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80)
- 2023(5097)
- 2022(4024)
- 2021(3877)
- 2020(2850)
- 2019(6523)
- 2018(5976)
- 2017(10816)
- 2016(5551)
- 2015(5686)
- 2014(5282)
- 2013(4875)
- 2012(4298)
- 2011(3672)
- 2010(3414)
- 2009(2989)
- 2008(2799)
- 2007(2532)
- 2006(2062)
- 2005(1746)
- 学科
- 济(20297)
- 经济(20276)
- 业(16024)
- 管理(14433)
- 农(10687)
- 企(9600)
- 企业(9600)
- 农业(8661)
- 方法(7798)
- 中国(6827)
- 数学(6782)
- 数学方法(6693)
- 业经(6586)
- 收入(5684)
- 财(5624)
- 地方(4636)
- 分配(4502)
- 产业(3914)
- 制(3613)
- 信息(3544)
- 环境(3539)
- 发(3509)
- 贸(3507)
- 贸易(3506)
- 技术(3503)
- 易(3432)
- 银(3382)
- 银行(3382)
- 融(3288)
- 金融(3287)
- 机构
- 学院(70042)
- 大学(68570)
- 济(29146)
- 经济(28615)
- 管理(27352)
- 理学(23790)
- 理学院(23567)
- 管理学(23209)
- 管理学院(23080)
- 研究(22527)
- 中国(17580)
- 财(14165)
- 京(13590)
- 科学(12737)
- 中心(11455)
- 财经(11239)
- 经(10341)
- 农(10176)
- 所(10006)
- 江(10004)
- 范(9668)
- 经济学(9657)
- 师范(9601)
- 业大(9439)
- 研究所(9063)
- 经济学院(8856)
- 院(8662)
- 财经大学(8393)
- 北京(8285)
- 州(8115)
- 基金
- 项目(52414)
- 科学(42218)
- 研究(41916)
- 基金(38206)
- 家(33031)
- 国家(32720)
- 科学基金(28365)
- 社会(27961)
- 社会科(26575)
- 社会科学(26569)
- 省(20317)
- 基金项目(19989)
- 教育(18478)
- 编号(17916)
- 划(16781)
- 自然(15917)
- 自然科(15554)
- 自然科学(15554)
- 自然科学基金(15236)
- 成果(14357)
- 资助(13626)
- 国家社会(12527)
- 发(12318)
- 重点(11917)
- 创(11740)
- 课题(11596)
- 制(11287)
- 部(11276)
- 项目编号(11229)
- 创新(10913)
共检索到1007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丁翔 丁荣余 金帅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给予了精准扶贫全新的机遇与挑战。该文基于复杂系统理论剖析了大数据与精准扶贫的关联本质,阐述了大数据驱动精准扶贫的内在机理。依托我国现阶段扶贫开发的现实背景与实践需求,以农村扶贫对象精准识别与返贫防范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多学科分析方法,围绕扶贫与脱贫这一精准扶贫中心工作,提出了大数据驱动精准扶贫的实现路径,包括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扶贫方案的精准设计、脱贫成效的精准判别以及返贫行为的精准防范,旨在为我国精准扶贫理论与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引。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大数据驱动 实现路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靖南
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效路径。本文分析了乡村旅游扶贫的实践依据和驱动机制,根据精准扶贫的要求设计了精准识别旅游扶贫帮扶对象、精准制定旅游扶贫帮扶措施、精准实施旅游扶贫动态管理、精准实现旅游扶贫目标考核的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实现路径,并从健全贫困人口参与受益机制、健全旅游扶贫联动运行机制、健全旅游扶贫主体协调机制、健全旅游扶贫目标考核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乡村旅游扶贫的保障机制,以期为乡村旅游更好发挥精准扶贫功能提供一定政策启示。
关键词:
精准扶贫 乡村旅游 路径设计 机制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晓东
"互联网+"环境下的精准扶贫,是信息化社会的一种新的扶贫模式,是精准扶贫工作的一个创新点,具体说来,应主要采取"互联网+"特色产业、"互联网+"教育培训、"互联网+"专业服务、"互联网+"休闲旅游、"互联网+"物流配送等措施,通过互联网,在"云"端架起贫困山区与市场对接的桥梁,把贫困山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山里的小产品和外面的大市场紧密联接,使之尽快摆脱贫困,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 精准扶贫 路径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晓东
"互联网+"环境下的精准扶贫,是信息化社会的一种新的扶贫模式,是精准扶贫工作的一个创新点,具体说来,应主要采取"互联网+"特色产业、"互联网+"教育培训、"互联网+"专业服务、"互联网+"休闲旅游、"互联网+"物流配送等措施,通过互联网,在"云"端架起贫困山区与市场对接的桥梁,把贫困山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山里的小产品和外面的大市场紧密联接,使之尽快摆脱贫困,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 精准扶贫 路径分析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段从宇 伊继东
教育精准扶贫是一种针对贫困人口人力资本增值、思想观念塑造、生产技能提升的综合性教育治贫活动,属于教育活动和教育固有功能在扶贫领域的延伸与拓展。教育精准扶贫内含主体、客体、中介三个基本要素,以教育治贫活动的内容构成和活动方式为中介,教育精准扶贫在贫困对象和精准教育治贫主体间形成了有机衔接。教育精准扶贫的系统推进,需要横向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和纵向上"基础教育、中等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老年教育"的统筹和协调互补,构建集"扫盲脱盲识字教育、知识文化素养锻造、劳动生产技能培训、创业创新能力培养"于一体的"全纳式教育精准扶贫"体系。
关键词:
教育精准扶贫 内涵 要素 路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爱教
