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61)
- 2023(12493)
- 2022(10392)
- 2021(9547)
- 2020(7979)
- 2019(17362)
- 2018(17124)
- 2017(31690)
- 2016(17179)
- 2015(18843)
- 2014(17831)
- 2013(16786)
- 2012(14823)
- 2011(12918)
- 2010(13207)
- 2009(12526)
- 2008(12118)
- 2007(11145)
- 2006(9761)
- 2005(8917)
- 学科
- 业(78922)
- 企(72514)
- 企业(72514)
- 管理(66997)
- 济(66406)
- 经济(66332)
- 业经(27369)
- 方法(27255)
- 农(24245)
- 财(23438)
- 中国(19962)
- 技术(19841)
- 数学(19167)
- 数学方法(18936)
- 务(18325)
- 财务(18312)
- 财务管理(18300)
- 农业(17927)
- 企业财务(17307)
- 理论(15493)
- 划(14934)
- 环境(13850)
- 制(13739)
- 和(13734)
- 技术管理(13544)
- 策(13168)
- 贸(11593)
- 贸易(11583)
- 地方(11483)
- 易(11247)
- 机构
- 学院(230318)
- 大学(226058)
- 济(95848)
- 管理(94515)
- 经济(94126)
- 理学(81304)
- 理学院(80547)
- 管理学(79335)
- 管理学院(78909)
- 研究(68663)
- 中国(54108)
- 京(46776)
- 财(44608)
- 科学(38979)
- 江(36085)
- 财经(35357)
- 农(33188)
- 经(32114)
- 中心(32018)
- 所(31953)
- 业大(29923)
- 范(29532)
- 师范(29336)
- 北京(29041)
- 研究所(28551)
- 州(28490)
- 经济学(28460)
- 商学(26971)
- 商学院(26713)
- 经济学院(25780)
- 基金
- 项目(150881)
- 科学(122590)
- 研究(118748)
- 基金(109175)
- 家(91973)
- 国家(91034)
- 科学基金(81677)
- 社会(77719)
- 社会科(73735)
- 社会科学(73718)
- 省(61972)
- 基金项目(57717)
- 教育(54806)
- 自然(49776)
- 划(49623)
- 编号(49087)
- 自然科(48711)
- 自然科学(48702)
- 自然科学基金(47867)
- 资助(41921)
- 成果(38808)
- 创(38436)
- 业(34906)
- 创新(34670)
- 发(33445)
- 课题(33408)
- 重点(33356)
- 部(32770)
- 国家社会(31941)
- 制(31284)
- 期刊
- 济(110676)
- 经济(110676)
- 研究(70067)
- 中国(49307)
- 管理(40980)
- 财(38311)
- 教育(34408)
- 农(32248)
- 科学(27921)
- 学报(26532)
- 大学(22990)
- 农业(22703)
- 技术(22678)
- 业经(21825)
- 学学(20251)
- 融(19366)
- 金融(19366)
- 财经(17755)
- 经济研究(17389)
- 经(15539)
- 业(14660)
- 技术经济(13840)
- 问题(13736)
- 科技(12585)
- 财会(12107)
- 现代(12034)
- 商业(11861)
- 贸(11138)
- 图书(10995)
- 世界(10650)
共检索到3501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高文兵 张尧学
大数据不仅为信息产业而且为整个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也为整个社会的产业结构和就业创业方式带来新的变革。●作为思维最活跃、网络技术应用最广泛、互联网思维接受度最高的群体,高校毕业生已成为投身新行业最积极的"前沿兵"。●帮助毕业生们转变思维,大胆"跨界",以适应电子商务给人才市场带来改变,是高á校教育的新课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萍
文章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部分在校生及毕业生的走访和调查,总结高校就业与创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观念要更新、领导要重视、队伍要精良、时间要统筹、内容要充实、创业教育要加强等改进措施,希望为高校就业与创业指导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指导 创业指导 创业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蔡海云
近年来,全球经济形势严峻,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仍然困扰着各大高校。因而,基于"互联网+"战略如何建立一个专业的就业创业平台,是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基于"互联网+"的就业创业平台建设对我国高新人才培养有着重要意义。结合目前高新企业实际用人的岗位需求,分析传统就业创业网络平台所存在的问题,针对平台的设计和定位提出了建设此平台的有效对策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
互联网+ 就业创业 平台建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瑞 陈加强
开展创新创业能力教育对于大学生自身发展、破解就业难题、实现国家"顶层设计"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深入剖析了当前国内院校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一系列弊病,从创新创业驱动这一独特视角出发,提出了树立"大就业"理念、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优化教学环节及师资队伍建设五个方面的探索,以期更好地完成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关键词:
创新创业能力 大学生 就业指导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纯华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赋能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有着独特的优势,它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将就业压力转化为创业动力;增强大学生就业资本,提高就业竞争力;加深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识,提升自我认知能力。目前,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面临着诸多问题,包括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融合度不够;师资力量缺乏,针对性培养和联动性效果不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不强,“等、靠、要”思想严重。面对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形势,高校就业指导需遵循文化引领、知行合一、协同推进等原则,转变学生就业观念,构建创业型就业服务平台,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开发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等,树立“创业光荣”的就业观,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和就业形态,最终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和就业能力。
关键词:
