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96)
2023(14963)
2022(12518)
2021(11196)
2020(9736)
2019(21634)
2018(21288)
2017(40984)
2016(22151)
2015(24360)
2014(24340)
2013(23699)
2012(21509)
2011(18949)
2010(19413)
2009(18585)
2008(18457)
2007(16932)
2006(15104)
2005(14308)
作者
(61790)
(51414)
(50995)
(48929)
(32926)
(24254)
(23128)
(19711)
(19299)
(18519)
(17781)
(17378)
(16775)
(16435)
(16256)
(15559)
(15206)
(14824)
(14809)
(14644)
(12884)
(12720)
(12490)
(11995)
(11567)
(11463)
(11452)
(11378)
(10256)
(10234)
学科
(90041)
(86046)
经济(85902)
管理(82532)
(82516)
企业(82516)
(37402)
方法(36016)
(31040)
业经(30782)
(28189)
数学(26784)
数学方法(26597)
(24481)
银行(24336)
(24164)
财务(24128)
财务管理(24059)
中国(22984)
(22894)
企业财务(22877)
(22157)
税收(20682)
(20502)
(20298)
农业(19977)
技术(18947)
(18191)
金融(18184)
体制(16794)
机构
学院(308195)
大学(303888)
(129056)
经济(126466)
管理(121540)
理学(102965)
理学院(102006)
管理学(100700)
管理学院(100124)
研究(97197)
中国(85994)
(74255)
(63986)
财经(56413)
科学(55617)
(51167)
(51043)
(50273)
(48649)
中心(46675)
研究所(42641)
财经大学(41674)
业大(41404)
经济学(40293)
农业(39825)
北京(39224)
(38985)
经济学院(36598)
(35319)
商学(35043)
基金
项目(196836)
科学(156918)
研究(146668)
基金(145615)
(125773)
国家(124677)
科学基金(108835)
社会(95620)
社会科(90829)
社会科学(90806)
基金项目(76591)
(76324)
自然(68783)
自然科(67233)
自然科学(67219)
自然科学基金(66069)
教育(65642)
(62974)
编号(58625)
资助(58515)
成果(48220)
(44210)
重点(44200)
(44188)
(43038)
(41308)
(40975)
创新(40620)
国家社会(40574)
课题(39868)
期刊
(147984)
经济(147984)
研究(99142)
中国(66904)
(64468)
管理(49702)
(47431)
学报(43846)
(42873)
金融(42873)
科学(40806)
大学(34294)
学学(32860)
农业(31029)
财经(28954)
技术(25887)
教育(25572)
业经(24871)
(24741)
经济研究(23959)
(18948)
问题(18905)
财会(18713)
(18466)
会计(16711)
(16355)
技术经济(15697)
现代(14999)
(14738)
税务(14571)
共检索到4876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曾舒珩  
实体企业不仅会将更多的资金用于传统金融资产投资中,更会利用超募资金和多元化融资渠道开展影子银行业务,近年来我国影子银行化规模居高不下,对我国整个经济社会的中高速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形成严重负向影响。文章以2010—2021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政府审计、大数据税收征管与实体企业影子银行化间关系。研究表明:大数据税收征管能显著抑制实体企业影子银行化;政府审计能显著抑制实体企业影子银行化;政府审计显著增强大数据税收征管与实体企业影子银行化间的负相关程度。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世刚  黄一松  
以金税三期工程为代表的大数据税收征管增强了税收治理能力,提高了对企业过度投资的监督力度。研究发现,大数据税收征管通过提高企业会计信息透明度、降低企业内部代理成本对企业过度投资产生抑制作用,抑制作用在内部控制水平低、管理层持股数量少的企业更为明显。为此,有必要进一步夯实大数据税收征管平台的数据基础,提高金税四期工程等大数据税收征管的数据整合水平,做好大数据税收征管的"放管服"改革,全方位动态服务企业。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蔡蕾  
本文选取2005年-2015年A股上市公司,探讨了税收征管、公司避税与企业非效率投资三者之间的关系。在研究设计上,对企业非效率投资,区分了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实证结果发现:公司避税与企业非效率投资显著正相关,但更多地表现在与过度投资的相关性上。税收征管作为公司治理的外部机制,具有两面性。税收征管不会显著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反而会加剧投资不足,但是税收征管会有效抑制公司避税活动中的过度投资活动。本文的研究结论丰富了企业避税的代理观,进一步完善了对税收征管的公司治理效应的认识。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晓艳  梁日新  李英  
