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37)
2023(3116)
2022(2460)
2021(2431)
2020(2092)
2019(4579)
2018(4450)
2017(7747)
2016(4669)
2015(4934)
2014(4866)
2013(4856)
2012(4409)
2011(4151)
2010(4195)
2009(3752)
2008(3677)
2007(3265)
2006(2830)
2005(2634)
作者
(16437)
(13849)
(13772)
(12873)
(8749)
(6722)
(6066)
(5524)
(5214)
(4823)
(4784)
(4654)
(4639)
(4555)
(4432)
(4414)
(4353)
(4184)
(4064)
(4001)
(3739)
(3693)
(3499)
(3253)
(3183)
(3165)
(3113)
(3016)
(2939)
(2920)
学科
(15619)
经济(15607)
(10433)
管理(8115)
(7164)
方法(6108)
(5409)
企业(5409)
数学(5290)
数学方法(5151)
中国(4540)
(3598)
(3553)
地方(3246)
理论(3013)
经济学(2900)
业经(2648)
及其(2590)
(2573)
教育(2505)
(2365)
贸易(2361)
农业(2348)
(2277)
(2256)
金融(2253)
(2228)
(2224)
银行(2183)
环境(2150)
机构
大学(66502)
学院(64066)
研究(27778)
科学(22271)
(21274)
(20722)
经济(20245)
中国(18354)
管理(17241)
农业(17188)
(16457)
业大(15714)
研究所(15471)
理学(14376)
(14321)
理学院(14063)
管理学(13545)
管理学院(13431)
中心(11458)
农业大学(11329)
(11299)
(11133)
(10626)
实验(10500)
实验室(10126)
(9920)
技术(9747)
重点(9599)
(9491)
(9427)
基金
项目(46414)
科学(33519)
基金(32092)
(31633)
国家(31432)
研究(26613)
科学基金(24223)
(19628)
自然(18229)
自然科(17795)
自然科学(17778)
自然科学基金(17447)
(16910)
基金项目(16274)
社会(14665)
资助(13969)
社会科(13807)
社会科学(13798)
教育(12529)
计划(12146)
科技(12068)
重点(11577)
(10439)
科研(9681)
(9421)
编号(9402)
专项(9317)
创新(9009)
(8990)
(8857)
期刊
(23723)
经济(23723)
学报(23159)
(19474)
研究(16779)
大学(15843)
科学(15772)
学学(15140)
中国(13963)
农业(13045)
(7681)
业大(7301)
教育(7185)
管理(7167)
(7015)
农业大学(6133)
(5436)
林业(5064)
技术(4799)
自然(4332)
图书(4290)
科技(4160)
经济研究(4121)
财经(3991)
自然科(3934)
自然科学(3934)
中国农业(3888)
(3875)
金融(3875)
(3492)
共检索到995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曹可可  刘宁  马双新  曹志艳  梁东旭  柴江婷  董金皋  
【目的】优化大斑刚毛座腔菌(Setosphaeria turcica)高产漆酶的最佳发酵条件,确定其酶学性质,为进一步开发应用奠定基础。【方法】以大斑刚毛座腔菌为出发菌株,首先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影响菌株产漆酶的碳源、氮源及铜离子的种类及范围,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漆酶酶活力为响应值,采用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响应面设计试验,利用Design Expert软件对响应值进行3因素3水平下的多元二次回归拟合分析,优化大斑刚毛座腔菌产漆酶的发酵培养基成分;初步分离大斑刚毛座腔菌发酵液中的漆酶,以ABTS为反应底物,设置不同温度及p H,测定漆酶的最适反应温度、p...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高婕  曹福祥  龙绛雪  董旭杰  
在ABTS法检测漆酶酶活性的基础上对黑孢漆斑菌的生长条件进行摸索.采用生长曲线分析,正交多因素分析及单因素分析对初始酸碱度,培养时间,接种量,菌龄,摇床转速及光照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培养条件为初始pH5.5,接种量7.5%,菌龄9天,摇床转速160 r/min,自然光照,培养9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柴新义  安双登  盛硕  苏海  
