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25)
- 2023(8880)
- 2022(8069)
- 2021(7716)
- 2020(6440)
- 2019(15135)
- 2018(15135)
- 2017(29364)
- 2016(16050)
- 2015(18072)
- 2014(18061)
- 2013(17910)
- 2012(16224)
- 2011(14575)
- 2010(14339)
- 2009(12904)
- 2008(12372)
- 2007(10473)
- 2006(8976)
- 2005(7637)
- 学科
- 济(60855)
- 经济(60782)
- 管理(46524)
- 业(43725)
- 企(37513)
- 企业(37513)
- 方法(30578)
- 数学(25966)
- 数学方法(25658)
- 农(16067)
- 学(15031)
- 中国(14531)
- 财(14157)
- 业经(14133)
- 地方(12285)
- 理论(11475)
- 和(11099)
- 农业(10796)
- 贸(10352)
- 贸易(10346)
- 技术(10136)
- 易(10028)
- 环境(9674)
- 制(9664)
- 务(9417)
- 财务(9352)
- 财务管理(9337)
- 教育(9113)
- 划(9100)
- 企业财务(8844)
- 机构
- 大学(225356)
- 学院(222531)
- 管理(93773)
- 理学(82380)
- 济(82325)
- 理学院(81505)
- 经济(80424)
- 管理学(80123)
- 管理学院(79734)
- 研究(71003)
- 中国(50531)
- 京(47830)
- 科学(46693)
- 财(35973)
- 业大(35225)
- 农(35174)
- 所(35147)
- 研究所(32514)
- 中心(31834)
- 江(30364)
- 北京(30010)
- 范(29906)
- 财经(29869)
- 师范(29610)
- 农业(27679)
- 经(27240)
- 院(26095)
- 州(25321)
- 师范大学(24092)
- 商学(23728)
- 基金
- 项目(160821)
- 科学(125896)
- 研究(117249)
- 基金(116298)
- 家(101078)
- 国家(100246)
- 科学基金(86425)
- 社会(71563)
- 社会科(67648)
- 社会科学(67630)
- 省(63052)
- 基金项目(62950)
- 自然(58010)
- 自然科(56634)
- 自然科学(56622)
- 自然科学基金(55584)
- 教育(53633)
- 划(53090)
- 编号(48498)
- 资助(47717)
- 成果(38983)
- 重点(35359)
- 部(34928)
- 创(33510)
- 发(33381)
- 课题(32633)
- 创新(31111)
- 科研(30932)
- 项目编号(30249)
- 大学(29966)
共检索到3068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苏文会 顾小平 马灵飞 吴晓丽 岳晋军
通过对浙江南部大木竹的纤维形态和组织比量测定,并与造纸性能良好的青皮竹和当地分布较广的绿竹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大木竹竹材属于长纤维原料,纤维长2.24mm,比青皮竹(2.29mm)略小,而比绿竹(1.87mm)为大;纤维长宽比达166,较青皮竹和绿竹的相应值147和131均大,其中与绿竹的差异达显著水平;壁腔比为3.5;纤维组织比量达48.68%,比青皮竹(50.19%)略小,而比绿竹(45.78%)为大。大木竹纤维形态和组织比量各指标在竹秆的纵向和径向均有一定变异,主要表现为,纤维壁腔比和纤维组织比量随秆的高度增加而增大;在径向部位,纤维长度和长宽比均为竹壁中部较大,而壁腔比则为竹壁外侧较大...
