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60)
- 2023(9717)
- 2022(8401)
- 2021(7820)
- 2020(6457)
- 2019(14043)
- 2018(13909)
- 2017(25614)
- 2016(14581)
- 2015(16255)
- 2014(16298)
- 2013(14779)
- 2012(13176)
- 2011(11838)
- 2010(11827)
- 2009(10295)
- 2008(9639)
- 2007(8694)
- 2006(7333)
- 2005(6581)
- 学科
- 济(49717)
- 经济(49666)
- 管理(36488)
- 业(31875)
- 企(25076)
- 企业(25076)
- 方法(19894)
- 数学(17186)
- 数学方法(16901)
- 中国(16354)
- 农(13852)
- 地方(13388)
- 财(13059)
- 业经(11356)
- 理论(10740)
- 学(10611)
- 教育(9652)
- 农业(9616)
- 制(9367)
- 教学(9176)
- 贸(8842)
- 贸易(8838)
- 技术(8736)
- 易(8554)
- 务(8353)
- 财务(8328)
- 银(8308)
- 财务管理(8302)
- 银行(8296)
- 地方经济(8164)
- 机构
- 学院(189404)
- 大学(178991)
- 济(67657)
- 经济(65954)
- 管理(64127)
- 研究(59422)
- 理学(55143)
- 理学院(54378)
- 管理学(53027)
- 管理学院(52675)
- 中国(43848)
- 科学(38307)
- 京(37563)
- 财(32741)
- 江(29992)
- 所(29940)
- 农(28475)
- 中心(28332)
- 技术(27707)
- 范(27646)
- 师范(27371)
- 研究所(27106)
- 财经(26213)
- 业大(25734)
- 州(24987)
- 职业(24925)
- 经(23788)
- 北京(22919)
- 农业(22298)
- 院(21944)
- 基金
- 项目(127112)
- 科学(99977)
- 研究(98487)
- 基金(88050)
- 家(76393)
- 国家(75686)
- 科学基金(64719)
- 社会(59678)
- 社会科(56384)
- 社会科学(56375)
- 省(53475)
- 教育(49215)
- 基金项目(46014)
- 划(44262)
- 编号(43934)
- 自然(40428)
- 自然科(39523)
- 自然科学(39513)
- 自然科学基金(38732)
- 资助(35433)
- 成果(35381)
- 课题(31538)
- 重点(29830)
- 发(28404)
- 创(27420)
- 年(27419)
- 部(27143)
- 性(26637)
- 项目编号(26123)
- 创新(25208)
共检索到2757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桂贞
文章指出了高职学生就业匹配性的现存问题,进而通过数据采集、建立学生信息数据仓库,模型设计、分析影响就业因素指标,搭建平台、直观显示数据分析结果,分析画像、准确定位学生现状四方面进行了就业匹配性研究,最后运用大数据技术和人职匹配理论构建了综合就业服务体系,以期为学生的专业选择和学习全过程、职业选择和发展全过程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
大数据 高职学生 人才培养 就业匹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徐慧
大数据技术的广泛运用为各个领域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转机,其中事业单位绩效管理也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优势,创新绩效管理模式,提高事业单位绩效管理水平。文章基于大数据视域下,从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创新的意义入手,明确绩效管理创新对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价值,同时分析以往事业单位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的绩效管理创新路径。
关键词:
大数据 事业单位 绩效管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甘迎春
就业系统性缺乏影响学生正确自我定位,就业持久性匮乏影响社会信任与社会合作,就业效益性不足影响长期岗位供应,是稳定匹配理论视角下高职学生就业问题的表征。为了有针对性地解决高职学生就业问题,必须完善高职院校就业服务体系,引导学生正确定位自我;创建以人为本的就业环境,增进社会信任与社会合作;形成长期的就业规划,确保长期岗位供给。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郑荣 王晓宇 雷亚欣 吴柯莹 张默涵
[目的/意义]一级学科更名伊始,针对信息资源管理(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IRM)本科人才就业“不匹配”问题,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路径,助推“学为所用-人岗匹配”目标的实现,在提高就业质量的同时保障学科的可持续发展。[方法/过程]从就业“不匹配”视角切入,采用“问题导向→实证调研→路径创新”的研究范式,对“不匹配”就业的IRM本科毕业生和专业对口的用人单位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基于扎根理论构建IRM本科人才就业“不匹配”的影响因素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就业“不匹配”视角下IRM本科人才培养路径优化的具体方案。[结果/结论]从学生主体(关键层)、用人单位(导向层)、就业环境(驱动层)、学科教育(支撑层)四个维度构建IRM本科人才就业不匹配SEET影响因素模型,进而从“原动力-支持力-拉动力-源动力”四个维度提出促进IRM本科人才就业匹配的优化路径,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重点分析如何借助一级学科更名的窗口期,实现学科融聚、服务融慧、人才融贯的IRM学科创新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亚茹
在新经济时代,随着我国产业不断升级,中国企业对产业工人的素质要求也在不断向高层次、可持续方向发展。高职院校如何通过产业文化育人来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水平不仅具有必然性,而且也具有紧迫性。其路径的选择不仅是对传统职业教育的继承,更是对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
产业文化 高职学生 职业素养 生成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立保
文章从文化的视角介绍了全球化的表现,并且从文化视角出发阐释了全球化对高职学生骨干培养工作的作用,从两者互相作用中理解和把握新时期培养高职学生骨干工作的特点,以便我们正确把握新时期高职学生骨干培养工作的新特征,及时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得高职学生骨干培养工作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关键词:
全球化 文化 高职学生骨干 培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海军