【目的】从11株野生大型真菌中筛选具有产漆酶活性的大型真菌,并对漆酶活性较高的菌株进行产酶发酵条件优化,为将其投入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采集自安徽省琅琊山的11株真菌为材料,通过平板显色反应,筛选具有产漆酶活性的大型真菌菌株,再用液体摇瓶发酵培养方法优化大型真菌产酶培养基的组成,并对优化条件进行验证。【结果】1在供试的11株野生大型真菌中,有6株具产漆酶活性,占54.5%;其中有柄树舌灵芝(Ganoderma gibbosum)CZSWXY0001具有较高的产漆酶能力,其产酶培养基的最佳碳源为蔗糖,氮源为酵母膏。2优化后的培养基配方为:蔗糖20g/L,酵母膏2g/L,K2HPO43.2...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旭  赵敏  卢磊  
疣孢漆斑菌代谢产生的胆红素氧化酶在环境保护等领域有较大的应用潜力。为了提高胆红素氧化酶的产量,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培养基中C、N、金属离子及诱导剂对疣孢漆斑菌3.2190产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产酶培养基中,葡萄糖和大豆蛋白胨为最适C源和N源,添加2mmol/L铜离子和0.1mmol/L的诱导剂均可以提高发酵液的酶活。正交试验得到的优化组合为:葡萄糖10g/L,大豆蛋白胨7.5g/L,CuSO41mmol/L,没食子酸0.1mmol/L,优化后发酵液酶活提高了3倍。初步纯化的胆红素氧化酶最适反应温度为40℃,最适pH值为7.5。在1000U/L的酶活下,只需50min就可...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杜海英  李海山  
为了筛选漆酶高产菌株,优化其液态发酵的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利用平板筛选获得菌株,通过测定漆酶活力优化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条件。从自然界中筛选出一株产漆酶活力较高的白腐真菌,命名为J-1;菌株J-1适宜的发酵培养基为:麸皮4%,蛋白胨1.5%,CuSO41.0 mmol/L,对羟基苯甲酸10 mmol/L,氯化镁10 mmol/L;适宜的培养条件为:250 mL三角瓶中装40 mL培养基,培养基初始pH为5.0,接种量为6%,培养温度为30℃,转速为200 r/min,培养时间为9 d。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夏宇  周文化  邓学良  伍金娥  
为获得高产脂肪酶菌株,对包括白地霉在内的数十种微生物进行了筛选。在采用油脂培养基进行初步筛选之后,用酸碱滴定法对菌株所分泌的脂肪酶活力进行测定,筛选获得了高产脂肪酶的白地霉菌株,其酶活力达10.79 U/mL;然后对该菌株的产脂肪酶培养基配方、pH值、温度、摇床转速等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适产脂肪酶条件是:培养基配比的橄榄油2%、牛肉膏2%、蔗糖0.5%、(NH4)2SO40.1%,最优培养条件为pH值7.0、温度28℃、摇床转速225 r/min。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曹志艳  藏金萍  贾慧  李旭光  王平  
为明确玉米大斑病菌中是否存在漆酶以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以ABTS为底物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了420nm下不同Cu2+浓度和不同缓冲液pH值条件下的玉米大斑病菌胞内漆酶活性。根据子囊菌已知漆酶Cu2+结合位点的保守区域设计简并引物,以玉米大斑病菌cDNA为模板扩增漆酶基因的特异片段。结果表明,玉米大斑病菌中存在漆酶,且漆酶活性与Cu2+浓度和缓冲液pH值相关,pH值为2.6,Cu2+浓度为250μmol/L时漆酶活性最高;通过PCR技术克隆获得了一个929 bp的基因片段,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该基因序列含有漆酶基因保守的Cu-oxidise superfam-ily,与其他子囊菌中漆酶的氨基酸序列...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蕾  黎继烈  蒋丽娟  
通过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rman设计及响应面法对芽孢杆菌T3—4的产脂肪酶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适C、N源分别为麦芽糖、蛋白胨+硫酸铵,碳氮比为1∶3。其最适产酶条件为:七水硫酸镁0.05%,蓖麻油1.5%,蛋白胨0.75%,磷酸氢二钾0.1%,麦芽糖0.5%,硫酸铵0.3%,pH值6.5,接种量10%。在此条件下,发酵脂肪酶活力可达805.836 U/mL。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卢斌  柯才焕  杨明  康康  赵晶  
