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96)
2023(5968)
2022(5303)
2021(4883)
2020(4125)
2019(8443)
2018(8439)
2017(15328)
2016(8113)
2015(8560)
2014(7738)
2013(6942)
2012(5914)
2011(4889)
2010(5270)
2009(5098)
2008(4116)
2007(3314)
2006(2880)
2005(2506)
作者
(19128)
(15811)
(15757)
(15013)
(10067)
(7424)
(7135)
(5953)
(5769)
(5436)
(5343)
(5144)
(4841)
(4709)
(4681)
(4629)
(4573)
(4516)
(4447)
(4445)
(3779)
(3718)
(3633)
(3594)
(3498)
(3464)
(3416)
(3312)
(3091)
(3044)
学科
(25451)
经济(25434)
管理(24489)
(19210)
(16211)
企业(16211)
审计(12100)
方法(11460)
环境(9986)
数学(9257)
数学方法(9148)
(8467)
中国(8139)
(7548)
业经(6686)
(6435)
各类(5852)
(5491)
财务(5474)
财务管理(5409)
(5338)
贸易(5326)
(5195)
(5145)
地方(5134)
企业财务(5113)
农业(5003)
(4735)
技术(4669)
规划(4622)
机构
学院(97033)
大学(93684)
管理(37709)
(37183)
经济(36411)
理学(33113)
理学院(32833)
管理学(32228)
管理学院(32066)
研究(27580)
中国(22365)
(19678)
(18892)
科学(16466)
财经(15414)
(14223)
中心(14187)
(14038)
(12825)
业大(12081)
(11937)
(11932)
师范(11827)
(11584)
经济学(11525)
财经大学(11411)
研究所(11192)
北京(11105)
商学(10539)
经济学院(10533)
基金
项目(69306)
科学(55055)
研究(53567)
基金(50205)
(43201)
国家(42853)
科学基金(37645)
社会(34889)
社会科(33195)
社会科学(33187)
(27773)
基金项目(26502)
教育(24156)
编号(23288)
自然(23071)
自然科(22492)
自然科学(22489)
(22487)
自然科学基金(22020)
资助(19374)
成果(18015)
重点(15711)
(15251)
项目编号(15087)
(15061)
国家社会(14884)
课题(14883)
(14721)
创新(14189)
(13924)
期刊
(39028)
经济(39028)
研究(26276)
中国(21783)
(16568)
管理(12289)
学报(12186)
科学(11331)
(10743)
教育(9849)
大学(9510)
审计(9295)
学学(8932)
业经(7798)
农业(7670)
经济研究(7605)
技术(7445)
财经(6785)
财会(6677)
(6580)
金融(6580)
会计(6077)
图书(6035)
(5846)
问题(4694)
商业(4546)
(4423)
通讯(4344)
会通(4330)
情报(4172)
共检索到1399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冯春雨  冯均科  钟越华  王鑫  
大数据时代政务舆情信息的激增对国家审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大数据环境下的舆情导向审计应运而生,其将被审计单位舆情数据作为一个全新的维度纳入审计分析过程中,以便更好地发挥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基于现行审计缺陷修复的大数据环境下舆情导向审计实施必要性的基础上再造审计流程,需要审计机关通过重塑审计人员思维并打造复合型审计队伍,细分审计流程与加强成员协作配合,注重“上下联动、左右协同”与共享数据、经验来实现。实施大数据环境下的舆情导向审计可以助力审计机关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现场审计工作,为畅通民意反映渠道提供支持。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黄微  李瑞  孟佳林  
[目的/意义]研究大数据环境下多媒体网络舆情信息传播要素和运行机理,为相关部门加强网络舆情信息监管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大数据技术、舆情理论、信息传播理论为基础,对大数据环境下多媒体网络舆情的特征进行分析,深入探讨大数据环境下多媒体网络舆情传播的主体、客体、媒体、本体、空间5个要素,在此基础上重点归纳总结大数据多媒体网络舆情传播机理,并构建传播机理的总体关系架构。[结果/结论]揭示多媒体技术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的内在运行规律,为大数据环境下多媒体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的研究提供新视角。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赖凯声  付宏  晏齐宏  李辉  
