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61)
2023(12683)
2022(10799)
2021(10136)
2020(8273)
2019(18340)
2018(17839)
2017(33557)
2016(18091)
2015(19378)
2014(18475)
2013(17499)
2012(15715)
2011(14131)
2010(13987)
2009(12954)
2008(12412)
2007(10727)
2006(9427)
2005(8265)
作者
(50465)
(41949)
(41928)
(39593)
(26669)
(20063)
(18981)
(16396)
(15955)
(14672)
(14065)
(13860)
(13345)
(12921)
(12865)
(12860)
(12827)
(12561)
(12240)
(12116)
(10362)
(10115)
(10001)
(9667)
(9518)
(9332)
(9285)
(9175)
(8324)
(8310)
学科
(64060)
经济(63982)
管理(54151)
(50511)
(41267)
企业(41267)
方法(27916)
数学(24117)
数学方法(23768)
(20572)
(18473)
中国(17675)
业经(16573)
(15757)
贸易(15749)
(15381)
(13716)
农业(13629)
(12865)
(11662)
地方(11362)
(11163)
财务(11135)
财务管理(11117)
技术(11110)
(10823)
银行(10785)
企业财务(10526)
环境(10508)
(10275)
机构
学院(244279)
大学(242137)
(98117)
管理(96609)
经济(96204)
理学(84293)
理学院(83401)
管理学(81842)
管理学院(81403)
研究(80960)
中国(61105)
科学(50862)
(49490)
(45368)
(44232)
(40238)
业大(38550)
中心(38086)
研究所(36826)
财经(36207)
(35678)
农业(35123)
(33077)
(31487)
师范(31055)
北京(30382)
(29838)
经济学(29269)
(28360)
财经大学(26953)
基金
项目(171870)
科学(136608)
基金(126806)
研究(122636)
(112415)
国家(111507)
科学基金(95960)
社会(79310)
社会科(75270)
社会科学(75254)
(66712)
基金项目(66512)
自然(63633)
自然科(62298)
自然科学(62282)
自然科学基金(61157)
(57036)
教育(56291)
资助(50826)
编号(49509)
成果(39049)
重点(38642)
(37327)
(36780)
(36594)
创新(34308)
科研(33580)
国家社会(33256)
课题(33153)
教育部(32069)
期刊
(104243)
经济(104243)
研究(66502)
中国(44419)
学报(40861)
(39701)
科学(36813)
管理(34701)
(33287)
大学(30321)
学学(28693)
农业(26971)
教育(24470)
(22305)
金融(22305)
业经(19693)
技术(18488)
经济研究(18151)
财经(16658)
(14320)
(13884)
问题(13173)
图书(12363)
(12240)
科技(12196)
(12033)
商业(11922)
技术经济(10973)
统计(10937)
(10815)
共检索到3507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谢卫红  曲静静  
大数据环境下用户隐私顾虑日益加深。尝试从用户对威胁的评估以及组织的隐私政策方面研究当下隐私现状,有利于企业在保护个人隐私的前提下更好地发展。基于保护动机理论,实证研究威胁评估、网络隐私顾虑和组织隐私政策(重要性认知)的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威胁评估和组织隐私政策都对网络隐私顾虑起正向影响作用;组织隐私政策作为调节变量,在威胁评估与网络隐私顾虑间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只在威胁评估与隐私控制的关系中起显著反向调节作用。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忠  赵惠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个人数据收集、处理和使用产生的隐私问题日益凸显。隐私顾虑直接影响到个人数据分享意愿,从而影响数据来源,制约大数据产业和技术发展,需要深入研究。通过509份调查问卷统计和20个样本的深度访谈,总结出国人隐私顾虑的3个维度,归纳为收集方信用、本人知情、事后救济。建议加强隐私意识教育,建立举报机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黎四奇  苗羽亭  
