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56)
- 2023(14079)
- 2022(11853)
- 2021(10833)
- 2020(8719)
- 2019(19258)
- 2018(18984)
- 2017(35389)
- 2016(18836)
- 2015(20676)
- 2014(20250)
- 2013(19953)
- 2012(18651)
- 2011(17274)
- 2010(17581)
- 2009(16588)
- 2008(15738)
- 2007(14135)
- 2006(13185)
- 2005(12145)
- 学科
- 济(102027)
- 经济(101950)
- 业(52058)
- 农(50623)
- 管理(43073)
- 农业(33890)
- 地方(29330)
- 方法(28766)
- 企(28477)
- 企业(28477)
- 中国(28392)
- 业经(25050)
- 数学(24251)
- 数学方法(24063)
- 学(17082)
- 发(16989)
- 制(16613)
- 地方经济(16057)
- 财(15732)
- 贸(15253)
- 贸易(15242)
- 易(14656)
- 融(14487)
- 金融(14486)
- 银(14453)
- 银行(14443)
- 行(14158)
- 环境(13810)
- 发展(13362)
- 展(13335)
- 机构
- 学院(271545)
- 大学(263278)
- 济(123078)
- 经济(120708)
- 研究(100121)
- 管理(99668)
- 理学(84445)
- 理学院(83493)
- 管理学(82191)
- 管理学院(81685)
- 中国(78082)
- 农(59683)
- 科学(58222)
- 京(55716)
- 财(51777)
- 所(50218)
- 中心(46213)
- 研究所(44940)
- 农业(44920)
- 江(43111)
- 业大(41804)
- 财经(39995)
- 范(38632)
- 师范(38314)
- 经济学(37536)
- 经(36128)
- 北京(35146)
- 院(35032)
- 州(34295)
- 经济学院(33444)
- 基金
- 项目(174042)
- 科学(137523)
- 研究(133666)
- 基金(124529)
- 家(107251)
- 国家(106227)
- 科学基金(90718)
- 社会(88162)
- 社会科(83240)
- 社会科学(83222)
- 省(70249)
- 基金项目(65659)
- 教育(58280)
- 划(56669)
- 编号(55906)
- 自然(53204)
- 自然科(51898)
- 自然科学(51891)
- 自然科学基金(50904)
- 资助(49445)
- 发(45156)
- 成果(44760)
- 重点(38999)
- 课题(38291)
- 部(37656)
- 发展(37327)
- 国家社会(36997)
- 展(36747)
- 创(36069)
- 创新(33757)
- 期刊
- 济(156978)
- 经济(156978)
- 研究(84381)
- 农(63969)
- 中国(61462)
- 农业(43097)
- 科学(38427)
- 学报(37975)
- 财(36186)
- 管理(34573)
- 业经(30519)
- 融(30267)
- 金融(30267)
- 大学(30244)
- 学学(28812)
- 教育(27457)
- 经济研究(23835)
- 技术(23650)
- 问题(21181)
- 业(20247)
- 财经(19485)
- 经(17032)
- 世界(16690)
- 农村(15862)
- 村(15862)
- 农业经济(15714)
- 经济问题(14812)
- 技术经济(14549)
- 版(14017)
- 贸(13729)
共检索到4342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静
农业经济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数据的运用可以有效分析农业经济和乡村旅游市场信息,有利于推动两者的协调发展。十九大上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农业经济与乡村旅游带来新的发展契机。此背景下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两者的协调发展,激发乡村经济发展活力,成为重要议题。本文首先对大数据的内涵及特征进行分析,其次介绍大数据下农业经济与乡村旅游的发展状况,最后探讨两者结合发展的策略,提升乡村经济整体发展质量。
关键词:
大数据 农业经济 乡村旅游 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廖晶晶
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质量日益提升,旅游成为最受欢迎的休闲活动,乡村旅游更是走入大众视野。乡村旅游的发展也为农业经济提供助力,文章针对大数据在乡村旅游和农业经济中的具体运用,提出两者协调发展的具体思路和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
大数据 乡村旅游 农业经济 协调发展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华杰
基于对不同类别的乡村旅游资源优势分析后发现,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类型乡村旅游模式及其策略,方能有效地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华琳 周成 王婷
乡村振兴战略为农业与旅游等产业协调发展带来重大发展机遇。本文基于熵值法构建了山西省农业旅游产业(以下简称:农旅产业)协调发展评价模型,研究发现:2006-2020年,山西省农业和旅游业综合发展水平总体呈逐年上升发展趋势,但农业发展子系统整体滞后于旅游产业的发展。农旅产业协调发展等级从2006年开始经历了中度失调、濒临失调、勉强达到协调水平几个阶段,未来产业间协调水平提升空间较大。由此从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加强人才体系建设,加强相关政策支持、加大资源整合力等方面提出促进农旅深度协调发展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
农业经济 旅游产业 乡村振兴 山西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海峰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农村发展进入了崭新阶段,在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农村面貌将发生改变。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重要问题,为此,从当前我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考虑,应进一步繁荣农村经济,推动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建设,因地制宜制定发展战略。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习波 李育好
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前国家为改进农村生产经济模块、促进其经济体系改革所推出的重大举措,其对巩固农村生产基础、强化产业科技发展、调整和改进生产产业结构等,有着极大的实践意义。基于当前政策的大力推行和不断深入,本文立足于当前乡村农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机遇,结合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乡村振兴第一书记日常工作的积累,深度剖析原因,积极改进方案,努力探索推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举措,对推动国民生活的质量提升,推进乡村经济体的高效建设,有着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业经济 发展机遇 推进举措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长浩 衣文
