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09)
- 2023(9940)
- 2022(8570)
- 2021(7659)
- 2020(6690)
- 2019(15295)
- 2018(15236)
- 2017(28476)
- 2016(16332)
- 2015(18598)
- 2014(19094)
- 2013(18775)
- 2012(17804)
- 2011(16106)
- 2010(16389)
- 2009(15175)
- 2008(15214)
- 2007(14049)
- 2006(12099)
- 2005(10781)
- 学科
- 济(65056)
- 经济(64969)
- 管理(45760)
- 业(41572)
- 企(33459)
- 企业(33459)
- 方法(31057)
- 数学(26825)
- 数学方法(26543)
- 农(19314)
- 学(17417)
- 中国(16746)
- 财(16647)
- 业经(13630)
- 制(13477)
- 地方(13375)
- 农业(12376)
- 贸(11693)
- 贸易(11686)
- 环境(11666)
- 理论(11502)
- 易(11302)
- 和(11056)
- 银(10636)
- 体(10588)
- 银行(10564)
- 融(10279)
- 金融(10271)
- 行(10061)
- 务(9932)
- 机构
- 大学(240352)
- 学院(239526)
- 济(91948)
- 经济(89826)
- 管理(87629)
- 研究(84408)
- 理学(75248)
- 理学院(74298)
- 管理学(72762)
- 管理学院(72326)
- 中国(62180)
- 科学(56504)
- 农(53081)
- 京(51741)
- 所(45403)
- 业大(42902)
- 财(42447)
- 农业(42422)
- 研究所(41585)
- 中心(39120)
- 江(37958)
- 财经(33454)
- 北京(32061)
- 范(31968)
- 师范(31487)
- 经(30206)
- 院(29764)
- 州(29552)
- 技术(28690)
- 农业大学(27750)
- 基金
- 项目(160759)
- 科学(124136)
- 基金(114197)
- 研究(112514)
- 家(101993)
- 国家(101150)
- 科学基金(84322)
- 社会(68503)
- 省(65369)
- 社会科(64738)
- 社会科学(64711)
- 基金项目(60802)
- 自然(56153)
- 划(55055)
- 自然科(54833)
- 自然科学(54812)
- 自然科学基金(53848)
- 教育(52697)
- 资助(46469)
- 编号(45820)
- 成果(38266)
- 重点(36899)
- 发(34864)
- 部(34816)
- 创(33249)
- 课题(32640)
- 计划(31928)
- 科研(31393)
- 创新(31195)
- 大学(29043)
- 期刊
- 济(101261)
- 经济(101261)
- 研究(65149)
- 中国(50277)
- 农(48346)
- 学报(48132)
- 科学(40060)
- 大学(34601)
- 财(34441)
- 学学(32783)
- 农业(32350)
- 管理(30247)
- 教育(27615)
- 技术(20771)
- 融(19717)
- 金融(19717)
- 业(17671)
- 业经(17200)
- 财经(16342)
- 经济研究(15912)
- 版(14191)
- 经(14035)
- 问题(13806)
- 业大(13119)
- 图书(12051)
- 科技(11926)
- 技术经济(11735)
- 统计(11704)
- 农业大学(11125)
- 理论(10857)
共检索到3550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炳旭 于凤鸣 张立彬 武军凯 宋立琴 肖啸 杜晓东
为研究木质素合成相关基因(PAL1、PAL2、CAD、POD、4CL)在大果水晶梨褐色果皮突变体中的表达特性,并为研究梨褐色果皮形成机制奠定基础。按照RNA试剂盒法提取果皮、花、叶片、果肉、枝条韧皮部中总RNA;利用DNAMAN和PRiMeR 5.0软件设计特异引物;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PAL1、PAL2、CAD、POD、4CL的最高相对表达量均出现在果皮中;果皮和果肉中POD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基因,花、叶片和枝条韧皮部中CAD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基因。综上所述,大果水晶梨褐色果皮突变体木质素合成相关的5个酶基因在果皮、果肉、叶片、花和枝条韧皮部中...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莉 孙虹丽 程召阳 贾兵 刘普 叶振风 朱立武 衡伟
为探索砀山酥梨褐皮芽变果皮褐色形成机理,试验以褐皮芽变果皮为材料,克隆了木质素生物合成相关的PAL2、4CL1、CAD1、PPO1、POD4等5个酶基因3'端序列,并利用Real-time PCR技术,分析各基因在花后25,50,75,100,125,150,175 d等不同时期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在基因相对表达量各取样时期,锈酥果皮中PAL2、4CL1、CAD1和POD4相对表达量均高于砀山酥梨。砀山酥梨果皮中木质素增量仅与POD4酶基因表达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性,而锈酥果皮中木质素增量与PAL2、4CL1、CAD1和POD4酶基因表达量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性。PAL2、4CL1、CAD1和P...