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加剧导致企业“脱实向虚”的现状越来越严重,进而阻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本文基于“金税三期”这一准自然实验,以2011—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DID)实证检验了大数据税收征管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大数据税收征管显著降低了企业金融化程度。机制检验发现,大数据税收征管通过加剧企业融资约束、缓解代理问题进而抑制企业金融化,有效发挥了“征税效应”和“治理效应”。进一步分析表明,大数据税收征管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作用在避税动机较强的企业以及公司治理水平较差的企业中更为显著,而在产权性质不同的企业中没有显著差异。本文丰富了企业金融化和税收征管的相关研究,也为数字经济背景下大数据技术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纪亚方  梁日新  池亚楠  
企业违规行为是阻碍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绊脚石”,防范治理企业违规行为,对于营造良好的资本市场生态环境至关重要。大数据税收征管作为一种外部治理机制,其能否以及如何抑制企业违规行为是一个急需关注的问题。基于此,借助“金税三期”税务稽查系统改革作为准自然实验,以2009—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大数据税收征管对企业违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大数据税收征管能显著抑制企业违规行为;大数据税收征管通过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度,进而抑制企业违规行为;大数据税收征管对企业违规行为的抑制作用在法律制度环境较差地区、内部控制质量较低的企业中更为显著。因此,建议夯实大数据税收征管的数据基础,提高大数据税收征管的数据整合能力;完善企业内外部治理机制,提升大数据税收征管的精准治理作用;完善资本市场的信息披露机制和市场监管机制,提高企业违规行为成本。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彬  郑雯  马晨  
本文探讨了税收征管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之间所存在的差异。研究发现,税收征管对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水平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税收征管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激励效应,而不是抑制效应。此外,相对于国有上市公司而言,在非国有上市公司中,税收征管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激励效应更为强烈。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研发投入起到了降低企业税收负担的效果,而且在税收征管与企业税收负担的正向关系中,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彬  郑雯  马晨  
本文探讨了税收征管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之间所存在的差异。研究发现,税收征管对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水平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税收征管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激励效应,而不是抑制效应。此外,相对于国有上市公司而言,在非国有上市公司中,税收征管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激励效应更为强烈。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研发投入起到了降低企业税收负担的效果,而且在税收征管与企业税收负担的正向关系中,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邓菊秋  杨加裕  杨春宇  
基于2008~2016年上市公司数据,借助“金税三期工程”在全国逐步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法探究大数据税收征管对企业税负粘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大数据税收征管能够有效缓解企业税负粘性,这种缓解效应在民营企业、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的企业以及财政创收压力较小地区的企业中较为突出。机制检验发现,大数据税收征管通过减少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规范税务机关征税行为、切实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等路径可有效缓解企业税负粘性。此结论可为持续完善税收信息化建设、进一步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和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提供理论支撑和经验证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志强   韩凤芹  
大数据税收征管对于构建“以数治税”新格局、推进税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以2015—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对象,以实施的金税三期工程为契机,考察大数据税收征管对企业税收遵从度的影响。研究发现:(1)大数据税收征管显著提高企业税收遵从度。(2)大数据税收征管通过降低企业真实盈余管理、降低企业寻租行为和加剧企业融资约束三个影响机制促使企业提高税收遵从度。(3)改善企业信息透明度和大数据税收征管的共同作用能够更为有效提高企业税收遵从度,而大数据税收征管对企业税收遵从度的提高作用在审计质量较低、独立董事比例较低、两职合一的企业更显著。研究对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和形成数字治理新格局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税务机关应注重发挥大数据税收征管的治理效应。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褚剑  方军雄  
