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35)
- 2023(13054)
- 2022(11550)
- 2021(10958)
- 2020(9218)
- 2019(21323)
- 2018(21257)
- 2017(41567)
- 2016(22830)
- 2015(25503)
- 2014(25237)
- 2013(24670)
- 2012(22965)
- 2011(20779)
- 2010(20940)
- 2009(19132)
- 2008(18642)
- 2007(16341)
- 2006(14567)
- 2005(12844)
- 学科
- 济(87457)
- 经济(87357)
- 管理(66655)
- 业(64537)
- 企(54319)
- 企业(54319)
- 方法(39878)
- 数学(34091)
- 数学方法(33621)
- 农(24432)
- 财(23656)
- 中国(22670)
- 业经(20202)
- 学(19698)
- 地方(18086)
- 贸(16445)
- 贸易(16439)
- 制(16375)
- 农业(16280)
- 易(15972)
- 务(15197)
- 财务(15128)
- 策(15111)
- 财务管理(15102)
- 理论(15032)
- 和(14510)
- 企业财务(14359)
- 技术(14132)
- 环境(13716)
- 银(13563)
- 机构
- 大学(321501)
- 学院(319355)
- 管理(128915)
- 济(125547)
- 经济(122720)
- 理学(111718)
- 理学院(110457)
- 管理学(108547)
- 管理学院(107951)
- 研究(107930)
- 中国(79643)
- 京(68716)
- 科学(66841)
- 财(58519)
- 所(54167)
- 农(50191)
- 研究所(49409)
- 中心(48397)
- 财经(46931)
- 江(46759)
- 业大(46700)
- 北京(43499)
- 范(43413)
- 师范(43073)
- 经(42694)
- 院(39324)
- 农业(39155)
- 州(37964)
- 经济学(36293)
- 财经大学(34868)
- 基金
- 项目(218346)
- 科学(171696)
- 研究(161771)
- 基金(158307)
- 家(137346)
- 国家(136173)
- 科学基金(116744)
- 社会(100089)
- 社会科(94781)
- 社会科学(94755)
- 省(84106)
- 基金项目(84044)
- 自然(76403)
- 自然科(74602)
- 自然科学(74584)
- 教育(73905)
- 自然科学基金(73227)
- 划(71604)
- 编号(67255)
- 资助(65314)
- 成果(55788)
- 重点(48646)
- 部(48428)
- 发(46258)
- 课题(45654)
- 创(45067)
- 创新(41932)
- 项目编号(41616)
- 科研(41522)
- 教育部(41510)
- 期刊
- 济(137836)
- 经济(137836)
- 研究(94862)
- 中国(57129)
- 学报(49372)
- 管理(46966)
- 科学(46494)
- 农(45609)
- 财(43107)
- 大学(37329)
- 教育(36454)
- 学学(34890)
- 农业(31793)
- 融(28253)
- 金融(28253)
- 技术(26305)
- 业经(22832)
- 财经(22105)
- 经济研究(21148)
- 图书(18910)
- 经(18711)
- 问题(17893)
- 理论(16246)
- 业(15878)
- 科技(15393)
- 技术经济(15143)
- 实践(15031)
- 践(15031)
- 现代(15002)
- 版(14544)
共检索到4651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作者]
李雨明 聂圣歌 西楠
本文通过对大数据隐私的基础概念界定及大数据隐私侵权涉及的法律关系等基础层面的阐释,着重对大数据隐私侵权的特征、隐私侵权情形认定、侵权责任、大数据隐私侵权问题法律适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对目前大数据隐私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法律分析,并从立法、司法和社会治理等角度对大数据隐私侵权问题提出了多层次的应对建议。
关键词:
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隐私 侵权与保护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李青 李莹莹
大数据给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大数据的普及也带来了隐私泄露的风险。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使得数据隐私在教育领域变得更加重要。通过分析国内外关于学习者隐私保护的研究现状,本研究总结了教育大数据相对于一般大数据的独特之处以及使用教育大数据的隐私伦理问题,进而讨论学习者隐私保护面临的挑战,包括侵犯隐私行为的复杂性、缺乏管理隐私信息的经验以及难以获得各方在使用和保护方面的平衡。文章通过in Bloom、Piazza和Edmodo三个典型案例讨论了大数据时代教育领域隐私保护的经验和教训;提出了立法、数据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刘泽刚