为了彻底消除贫困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对新的经济形势与贫困态势,党和国家提出精准扶贫战略,消除贫困已成为世界人权的优先事项。消除贫困、发展权利、幸福权利是精准扶贫的三维人权诉求,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贫困多样性、农村社会冲突以及人口流动等是消除贫困的社会阻力。为此,可以通过发展国民经济、建立公正制度、健全精准识别机制以及创新社会治理机制等途径,促使精准扶贫战略的人权诉求实现。
关键词:
精准扶贫 人权诉求 消除贫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爱教
为了彻底消除贫困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对新的经济形势与贫困态势,党和国家提出精准扶贫战略,消除贫困已成为世界人权的优先事项。消除贫困、发展权利、幸福权利是精准扶贫的三维人权诉求,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贫困多样性、农村社会冲突以及人口流动等是消除贫困的社会阻力。为此,可以通过发展国民经济、建立公正制度、健全精准识别机制以及创新社会治理机制等途径,促使精准扶贫战略的人权诉求实现。
关键词:
精准扶贫 人权诉求 消除贫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靖南
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效路径。本文分析了乡村旅游扶贫的实践依据和驱动机制,根据精准扶贫的要求设计了精准识别旅游扶贫帮扶对象、精准制定旅游扶贫帮扶措施、精准实施旅游扶贫动态管理、精准实现旅游扶贫目标考核的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实现路径,并从健全贫困人口参与受益机制、健全旅游扶贫联动运行机制、健全旅游扶贫主体协调机制、健全旅游扶贫目标考核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乡村旅游扶贫的保障机制,以期为乡村旅游更好发挥精准扶贫功能提供一定政策启示。
关键词:
精准扶贫 乡村旅游 路径设计 机制创新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曲蕴 马春
基于扶贫、文化扶贫、精准扶贫的相关概念,对文化精准扶贫进行定义,阐述文化精准扶贫的手段、原则、目标等内涵。同时,围绕精确识别、精确帮扶和精确管理三方面,探讨开展文化精准扶贫的具体要求并重点从人、资源、环境、经济等四个纬度,分析实现文化精准扶贫的关键路径。
关键词:
文化精准扶贫 理论内涵 实现路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爱教
为了彻底消除贫困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对新的经济形势与贫困态势,党和国家提出精准扶贫战略,消除贫困已成为世界人权的优先事项。消除贫困、发展权利、幸福权利是精准扶贫的三维人权诉求,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贫困多样性、农村社会冲突以及人口流动等是消除贫困的社会阻力。为此,可以通过发展国民经济、建立公正制度、健全精准识别机制以及创新社会治理机制等途径,促使精准扶贫战略的人权诉求实现。
关键词:
精准扶贫 人权诉求 消除贫困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淑珍
高校资助工作中存在着资助对象不精准,资助内容与形式单一,资助成效不理想等问题,通过树立精准资助工作新理念;构建精准资助对象、资助项目设置、资助效果"三位一体"的精准资助体系;建立"创新资助工作方式,完善资助政策体系;加强资助队伍建设,提升队伍工作水平;加大资助工作宣传,强化资助工作监管"三重保障体系等途径实现高校学生精准资助工作,充分发挥高校精准资助工作促进教育公平、助力脱贫攻坚、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和强化思想引领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
高校学生 精准扶贫 精准资助 资助育人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黄开腾
新型城镇化是对传统城镇化的根本性超越,精准扶贫是对传统扶贫的根本性超越,两者之间具有紧密的内在关联。新型城镇化具有以就地就近城镇化为主要模式、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四化同步发展"为理念支撑、以"绿色发展"为价值追求等特征,应以新型城镇化推进精准扶贫。具体来说,就是要积极推进就地就近城镇化,有效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要坚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充分发挥农民在精准扶贫中的主体地位;要充分发挥"四化同步发展"的动力作用,全力提升精准扶贫绩效;要坚持"绿色发展"的价值追求,积极推进绿色扶贫。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倬
精准扶贫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目前,扶贫工作面临攻坚阶段,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文章对扶贫的路径选择进行研究,认为扶贫工作聚焦精准发力,对扶贫对象精准识别、精准分析、精准帮扶。
关键词:
精准扶贫 精准脱贫 路径选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明星
1.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相结合。既要从发展全局出发,加强总体谋划,在战略和规划层面对区域扶贫的目标、任务、重点和政策进行系统设计和部署,明确区域脱贫攻坚的时间表、路线图和总体方案;又要结合实际,充分尊重发挥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赋予地方和基层的试验空间,允许微观层面的政策创新,鼓励地方、基层和群众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点领域和关
关键词:
精准扶贫 相结合 适度竞争 内源发展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仲敏
民族地区一直是脱贫攻坚的"短板"和"洼地",实施教育精准扶贫是我国新时代民族地区扶贫工作的战略选择和应有之义。教育精准扶贫有双重内涵:"精准扶教育之贫"和"依靠教育精准扶贫"。在实践中,对于这两种内涵的发展逻辑,应针对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或需求,在各自的扶贫模式、路径上有所区别、有所侧重。围绕内在逻辑的意蕴,民族地区教育精准扶贫核心问题主要体现在双重内涵的侧重点、精准度的把握和民族特色的结合三个方面。唯有牢牢把握"精准"这一核心要义,切中贫困要害,回归教育本源,有针对性地突出"精准扶教育之贫"和"依靠教育精准扶贫"的侧重点,加强政策、理念和推进方式的精准度,深入挖掘各民族文化精髓,以精神文化扶贫带动教育扶贫,才能通过有限的教育供给,获得最大化的边际效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