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319)
- 2023(18788)
- 2022(16113)
- 2021(15093)
- 2020(12648)
- 2019(28760)
- 2018(28909)
- 2017(55255)
- 2016(29840)
- 2015(33315)
- 2014(32599)
- 2013(31848)
- 2012(28915)
- 2011(25991)
- 2010(26326)
- 2009(24088)
- 2008(23324)
- 2007(20708)
- 2006(18030)
- 2005(15848)
- 学科
- 济(116297)
- 经济(116188)
- 管理(90370)
- 业(86631)
- 企(73027)
- 企业(73027)
- 方法(53318)
- 数学(45469)
- 数学方法(44673)
- 中国(31165)
- 农(30453)
- 财(29119)
- 业经(28619)
- 学(25312)
- 地方(24349)
- 技术(23237)
- 制(21953)
- 理论(21881)
- 贸(21134)
- 贸易(21120)
- 易(20482)
- 农业(20300)
- 环境(19705)
- 务(19081)
- 财务(18989)
- 和(18969)
- 财务管理(18955)
- 银(18466)
- 银行(18423)
- 划(18109)
- 机构
- 大学(411867)
- 学院(411860)
- 管理(165154)
- 济(160162)
- 经济(156518)
- 理学(142912)
- 理学院(141354)
- 管理学(138647)
- 管理学院(137864)
- 研究(133845)
- 中国(99479)
- 京(87487)
- 科学(83701)
- 财(73268)
- 所(66186)
- 农(63010)
- 中心(61600)
- 江(60829)
- 研究所(60355)
- 业大(60193)
- 财经(58802)
- 北京(55003)
- 范(54630)
- 师范(54118)
- 经(53359)
- 州(50034)
- 院(49162)
- 农业(49160)
- 经济学(47456)
- 技术(45063)
- 基金
- 项目(283298)
- 科学(223288)
- 研究(207990)
- 基金(204381)
- 家(177830)
- 国家(176359)
- 科学基金(152388)
- 社会(130364)
- 社会科(123613)
- 社会科学(123580)
- 省(111935)
- 基金项目(107659)
- 自然(99230)
- 自然科(96992)
- 自然科学(96969)
- 教育(95989)
- 自然科学基金(95207)
- 划(93500)
- 编号(85684)
- 资助(84250)
- 成果(69413)
- 重点(63193)
- 创(61377)
- 部(61076)
- 发(60312)
- 课题(58789)
- 创新(56736)
- 科研(53869)
- 项目编号(53707)
- 国家社会(53324)
- 期刊
- 济(173333)
- 经济(173333)
- 研究(116339)
- 中国(80678)
- 学报(64116)
- 管理(62481)
- 科学(58642)
- 农(56386)
- 财(56092)
- 教育(49897)
- 大学(48466)
- 学学(45077)
- 农业(39305)
- 技术(37938)
- 融(33783)
- 金融(33783)
- 业经(30022)
- 经济研究(28404)
- 图书(28021)
- 财经(27860)
- 经(23929)
- 问题(21806)
- 业(21588)
- 科技(20940)
- 技术经济(20500)
- 理论(19398)
- 书馆(19279)
- 图书馆(19279)
- 统计(19245)
- 商业(18837)
共检索到601149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熊回香 冯姗 胡春 王学东
[目的/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理念的深化,构建与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服务平台已成为现阶段的重要任务。[方法/过程]通过分析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服务平台的现存问题,依据信息融合三种关系的分析结果,文章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服务平台需融合公共信息平台、信息交易平台和信息论坛三大部分的理念。依据信息需求的不同,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服务平台共性化、个性化和特色化三种信息服务模式。[结果/结论]依据三种信息服务模式的创新,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知识服务系统进行案例分析,旨在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服务平台的信息资源保障与服务提供指导,从而推进产业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潘玉辰
本文通过前期的市场调研,分析了大数据环境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息个性化需求,并以此构建个性化信息服务框架。该框架由四个层次的系统要素构成,具体的信息服务模式包括5个方面,分别是个性化信息定制服务模式、个性化信息导航服务模式、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模式、个性信息检索服务模式和个性化社区服务模式。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邢大宁 赵启兰 宋志刚
文章在总结分析现有物流信息平台服务模式及其特征基础上运用云计算理论、商业生态系统理论和双边市场理论提出了基于云生态的物流信息平台服务模式创新。文章首先对云生态和物流信息平台服务的内涵与特点进行了分析;然后根据物流信息平台的功能和作用将其分为五类,并从平台性质、价值创造、核心功能、盈利模式、是否参与具体运作、典型企业、适用企业、存在的问题等八个方面对现有各种物流信息平台服务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接着提出基于云生态的物流信息平台服务模式,并分析了其概念模型、结构、业务功能、价值创造、盈利模式;最后给出了研究结论及展望。结论表明该模式在概念模型、主体要素、核心业务功能、价值创造、盈利模式等方面取得了创...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洁 肖海清 易明
[目的/意义]探索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息资源分层服务模式,对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信息资源服务实践及其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结合分层思想和“产业—企业—产品”结构范式,剖析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资源服务主客体,从产业共性、企业个性和产品特色3个层面构建信息资源分层服务具体模式,并采用案例研究法加以验证。[结果/结论]文章所选案例与信息资源分层服务模式具有适切性,但案例存在平台服务体系细分不足、数据更新不及时、服务方法较单一等问题,据此提出平台层面系统规划信息资源服务体系层级化设计、内容层面分类锚定信息和数据资源的融合化建设、方法层面积极推进大智移云现代技术的适配性运用的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宏起 苏萍 王珊珊 李玥
通过对不同创新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活动分析,系统归纳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需求内容,设计以线上服务申请、线下资源整合与创新服务对接三方面为核心的共享平台O2O服务实现过程,构建区域共享平台O2O服务的标准化与集成化模式,对黑龙江省科技创新创业共享服务平台进行实证研究,并提出相关服务策略,旨在不断提升区域共享平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创新服务效率。
关键词:
集群创新 区域共享平台 O2O服务模式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晓东 霍国庆 李天琪 袁永娜
