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85)
- 2023(9166)
- 2022(7803)
- 2021(7260)
- 2020(5737)
- 2019(13190)
- 2018(12750)
- 2017(23695)
- 2016(12796)
- 2015(13755)
- 2014(13447)
- 2013(13149)
- 2012(12435)
- 2011(11319)
- 2010(11609)
- 2009(10394)
- 2008(10142)
- 2007(9359)
- 2006(8677)
- 2005(7800)
- 学科
- 济(56967)
- 经济(56932)
- 管理(35473)
- 业(33292)
- 企(24981)
- 企业(24981)
- 地方(19775)
- 方法(19515)
- 农(18174)
- 数学(15904)
- 数学方法(15697)
- 中国(15190)
- 业经(13286)
- 农业(12946)
- 财(11997)
- 地方经济(11099)
- 策(10613)
- 学(10084)
- 贸(9760)
- 贸易(9752)
- 易(9397)
- 制(9288)
- 环境(9130)
- 划(7884)
- 理论(7829)
- 银(7782)
- 银行(7779)
- 和(7718)
- 融(7595)
- 金融(7591)
- 机构
- 学院(180343)
- 大学(175763)
- 济(74569)
- 经济(72923)
- 管理(69981)
- 研究(64441)
- 理学(59396)
- 理学院(58616)
- 管理学(57743)
- 管理学院(57347)
- 中国(49501)
- 科学(38745)
- 京(37746)
- 财(34723)
- 所(31640)
- 中心(29880)
- 江(28943)
- 研究所(28641)
- 范(27774)
- 师范(27622)
- 农(27280)
- 财经(26768)
- 经(24200)
- 院(24131)
- 北京(23876)
- 州(23171)
- 业大(23086)
- 师范大学(22225)
- 经济学(22155)
- 农业(20832)
- 基金
- 项目(120451)
- 科学(96397)
- 研究(92113)
- 基金(87236)
- 家(75736)
- 国家(75096)
- 科学基金(64499)
- 社会(59526)
- 社会科(56498)
- 社会科学(56488)
- 省(46756)
- 基金项目(46308)
- 教育(40641)
- 自然(39753)
- 划(39415)
- 自然科(38773)
- 自然科学(38766)
- 编号(38404)
- 自然科学基金(38052)
- 资助(34953)
- 成果(30834)
- 发(29167)
- 重点(27413)
- 课题(26312)
- 部(26174)
- 国家社会(24874)
- 创(24706)
- 发展(24100)
- 展(23733)
- 创新(23062)
共检索到2772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力钢 陈金
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为网民提供创造内容、信息交流的平台,也为旅游目的地有效开展营销提供了信息基础。本文以中朝边境县——宽甸满族自治县为例,以提升边境地区县域全域旅游品牌形象为目标,运用八爪鱼采集器和ROST Content Mining 6.0软件,对"携程网"等4个旅游网站中游记文本进行数据挖掘。研究发现,游客对"鸭绿江畔仙境宽甸"这一全域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感知较为全面,但在全域旅游发展过程中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的构建方面仍存在不足。因此,边境县在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过程中,应重点关注旅游基础设施、旅游大数据平台、产业融合等方面内容,高效释放旅游引领边远地区脱贫的功能。
关键词:
大数据 边境县 全域旅游目的地 形象感知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刘梦晓 袁勤俭
本文选取自然类、人文类和主题公园类共6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以微博用户发表的旅游目的地相关内容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从情感倾向和评价角度等方面探究了不同旅游目的地的正面和负面微博形象,并提出"借助微博获取游客反馈,宣传旅游目的地形象"、"举办赛事、节事活动,展现旅游魅力"、"加强区域合作,建立整合营销机制"、"提升旅游设施要素,保持旅游形象特色"等微博形象提升策略。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 景区 微博 形象 内容分析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辛璐琦 王兴元
文章在企业识别系统(CIS)理论基础上,开发了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识别要素评价量表,通过对355名游客的行为意愿的问卷调查,对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识别要素评价量表进行了整体验证。同时对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识别要素与游客行为意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识别要素评价量表整体结构良好,信度和效度值都处于较高水平,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识别要素通过品牌认同对游客行为意愿产生影响。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晔 李天元 赵帆
旅游目的地推广营销所使用的官方网站、微博、电子商务平台等网络渠道构成了旅游者接触目的地的网络界面。旅游目的地网络界面特征主要包含信息价值、友好性和交互性3个要素。为探索旅游目的地网络界面对旅游者体验及品牌形象的影响,构建了旅游目的地网络界面特征、旅游者体验与目的地品牌形象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发现,旅游目的地网络界面特征的3个要素通过功能体验和情感体验两个中介因素影响游客对目的地品牌形象的感知,但信息价值对情感体验的影响不显著。基于以上结论,对旅游目的地优化网络界面提出了策略建议。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 网络界面 品牌形象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帅辉 耿松涛
伴随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传统旅游模式已经满足不了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在此背景下全域旅游应运而生。在探讨全域旅游概念和特点的基础上,对全域旅游营销及品牌建设规划进行了深入探讨。各级政府要抓住全域旅游的发展契机,充分发挥"旅游+"战略优势,利用旅游业带动区域相关产业发展,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
全域旅游 营销策略 品牌策略规划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秦俊丽