大数据运营在收集使用大量身份信息的同时却无法赋予用户网络主体身份。这种身份悖谬是由互联网结构、大数据模式以及法律规范不足共同导致的,也意味着数据自决和意思自治难以实现,政府监管和法律保护才是当前信息隐私保护可行的主导机制。欧盟统一立法创设数据主体,并影响了印度、巴西等人口大国的数据保护立法。但硬性拔高隐私身份定位付出的法律和经济代价也是沉重的。美国依托消费者身份利用现有机制加强信息隐私监管的实用主义路径与其普通法传统契合且成本较低。我国信息隐私主体的现有法律定位模糊。未来立法宜正视互联网发展的现实,兼采欧美之长,适度提高信息隐私身份定位,但应避免设置副作用明显的权利。宜在加强对企业监管的同时,综合利用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机制提升大数据隐私的保护质效。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胡卫萍 邱婷
互联网在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使个人网络隐私数据信息被泄露,侵权现象严重,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面临挑战。而要对网络隐私权侵权进行有效法律规制,首先得把握网络隐私权权利属性、法律特征,了解网络隐私权的侵权状态、侵害原因和其他国家的规范策略,并在此基础上,以一种尽量全面的视角视角,采采取"立法规制为主、行业自律为辅、自我提升为本"的综合保护模式,实现我国网络隐私权的权利保护,达到网络隐私权维护和网络产业发展的双赢目的。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丹 姜艺 陆伟
数智时代的信息服务中,用户的隐私让渡虽然带来了双赢,但也引发了诸多隐私困境。本文以用户隐私让渡为切入点,通过扎根理论以及归纳分析的研究方法,在系统辨析数智时代信息服务中隐私范畴的基础上,深入剖析隐私让渡引发的隐私困境,并提出应对策略。首先,结合时代背景系统阐述隐私的理论范畴和实践范畴;其次,剖析隐私让渡的内涵,构建以用户隐私为核心,包含五个维度、四个象限的隐私让渡边界模型,并结合数智时代信息服务中的隐私范畴、隐私让渡边界模型、信息服务过程,分析数智时代信息服务中的隐私困境;最后,针对性地提出应对策略。本研究有助于厘清隐私让渡中的隐私问题,探究隐私困境产生的深层原因,促进隐私相关理论发展的同时,赋能数智时代的信息服务及隐私治理。图2。表3。参考文献44。
关键词:
数智时代 信息服务 隐私困境 隐私让渡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黄国彬 郑霞 张士男 程冰
受控词表是由众多科研人员和组织机构共同参与和协同编制的术语规范控制词表,其在信息组织、检索、标引和描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明晰编制受控词表过程中可能涉及的侵犯他人著作权风险类型及所需承担的责任,有助于构建规范合理的受控词表著作权管理条例,促进受控词表编制主体更加切实地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减少或避免编制受控词表产生的侵权纠纷问题。文章应用内容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结合著作权权利归属的法律条例和政策指南,以STKOS超级科技词表为例,剖析编制受控词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侵害他人著作权的风险类型及侵权责任,据此提出应对编制受控词表的著作权侵权风险的策略。由于受控词表的内容构成具有特殊性,编制过程存在复杂性,且当前对其法律范围的界定存在模糊性,因此在编制受控词表过程中可能发生侵权问题。建议受控词表编制者明确词表的合理使用范围和保护权限,合理控制引用比例,在获取词表授权许可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受控词表著作权的集体管理模式。
关键词:
受控词表 STKOS 著作权 侵权风险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鲁馨蔓 李艳霞 张初兵
[目的/意义]泛在信息环境下,云内的共享性、个性化服务过程及泛在接入使得用户的隐私威胁不断加大,探索用户感知威胁的削弱因素及应对策略,将有助于解析泛在信息环境下用户自身复杂的信息保护行为,促进云存储服务的进一步发展和规模化应用。[方法/过程]结合心理学中的乐观偏差及应对理论,基于削弱因素——感知威胁——应对策略的研究逻辑,从乐观偏差、使用经验、官方认证3个维度分析对云存储用户感知威胁的不同影响,并验证乐观偏差对感知威胁到应对策略的调节作用。通过在线问卷调查,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对结构模型进行估计。[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使用经验、乐观偏差负向影响感知威胁,而官方认证的作用并不显著。此外,乐观偏差会负向调节感知威胁与问题应对之间的关系,但不会影响其与情绪应对的关系。研究结果可有助于揭示云储存用户感知威胁与应对策略的发生规律及内在机理,并为云服务提供商的风险管控以及国家工信部门的监管政策提供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