关键词:
大木竹 纤维形态 组织比量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苏文会 范少辉 彭颖 俞友明 张大鹏
研究了大型丛生竹种车筒竹Bambusa sinospinosa,箣竹Bambusa blumeana和越南巨竹Dendrocalamus yunnanicus竹材的纤维形态和组织比量,并与造纸性能良好的青皮竹Bambusa textilis做比较。结果表明:车筒竹、箣竹和越南巨竹竹材纤维长度分别为2.37,2.27和2.49 mm,属于长纤维原料,且高于青皮竹;纤维长宽比分别达145,124和128,与青皮竹相当或略小,壁腔比均小于青皮竹的相应值;纤维组织比量分别为49.79%,45.95%和50.50%。从分析结果看,3竹种具有较好的纤维形态和较高的纤维组织比量,适宜做制浆原料。图2表3参1...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蒋建新 杨中开 朱莉伟 史丽敏 闫立杰
该文采用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X-ray)、差示扫描量热(DSC)等方法对厚壁毛竹、唐竹、茶秆竹、黄金间碧玉竹、慈竹等竹材的化学组成、纤维形态、结晶结构、机械和热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竹材苯醇抽提物含量较木材高得多,木素含量19.1%~25.3%,戊聚糖含量14.9%~22.6%,纤维素含量除厚壁毛竹外均高于50%;慈竹纤维平均长度最长(1.861mm);竹材纤维的长宽比均大于木材,唐竹纤维的长宽比(142)最大。IR、X-ray分析表明,竹纤维结晶体属于纤维素I,茶秆竹纤维的结晶度最大;DSC热分析图谱可作为鉴别各种纤维材料的方法之一。此外,研究了蒸汽爆破处理前后慈竹成分的变化...
关键词:
竹材 纤维结构 纤维性能 蒸汽爆破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牛思杰 王娜 崔百祥 王传贵 武恒 张双燕
【目的】研究竹龄与部位对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纤维形态及结晶度的影响,为实现毛竹在制浆造纸、竹纺织品等工业生产中的高效选材利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纤维离析法,借助普通光学显微镜,测定纤维形态;通过Segal法计算相对结晶度。【结果】竹龄主要影响竹材的纤维长度,纤维长度随竹龄的增长而增大,且80%的纤维长度为1 000~2 500μm,属长纤维。轴向高度对毛竹材纤维形态的影响较小,纤维壁腔比、长宽比在3个取样部位间差异显著(P<0.05),但未有明显变化规律;轴向上,不同位置纤维长度未见显著差异。径向纤维长度从大到小依次为竹肉、近竹青、近竹黄;结晶度与竹龄无明显关系,径向上由近竹黄到近竹青呈现递增趋势。在影响竹材纤维形态的因子中,竹龄贡献率最大,影响最为明显。【结论】毛竹纤维形态受竹龄影响最大,受径向取样部位影响明显,轴向高度影响较小,所有部位纤维可用于工业生产,建议将竹龄作为原材料筛选的优先指标。图6表6参22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王曙光 普晓兰 丁雨龙 万贤崇 林树燕
对云南箭竹Fargesia yunnanensis纤维形态特征进行了显微观测和系统分析,结果为:云南箭竹纤维长度为0.50~5.18mm,平均长度为1.74mm;云南箭竹纤维宽度为5.70~52.00μm,平均宽度为19.98μm;长宽比为18.86~361.71,平均为92.80;壁厚为0.80~416.00μm,平均为14.17μm;腔径为0.30~390.00μm,平均为5.53μm;壁腔比为0.03~109.00,平均值为3.11。云南箭竹纤维平均长度的纵向变异规律为中部>基部>上部,纤维的平均宽度表现出类似的变化规律;云南箭竹纤维的平均壁厚表现出的变化规律,1年生和2年生均为基部>中...