关键词:
梨 褐皮芽变 基因克隆 实时定量PCR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金顺玉 卢孟柱 高健
采用RT-PCR和RACE技术,从毛竹中克隆了C4H基因cDNA全长序列。该基因包含1 506 bp开放读码框,编码502个氨基酸。与NCB I核酸和蛋白数据库中序列进行比对,结果表明该基因与单子叶植物高粱、水稻和玉米中的C4H基因同源性较高,分别达到88%、88%和87%。经过荧光定量PCR分析,该基因在毛竹不同发育时期和不同组织中表达丰度不同,在冬笋中表达量最高,其次为春笋顶部、中部、叶、3年生茎、根、叶鞘、2年生茎、春笋、1年生茎,而在春笋基部中表达最低。在笋顶部、中部的高水平表达表明本文克隆的C4H基因与发育时期维管组织的细胞壁加厚相关,可以作为调控木质素合成的目标基因用于竹子基因工程...
关键词:
毛竹 木质素 C4H 荧光定量PCR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朱玲 陈晓琼 杜康兮 韩保林 冉秀华 张红宇 徐培洲 吴先军
【目的】利用EMS对水稻(Oryza sativa L.)保持系品种宜香1B进行诱变,筛选出3份长护颖突变体。通过基因定位和克隆,探明控制该性状的遗传基础以及分子机理,并在不同器官进行表达分析,了解该基因表达特点。【方法】以3份水稻长护颖突变体Oslg-1、Oslg-2和Oslg-3为材料,进行表型分析、等位性鉴定、基因定位、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及q RT-PCR定量表达分析。【结果】Oslg-1突变体小穗在幼穗发育早期与野生型无明显差异,但在成熟期其护颖的远轴表皮细胞凸起且粗糙,形成的结节轴向对齐排列,且毛状物较多,形成垂直相间的横纵沟,与外稃表皮细胞结构相似。遗传分析表明,该类突变表型受1对...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伟溢 陈建荣 彭彦 张学文 郭清泉 赵燕
采用PCR结合RACE技术克隆苎麻栽培种湘苎3号CAD基因全长cDNA序列;再运用qRT–PCR技术对木质素含量不同的代表性苎麻品种湘苎1号、湘苎3号、湘潭大叶白和城步青麻的CAD基因在其茎秆韧皮部和木质部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使用1%间苯三酚和25%盐酸对4种苎麻茎横切片进行特异染色,观察品种间木质素染色度。结果表明,获得的苎麻CAD基因cDNA序列全长为1 378 bp(GenBank登录号,KF758396),编码359个氨基酸,推导为苎麻肉桂醇脱氢酶(BnCAD)。该推导蛋白质与已报道的几种植物木质素合成酶CAD的同源性均达90%以上,其中与蒺藜苜蓿的同源性达97%。运用qRT–PCR方...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胡丹 刘星贝 汪灿 杨浩 李鹤鑫 阮仁武 袁晓辉 易泽林
【目的】测定不同抗倒伏能力甜荞品种在不同时期的茎秆木质素含量及其相关合成酶基因表达量,探讨甜荞茎秆木质素合成积累的关键时期及其关键酶基因,为甜荞抗倒伏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简并引物扩增得到基因CAD、CCR、F5H、COMT和CCOAOMT的部分CDS序列,在NCBI数据库中进行比对分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4个不同抗倒性甜荞品种在分枝期、盛花期和乳熟期茎秆基部第2节间木质素含量;用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分析木质素合成途径中9个相关基因PAL、4CL、C4H、C3H、CAD、CCR、F5H、COMT和CCOAOMT的表达,用2-△△CT法计算其相对表达量。用Microsof...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黄惠珍 谢潮添 纪德华 徐燕 陈昌生
以野生型和6种不同色泽的坛紫菜色素突变体为材料,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4种主要色素基因(Cpeα、Cpcα、Apcβ、Chl.a)在不同色泽突变体不同生长期(初期、盛期、末期)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在不同色泽不同生长期的坛紫菜色素突变体中,各色素基因表达水平由高到低均为Apcβ>Cpcα>Chl.a>Cpeα,且Cpeα基因的表达水平最不稳定,会随着生长过程发生显著变化,而Cpcα、Apcβ和Chl.a基因表达水平则相对稳定;此外,对色素突变体和野生型藻体中色素基因表达水平和相应色素蛋白含量的线性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二者间没有相关性,即各色素基因的表达水平与藻体最终显示的颜色无关,...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杨慧 周杰 高谦 刘明丽 翟万营 陈良标 谢海侠
