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64)
2023(9744)
2022(8771)
2021(8324)
2020(6923)
2019(16361)
2018(16413)
2017(30875)
2016(16694)
2015(18642)
2014(18479)
2013(18152)
2012(16397)
2011(14631)
2010(14346)
2009(12658)
2008(11962)
2007(10171)
2006(8732)
2005(7340)
作者
(46365)
(38260)
(37894)
(36193)
(24437)
(18262)
(17354)
(15237)
(14555)
(13524)
(13264)
(12747)
(11922)
(11885)
(11757)
(11607)
(11434)
(11423)
(10880)
(10745)
(9427)
(9271)
(9083)
(8664)
(8553)
(8472)
(8412)
(8355)
(7582)
(7580)
学科
(63941)
经济(63875)
管理(47182)
(44167)
(37136)
企业(37136)
方法(32384)
数学(27985)
数学方法(27684)
(16351)
中国(16103)
(15397)
业经(14812)
(14228)
地方(12893)
理论(11295)
农业(11089)
(11083)
贸易(11078)
(11039)
(10742)
技术(10437)
环境(10157)
(10042)
财务(9983)
财务管理(9968)
(9766)
教育(9546)
企业财务(9445)
(8932)
机构
大学(230118)
学院(227187)
管理(95701)
(86387)
经济(84435)
理学(84098)
理学院(83217)
管理学(81776)
管理学院(81386)
研究(72124)
中国(51920)
(48813)
科学(46178)
(37858)
(34955)
业大(34686)
(33676)
中心(32925)
研究所(32304)
财经(31389)
北京(30631)
(30622)
(30482)
师范(30247)
(28680)
(26554)
农业(26369)
(25634)
经济学(24975)
师范大学(24700)
基金
项目(164874)
科学(129336)
研究(122057)
基金(119387)
(103226)
国家(102360)
科学基金(88470)
社会(75363)
社会科(71356)
社会科学(71336)
基金项目(64506)
(63961)
自然(58055)
自然科(56695)
自然科学(56685)
自然科学基金(55622)
教育(55517)
(53862)
编号(50977)
资助(48638)
成果(40724)
重点(36170)
(36009)
(34424)
(34392)
课题(33699)
项目编号(32085)
创新(31976)
科研(31697)
教育部(31042)
期刊
(89176)
经济(89176)
研究(64476)
中国(37743)
学报(35769)
管理(33326)
科学(32930)
(29782)
大学(26980)
(26857)
教育(26322)
学学(25112)
农业(21513)
技术(19473)
(15402)
金融(15402)
图书(15388)
业经(15094)
财经(14239)
经济研究(13903)
理论(12493)
(11934)
科技(11853)
实践(11786)
(11786)
问题(11589)
情报(11516)
技术经济(10864)
(10675)
现代(10292)
共检索到3134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SULA C A  赵柯然  真溱  汤珊红  
传统上,机构研究主要受到两方面因素的限制:(1)物理方面,如难以招募到有代表性的参与者;(2)道德方面,如对参加者可能造成的危害及对弱势群体的保护。(一)伦理框架应对这些问题,我们借用依隆大学PERCS提出的教学模块——"田野调查伦理"。尽管各种与人相关的调研都会存在以下问题,在此我们重点关注大数据带来的一些特殊问题。(二)大数据提出的新问题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梁宇  郑易平  
大数据技术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导致信息污染、信息异化和信息鸿沟等问题不断涌现,信息隐私、信息安全面临更大挑战。文章在分析大数据时代信息伦理问题成因的基础上,认为治理大数据信息伦理问题要从倡导大数据信息伦理的规范原则、建立和健全法律、借助技术手段、提高用户的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信息行为主体的道德教育等五个方面进行。研究大数据时代信息伦理问题与治理,能够促进大数据时代信息伦理的健康发展,推动大数据技术的科学合理利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三女牙  杨宗凯  李卿  
教育数据伦理是对教育数据产生、采集、存储和分析利用过程中所应秉持的道德信念和行为规范的理性审视。教育数据伦理以价值构建与认同为根本挑战,以利益机制设计为主要抓手,蕴含时序性和情境化的动态性。明确教育数据的价值定位,界定教育主体的数据权利,厘清教育数据的教育效用,是教育数据伦理面临的基本问题。对教育数据伦理的研究,从传统伦理学视角,须推进道德自律、法律法规与监管;从技术视角,应从教育服务的各个环节进行伦理渗透,避免技术异化;从教育视角,要提升教育管理者和教师的教育数据素养。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梁宇  