[目的/意义]已有的舆情研究主要以时间和事件视角为主,对舆情的空间维度及其背后的社会心理规律关注相对较少,“地理”视角成为弥补空间维度和社会心理分析的重要方向.同时,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为整合地理与心理视角提供了新的可能和机遇。[方法/过程]通过文献梳理与理论分析,提出了“空间维度—社会心理—地理舆情”关联模型以阐释地理舆情,总结了地理舆情的研究方法,归纳了地理舆情研究对于舆情治理的现实价值。[结果/结论]从方法论视角探讨了开展地理舆情分析的路径,并剖析了地理舆情对于舆情治理和区域政策的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任爱珍  徐坚  
大数据背景下高职网络舆情具有发生的常态化和应对的挑战性、发生的迅捷性和影响的广泛性、发生的地域性与议题的周期性、舆情焦点的集中性与关注的分散性、舆情客体的敏感性及载体的多样性等特征,而高职舆情引导与管理面临重要性认识不足、应对机制缺失、行为主体的特殊性等现状。因此,应采取提高主体认识、建立应对机制、利用大数据技术和坚守有关原则等应对策略,增强高职院校的网络舆情应对能力。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春侠  刘惠  储节旺  
[目的/意义]网络舆情治理关乎社会稳定和发展。新媒体环境的形成使得网络舆情变得更加复杂,大数据特征更加突出。因此,研究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治理的大数据能力建设更加迫切。[方法/过程]通过对CNKI、万方、维普、百度学术、Web of Science、Emerald管理学期刊库和Springer Link进行相关研究检索,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在对相关概念进行辨析后,探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的新特点及建设大数据能力的必要性,最后提出建设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治理大数据能力的思路。[结果/结论]发现网络舆情的大数据特征,如高增长、大规模在新媒体环境下得到加强,而且呈现出价值密度低、对抗性明显的新特点。并从舆情治理思维、舆情处理技术、人才培养体系以及舆情应急管理体系4个方面对大数据能力建设做了初步探讨,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希冀助力网络舆情治理实践。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洋洋  
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网民视角出发,将企业舆情视为"传感器",在综合考虑网络相关信息和网民在线发表信息频率的基础上,通过情感分析的信息处理方法,最大限度涵盖企业层面所有相关信息,整合形成信息传感信号。在综合运用相关技术实现企业信息结构化的基础上,通过对处理过的企业信息的深层挖掘构建具有综合性的企业情感指标,并与企业财务指标建立联系;最终构建一个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宸  韩夏  
当前网络舆情信息存在数据量大、流动快及数据非结构化等特点,难以实现对其快速、准确的分类。SVM算法和朴素贝叶斯算法都是性能优秀的传统分类算法,但无法满足快速处理海量数据。文章利用Ha-doop平台可并行处理分布式数据存储的优良特性,提出了HSVM_WNB分类算法,将采集的舆情文档依照HDFS架构进行本地化存储,并通过MapReduce进程完成并行分类处理。最后利用实验验证,本算法能够有效提升网络舆情分类能力与分类效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宸  韩夏  
当前网络舆情信息存在数据量大、流动快及数据非结构化等特点,难以实现对其快速、准确的分类。SVM算法和朴素贝叶斯算法都是性能优秀的传统分类算法,但无法满足快速处理海量数据。文章利用Ha-doop平台可并行处理分布式数据存储的优良特性,提出了HSVM_WNB分类算法,将采集的舆情文档依照HDFS架构进行本地化存储,并通过MapReduce进程完成并行分类处理。最后利用实验验证,本算法能够有效提升网络舆情分类能力与分类效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莉  