职业素养培养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关键,特别是在高职院校中,职业素养培养就体现在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以及职业技能四个方面,它旨在培养高职生的道德、创新、合作与专业素养。当然,针对高职生职业素养的教育培养还应当精神教育渗透切入,文章探讨了告知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微妙关系,并着重探究了思想政治视域下告知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有效途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东南 李其平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发展之基。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创业情况,关系到学生本人及家庭的利益,关系到高校的发展前景,影响着国家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就业与创业问题,是个全球性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创业不易,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创业,已经成为高校的重要课题。针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存在的就业与创业问题,采取了完善高校就业创业教育一体化策略、强化高校毕业生职业素养的提高与打造高校就业与创业的精品教师团队等相应的对策,并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确保高校毕业生有效就业与创业。
关键词:
毕业生 就业与创业 职业素养 路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湘林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核心职能,而课堂教学则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课堂教学应以学生学习为核心,教学不是教师完成了什么,而是为了更好地引起学生的学习,是学生学习了什么。教法和学法有重要的关联关系,学法与学习效果有着根本的关联性,采取良好的教法和良好的学法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有效的教学就是要促使学生使用深层法,而不是使用表层法。需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师生共同努力,营造教与学的良好环境,使深层教法与深层学法能合理匹配与运用,从而提高高校教学质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进 蒋聪
乡村振兴需要技术赋能,职业教育是支持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生动力。乡村振兴加速各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大量新型职业农民、高技术技能人才、新型经营管理人才和创新人才。然而,当前高职毕业生就业难,乡村发展面临“人才荒”,劳动力结构与市场需求存在巨大反差。文章从高职院校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人才供给与培养质量几个方面探讨了高职毕业生培养如何匹配乡村振兴人才需求,建议分三个阶段,即入学期、培养期、求职期,从学生、地方企业、政府及学校自身入手,多方联动,全面提高学生培养质量,从而实现高职院校人才供给与乡村振兴人才需求有效匹配。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人才培养 高职教育 供需匹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海
新时期,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问题日益凸显。当前,充分借鉴通识教育的经验成果,创新大学生道德教育模式是应然的选择。应着重从道德教育的渗透、道德教育的环境和道德教育的互动等方面探究通识教育视域下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隐性教育路径:渗透模式下要加强人文知识渗透、科学精神渗透和社会实践渗透,环境模式下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制度建设和校园媒体建设,互动模式下要加强价值澄清、自我教育和角色体验。
关键词:
通识教育 道德教育 大学生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清强 吴锦
他者性是区别于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一种教学交往的范式。以阐释师生教育关系为遵循,厘清了高职院校有效课堂教学的应然向度。以教学设计、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课堂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为脉络,重构了高职院校有效课堂教学标准。在此基础上,从把握方向,精准施策抓内涵、立足设计,规范标准抓实效、循序渐进,质量引领抓评价、搭建平台,创新载体抓提升等方面探究了他者性视域下高职院校有效课堂教学的路径。
关键词:
他者性 高职院校 有效课堂教学 路径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陈伟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电子数据审计的研究与应用成为审计领域的热点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大数据环境下开展电子数据审计的重要性以及电子数据审计的原理。在此基础上,针对大数据环境下电子数据审计的需要,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匹配的审计方法,并分析了该方法的原理。最后,借助于自主研发的电子数据审计模拟实验室软件,以某税收数据审计为例,分析了该方法的应用。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封世蓝 谭娅 黄楠 龚六堂
本文利用搜索匹配模型提出劳动力市场低效率配置受到劳动力市场外部环境影响的相关机制,即劳动力会为获取一定的就业优惠(如户口)而牺牲专业和工作之间的匹配程度,导致劳动力市场的低效配置。通过对北京大学2008届-2014届毕业生的就业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本文对理论模型的结论加以验证,发现在公共部门户籍分配有优势的北京,外地生源在公共部门就业时的专业行业匹配度显著低于本地生源,而这一现象在积分落户的上海并不成立。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封世蓝 谭娅 黄楠 龚六堂
本文利用搜索匹配模型提出劳动力市场低效率配置受到劳动力市场外部环境影响的相关机制,即劳动力会为获取一定的就业优惠(如户口)而牺牲专业和工作之间的匹配程度,导致劳动力市场的低效配置。通过对北京大学2008届-2014届毕业生的就业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本文对理论模型的结论加以验证,发现在公共部门户籍分配有优势的北京,外地生源在公共部门就业时的专业行业匹配度显著低于本地生源,而这一现象在积分落户的上海并不成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