大数据时代,金融隐私所包含的个人信息已经成为重要的资源和财富。在享受大数据、云计算带来便利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面对其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包括但不限于信息被秘密收集、二次利用等新问题。目前,我国有关金融隐私权的保护尚未建立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因此,为保护金融隐私权,需确立金融隐私权的基本概念,明确和强化金融机构隐私保护的义务和责任,完善金融隐私侵权的救济机制。同时,亦可考虑引入选退保护模式。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续继  王于鹤  
本文以互联网用户虚构个人信息作为这一行为切入点,探讨在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兼顾隐私保护和数据共享,以加快数据要素市场培育。使用CGSS2017数据进行Ordered Probit等回归发现,用户受隐私顾虑影响,倾向于向互联网平台提供虚假个人信息。提升用户数字技能并不能显著降低个人信息虚构,但对个人隐私保护成效有正向影响;在线交易、在线社交需求增加,有助于缓解虚构个人信息的行为;且当用户对于平台相关企业普遍具有较高信任时,隐私顾虑会较少地转换为个人信息虚构。由此,本文建议政府着力打造安全的网络环境,提升国民数字技能,完善平台与用户间的信任机制,积极引导用户积极安全地共享数字经济的发展成果。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百灵  万璐璐  李延晖  
互联网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个人隐私信息被非法利用的现象日趋严重,隐私保护问题也因此受到广泛关注。基于隐私政策的隐私保护是一种按照既定的授权与约束规则,合法地使用网络用户个人信息的有效保护方法。文章对有关隐私政策的隐私保护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对该领域的研究内容进行了归纳与介绍,从隐私政策相关的实证研究、隐私政策的语法语义描述与分析、隐私政策协商与实践等角度归纳和分析了基于隐私政策的隐私保护研究的进展。最后,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给出了相关的建议。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张敏  李思虹  刘华玮  
对不同类型众筹平台的隐私政策进行科学评价,据此改善平台对用户网络隐私权的保障措施具有积极意义。文章基于国内外相关政策构建众筹平台隐私政策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熵值定权法对指标进行赋权,并选取主流众筹平台开展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众筹平台的用户网络隐私权保障情况整体不容乐观,个体差异巨大、保障水平参差不齐,对安全请求权和隐私利用权的保障效果优于对隐私知情权和隐私控制权的保障,需从规范隐私监管机制、建立分类隐私保护措施和优化隐私保护政策等层面进行优化。
[期刊] 求索  [作者] 彭三益  
大数据挖掘技术对于社会发展、模式创新和生活联系方式变革提供了巨大机遇,但与此同时其信息与数据的挖掘、收集与处理应用亦对传统隐私权益的保障与调整体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主动性、隐蔽性与强制性特征又引发了隐私权保护机制的重要变化,并对传统隐私权法律保护机制造成了较大的冲击,深刻影响了相应的法律适用性。为保护大数据挖掘技术背景下的隐私权益,宜扩充隐私权的客体及进行类型化管理,并基于侵权主体与受侵害主体之间的不对等性壁垒,设置倾斜的侵害标准认定体系,同时控制强制授权行为与挖掘利用行为,规范数据挖掘涉入领域,以期从整体与多层面实现数据社会中个人隐私权益的安全和主体性保障。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霍明奎  朱莉  刘升  
【目的/意义】移动社交网站深入到了每个人的生活,人类的网络化生存方式全面开启。考虑个体用户参与动机,在把握用户隐私顾虑和信任基础上,从优化用户感知、提升用户参与度角度来设计和运营网站,可以有效提升用户粘性和参与强度。【方法/过程】本文在构建了用户信任、隐私顾虑对移动社交网络参与动机和参与度影响模型基础上,收集调查问卷所获数据,应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对提出的研究假设及其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信任与隐私顾虑、隐私顾虑与参与动机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信任与参与动机、参与动机与参与强度之间
[期刊] 征信  [作者] 杨渊  