随着近年我国社会与经济快速发展,农业成为了有关部门关注的重点,虽然我国正在向工业化发展,但是农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为了保证经济稳定运行,有关部门还是需要通过合理的方式制定相应改革计划。因此在现代化发展背景下,我国就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合理的方式推动我国乡村经济与农业经济共同发展,以保证在工作中可以为农业产量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现代化发展带来帮助。不仅如此,在工作中还可以有效提高农户素质与专业能力,以保证可以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新方向。文章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遇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进行了总结分析。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业经济 问题 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丹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的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中的问题也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农业经济国际化的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本次研究以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国际化发展机遇和对策为方向,阐述了现在环境下存在的不足与挑战,力求可以更好地推动在新形势与环境之下,我国农业经济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蒋正云 周杰文 赵月
[目的]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从经济、社会和生态3个维度构建了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中部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水平和协调程度进行了系统研究,以期为乡村振兴背景下中部地区农业的优质高效发展提供一定参考。[方法]文章采用综合评价法、熵值赋权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中部地区农业现代化的综合水平及经济、社会、生态3个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定量测度和对比分析。[结果]2007—2017年中部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呈逐年提升的态势,经济、社会、生态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发展增幅表现为社会>经济>生态的总体态势;研究期间3个系统的发展始终保持在[0.800,1.000]的高度耦合状态,耦合协调度在0.554~0.779波动,由勉强协调发展为中级协调,协调质量总体由低水平向高水平方向迈进;各地区3个系统发展的进程并不同步,短板类型总体沿着"社会滞后—经济滞后—生态滞后"的轨迹演变。[结论]中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总体趋于不断优化,生态环境的恶化逐渐成为多数省份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雅
传统农业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不仅提升了农业资源综合效益,更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传统农业与乡村旅游二者基于产业融合的视角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传统农业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的意义和动力分析,探讨产业融合视阈下二者协调发展的模式,并提出产业融合视阈下传统农业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对策与建议,以期推动传统农业和乡村旅游更好地融合,拓宽乡村旅游发展路径,带动农村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有效提高农民收入。
关键词:
产业融合 传统农业 乡村旅游 协调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雅
传统农业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不仅提升了农业资源综合效益,更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传统农业与乡村旅游二者基于产业融合的视角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传统农业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的意义和动力分析,探讨产业融合视阈下二者协调发展的模式,并提出产业融合视阈下传统农业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对策与建议,以期推动传统农业和乡村旅游更好地融合,拓宽乡村旅游发展路径,带动农村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有效提高农民收入。
关键词:
产业融合 传统农业 乡村旅游 协调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罗文标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市场经济发展除了新科学、新技术的推动作用之外,制度创新与变迁也会对其产生影响。在我国旅游产业蓬勃发展之时,很多区域内的旅游品牌共享存在经济不协调的现象,主要体现为旅游屏蔽效应的出现与搭便车行为的存在。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对旅游品牌共享型乡村旅游经济不协调发展的原因进行剖析可知,是由于市场外部性与政府外部性的存在导致的。笔者建议,促进旅游品牌共享型乡村旅游经济协调发展应该组建类区域政府组织,共建共享交通信息网络,构建公平的收益分配机制并消除区域内市场合作壁垒。
关键词:
新制度经济学 旅游品牌共享 乡村旅游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罗文标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市场经济发展除了新科学、新技术的推动作用之外,制度创新与变迁也会对其产生影响。在我国旅游产业蓬勃发展之时,很多区域内的旅游品牌共享存在经济不协调的现象,主要体现为旅游屏蔽效应的出现与搭便车行为的存在。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对旅游品牌共享型乡村旅游经济不协调发展的原因进行剖析可知,是由于市场外部性与政府外部性的存在导致的。笔者建议,促进旅游品牌共享型乡村旅游经济协调发展应该组建类区域政府组织,共建共享交通信息网络,构建公平的收益分配机制并消除区域内市场合作壁垒。
关键词:
新制度经济学 旅游品牌共享 乡村旅游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贾巨才 孔伟 任亮
[目的]随着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旅游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但也带来一系生态环境问题。如何在高效健康地发展城市绿色旅游经济的同时,兼顾城乡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问题。[方法]以张家口为例,着力构建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指标体系,并辅以协调发展度模型,对2005—2016年张家口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进行定量测度。[结果]研究期内,张家口市旅游经济指数、旅游规模和旅游效益总体上呈现增长的趋势;生态环境协同发展指数、生态资源和环境治理指数波动较大;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指数由2005年的0. 24发展到2016年的0. 61。[结论]张家口市旅游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关联度逐渐增强,两者正处于协调发展的初级阶段,其耦合协调发展有着广阔的前景和良好的发展势头。未来在发展旅游经济的同时,应兼顾自身优越的地理环境,稳步推进城乡环境治理进程,促进两者协调健康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承华
乡村旅游是我国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发展乡村旅游对于优化农业经济结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有重要作用,是振兴农业经济,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战略步骤。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要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加强城乡旅游交流合作,并注意在开发和经营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农业经济的振兴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农业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