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15)
2023(13986)
2022(12324)
2021(11468)
2020(9721)
2019(22025)
2018(22100)
2017(42993)
2016(23336)
2015(26118)
2014(25916)
2013(25659)
2012(23421)
2011(21127)
2010(20965)
2009(19531)
2008(18769)
2007(16492)
2006(14461)
2005(12657)
作者
(65931)
(54133)
(54066)
(51355)
(34304)
(25832)
(24771)
(21311)
(20383)
(19294)
(18431)
(18002)
(16995)
(16869)
(16739)
(16328)
(16286)
(16212)
(15452)
(15373)
(13361)
(13331)
(12981)
(12250)
(12232)
(12021)
(11976)
(11974)
(10786)
(10654)
学科
(96866)
经济(96770)
管理(64380)
(60590)
(49661)
企业(49661)
方法(43236)
数学(36799)
数学方法(36423)
中国(26790)
(25873)
业经(23066)
地方(22402)
(21512)
(18818)
(17748)
贸易(17740)
(17419)
(17213)
农业(17026)
(15936)
理论(15602)
技术(14901)
环境(14885)
(14664)
银行(14630)
产业(14543)
(14016)
(13441)
金融(13438)
机构
学院(328920)
大学(328594)
(131154)
管理(131077)
经济(128282)
理学(113712)
理学院(112486)
管理学(110591)
管理学院(110010)
研究(106951)
中国(79219)
(69987)
科学(66212)
(59806)
(52869)
财经(48446)
中心(48207)
研究所(48094)
(47854)
(46881)
业大(46760)
(44538)
北京(44268)
师范(44195)
(43824)
经济学(39227)
(39087)
(38827)
农业(37482)
财经大学(35949)
基金
项目(224011)
科学(176205)
研究(167888)
基金(160890)
(138686)
国家(137529)
科学基金(118181)
社会(105190)
社会科(99699)
社会科学(99676)
(88029)
基金项目(85831)
教育(76263)
自然(75103)
(73665)
自然科(73272)
自然科学(73256)
自然科学基金(71898)
编号(70608)
资助(65537)
成果(57113)
重点(49915)
(49204)
(48915)
课题(47712)
(46695)
项目编号(43637)
创新(43473)
国家社会(42582)
科研(42319)
期刊
(143920)
经济(143920)
研究(97436)
中国(56749)
学报(48200)
管理(47565)
科学(45217)
(43373)
(42436)
教育(37569)
大学(36428)
学学(34040)
农业(30694)
技术(28120)
(26728)
金融(26728)
业经(25904)
经济研究(23383)
财经(22730)
(19441)
图书(19399)
问题(19379)
理论(16777)
商业(16335)
技术经济(15958)
科技(15929)
实践(15436)
(15436)
现代(15299)
(15210)
共检索到4723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肖艳  孟剑  
在数据成为产业发展重要资源的同时,集聚文化产业且承担加速文化产业发展职能的文化产业园区急需通过"智慧升级",实现园区"智能化、数据化、价值化"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文化产业园区发展中存在同质化和空心化、园区平台功能缺失、集群效应未能充分发挥等问题。为此,应将"智慧升级"纳入衡量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成效的评定标准、为产业主体的价值认定提供园区数据算法支持、促进大数据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利用大数据促进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进而构建可内生循环的园区生态体系,充分展现数据化园区价值,促进文化产业园区"智慧升级"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肖艳  孟剑  
在数据成为产业发展重要资源的同时,集聚文化产业且承担加速文化产业发展职能的文化产业园区急需通过"智慧升级",实现园区"智能化、数据化、价值化"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文化产业园区发展中存在同质化和空心化、园区平台功能缺失、集群效应未能充分发挥等问题。为此,应将"智慧升级"纳入衡量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成效的评定标准、为产业主体的价值认定提供园区数据算法支持、促进大数据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利用大数据促进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进而构建可内生循环的园区生态体系,充分展现数据化园区价值,促进文化产业园区"智慧升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冯根尧  
本文考虑指标的特定性、可测量性、可得性和可跟踪性,构建了文化产业园区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31个省市文化产业园区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现阶段省际文化产业园区基本形成了三个梯队的空间格局,并呈现出东强西弱的发展特征。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钱紫华  
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文化产业园区热在地方政府和地方发展商的共同介入下得以形成,其具体形式包括文化产业基地评选热、文化产业博览会热、大型新建园区热、Loft热、文化产业村热等五种。针对当前的文化产业园区热,需要改变现有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引导不同城市和地区错位发展,架构学术界和政府的交流平台,并建立起文化产业园论证、审批、监督的有效机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梁学成  
目前产城融合已成为我国城市化与产业化互动发展的内在需求。本文结合我国文化产业园区与城市建设发展的相关理论与实践,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首先提出并论证了文化产业园区与城市建设互动发展的共同影响因素;然后以西安曲江新区为例,提出并论证了文化产业园区和城市建设之间存在融合及正向互动发展关系,同时分析并得出了文化产业园区发展和城市建设的直接与间接影响因素,以及两者之间的影响程度等结论;最后从政府支持、市场驱动、园区发展和城市建设四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梁学成  
目前产城融合已成为我国城市化与产业化互动发展的内在需求。本文结合我国文化产业园区与城市建设发展的相关理论与实践,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首先提出并论证了文化产业园区与城市建设互动发展的共同影响因素;然后以西安曲江新区为例,提出并论证了文化产业园区和城市建设之间存在融合及正向互动发展关系,同时分析并得出了文化产业园区发展和城市建设的直接与间接影响因素,以及两者之间的影响程度等结论;最后从政府支持、市场驱动、园区发展和城市建设四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冯丹娃  