个人云存储 应对 感知威胁 乐观偏差
[期刊] 图书与情报
[作者]
张衠
文章通过描述大数据监控社会的技术性特征、社会性特征,分析风险社会和福利国家对大数据监控社会形成的推动力,展示了大数据监控社会中,政府如何通过大数据监控技术实现对社会无差别、全方位的监控。文章认为,大数据监控社会中,隐私权面临价值危机、实体权利失衡、程序控制失当等多重危机。文章提出,要保护隐私权,必须从理论上重新定位隐私权的价值,重新构建隐私权的功能,即实现隐私权防御绝对权力的功能和发挥隐私权规范权力透明运行的功能,并从立法、监督两方面构建系统化的隐私权保护法治框架。
关键词:
大数据 监控 隐私权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陈美
城市政府开放数据中发布敏感数据可能产生以下威胁事件及其后果:重新识别、错误重新识别、基于档案建设的机会不平等、个人数据在线可发现性扩大、公众抵制。城市政府开放数据中可能会导致隐私风险的关键漏洞在以下几方面:直接识别数据、间接识别数据、元数据、地址数据、地理坐标、非结构化数据、敏感数据子集。我国应当在不同情形与不同数据集中,根据具体情境来实施包括数据泛化、数据随机处理、数据代码化处理在内的具体隐私保护策略,也可以同时综合运用各种策略。
关键词:
开放数据 政府数据 隐私保护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吴高 韦楠华
首先分析了特色数据库的内容收集三大来源,即馆藏特色文献、已购数字资源和网络资源,然后探讨了特色数据库著作权侵权的三大风险即侵犯权利人复制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和技术措施权,最后从完善管理、适用法律和应用技术三个维度提出了特色数据库避免著作权侵权的现实对策。
关键词:
特色数据库 著作权侵权 风险 对策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惠 王忠
隐私是制约大数据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深入了解国人关注的隐私内容,通过访谈和问卷分析发现,国人对于公共场所视频音频资料、社交网站资料、遵纪守法情况的隐私认识尚不够;未成年人、老年人的隐私意识不够;未成年人、女性、老年人的隐私保护技能欠缺。建议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将核心敏感数据纳入法律保护,制定行业数据收集负面清单和特殊人群数据使用的负面清单,规范新型敏感数据的使用。
关键词:
个人数据 大数据 隐私保护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黎四奇 苗羽亭
大数据时代,金融隐私所包含的个人信息已经成为重要的资源和财富。在享受大数据、云计算带来便利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面对其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包括但不限于信息被秘密收集、二次利用等新问题。目前,我国有关金融隐私权的保护尚未建立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因此,为保护金融隐私权,需确立金融隐私权的基本概念,明确和强化金融机构隐私保护的义务和责任,完善金融隐私侵权的救济机制。同时,亦可考虑引入选退保护模式。
关键词:
大数据 金融隐私权 隐私保护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静
大数据时代已悄然来临,我们在享受信息化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殊不知在其他方面我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大数据使得公民的隐私极易遭到泄露,行为方式的隐蔽性,使得保护公民隐私权难度加大。为此,我国有必要在各个层面进行严格的监督,适时该对公民隐私权进行专门的立法活动,以此来保护公民隐私权不被侵犯。
关键词:
大数据 公民隐私权 个人信息
[期刊] 征信
[作者]
章政 张丽丽
明确广义信用的概念和内涵,界定信用信息披露的边界和隐私信息的界限,对信用数据权属和流通利用问题进行了梳理。主要结论为:信用具有公开性和可知性特征,信用信息应满足可识别性要求;隐私是一种特殊的信用信息,信用信息披露越充分,信用制度的基础越牢固;信用行为主体和信息收集主体(平台)对信用数据具有共有产权;信用数据各类生产主体和信用行为主体均可进入市场参与信用数据交易,信用数据的流通和应用将催生多元化信用产品和信用经济业态。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阮哈建 刘西友
大数据日益成为重要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大数据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日益深刻,开发利用大数据正成为发达国家夺取新一轮竞争制高点的重要抓手,也必将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大数据对国家治理模式、企业决策、组织和业务流程以及个人生活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