关键词:
木材学 云南箭竹 纤维形态 变异规律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孙娅东 张文根 黎祖尧 张雷 张艳华 李苑
为了探索不同引种地厚竹的纤维形态特征和含量变化,通过测定11个产地厚竹竹秆基部、中部和顶部的秆壁外部、中部和内部的纤维长度、宽度和含量,采用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分析厚竹原产地和引种地的竹秆纤维形态、轴向和径向变化规律及纤维素含量。结果表明:厚竹单根纤维长度379.035 104.56μm,平均1 583.29μm;宽度3.1933.45μm,平均14.32μm。纤维长度主要在1 0002 000μm间,占总纤维数的63.47%77.47%。纤维形态存在轴向和径向差异,轴向差异大于径向差异。引种地竹秆基部和
关键词:
厚竹 产地 纤维形态 纤维素含量 比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阮祥春 黄媛媛 赵德学 曾明华
【目的】研究并明确毛竹纤维提取物的体外抗菌活性及其最佳提取方法。【方法】将毛竹纤维粉碎成粉末后,分别用水、乙醇、乙酸乙酯作为提取溶剂,按照1∶5和1∶10料液比(m∶V)分别提取1,2,4h,采用琼脂扩散法观察比较不同提取物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作用,用倍比稀释法测定采用最佳提取方法得到的毛竹纤维提取物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和最低有效质量浓度(MBC)。【结果】毛竹纤维水提取物对3种细菌几乎无抑制作用;乙醇提取物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对其他2种细菌无明显抑制作用;乙酸乙酯提取物对3种细菌均有较强抑制作用。由此确定竹纤维提取物的最佳提取方法为:用乙酸乙酯作...
关键词:
竹纤维 提取方法 抗菌活性 琼脂扩散法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余妙春 谢拥群 张德智
利用DV-Ⅲ ULTRA转子式流变仪对竹纤维悬浮发泡浆料的流变性质进行研究,分析影响纤维固液悬浮体、纤维三相发泡悬浮体流变性能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在试验测量范围内,纤维固液悬浮体和加入表面活性剂后形成的纤维三相发泡悬浮体均属于非牛顿流体中的塑性流体,其表观黏度对剪切速率的依赖性强,具剪切稀化现象。随着浆料浓度增高、纤维长径比增大、温度降低,纤维固液悬浮体的塑性黏度升高、屈服力上升。随着浆料浓度增高、泡沫气液比提高、温度降低,纤维三相发泡悬浮体的塑性黏度升高、屈服力上升。在生产过程中为确保溶液流动的顺畅,应使溶液保持≥40s-1的剪切速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红 田根林 费本华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技术,研究超声处理及不同干燥方式对毛竹纤维初生壁微纤丝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不同预处理的毛竹纤维初生壁微纤丝都呈随机无序的交织状排列;与冻干初生壁微纤丝相比,气干的毛竹纤维初生壁微纤丝相互搭接得更紧密,纤丝之间的距离更小;超声处理增加了纤维粗糙度,并使得初生壁微纤丝暴露得更明显,超声处理提供了一个增加纤维表面润湿性和使竹纤维初生壁微纤丝更易被观察到的方法。因此,在利用AFM研究竹纤维微纤丝时,需要根据所要观察的目标特征来选择样品制备及预处理方式。
关键词:
毛竹纤维 预处理 微纤丝 原子力显微镜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红 王戈 程海涛 曹双平 高洁
分别采用4种离析液(a.HNO3-KClO3、b.NaClO、c.H2O2-HAc、d.NaOH)对一年生慈竹进行离析,研究不同化学离析方法、离析时间及超声等条件下对纤维接触角和纤维中空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离析方法的离析时间(t)差别较大,ta
关键词:
离析方法 接触角 离析时间 纤维中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洁 王戈 程海涛 史强 任文涵
采用离子溶液反应法将碳酸钙沉积到竹纤维上,研究在不同浓度氯化钙溶液下的碳酸钙原位沉积情况及其对单根竹纤维表面形貌、粗糙度及润湿性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氯化钙溶液浓度的增大,碳酸钙吸附量呈上升趋势,从0.97%增至12.3%;碳酸钙由分散性较好的不规则四面体单晶逐渐团聚生长为球形或椭球形,单晶为60nm左右;附着的碳酸钙颗粒改变了纤维的表面粗糙度和浸润性能;不同水平间改性纤维的表面粗糙度和静态接触角存在显著差异,氯化钙溶液浓度为0.3mol/L时,单根竹纤维的表面粗糙度值达到最大、静态接触角最小。