大数据是信息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产物。个人在互联网上的搜索信息、社交网站的信息都被拿来分析应用,而这些信息的应用会涉及个人隐私保护问题。目前,国外普遍加强立法以规范网络环境下的个人信息使用,同时也在探索一些新的数据使用模式,在确保个人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合理挖掘利用信息,创新数据增值服务,值得借鉴。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蒋玉石  张红宇  贾佳  杨力  
本文对行为定向广告(OBA)引发的网络用户隐私关注问题进行总结的基础上,介绍了美国和欧盟的网络隐私保护法规,并就网络环境下消费者的隐私与行为定向广告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期刊] 预测  [作者] 王小燕  
顾客担心个人隐私信息得不到有效保护是其不愿意使用网络银行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在网站上张贴隐私协议和隐私印章,能提高顾客对网络商家的信任和使用意愿。为此,本文以网络银行为研究背景,以理性行为理论为基础,探究隐私协议、隐私印章对我国网络银行顾客信任及其使用意向的影响作用,并应用结构方程方法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198个有效调查样本的研究结果表明:隐私协议、隐私印章两者既会直接正向影响顾客对网络银行的信任和使用意向,又会通过信任这一中介变量,对顾客的使用意向产生间接正向影响。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陈美  梁乙凯  
[目的/意义]从政策的角度,调查加拿大隐私影响评估的政策支持,为我国隐私影响评估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为政府保护公民隐私提供工具。[方法/过程]利用文献调研和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以加拿大为例,通过对文献资料和网站内容的调查,获取一手资料阐述加拿大隐私影响评估政策的发展历程,对政策目标、政策主体、政策内容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加拿大隐私影响评估政策的优势和不足。[结果/结论]提出提高政策执行人员技能、尽早制定PIA政策、加强PIA政策认同的建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鲁馨蔓  李艳霞  张初兵  
[目的/意义]泛在信息环境下,云内的共享性、个性化服务过程及泛在接入使得用户的隐私威胁不断加大,探索用户感知威胁的削弱因素及应对策略,将有助于解析泛在信息环境下用户自身复杂的信息保护行为,促进云存储服务的进一步发展和规模化应用。[方法/过程]结合心理学中的乐观偏差及应对理论,基于削弱因素——感知威胁——应对策略的研究逻辑,从乐观偏差、使用经验、官方认证3个维度分析对云存储用户感知威胁的不同影响,并验证乐观偏差对感知威胁到应对策略的调节作用。通过在线问卷调查,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对结构模型进行估计。[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使用经验、乐观偏差负向影响感知威胁,而官方认证的作用并不显著。此外,乐观偏差会负向调节感知威胁与问题应对之间的关系,但不会影响其与情绪应对的关系。研究结果可有助于揭示云储存用户感知威胁与应对策略的发生规律及内在机理,并为云服务提供商的风险管控以及国家工信部门的监管政策提供建议和参考。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孟晓明  贺敏伟  
社交网络大数据商业化开发利用主要有五种模式,文章针对各种模式中个人隐私泄露的主要原因,提出保护策略:每位社交网络用户要高度重视,规范网络社交行为,提高安防技能;尽快制定专门法律并完善现有法律;社交网络服务提供商应遵守行业安全规范,加强自律;尽快出台社交软件安全开发规范,强化安全测评,加强信息安全技术应用研究;尽快制定社会信息伦理道德规范,提高公民信息素养;设立网络安全监控警察,防范非法攻击。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凡菊  姜元春  张结魁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和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在网络交易过程中收集、利用和出售个人隐私数据的现象十分普遍。网络隐私的侵犯问题已成为信息社会的最大困扰之一,如何有效地保护个人的网络隐私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网络隐私保护的出现及其发展;其次,对网络隐私的价值问题以及电子商务中的信任问题进行讨论,重点探讨了目前网络隐私保护的4种方式;最后给出了网络隐私问题未来的研究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