作为一项强有力的政府监管措施,政府审计能否抑制国有企业高管超额在职消费行为是重要的研究话题。本文利用2010—2015年审计署实施的中央企业审计事件,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系统检验了政府审计对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高管超额在职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审计能够抑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高管的超额在职消费行为,并且政府审计的这种外部治理效应在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状况较好、审计署的监督力度较强时更为明显。本文的发现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政府监管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玮   张娜  
文章基于2010—2021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财务数据,借助“金税三期”工程对大数据税收征管进行刻画,实证检验盈余质量和大数据税收征管对企业税负粘性的作用机制与影响路径,研究表明:盈余质量的提升能显著抑制企业税负粘性;大数据税收征管能显著抑制企业税负粘性;大数据税收征管能显著增强盈余质量与企业税负粘性间的负相关程度。研究可为上市企业税负粘性治理、推动税制改革、改善企业盈余质量提供有益借鉴与参考。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孟庆斌  刘建涵  谢沛林  
近年来中国实体经济“脱实向虚”问题日趋严峻,金融系统风险不断累积。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以2009年一季度至2020年四季度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微观视角出发,考察了商业银行监管对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影响,探究金融监管政策能否发挥促进实体经济“脱虚向实”的重要作用。研究发现,加强商业银行监管显著降低了实体企业的金融化水平。该结果在考虑了内生性、测试了回归模型敏感性之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商业银行监管能够收窄企业金融-实体收益缺口,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度,进而抑制其金融化水平。进一步研究表明,商业银行微观审慎监管对企业金融化行为的抑制效果更显著,但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相互配合能够提升各自的效果。本文的研究明确了金融监管对微观企业的作用路径,构建了中国商业银行审慎监管指标体系的同时进一步探究了它的微观影响,为政府通过宏观调控引导实体经济“脱虚向实”提供了决策依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李增福  骆展聪  杜玲  汤旭东  
本文借助"金税三期"工程实施的"准自然实验"考察了大数据税收征管对企业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金税三期"工程的实施显著降低了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且对向上和向下的盈余管理均有抑制作用。机制检验发现,大数据税收征管通过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度而抑制了向上与向下的盈余管理,且没有证据表明在大数据征管下所得税成本和向上的盈余管理程度相关,这一结果支持了"信息机制"假说。进一步地,大数据税收征管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在避税动机更强的企业中更显著。此外,大数据税收征管还导致企业采用了更多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本文丰富了有关税收征管和盈余管理的文献,为大数据技术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参考。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百强  孙昌玲  伍利娜  姜国华  
本文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1999-2014年的数据进行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存在明显的纳税支出粘性现象,即企业利润减少时纳税支出的减少量小于利润等额增加时纳税支出的增加量。具体而言,当企业税前利润上升1%时,企业当期所得税费用上升0.81%;而当企业税前利润下降1%时,企业当期所得税费用仅下降0.60%。进一步研究发现,上述纳税支出粘性受到地方财政压力、外部治理环境和政治周期的影响,纳税支出粘性在地方财政压力较大、外部治理环境较差的地区以及党代会召开年度更加明显。最后,我们还发现较高的纳税支出粘性会对企业未来的经营产生负面影响,表现为盈利能力下降、市场价值降低。本文的研究表明,企业利润下降时其税收负担并没有相应程度地下降。本文的研究结论丰富了现有税收学术研究,并为我国税收政策制定和执行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干胜道  郭芙蓉  杨微  
以2008~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提高税收征管强度会显著提高企业税费粘性,增加企业税费负担,税收征管强度的差异将会导致企业税费负担的差异。此外,较差的地区治理环境也会显著提高企业的税费粘性,地区治理环境的差异将会导致企业税费负担的差异。进一步检验发现,"营改增"等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能够降低税费粘性,从总体上减轻了企业的税费负担。然而,经过分税种检验发现,增值税在改革后税负有所降低,而所得税税负不降反升。研究结论为国家政策的实施提供了微观证据,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初见成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