对包括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在内的细胞因子具有调控作用。本研究克隆得到长度为1685 bp的鲤(Cyprinus carpio)CISH基因(cytokine inducible SH-2 containing protein,CISH)的cDNA全长序列,开放阅读框(ORF)长666 bp,编码221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分子量为24.91 kD。鲤CISH具有典型的SOCS家族结构特征,含有N区、中央SH2结构域和C端SOCS box结构域。系统进化分析表明,鲤CISH与同属鲤科的草鱼和斑马鱼的亲缘关系最近。鲤CISH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在血液中最高,肝脏中最低。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刺激后,鲤CISH在血液中表达量在12-24 h出现显著上升,在第48 h恢复正常水平,暗示鲤CISH在抵抗细菌感染过程中起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苗晗 顾兴芳 张圣平 王晓武 方智远 张振贤2
【目的】黄瓜黄绿叶突变体是进行光合系统研究和遗传育种研究的重要材料,明确其叶色突变机理,可为进一步利用该性状进行基因定位、基因克隆等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试验对黄瓜黄绿叶突变体9110Gt叶色黄化和转绿后的光合色素成分、含量和原叶绿素含量进行测定,并利用cDNA-AFLP技术及cDNA-Ad-SRAP技术,进行相关基因差异表达研究,获得差异表达片段。【结果】突变体9110Gt和野生型9110G在叶色素组分上没有显著差异,但突变体的光合色素及原叶绿素含量都低于正常株。从该突变材料中分离到的9条与叶色突变基因相关的差异表达片段与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基因具有较高同源性。【结论】该突变体叶色黄化是由...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曹阳 袁澍 徐飞 张中伟 薛立薇 林宏辉
以美洲黑杨Populus deltoides新萌叶片为材料,通过自行设计引物,用RT—PCR的方法克隆了美洲黑杨木质素合成关键基因4CL和CAD基因部分序列。测序结果表明:这两个基因片段长度分别为859 bp和493 bp。此外,人工合成了4CL基因木质部特异表达启动子4CLp,长度为1 180 bp。分别用限制性内切酶Hind III/BamH I、BamHI/Sma I和Sma I/Sac I对4CLp、4CL和CAD基因序列进行双酶切,同时用Hind III/Sac I对pBI121表达载体进行双酶切,回收了目的片段。酶切回收后用T4DNA连接酶克隆到植物表达载体pBI121中,并转化至...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曾继吾 邓贵明 高长玉 姜波 钟云 钟广炎 易干军
【目的】柑橘自然芽变材料是柑橘育种的重要来源。‘明柳甜橘’(Citrus retiCuiata BlanCoCv.Mingliutianju,MP)是从‘春甜橘’(C.retiCuiata BlanCo Cv.Chuntianju,CP)中选育出的自然芽变品种。分析‘春甜橘’与其自然芽变‘明柳甜橘’果皮差异蛋白质,探讨导致两品种形态差异的原因。【方法】以花后12周和23周的‘明柳甜橘’和‘春甜橘’果皮为材料,采用双向电泳技术(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2-de)分离获得野生型与突变型差异表达蛋白点,利用Maldi-toF-Ms质谱鉴定技术分析相关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钟文娟 张超 戢沛城 龚一耘 牟方生 蒲德强 袁灿 杜雄明
【目的】为了探究矮化突变体AS98发生变异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本研究利用正常陆地棉品种LHF10W99(简称LHF)与AS98杂交后代分离出的正常表现型植株和极端矮化表现型植株,在现蕾期提取2种株型的茎尖、茎和根的RNA,利用cDNA-AFLP技术分析2种植株茎尖的表达差异。【结果】筛选到差异表达的片段32条,对这32条片段进行克隆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进行分析发现其中一条(HD61)与拟南芥的阿拉伯半乳聚糖蛋白的同源性较高。用棉花的阿拉伯半乳聚糖蛋白(Gh AGP)的序列设计引物,用RT-PCR方法
