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61)
- 2023(8033)
- 2022(6775)
- 2021(6364)
- 2020(5533)
- 2019(12986)
- 2018(13048)
- 2017(24919)
- 2016(13572)
- 2015(15176)
- 2014(14841)
- 2013(14023)
- 2012(12693)
- 2011(11288)
- 2010(11536)
- 2009(10129)
- 2008(9765)
- 2007(8720)
- 2006(7453)
- 2005(6556)
- 学科
- 济(54075)
- 经济(54050)
- 管理(36534)
- 业(33318)
- 方法(29833)
- 企(27306)
- 企业(27306)
- 数学(27281)
- 数学方法(26711)
- 农(13868)
- 中国(13399)
- 环境(12065)
- 学(11848)
- 财(11816)
- 业经(10909)
- 理论(10736)
- 划(9256)
- 地方(9217)
- 贸(8955)
- 贸易(8950)
- 农业(8887)
- 易(8729)
- 制(8486)
- 教学(8128)
- 技术(7994)
- 产业(7902)
- 务(7669)
- 财务(7633)
- 财务管理(7621)
- 和(7588)
- 机构
- 学院(185074)
- 大学(184962)
- 管理(72910)
- 济(72738)
- 经济(71255)
- 理学(63597)
- 理学院(62932)
- 管理学(61393)
- 管理学院(61089)
- 研究(58938)
- 中国(43215)
- 京(39332)
- 科学(37897)
- 农(31332)
- 财(30940)
- 业大(29761)
- 所(29499)
- 江(27372)
- 中心(27255)
- 研究所(27114)
- 财经(25557)
- 农业(24689)
- 范(24243)
- 北京(24228)
- 师范(23941)
- 经(23376)
- 经济学(22542)
- 技术(22012)
- 院(21716)
- 州(21397)
- 基金
- 项目(131441)
- 科学(103617)
- 基金(95045)
- 研究(94019)
- 家(83652)
- 国家(83040)
- 科学基金(71873)
- 社会(59143)
- 社会科(56343)
- 社会科学(56326)
- 省(52744)
- 基金项目(50058)
- 自然(47377)
- 自然科(46344)
- 自然科学(46335)
- 教育(45709)
- 自然科学基金(45474)
- 划(44082)
- 资助(40072)
- 编号(38452)
- 重点(30161)
- 成果(29883)
- 部(28610)
- 创(27773)
- 发(27609)
- 课题(26514)
- 创新(25932)
- 科研(25603)
- 国家社会(25047)
- 大学(24792)
共检索到2621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家年
[目的/意义]在借鉴"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基础上,提出情报工程师的培养设想。[方法/过程]在阐述情报工程学的内涵和情报工程教育的目标之后,依据现有情报人才教育的层次、方向和目标,进一步提出情报工程师的培养层次、方向和目标,并确定情报工程师应有的素质结构及其内涵。构建基于"知行融合,多方协同"的情报工程师培养模式,探讨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模式的运用。[结果/结论]提出多方协同构建情报工程教育的教学、实践和研究创新共同体。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扬军 何晓民
职业院校"三师型"教师具体内涵是什么,"三师型"教师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结构,职业院校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培养模式对"三师型"教师进行培养和建设,这些都将是职业院校"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所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从"三师型"教师的基本内涵出发,对"三师型"教师的素质结构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三师型"教师的培养模式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三师型”教师 素质结构 培养模式 建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叶章勇
高职教育以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知行合一"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高职教育的灵魂。本文以外语专业为例,运用比较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了"双师"的定义、特点以及培养途径。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双师型 师资培养 国际比较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沛民
工程专业人才素质和培养模式初论王沛民围绕面向21世纪的工程人才素质和培养模式,正在进行着广泛而热烈的讨论。本文试图由专业言及专业人才,继而讨论工程专业人才的质量标准和培养模式。一、专业和专业人才“专业”二字在汉语里是个涵义极其丰富的多义词。顾名思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廖娟 李小忠
美国的工程师培养涉及教育系统、政府、行业协会、企业4个方面。美国的工程教育重数学与科学理论知识,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注册工程师制度引导了工程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并使工程师的管理规范化;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来加强美国的工程教育;企业对员工培训的投入,保障了工程师的继续教育。工程师培养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工程教育改革有启示作用。
关键词:
工程师 工程教育 政府 行业协会 企业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胡亮 车喜龙
本文以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背景,将计算机科学的内在特征概括为"算法工程",提出了"培养算法工程师"的教育理念,从人才培养目标创新、课程体系调整、专业实践体系构建、专业认证体系构建四个方面对高校教育改革进行了积极探索,并针对"算法工程师"培养及认证的实际需求,提出了具体措施和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倩 欧阳骥