创新创业 大学生 就业能力 就业指导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宪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快速变革,网络经济迅猛发展,全民网络时代,网购、电子支付等新兴的经济形式迅速变革人们的生活。在提倡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有了新的尝试方式。但同时由于创业者缺乏相关的经验、对市场的认识不足等原因,大学生创业的风险仍然很大。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提高创新创业的成功率,侯丽红和季春林的《"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立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详细介绍了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基础及其发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琳
大学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实现大学毕业生高质量稳定就业,对于为我国储备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做好人才梯队建设、成就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在当下就业形势日渐严峻的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新途径。文章提出了创新创业助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路径:全面深化创新创业高等教育改革,加强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能力;拓宽就业领域,促进大学毕业生多渠道就业;优化大学毕业生创新创业就业环境,增强大学生就业机制间联动,完善保障服务制度;搭建"互联网+创新创业"大学生就业信息平台。
关键词:
创新创业 大学生 就业难 “互联网+”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历建萍
大学生是国家建设后备力量的重要组成,夯实其综合素质才能为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打下基础,才能让他们真正融入职场并“发光发热”,为企业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基于创新创业视角研究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策略既是寻找将创新创业素质融入渠道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满足时代需求大学生人才的关键入手点。由尹训红编写、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研究》一书以人力资源管理思维探讨了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与招聘配置管理、人力资源规划、规划和招聘、定位和培训、素质提升等方面的联系,能够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提供指导和参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高文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三次工业革命浪潮在我国产生的叠加效应,涌现了许多新产业、新部门,形成新业态。"新业态"为灵活就业提供经济组织载体,"大数据"为灵活就业提供发展平台,"互联网思维"为灵活就业提供理念保障。在当前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产业链延长、新的产业部门不断涌现的情况下,政府积极鼓励灵活就业有利于拓展就业新空间,扩大社会创造力。灵活就业是一种以个体自主创业、非全日制、经营方向转换跨度大和弹性工作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高文兵
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由此带来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关注。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727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在我国第三产业转型拓展和电子商务快速进入人们生活的当今社会,大学毕业生必须树立灵活就业新观念才能适应新时代的职场需求,才能保证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两不误。一、灵活就业概念的提出在当今的互联网金融大背景下,网络技术的迅速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燕飞 万军
基于创业视角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是经济全球化和人力资源要素国际化的背景下,着眼于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国民就业能力及核心竞争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需要,结合"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战略的实施,立足我国新的就业形势和大学生就业实际,借鉴国外先进的就业能力理论和应用成果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就业能力观点。这种新就业能力表现为一般就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充分融合和高度统一,旨在尝试着为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难题推开一扇"窗户"。
关键词:
就业能力 大学生 创业 界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涛
我国实行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数量大幅度增加,毕业生数量也随之增加,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大学生自主创业是缓解乃至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条可行之路。文章从创业教育的内涵和特点出发,借鉴国际经验,指出在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创业教育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创业 创业教育 大学生就业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汤吉军 刘仲仪
在假设大学生是经济人这一前提下,本文深入分析了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理性选择行为,寻找在风险、预期收益条件下大学生就业与创业选择的最优均衡及其变动,考察了沉淀成本、风险认知、交易成本、企业家资源禀赋等影响大学生创业意愿偏低的内在逻辑,最后提出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建议,关键在于完善竞争性创业市场和更好地发挥高等教育的引导作用。对于当前新常态经济形势,真正将大学生作为具有创新、开拓、冒险精神的创业群体,对于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 沉淀成本 交易成本 创业悖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宝贵
本文通过建立大学毕业生影响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匹配的理论,以及大学毕业生就业、创新、创业结构优化的一般趋势理论,并建立相关数学模型,依据国内外相关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和价值分析,揭示大学毕业生创业不仅是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而且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全局性、先导性、基础性工程。这对理解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由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和人力资本驱动,并加快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