琼胶酶在多糖降解应用中的作用日益重要,而从海洋微生物中筛选琼胶酶高产菌株成为一个重要途径。本研究从养殖的杂色鲍体内分离到一株高产琼胶酶的菌株MA-B22。该菌为革兰氏阴性菌,经16S rRNA序列鉴定表明,与Tamlana agarivorans sp.nov.具有99%同源性,因此初步定为Tamlana sp.。在2216E培养基中该菌株在培养时间60h,温度25℃,起始pH为6.0条件下产酶活性最高。基于上述培养条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了培养基的最佳基本组成:氮源为牛肉膏(其最适浓度为6.0‰),碳源为琼脂(其最适浓度为2.5‰),配制培养基的人工海水的最适盐度为25。经培养条件优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马双新  刘宁  贾慧  戴冬青  许苗苗  曹志艳  董金皋  
【目的】对玉米大斑病菌(SetoSphaeria turcica)漆酶基因Stlac2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推测其蛋白功能,探究木质素降解过程中产生的小分子物质对Stlac2表达的影响,并对其进行克隆及原核表达,以便深入研究该基因在病菌生长、发育及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NcBi查询获得玉米大斑病菌eoa90070(Stlac2)基因的全序列,通过cluStal X与马尔尼菲青霉菌(peNicillium marNeffei)pBrB(pmaa_082060)基因、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aBr2(afua_2g17530)基因、构巢曲菌(aSpergilluS...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秀秀  韩梅  李丽娜  李晶  
为探究1株耐冷纤维素降解细菌HQ产内切纤维素酶的最佳发酵条件,通过测定菌株HQ细胞培养液和超声细胞破碎液的CMCase酶活,确定CMCase为胞外酶。以CMCase酶活为指标,运用PlaCkett-BurMan方法初步筛选出影响CMCase酶活的3个主要因素,即初始PH、接种量和促进因子。以响应面法对菌株HQ发酵条件进一步优化,最终确定菌株HQ较优的发酵条件为:30.0g/l CMC-na为培养基碳源、40.0g/l 1∶1牛肉膏-蛋白胨为氮源、0.11%吐温-80作为促进因子、初始PH为5.35、最适产酶温度为40℃、接种量为6.42%。在最适条件下摇瓶培养,4d后CMCase酶活可达到32...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绍青  张舒平  闫巧娟  付星  江正强  
从土壤中筛选得到1株高产耐热几丁质酶的嗜热菌株Z16,对其进行鉴定及产酶发酵条件优化研究。采用分子生物学结合形态学方法鉴定该菌为高温紫链霉菌(Streptomyces thermoviolaceus)。通过发酵培养基组分及培养条件的优化,得到了最佳发酵产酶培养基:胶体几丁质5g/L,粉末几丁质10g/L,酵母浸粉1.25g/L,黄豆粉3.75g/L,吐温20 4g/L。最佳培养条件为:接种量5%,45℃培养60h。在优化后的发酵条件下,该菌株最大产酶水平达5.5U/mL,比优化前产酶量提高了4.2倍,较高的产酶量为进一步研究该菌所产几丁质酶的纯化和性质提供了基础。该菌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继莲  李明源  任羽  陈芸  
从慕士塔格峰江布拉克冰川融水中筛选获得一株耐低温蛋白酶细菌菌株P3-1,16S r DNA序列分析鉴定为假单胞菌,其分泌的蛋白酶最适催化温度为25℃,符合低温酶特性.通过单因子筛选及正交试验优化P3-1发酵条件,确定其最佳产酶培养基配比为:3.0%葡萄糖、1.5%蛋白胨、0.3%Mg SO4,最适宜培养条件为:接种量3%,P H 7.0,发酵时间42 H.在此条件下菌株发酵产酶活力可达82.1 U·M L~(-1),是最初(37.3 U·M L~(-1))的2.2倍.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庆玉  卜文静  胡艳清  张敏  于洋  
针对玉米秸秆制取燃料乙醇过程中玉米秸秆酶水解效率低的问题,利用响应面法对玉米秸秆酶水解条件进行优化。首先通过两水平Plackett-Burman试验中8个因素,筛选出3个对还原糖产率影响最大的因素(酶浓度、温度和固液比),再通过最陡爬坡试验确定其最优区域,然后通过Box-Behnken设计和响应面法进一步确定因素间相互关系和以还原糖最大产率为目标的最优条件。结果表明:酶浓度和固液比、温度和固液比间的交互作用对酶水解的影响显著,还原糖最大产率(42.97%)的最优条件为酶浓度55.45U.g-1,酶比例2∶1,温度44.39℃,pH值5.0,固液比1∶10.3,转速140r.min-1,酶解时间...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许明  沈进军  吕春娥  张顺萍  赵剑锋  薛勇  程祖锌  
从本实验室保存的57株菌株中筛选出一株可高效降解纤维素的纤维素酶高产菌株哈茨木霉APS62,其滤纸酶活力(FPA)为4.981 IU.g-1,是对照里氏木霉模式菌株APS63的3.02倍.产酶条件优化研究的结果表明,以稻草粉为底物,APS62菌株产滤纸酶的最适条件为:培养温度28℃,培养时间3 d,稻草粉与麸皮比5∶0,接种量6%,氮源为NH4NO3(总氮量0.4%),培养基起始pH为5.0,吐温80含量0.1%.此条件下的FPA为6.125 IU.g-1,比优化前提高8.1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