现代社会,文化产业所创造的价值在GDP构成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大学人文学科应在坚持学术研究的同时,面向市场,把人文知识和人文学科研究成果转化为文化产品,并参与整合和推动开发我国的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这将有力地推动我国经济的增长,同时也将有助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褚岚翔  黄丽  
以我国31个省域为空间观测单元,结合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的方法 ,从时空演变和空间关联性两方面对我国2000-2015年间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数量的演变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分布的集中程度较高,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但区域之间的差异性在缓慢减小;省域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的空间自相关,表现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数量多的地区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数量多的地区相邻,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数量少的地区与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数量少的地区相邻;区域之间存在溢出效应。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应加强区域间的联系,重视国家政策的作用,避免盲目建园的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梁钦  
对于当前的物流行业来讲,建设智慧物流的举措已经受到较多的物流企业重视。智慧物流园区如果要体现最大化的物流运输价值,则有必要配备物流信息平台作为支撑与保障。面对现阶段的大数据背景,各地在建成新型的智慧物流园区时应当做到关注信息平台建设,确保在全面引进云计算、物联网以及大数据手段的基础上提升智慧物流园区的总体建设效果。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霍淑华  白翔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的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初步形成了具有省域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但产值总量偏少,市场主体偏小,结构水平偏低,市场化、多元化、社会化的融资机制亟待形成。建立文化产业园区,构建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有利于促进山西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博华  李忠斌  
文化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关联产业。文章利用区位熵、集中值、集聚指数对2004~2010年我国各省市文化产业进行测度分析,结果表明,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的区位熵年均值分别为0.9247、0.8687、1.6097、0.7211,西部地区呈现明显的文化产业倾斜,东部地区则占据较大市场份额。从年均增长来看,12省市处于增长状态,主要集中于西北和西南的青藏高原地区;其他19省市处于减少态势,主要集中于我国东南沿海和东北地区。进一步回归分析表明,城市化、教育经费、零售业、区域科研力度和邮电量对文化产业集聚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行业工资、金融支持、政府拨款等因素影响不显著。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中国文化产业集聚效应的动态研究"课题组  蒋萍  
本文利用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对中国文化产业的集聚效应进行具体测算,重点从当前现状、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中国文化产业的集聚效应现状表现为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呈现东高西低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区域集聚特征,文化产业集聚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2)动态来看,中国文化产业空间集聚特征保持不变,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较高地区集聚度上升,空间集聚区域不断扩大;(3)地理自然条件和文化资源禀赋对中国文化产业集聚的形成具有差异化影响,运输条件和经济状况对中国文化产业集聚的形成具有关键性作用,产业政策对中国文化产业集聚的影响作用逐渐降低。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马彪  卢华  王芸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经济和收入的增长总是会推动文化需求的发展。目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中期,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机制却还没有建立起来,这就使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缺乏有效的互动与链接:一方面是巨大的潜在需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娟  
"互联网+"时代正推动着教育信息化不断进行融合、创新与发展。智慧教育,作为一种有效途径,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教育者用来对传统课堂进行变革。分析了智慧教育和智慧课程的涵义,对智慧教学模式进行初步探析,基于相关经典理论和新兴理论构建了智慧教学模型结构,结合智慧型课程高职英语的教学实证研究,分析了智慧教学对学生成绩水平、师生教学行为的影响。实验表明,智慧课程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同时,智慧教育也对智慧学习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刚  
随着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产生了巨量的信息数据,其带来的信息风暴标志着我们进入了大数据时代。正如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加里·金所说:"这是一场革命,庞大的数据资源使得各个领域开始了量化进程,无论学术界、商界还是政府,所有领域都将开始这种进程。"大数据时代对文化产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大数据时代处理数据的能力无限上升,给文化产业的创新拓展了极大的空间。如果说湖南不是经济强省,但无疑是文化强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