口碑推荐是游客自发的一种公民行为,能为旅游企业或品牌带来无形且巨大的经济效益。本文聚焦于两种不同依恋类型——品牌依恋和地方依恋,考察两者对旅游目的地口碑推荐的积极影响。更重要的是,本文引入品牌形象和企业社会责任形象,并通过实证数据发现,在热情型形象的品牌中,品牌依恋对旅游目的地口碑推荐的影响更显著;在能力型形象的品牌中,地方依恋对旅游目的地口碑推荐的影响更显著;在公益导向形象的品牌中,品牌依恋对旅游目的地口碑推荐影响更显著;在盈利导向形象的品牌中,地方依恋对旅游目的地口碑推荐影响更显著。本文的结论有助于为旅游企业品牌形象建设提供实践参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志华 田书芹
伴随着城市环境的日益恶化,生态旅游得到了现代人的一致青睐,国家森林旅游目的地以其良好的绿色生态环境受到游客的普遍认可。本文以典型国家森林旅游目的地——重庆市永川区为研究对象,运用聚类分析法对永川景区进行K平均值聚类并探寻各景区之间发展的差距,根据游客对永川区19个生态项目因子的重要性感知和生态旅游体验满意度感知的得分,构建了游客生态旅游体验质量IPA总体定位图,以期能够有效提升国家森林旅游目的地生态旅游的品牌效应。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 生态旅游品牌 IPA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董建新
旅游目的地营销与旅游者的兴趣和态度高度相关。旅游目的地品牌建构已经成为旅游市场营销中的关键手段。就如何对旅游目的地进行品牌打造的相关研究在国内还刚刚起步,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探讨了如何通过形象构建来塑造旅游目的地品牌。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 品牌塑造 形象构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程励 陆佑海 李登黎 蒋晓婷
旅游目的地会向游客传递其特有的社会文化特质,旅游者由此形成对目的地品牌个性的认知,研究该现象将有助于理解目的地与游客的情感联系。基于目的地品牌个性理论,研究探索儒家文化语境下旅游者对美食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的感知及其对旅游意向的影响。以成都地区的游客为例,以儒家文化"五常"(仁、义、礼、智、信)道德体系为依据,提炼美食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词汇与量表,通过因子分析确定儒家文化视域下的美食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维度模型,通过回归分析确定该目的地品牌个性对旅游意向的影响,并检验旅游经历对目的地品牌个性与旅游意向关系的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连漪 姜营
随着当前广大消费者的物质文化及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出现多样化、特色化。旅游消费成为广大消费者休闲消费的一个重要方式。我国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旅游地为了更好地吸引消费者前往旅游地从事旅游活动,努力开发品牌,提升品牌知名度及品牌吸引力及美誉度。本文主要通过旅游消费者对桂林旅游目的地的品牌认知及消费价值认知进行研究,建立旅游地价值模糊评估模型,进行桂林旅游消费者调查分析,计算消费者对于桂林旅游地的价值认知等级,并在研究中发现桂林旅游地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旨在通过旅游地建设及消费价值认知的研究来发现桂林旅游的品牌价值,并通过研究形成提高旅游地品牌价值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
品牌 价值 旅游地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东峰
品牌定位是旅游目的地实施品牌战略的前提和基础。民族地区虽然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但在人口、自然环境、文化、民族个性等方面都具有自身的特点。对于身处其中的旅游目的地而言,品牌定位要立足于目的地的资源状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找出目的地拥有且符合市场潜在消费者需求的资源。在此基础上,结合竞争性目的地的定位,进一步找出目的地具有竞争性优势的资源之所在,以此作为定位的基点,并确定相应的定位策略和方法。在品牌定位中,要重视通过文化差异来塑造旅游目的地的品牌个性,提高旅游目的地的品牌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旅游目的地 品牌定位 路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祁明德 许晓音
县域旅游业是我国区域旅游的主要竞争主体之一,而县域旅游品牌的建设是主要的竞争工具之一,集中体现了县域旅游业的开发成果和发展水平。广州增城市发展县域旅游业成效显著,其发展具有较好的借鉴价值。增城市通过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已逐步形成富有特色的以"荔乡仙境生态健康游"为主品牌的县域旅游品牌体系,其品牌内涵逐渐丰富和饱满,已进入了品牌发展阶段,但也存在品牌核心价值不突出,独特性不够等问题。针对其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不断完善品牌体系、加强区域合作等县域旅游品牌建设的对策措施。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红梅 龙嬿升 梁昌勇 陈欣 张超
本文以宁夏贺兰山东麓为例,研究葡萄酒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影响因素。主要以游客及行业管理者为访谈对象,结合相关文献及网络资料来源,运用扎根理论与方法,通过开放性编码,得到影响葡萄酒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的七个因素:认知形象、情感形象、感知质量、感知价值、满意度、行为意愿、品牌形象提升;通过主轴编码构建了以上七个因素的基本典范模型,并梳理了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该研究有利于探索"旅游+葡萄酒"的新理念、新模式、新路径。为进一步构建和评价葡萄酒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提供借鉴。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徐海军 吕兴洋
本文以歌曲《成都》为例,基于感官营销理论,利用实验研究法,分析目的地歌曲对旅游者感知目的地形象的影响,探讨目的地营销中声音工具的作用与价值。研究发现:目的地歌曲显著地影响了旅游者对歌曲传递的目的地形象的感知水平,且旅游者对其中情感形象的评价高于认知形象;到访经验不同的旅游者对歌曲中目的地形象的评价差别不显著;目的地歌曲的主效应受到旅游者感知歌曲-目的地一致性的正向调节;受制于声音记忆的遗忘规律,目的地歌曲的影响效果随时间不断衰减,由即时听觉体验下的激活状态变为惰性状态,但通过短暂的歌曲复听可以得到有效地唤醒,其中对情感形象的唤醒效果优于认知形象。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为目的地声音品牌化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与方法指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