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00)
- 2023(4776)
- 2022(3893)
- 2021(3959)
- 2020(3164)
- 2019(7359)
- 2018(7563)
- 2017(10971)
- 2016(7374)
- 2015(8312)
- 2014(8120)
- 2013(6580)
- 2012(5969)
- 2011(5448)
- 2010(5683)
- 2009(4440)
- 2008(4118)
- 2007(3929)
- 2006(3433)
- 2005(3153)
- 学科
- 教育(20651)
- 济(14254)
- 经济(14245)
- 中国(12716)
- 管理(11539)
- 理论(7496)
- 教学(7339)
- 业(7196)
- 方法(5954)
- 学(5415)
- 政治(5312)
- 数学(5208)
- 数学方法(5115)
- 企(5113)
- 企业(5113)
- 研究(4861)
- 思想(4781)
- 学校(4764)
- 思想政治(4328)
- 政治教育(4328)
- 治教(4328)
- 发(4297)
- 德育(4290)
- 工作(3987)
- 财(3985)
- 发展(3950)
- 农(3934)
- 展(3828)
- 革(3804)
- 学法(3594)
- 机构
- 大学(86305)
- 学院(77038)
- 研究(29393)
- 教育(28877)
- 范(23675)
- 师范(23620)
- 济(21978)
- 经济(21206)
- 管理(20764)
- 京(19955)
- 师范大学(19345)
- 理学(17533)
- 理学院(17228)
- 管理学(16588)
- 管理学院(16414)
- 科学(15819)
- 中国(15335)
- 北京(13547)
- 江(13290)
- 所(13157)
- 职业(12827)
- 中心(12538)
- 技术(12415)
- 研究所(12019)
- 财(11573)
- 教育学(11114)
- 院(10849)
- 州(10442)
- 研究院(8923)
- 财经(8834)
- 基金
- 项目(48839)
- 研究(47481)
- 科学(39394)
- 教育(31782)
- 基金(30128)
- 社会(26790)
- 社会科(25023)
- 社会科学(25017)
- 家(24161)
- 国家(23748)
- 成果(23716)
- 编号(23520)
- 省(20255)
- 科学基金(19746)
- 课题(19463)
- 划(19146)
- 年(17686)
- 项目编号(14910)
- 基金项目(14721)
- 规划(14203)
- 研究成果(13388)
- 性(12882)
- 部(12824)
- 度(12740)
- 重点(12573)
- 一(12402)
- 教育部(12250)
- 高校(11919)
- 大学(11621)
- 发(11538)
共检索到1318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曹银忠 邹琴
在当前的大数据时代下,各行各业为避免落后于时代的发展都在积极采取相应措施以应对大数据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位于思想领域的前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努力完善自身,在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三大特点——学生思想行为的波动性、教师教学的网络化、学生数据的价值性的基础上,应积极使用大数据监测学生学习、生活状况,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同时注意保护数据隐私、准确筛选数据等。
关键词:
大数据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机遇 挑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向征
大数据对思政教育研究最核心的意义在于可以及时、真实地反映人的精神需要和思想倾向。大数据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及时、真实地了解当前现实世界铺垫了基础。要避免技术至上主义的倾向,在保持应有理性的同时,让数据发出生动而鲜活的声音。当信息技术以迅猛之势席卷全球的时候,大数据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热点话题之一。联合国的一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张建江 杨斌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诸多挑战。新媒体的及时性和超越空间的性质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思路,成为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风向标和增强剂。随着网络的深度发展和网络环境的日益复杂化,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受到了挑战,把握"三个导向"、抓住"三个关键"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助推器。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体时代 高效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宋振航 黑晓卉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传播思想的重要手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新媒体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文章探讨了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机遇,分析了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提出了应对新媒体挑战的策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党波涛 陶宏开
"现在的学生不像以前的那么好教了,他们对老师的感情十分淡漠",这是很多成长于电脑进入中国大陆之前的高校工作者们的直觉。很多实际情况也的确就是如此:从课堂的到课率、校园的学习风气、集体活动的参与度、对事对人的评判标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江赛德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与变革的关键时期,在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在思政教育工作中,我们要正确把握机遇,积极面对未来的挑战,不断创新思政教育的方式,构建符合时代发展规律的思政队伍。《寻找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视角》一书由刘建军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探讨了当前思政教育所面对的挑战与机遇,并给出了相应的策略,这对于当前我国思政教育有着极重要的引导价值。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孟奇恺 高威 李巧珊