关键词:
棉花 矮化突变体 cDNA-AFLP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叶文武 张萌 曹明娜 翟春花 李爱宁 王源超
[目的]促有丝分裂原蛋白激酶(MAPK)是真核生物细胞信号转导途径中的关键蛋白激酶,对植物病原菌的生长发育与侵染致病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前期发现1个MAPK基因Ps MPK1参与调控大豆疫霉的细胞壁完整性、菌丝生长、游动孢子形成,以及对大豆的致病性等生物学性状。本文旨在进一步探究Ps MPK1如何调控大豆疫霉的上述性状。[方法]利用数字基因表达谱技术对大豆疫霉Ps MPK1沉默突变体在游动孢子囊阶段的基因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样品间基因表达水平的整体相关性分析和实时定量PCR结果表明:数据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与野生型菌株相比,Ps MPK1沉默突变体中分别有1 451个显著下调和981个显著上...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戴垚 王瑾 戴丽 何长征 刘峰
以EMS诱变的辣椒绿茎突变体gh1和紫茎野生型樟树港辣椒(ST–8)为材料,测定茎中花青素含量;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RNA–seq)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与辣椒茎中花青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突变体gh1茎中的花青素含量极显著低于ST–8茎中的花青素含量;与ST–8相比,gh1共获得1794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1003个上调表达基因,791个下调表达基因;与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相关的基因包括9个结构基因(DFR、UF3GT、F3H、ANS、CHI、CHS、C4H、PAL、4CL)和3个转录因子(TT8、AN1、TTG1);对与花青素合成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转录组表达量分析和qRT–PCR分析,筛选出4个结构基因(CHS、CHI、DFR、UF3GT)和1个转录因子(AN1),推测这5个基因可能在辣椒茎中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中起重要作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戴垚 王瑾 戴丽 何长征 刘峰
以EMS诱变的辣椒绿茎突变体gh1和紫茎野生型樟树港辣椒(ST–8)为材料,测定茎中花青素含量;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RNA–seq)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与辣椒茎中花青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突变体gh1茎中的花青素含量极显著低于ST–8茎中的花青素含量;与ST–8相比,gh1共获得1794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1003个上调表达基因,791个下调表达基因;与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相关的基因包括9个结构基因(DFR、UF3GT、F3H、ANS、CHI、CHS、C4H、PAL、4CL)和3个转录因子(TT8、AN1、TTG1);对与花青素合成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转录组表达量分析和qRT–PCR分析,筛选出4个结构基因(CHS、CHI、DFR、UF3GT)和1个转录因子(AN1),推测这5个基因可能在辣椒茎中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中起重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