、1. 20%、83. 1%、15. 79%。布鲁克斯的糖酸比值最高,萨米脱的最低。【结论】不同甜樱桃品种生物学特性、产量、果实品质有所差异。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靖  孙淑霞  陈栋  谢红江  涂美艳  何俊涛  江国良  
本试验以大五星枇杷为材料,调查了露地和大棚果实的生长发育动态,测试了两种栽培模式下的果实品质。结果表明,露地和大棚果实纵、横径生长曲线均呈单S型,其发育分为3个阶段:阶段Ⅰ为果实膨大缓慢期;阶段Ⅱ为果实快速膨大期;阶段Ⅲ为生长减缓期。大棚的果实比露地提早13 d左右成熟。通过品质测试分析得出,露地果实外观表现为近圆形,大棚果实表现为椭圆形;大棚大五星的平均单果重比露地重8.7 g左右,可食率高1%左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约1.5个百分点,总糖含量高约0.8个百分点,Vc含量高约0.03μg.g-1,总酸含量基本一致。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虎 锋  武菊英  王庆海  李召虎  
在温湿互作出苗实验中,马唐在25℃,30℃,35℃下播后1~3 d开始出苗,在15℃下需要7~9 d才能出苗。在土壤湿度为60%、土壤温度为25℃时,达到最大出苗率(99.16%)。温度为5℃,10℃,45℃在任何湿度以及湿度为20%在任何温度条件下都未见出苗。马唐的日出苗率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大致呈钟形。用Logistic曲线方程Y=k/(1+a·exp(-b·day))可以很好地描述马唐在不同的温度(15℃~35℃)和湿度互作下的累积出苗情况(从开始出苗之日起)。在深度出苗实验中,马唐的最高出苗率在1~4 cm的深度,其出苗率达8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潘炜  付月生  邢金鹏  余林生  
为了研究环境温度对蜂巢内温湿度的影响,设计了一种在蜂群处于近乎原生态环境下的温湿度测试系统.该系统根据巢脾位置前后对称和蜂房均匀分布情况,在巢脾间隙处精确地放置微型温湿度传感器.上位计算机和下位单片机通信采用无线方式.计算机控制单片机何时采集,单片机采集的温湿度值传给计算机并显示和存储在计算机上.通过对检测数据的分析可知:在环境温度较高时,蜂巢各点温湿度几乎相等,蜜蜂均匀分布在蜂巢中;在环境温度较低时,从中间巢脾向最外层巢脾温度递减湿度递增,对于单张巢脾,从巢脾几何中心区域向周边区域温度递减湿度递增,说明蜜蜂聚集在蜂巢中间.无论环境温度高低,在蜜蜂分布区域都呈现出恒温和恒湿现象,蜂巢中心温度和...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立勇  丁树文  李京  
坡面覆盖黄麻土工布减缓了炎热及冷凉季节的土壤温度的日较差 ,气温变化差异越大 ,盖布所表现的缓和变温的效应便越强。观察 5cm土壤 ,在 4月至 8月早晨 8:0 0 ,盖布使月均温降低 0 .16~ 1.2 9℃ ;9~ 3月则高于光板地 0 .16~ 0 .84℃ ;在中午 14 :0 0 ,盖布小区的土温均低于光板地 ,降温幅度为 0 .35~ 4 .0 7℃。盖布在缩小不同季节最高与最低温度变幅的同时 ,也减少土壤中高于 30℃与低于 5℃的天数和累积量。不同土壤深度的月均土温曲线 ,光板地多为S型 ,盖布处理有弧型。使用 2a后黄麻土工布降解明显 ,但降解物与土壤结合 ,仍具有较强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胡瑞瑞  张英军  梁军  张星耀  
[目的]通过研究温度、降水量、温湿度系数与昆嵛山腮扁叶蜂种群动态变化的关系,探索气象因子对昆嵛山腮扁叶蜂发生的影响。[方法]在昆嵛山区选取7块标准样地,调查昆嵛山腮扁叶蜂发育期内的温度、降水量和相对湿度以及越冬蛹数量,然后统计分析温度、降水量、温湿度系数与昆嵛山腮扁叶蜂种群动态变化的关系。[结果]昆嵛山腮扁叶蜂在生活史的不同阶段所需的温度不同。6、7月份较高的降水量有助于昆嵛山腮扁叶蜂产卵和孵化,较低的降水量有利于其下树入土。同一样地的昆嵛山腮扁叶蜂越冬蛹的数量在不同年份中差异极显著(P<0.001);且所有样地的越冬蛹总量和虫口密度也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1)。昆嵛山腮扁叶蜂的虫口密度与发育期降水量和温湿度系数的年份变化趋势一致,但与温度的年份变化趋势不一致。2011年较低的温度、较高的降水量和温湿度系数造成了昆嵛山腮扁叶蜂的越冬蛹数量增多。[结论]低温高湿环境适合昆嵛山腮扁叶峰越冬蛹的生活。气象因子在调控昆嵛山腮扁叶蜂的发生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为森林有害生物生态调控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威  张守科  舒金平  孟海林  吴鸿  王浩杰  
为深入理解水分在昆虫趋泥行为中的作用,测定了在一天中林间温湿度的变化情况,分析了环境温湿度对黄脊竹蝗Ceracris kiangsu体内含水率及趋尿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雌、雄虫体内在一天内含水率的变化情况基本一致,呈现"W"型的变化趋势,与环境温度呈负相关(r=-0.85,P=0.079),与湿度无相关关系(r=-0.43,P=0.779);在中午高温低湿时段(12:00-14:00),黄脊竹蝗对人尿的访问量最大,达到(428.00±44.24)次,(140.00±20.64)头,且黄脊竹蝗成虫首次访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