关键词:
纳米碳酸钙 竹纤维 表面粗糙度 润湿性能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红艳 宋苏 李青青 袁永丽
为扩大竹纤维素的利用范围,以竹材加工废弃物为原料,研制竹纤维素增强复合膜绿色食品包装材料。采用硫酸水解和超声波辅助法制备竹纤维素,将其作为增强材料分别与壳聚糖和羧甲基纤维素制备成2种复合膜。通过扫描电镜(SEM)及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发现竹纤维素形状为棒状,直径约为500 nm,长度为500~600μm,而且其红外谱图显示具有纤维素的特征官能团结构。对壳聚糖-竹纤维复合膜和羧甲基纤维素-竹纤维复合膜的物理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复合膜的表面粗糙程度随竹纤维素含量增加而增大,并且复合膜的透湿性能和透光性能也会降低。2种复合膜的力学性能测试结果为:随着竹纤维素的加入量增加,复合膜的拉伸强度增加,复合膜拉伸模量提高,而复合膜的断裂伸长率降低,说明竹纤维素可以作为一种较好的增强材料使用。竹纤维素的加入对壳聚糖-竹纤维复合膜物理性能的改善更明显,壳聚糖-竹纤维复合膜有望作为食品包装材料应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詹婷 任津源 彭尧 曹金珍
【目的】阐明不同竹纤维粒径和原料配比对竹纤维/聚丙烯/碳酸钙复合材料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机理,为石竹塑复合材料的工业化生产与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碳酸钙、竹纤维和聚丙烯为原料,在控制竹纤维粒径(40目、80目和120目)与原料配比的基础上,制备竹纤维/聚丙烯/碳酸钙复合材料,考察其物理力学性能,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仪和熔融指数仪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热稳定性和流动性进行表征。最后,综合考虑生产成本与相关性能要求,为竹纤维/聚丙烯/碳酸钙复合材料的生产与应用提出建议。【结果】随着碳酸钙添加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弹性模量均逐渐下降,而密度则呈上升趋势。竹纤维粒径对复合材料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较为显著。当竹纤维粒径为80目,碳酸钙和竹纤维添加量分别为5%和45%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弹性模量最优,分别为36.09 MPa、62.6 MPa和4.30 GPa。碳酸钙添加量对复合材料冲击强度的影响不大。此外,随着碳酸钙添加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与熔体流动性均有所改善。当碳酸钙添加质量占比为20%时,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为16.50 g/10 min,比未添加组提高了8.98%,加工性能得到改善。【结论】选用80目竹纤维的复合材料具有较优的物理力学性能,在添加碳酸钙后,复合材料的原料成本可降低1.63%~6.54%,且其相关指标仍远高于行业标准要求。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蔚 李文彬 姚文斌
该文阐述了目前天然长竹纤维的制备方法及存在的问题,介绍了作者提出的热-机械耦合开纤方法.该方法基于断裂力学理论,使竹材在热-机械载荷协同作用下,利用竹子纤维和基体之间裂纹的扩展实现竹子纤维的分离.本文着重从宏观力学的角度分析了竹子开纤过程中,初始裂纹的生成及其扩展的行为以及相应的载荷条件,提出了用该方法实现竹子纤维分离的条件和主要影响参数.
关键词:
天然竹纤维 分离 热-机械耦合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戈 陈红 余雁 程海涛 田根林 谌晓梦
竹纤维作为竹材最主要的承载单元,其物理力学性能对竹材以及竹纤维的利用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竹纤维外观形态、单根纤维接触角、单根纤维力学性能、竹束纤维的物理力学性能、动态破坏过程、热稳定性等方面,介绍了目前从细胞水平上表征竹纤维性能的各种先进技术和方法。通过归纳和总结,为竹材在细胞水平上的深入研究和利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
竹纤维 细胞水平 表征技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