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44)
- 2023(5652)
- 2022(4961)
- 2021(4689)
- 2020(3865)
- 2019(8943)
- 2018(8755)
- 2017(17154)
- 2016(9472)
- 2015(10273)
- 2014(10083)
- 2013(9604)
- 2012(9261)
- 2011(8396)
- 2010(8664)
- 2009(7886)
- 2008(7824)
- 2007(7129)
- 2006(6517)
- 2005(5909)
- 学科
- 济(34936)
- 经济(34896)
- 管理(26699)
- 业(24627)
- 企(19024)
- 企业(19024)
- 方法(13946)
- 数学(12206)
- 数学方法(11972)
- 农(11566)
- 财(10280)
- 中国(10159)
- 策(8200)
- 业经(8144)
- 贸(7740)
- 贸易(7738)
- 学(7727)
- 农业(7589)
- 易(7555)
- 制(7539)
- 地方(6848)
- 银(6730)
- 银行(6715)
- 融(6655)
- 金融(6654)
- 行(6479)
- 及其(6329)
- 政策(5466)
- 务(5450)
- 财务(5435)
- 机构
- 大学(131776)
- 学院(131289)
- 济(54616)
- 经济(53465)
- 管理(49018)
- 研究(47257)
- 理学(41710)
- 理学院(41218)
- 管理学(40393)
- 管理学院(40145)
- 中国(36603)
- 科学(28235)
- 京(27923)
- 财(27629)
- 所(24186)
- 研究所(21805)
- 农(21794)
- 中心(21776)
- 财经(21261)
- 江(21045)
- 经(19367)
- 范(18355)
- 师范(18205)
- 业大(17765)
- 北京(17582)
- 院(17174)
- 农业(17010)
- 经济学(16942)
- 州(16336)
- 财经大学(15662)
- 基金
- 项目(85569)
- 科学(67886)
- 研究(64623)
- 基金(62615)
- 家(54509)
- 国家(54027)
- 科学基金(45779)
- 社会(40707)
- 社会科(38634)
- 社会科学(38626)
- 省(32055)
- 基金项目(31972)
- 教育(29393)
- 自然(28955)
- 自然科(28308)
- 自然科学(28298)
- 划(27961)
- 自然科学基金(27776)
- 编号(26881)
- 资助(26058)
- 成果(23623)
- 部(19558)
- 重点(19425)
- 发(18616)
- 课题(18441)
- 创(17527)
- 国家社会(16904)
- 教育部(16783)
- 性(16592)
- 项目编号(16472)
共检索到2025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刘泽刚
大数据运营在收集使用大量身份信息的同时却无法赋予用户网络主体身份。这种身份悖谬是由互联网结构、大数据模式以及法律规范不足共同导致的,也意味着数据自决和意思自治难以实现,政府监管和法律保护才是当前信息隐私保护可行的主导机制。欧盟统一立法创设数据主体,并影响了印度、巴西等人口大国的数据保护立法。但硬性拔高隐私身份定位付出的法律和经济代价也是沉重的。美国依托消费者身份利用现有机制加强信息隐私监管的实用主义路径与其普通法传统契合且成本较低。我国信息隐私主体的现有法律定位模糊。未来立法宜正视互联网发展的现实,兼采欧美之长,适度提高信息隐私身份定位,但应避免设置副作用明显的权利。宜在加强对企业监管的同时,综合利用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机制提升大数据隐私的保护质效。
[期刊]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作者]
李雨明 聂圣歌 西楠
本文通过对大数据隐私的基础概念界定及大数据隐私侵权涉及的法律关系等基础层面的阐释,着重对大数据隐私侵权的特征、隐私侵权情形认定、侵权责任、大数据隐私侵权问题法律适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对目前大数据隐私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法律分析,并从立法、司法和社会治理等角度对大数据隐私侵权问题提出了多层次的应对建议。
关键词:
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隐私 侵权与保护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楠 潘有能
简要介绍了隐私权与隐私保护,讨论了数据挖掘与隐私权的冲突,并对目前国际上主要的隐私保护条例在数据挖掘隐私保护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针对我国国情提出了目前应当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
数据挖掘 隐私权 技术 法律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李青 李莹莹
大数据给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大数据的普及也带来了隐私泄露的风险。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使得数据隐私在教育领域变得更加重要。通过分析国内外关于学习者隐私保护的研究现状,本研究总结了教育大数据相对于一般大数据的独特之处以及使用教育大数据的隐私伦理问题,进而讨论学习者隐私保护面临的挑战,包括侵犯隐私行为的复杂性、缺乏管理隐私信息的经验以及难以获得各方在使用和保护方面的平衡。文章通过in Bloom、Piazza和Edmodo三个典型案例讨论了大数据时代教育领域隐私保护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立法、数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谢卫红 曲静静
大数据环境下用户隐私顾虑日益加深。尝试从用户对威胁的评估以及组织的隐私政策方面研究当下隐私现状,有利于企业在保护个人隐私的前提下更好地发展。基于保护动机理论,实证研究威胁评估、网络隐私顾虑和组织隐私政策(重要性认知)的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威胁评估和组织隐私政策都对网络隐私顾虑起正向影响作用;组织隐私政策作为调节变量,在威胁评估与网络隐私顾虑间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只在威胁评估与隐私控制的关系中起显著反向调节作用。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惠 王忠