系统综述国内外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资源管理文献,简要评价我国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息资源环境和信息资源服务能力,基于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资源需求及其服务能力的组合分析,导出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资源服务能力评价矩阵,讨论产业信息资源服务的6类关键要素,构建产业信息资源服务价值链,探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资源服务公益模式、商业模式和混合模式,提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资源服务价值最大化的三个理论假设。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贺正楚 吴艳
信息资源服务体系(IRSS-SEI)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信息资源网络服务平台(NSP-SEIIR)则是支撑该体系得以顺利运转的重要服务平台。基于这种认识,首先,分析IRSS-SEI的构建思路,并构建该体系;其次,提出以网络服务平台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息服务载体,为此对服务平台总体架构进行设计,设定各服务功能模块;最后,通过分析国内一个代表性网站,得出在建设IRSS-SEI和NSP-SEIIR时如何采取针对性措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志平 齐亚伟
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其内在的自我发展规律与特征,大数据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政策约束与绿色发展相互掣肘;技术赶超时可能面临投资型陷阱;产业融合容易导致产业链陷阱。文章在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的约束、产业特征以及发展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探讨战略性新兴产业路径突破的商业模式创新与价值构建:以价值创造突破创新约束;以绿色价值管控突破政策约束;利用大数据的透明性进行信用评估突破融资约束;通过价值网络资源共享的价值联构突破惯性约束。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郭天娇 邹国庆
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何种创新模式实现核心技术突破,进而促进产业稳步发展,是理论界与实务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创新模式选择上仍处于探索阶段,存在自主研发能力弱、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效率低下、产业化能力不强等问题。要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提升创新能力,建立一个面向世界、开放式的创新网络,通过内外部技术资源整合加速战略性新兴产业结构的变革。开放式创新能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的需求,打破产业技术发展瓶颈,实现产业发展与自身战略定位相匹配,向高端化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开放式创新可采取三种模式,即内向型开放式创新模式、外向型开放式创新模式和整合型开放式创新模式。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开放式创新发展,应加强相关政策扶持,实现技术创新和金融创新的双轮驱动,鼓励"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红玲
从产业维度和地区维度出发,引入资源环境因素,运用SBM(Slack-based Measure)方向性距离函数和GML(Global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测算了2005—2014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环境技术创新效率增长值,并将其分解为技术效率、技术进步、规模效率和技术规模四个影响因子。研究结果显示,在产业维度下,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环境技术创新效率偏低,原因在于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显著下降;在区域维度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环境技术创新效率从东向西依次减弱,且空间集聚性显著,但不同地区的增长渠道各不相同;考虑环境因素的GML指数总体低于不考虑环境因素的GML指数,其原因在于污染排放这一"坏"的产出拉低了地区环境技术创新效率。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秦字兴
针对政府补贴难以激励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创新驱动力的问题,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构建了一个旨在促进企业技术研发的政府创新补贴策略分析模型。假设产业呈现明显的创新驱动特征,模型分别针对政府理性决策与有限理性决策的情况,对政府创新补贴及企业创新投入策略进行了博弈均衡分析,并讨论了技术创新环境的改善对最优策略及局中人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创新驱动模式下,企业最优创新投入比例对政府补贴水平不敏感,且过高的补贴可能挤出企业创新投入,容易形成企业套利空间。此外,改善技术创新环境对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弱化政府管制对市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秦字兴
针对政府补贴难以激励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创新驱动力的问题,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构建了一个旨在促进企业技术研发的政府创新补贴策略分析模型。假设产业呈现明显的创新驱动特征,模型分别针对政府理性决策与有限理性决策的情况,对政府创新补贴及企业创新投入策略进行了博弈均衡分析,并讨论了技术创新环境的改善对最优策略及局中人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创新驱动模式下,企业最优创新投入比例对政府补贴水平不敏感,且过高的补贴可能挤出企业创新投入,容易形成企业套利空间。此外,改善技术创新环境对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弱化政府管制对市场的干预具有积极作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美平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近期提出的国家重点发展战略。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产业与新兴技术深度融合的产业,因此,技术创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路径的视角,通过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制约因素的分析,提出技术创新路径的共生模式。该模式能够把自组织创新、集合原生创新、次生模仿创新整合到最佳技术创新状态,从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又好又快成长。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技术创新 技术共生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志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与商业模式创新密不可分。本文厘清了商业模式相关概念,构建了分析框架,详细论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商业模式的相互关系。由于新兴产业的发展往往会推动不同类型的商业模式创新,其中充满了各种风险和成本,政府政策应从宏观(系统)政策和微观政策两个方面着手促进新兴产业的商业模式创新。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商业模式 创新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