小小的绿色图标悄然走近人们的生活,尤其在大学生群体中,微信更是一跃成为主流沟通渠道。集交流、娱乐、信息平台等于一身的微信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具有时代性的机遇与挑战。微信信息来源多元,各种信息内容纷繁杂乱,但它新媒体的特点"迅捷、多样、受欢迎"又十分显著。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主动出击,迎接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抓住时代性的机遇,拓宽思想、增加渠道做好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
大学生 微信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夏振鹏
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数据分析技术不可或缺。现代高等教育阶段思想政治教育正面临转型,在数据技术与教育文化共同发展之时,教育对人类的社会实践行为和意识形态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教育对人类社会意识形态的优化与引导在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实践中尤其明显。思想政治学科所涉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政治阶层的知识内容对人类个体及社会群体的和谐发展具有规范作用。在高等教育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上升到了一种具备高度的科学意识观念的学习体系,学科内容与学科教育急需从刻板教学中寻求具备教化功能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具体可表现为教学范式到学习范式的转型。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兰明尚 郭丛斌
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即网络空间中的"亚文化"倾向、网络思想交锋、"个性张扬"的诉求。基于此,应从建立多维度的信息互动渠道、建立线上线下的问题解决机制、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吸引力、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战斗力等方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关键词:
网络时代 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空间治理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帆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虽然有成效,但是同时面临着学生积极性不足、教师地位"去神圣化"、思政学习缺乏系统性、西方意识形态冲击、谣言传播等挑战,需要认真思考相关对策。
关键词:
新媒体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风险与挑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岳伦
"80后"大学生已成为高校大学生的主体。"80后"大学生不同于以往大学生的独特变化必然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现实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从正确认识"80后"现象,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和打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络平台等方面着手积极予以应对。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刚
大学生网络舆情在时间、空间、态度、参与行为等方面呈现出当代大学生的时代特性,网络舆情表现出的多元价值观、内容良莠不齐、管理不到位现象已经影响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遵循大学生网络舆情特性,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建构系统完备的网络体系,以及改进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管理方式是新时期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网络舆情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蒋旦悦 刘丹平 汤燕 王佳霖
当前网络社交“圈层化”现象突出,需引起足够重视。网络社交“圈层化”具有在圈层传播中圈内开放与圈际分离、圈层群体话语权中平等性与层级性并存、圈层表达上圈内同质与圈际异质等特征,成因主要有社会思潮多样化、媒介服务精准化、认知结构碎片化。通过研究网络社交“圈层化”背景下圈层传播封闭性、圈层群体极化和圈层表达脱序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提出高校要增强互动参与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与价值引领,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从而引导网络社交“圈层化”影响下的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交价值观。
关键词:
网络社交 圈层化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蒋旦悦 刘丹平 汤燕 王佳霖
当前网络社交“圈层化”现象突出,需引起足够重视。网络社交“圈层化”具有在圈层传播中圈内开放与圈际分离、圈层群体话语权中平等性与层级性并存、圈层表达上圈内同质与圈际异质等特征,成因主要有社会思潮多样化、媒介服务精准化、认知结构碎片化。通过研究网络社交“圈层化”背景下圈层传播封闭性、圈层群体极化和圈层表达脱序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提出高校要增强互动参与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与价值引领,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从而引导网络社交“圈层化”影响下的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交价值观。
关键词:
网络社交 圈层化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