随着互联网技术应用的快速升级与渗透,海量的社会行为大数据加快形成,在这一背景下,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的思维和方法开展网络舆情管理已经成为各界的共识。但是,面对互联网多源异构海量的大数据,如何在网络舆情研判、管理中实现有效利用,是当前实现网络舆情管理水平提升、推进社会实现有效治理的主要问题。本文围绕这一命题,基于公共管理的视角,系统分析了当前多源大数据背景下公共部门对网络舆情管理环节有短板、监控覆盖面不全、研判能力较弱以及结果运用不足等问题,并从观念、产权、体制、技术等方面剖析了问题根源,据此提出了尊重互联网大数据规律,树立"大舆情"观念;构建公共大数据共享机制,消除"数据孤岛";加强理论研究,持续开展跨学科的追踪研究以及壮大网络舆情大数据人才队伍等对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莉  
随着互联网技术应用的快速升级与渗透,海量的社会行为大数据加快形成,在这一背景下,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的思维和方法开展网络舆情管理已经成为各界的共识。但是,面对互联网多源异构海量的大数据,如何在网络舆情研判、管理中实现有效利用,是当前实现网络舆情管理水平提升、推进社会实现有效治理的主要问题。本文围绕这一命题,基于公共管理的视角,系统分析了当前多源大数据背景下公共部门对网络舆情管理环节有短板、监控覆盖面不全、研判能力较弱以及结果运用不足等问题,并从观念、产权、体制、技术等方面剖析了问题根源,据此提出了尊重互联网大
[期刊] 征信  [作者] 毛通  谢朝德  
提出基于大数据的信用舆情监测指数,以实现信用舆情的跨领域、跨区域、多维度动态监测。通过改进选词方法和指数合成模型,将695个信用相关百度关键词,按照不同领域、不同维度分类加权合成舆情指数。研究发现,2011年至2018年全社会各领域对信用的关注度普遍提高,信用舆情持续升温;不同阶段、不同领域、不同区域、多个维度不同程度呈现结构性信用舆情特征。研究认为,基于百度大数据的信用舆情指数,能够及时捕捉并准确揭示各个领域信用舆情的变化特征,客观反映社会整体信用舆情态势,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陈雪刚  
[目的/意义]针对海量的微博舆情信息及微博在网络舆论场中的重要作用,如何快速、准确地获取微博舆情,是提升网络舆情实时监测及分析能力的关键课题之一。目前已能以较高的准确度获取微博舆情,但仍存在舆情获取耗时长问题,为较有效地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微博舆情快速自聚类方法。[方法/过程]该方法首先利用大数据技术抓取和处理海量的微博舆情信息,而后根据构建的微博文本相似度速算模型和文本自主聚类模型快速自主聚类微博舆情。文本相似度速算模型通过两文本间同名的特征词数与其特征词数量较小值的比值来度量文本相似度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冯子桓  梁循  牛思敏  
【目的/意义】舆情主题图谱可以实现舆情事件节点之间相互关系的形式化描述,构建舆情主题图谱对于有效分析和解决大数据时代海量、异构、复杂的舆情事件有重大意义。【设计/方法】对大数据时代的社交网络舆情主题图谱的研究现状、主题图谱构建、舆情调控等进行较为详尽的介绍,以社交网络分析相关技术方法为手段,挖掘出主题图谱中更深层次的知识关联与更广范围的知识范畴,从关键节点、关键路径、趋势模型等不同维度进行舆情主题图谱分析。【结论/发现】对社交网络舆情主题图谱的有效管理和应用价值进行探究,分析社交网络舆情主题图谱在经济、政治、生活等方面的实践应用的科学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英杰  黄微  李瑞  
网络舆情信息所表象及内隐的情感数据是其发生、发展和消亡的重要演变信号。文章在情感维度理论和离散情感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网络舆情信息的情感维度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分析模型内涵、各维要素的特征及相互关系,进一步阐释该模型中情感发展演变过程及其规律,从而为大数据网络舆情信息的分级监测和危机预警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魏伟华  
处于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其学生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的构建可借助于运用大数据技术。本文通过对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特征的介绍,结合大数据技术对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管理的应用价值,分析了当前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管理存在的问题,包括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模式落后、专业技术人才欠缺等,提出了挖掘关键用户资源、完善监测体系、建立预警处理机制、引导机制等策略,以期为消除网络舆情对高校产生的不良影响提供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