隐私是制约大数据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深入了解国人关注的隐私内容,通过访谈和问卷分析发现,国人对于公共场所视频音频资料、社交网站资料、遵纪守法情况的隐私认识尚不够;未成年人、老年人的隐私意识不够;未成年人、女性、老年人的隐私保护技能欠缺。建议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将核心敏感数据纳入法律保护,制定行业数据收集负面清单和特殊人群数据使用的负面清单,规范新型敏感数据的使用。
关键词:
个人数据 大数据 隐私保护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胡卫萍 邱婷
互联网在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使个人网络隐私数据信息被泄露,侵权现象严重,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面临挑战。而要对网络隐私权侵权进行有效法律规制,首先得把握网络隐私权权利属性、法律特征,了解网络隐私权的侵权状态、侵害原因和其他国家的规范策略,并在此基础上,以一种尽量全面的视角视角,采采取"立法规制为主、行业自律为辅、自我提升为本"的综合保护模式,实现我国网络隐私权的权利保护,达到网络隐私权维护和网络产业发展的双赢目的。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敬宏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欧盟十分重视保护隐私权,并通过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协调各成员国之间对网络隐私权的保护,实行以法律规制为主导的网络隐私权保护模式。该模式对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我国也应积极向欧盟学习,可以先行制定专门的《网络隐私权保护条例》之类的法规,争取《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早日出台;同时也应借鉴美国与欧盟之间达成的《安全港口协议》,早日与欧盟达成类似的协议,促进我国的电子商务和互联网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欧盟 网络隐私权 法律 法规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黄如花 刘龙
文章从政策与法律法规保障、个人隐私保护机构和政府数据开放平台三个方面对我国政府数据开放中的个人隐私保护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这些对策包括制定政府数据开放和隐私保护相关政策法规,建立个人隐私保护权威机构,进行严格的数据审查,制定统一的数据脱敏处理标准规范以及规范个人信息的开放。
关键词:
政府数据开放 个人隐私 保护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方金华 陈炼星
阐述了网络隐私权的内涵,分析了目前我国对于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研究比较了国外对网络隐私权保护以及基本立法模式。最后,在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应构建网络隐私权保护的全面性法律体系,采取立法与行业自律的综合模式作为个人网络隐私权的保护对策。
关键词:
网络 隐私权 法律保护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正青
教育大数据已成为推动各国教育系统变革的重要力量。针对教育大数据应用中出现的学生数据隐私侵犯问题,美国政府通过立法和政策引导,加上行业协会的自律性政策,基本构建起大数据时代的数据隐私保护法规体系。美国从成立专门隐私保护机构到规范运作程序等方面,形成了有效的数据隐私治理体系。
关键词:
美国 数据隐私 隐私保护立法 治理体系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刘凌 罗戎
【目的/意义】通过对国内外大数据背景下政府开放数据过程中出现的个人隐私现状进行分析,明晰目前的隐私保护挑战并归纳出合理的分析框架。【方法/过程】通过国内外的文献分析,针对大数据、政府数据开放和隐私保护等关键词研究当前热点趋势,并对重点模型进行深入逻辑分析。【结果/结论】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一个先导性理论框架,关注数据实践过程中利益、文化规范、隐私保护工具、技术和非政府实体参与等主体的关系,并针对这个模型提出下一步研究方向。
关键词:
大数据 政府数据开放 隐私保护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忠 殷建立
大数据环境下,个人数据作为一项重要资源,其蕴藏的巨大价值日益凸显。当前,个人数据收集、处理、交易活动空前活跃,各种创新层出不穷,由此导致个人数据隐私泄露风险增大。近年来时常爆发的个人数据隐私泄露事件,在对个人造成不同类型、不同程度损害的同时,也动摇着网络乃至整个社会的信用体系。为充分发挥大数据的创新功能,维护社会信用体系在大数据时代的正常运行,必须前瞻性地研究个人数据隐私保护问题,分析个人数据的可溯源性及溯源路径,构建以溯源技术标准体系、产品信息登记制度、溯源监管制度、溯源信息奖惩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个人数据隐私泄露溯源机制,吸引相关利益主体共同参与,为合理挖掘与利用个人数据资源提供一种解决方案...
关键词:
大数据 个人数据 隐私 溯源机制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谢新洲 李娜
网上个人信息的保护问题已成为网络使用者最为关切的问题。网上出现的隐私权问题主要表现在个人信息的搜集、分析、传输、使用和存储方面。保护网上隐私权有直接保护和间接保护两种。探讨了法律保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参考文献 4。
关键词:
互联网 隐私权 法律保护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锡柱
近年来,无人机产业迅速发展,无人机在民事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便利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但是,无人机也存在侵害公民权利的风险。带有摄像功能的无人机能够跟踪公民,收集、储存特定信息,同时,无人机收集的信息以及飞行数据将自动同步到无人机云中,对于隐私权构成极大威胁。中国现有的隐私权保护体系在规制无人机侵犯隐私权方面存在不足,还需完善,可以学习美国、欧盟、加拿大等国规制无人机侵犯隐私权的经验,明确无人机侵犯隐私权的规制原则,在相应法律或者规范性文件中规定各主体应遵循的操作规范,在促进无人机产业发展的同时保障公民隐私权。
关键词:
无人机 个人信息 隐私权 法律规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