教育部发起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为各行各业培养满足行业需求的优秀工程师后备军。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需要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该计划的实施要求高校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全方位改革。文章借鉴了欧美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CDIO人才培养模式,并结合珠江三角洲软件行业人才标准和需求调研结果,从培养目标与规格、知识体系设置、工程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等几个方面探索了软件工程专业"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和实施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辅小荣 何坚强
高等工科院校以工程为导向的工程实践环节的实施是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中的一个关键。盐城工学院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过程中,通过深化校企结合形式,不断探索新形势下的工程教育新模式;分析工程需求,设计基于项目驱动的工程实践实施方案,为提高卓越工程师专业学生的工程职业素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项目驱动 卓越工程师 工程实践 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卜春梅 宫凯
国家的发展对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和卓越工程师培养提出了迫切要求,卓越工程师培养对高校大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更高,对学生的素质要求更为全面。人文素质教育作为卓越工程师素质培养工作中的重要基础性工程,对学生的自身发展和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借鉴世界先进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将对卓越工程师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人文素质教育 卓越工程师培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慧平 薛莉英 虞文贤 陈含英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国海天集团合作共同探索机电装备制造业现场工程师的培养模式,从能力标准、培养方法和考核体系三方面入手,基于装备制造过程的"做中学"理念来设计教学活动,构建由实物模型、小型装备和大型装备组成的实践教学平台体系,追求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并归纳出"企业主导、标准先行"的培养现场工程技术人才的一般过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伟 朱昱
机械类"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对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概述了我国机械专业本科学生的培养现状,针对机械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方法改革三方面入手,守正创新,从而提高机械类人才的培养质量,促进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培养模式 守正创新 改革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汤春华 迟恩先 刘允涛 吕娟
为使高校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企业需求,经过调研和分析,提出一种软件工程师通用人才培养模式,从课程建设的标准、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模式、课程的运行机制等方面,详述了该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法和思路。该模式注重校企校共建课程,突出岗-课一体化,采用"课堂+网络"课程双轨动态运行机制。通过教学实践证明,软件工程师通用人才培养模式符合现代教育规律,适应高素质人才培养需求。
关键词:
软件工程师 教学研究 教学改革 课程建设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晰巍 张长亮 蔡佳铭 于雪
[目的 /意义]通过对大数据环境下中美高校信息素养培养模式的比较分析,指导我国高校培养符合大数据时代需求的专业型和创新型人才。[方法 /过程]运用文献收集、网络调查和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选取美国和中国的4所高校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比较分析两国高校在大数据环境下信息素养培养模式方面的特点,为我国高校在大数据环境下的信息素养能力培养提供借鉴。[结果 /结论]通识教育培养模式侧重对大数据环境下大学生数据意识和信息伦理道德能力的培养;基于软件服务平台的培养模式侧重大数据环境下数据和信息分析处理技能的提高;嵌入学科专业培养模式侧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大数据 中美高校 信息素养 培养模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俊 李荣斌 汪烨 王廷军
作为新升本科地方院校,上海电机学院提出"培养和造就卓越的高等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文章结合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特点及其培养目标定位,在对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知识、技术应用能力、工程素质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工程素质为核心,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多途径培养技术本科生的工程素质与技术应用能力。
关键词:
技术本科 人才 培养模式 工程素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于天罡
本文在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现存培养模式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阐述了素质教育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意义,探讨了改进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高职人才素质教育的若干措施。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素质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