科研数据伦理是科研伦理和数据伦理的交叉融合,既是数据伦理的一个新的领域,也是科研伦理的组成部分,它对研究人员的科研数据行为具有重要意义。相较于小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的科研数据伦理遭遇的知情同意与数据隐私、数据主体身份危机、科研数据歧视与偏见和共享不信任等伦理难题更为突出。为规范研究人员的科研数据行为,文章提出要从“IRRI”原则的明确、积极健康科研文化的培育、法律监管制度的完善、统一协调组织的建立等方面对其加强规制。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释放出数据生产要素的科研价值,推动实现高水平、高质量的科技自立自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戚万学  谢娟  
教育大数据是由数据主体、数据客体、教育活动和教育数据四个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教育大数据的伦理诉求具体表征为主观上的自我保护需要和客观上的社会保障需要,明确伦理诉求是治理伦理风险的前提条件。教育大数据的伦理诉求是数据主体和数据客体等结构要素对伦理价值的共同追求,即数据主体以"有用无害"为表征的内生性诉求,数据主体以"责任担当"为表征的外发性诉求,数据客体以"数据权利"为表征的内生性诉求,数据客体以"制度保障"为表征的外发性诉求。四个方面的内涵表征相互关联,形成从低到高的伦理诉求层级。教育大数据伦理诉求的最终实现有赖于教育大数据伦理共同体的建立和维系,即以伦理精神共同体促进共识性伦理信念的形成,以伦理交往共同体打破沟通壁垒、明确责任担当,以行业规范共同体实现数据权利的制度保障,以伦理文化共同体增强大数据技术与教育人文的共通。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燕南  赵中建  
大数据为学习和教育的变革提供了优质化反馈、个性化定制和精准化概率预测,同时也存在隐私泄露侵害尊严、过往数据束缚个体发展、数据主导决策禁锢学业进步等伦理威胁。在大数据的教育应用过程中推动自主性原则、善意性原则、公正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等伦理原则的建立和健全,有助于规避伦理风险、权衡预期受益与潜在威胁、平衡各参与方的利益关系、推动人类价值与技术发展的和谐共进。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卓   王素   林春宇   李娜  
平台经济的发展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也面临侵犯消费者隐私和信息安全等大数据隐私伦理问题的严峻考验。基于此,本研究针对平台经济大数据隐私伦理遵循问题,在平台、消费者和政府联动关系的基础上,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了不同监管情形下三方参与主体策略选择的动态演化过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用户提高维权意识,对平台遵循大数据隐私伦理具有倒逼作用;政府提高平台失信失责成本、提升监管水平和加大处罚力度,有利于平台加强大数据伦理道德自律建设;平台提高自身治理效率、降低用户隐私数据泄露/滥用事件发生概率,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平台进行自律自治。根据研究结果,可从建立包容多元的隐私伦理监管框架、完善法律法规配套制度、建立平台自律自治机制入手,防止平台经济大数据隐私伦理失范。本研究为互联网平台加强自律自治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决策依据,有利于推动平台经济规范有序发展。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苏杰初  
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数智时代,伦理风险防控是数据治理的关键目标,更是图书馆提升数据价值与创新数据服务的前提。文章运用扎根文献研究方法梳理图书馆数据治理的隐私侵犯、数据失真、数据侵权、数据鸿沟等伦理风险及其防控原则;从制度伦理和德性伦理维度剖析伦理机制风险防控的合法性与可行性,深入探究图书馆数据治理伦理机制的理论框架及实践路径。文章指出图书馆数据治理伦理机制的伦理分析、伦理干预和伦理调适能有效防控数据治理伦理风险;同时,以数智赋权维护机制的运行秩序,以数智赋能提升机制的防控能力,以数智赋德培养主体的数据道德是数智时代图书馆数据治理伦理机制的优化路径。数据治理伦理机制是数据伦理从理论走向实践的重要通道,具有伦理风险防控的理论前瞻性和实践指导性,能为图书馆完善数据治理体系与提升数据治理能力提供理论范式。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欣荣  罗小燕  
大数据将万物数据化并将世界透明化,于是习惯于隐藏起来的人性突然被彻底暴露于大庭广众之中,由此引发了诸多伦理问题。传统的伦理学从消极伦理观出发,认为大数据给人类带来了隐私、公平与安全等问题,于是开出了阻止和治理的药方,试图用旧伦理规制大数据。但从积极伦理观来看,大数据及其透明世界也可能给我们带来真诚、平等、自由、安全和个性等人性的本真回归。大数据革命的历史车轮无法阻挡,只能坚持数据开放,提升数据能力,缩小数据鸿沟,并且改变隐私观念,重建伦理体系,追求有限自由,以积极的伦理态度拥抱大数据时代。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周涛  
一个以大数据为原材料,以人工智能为引擎的新科技时代的到来不可阻挡。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个人隐私、数据独裁、新型智能生命等让人担忧的问题。回顾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伦理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现状,着重从中立性、时效性、导向性三个方面介绍大数据于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具体伦理挑战。续篇将介绍边界问题、隐私问题和责权问题,并简述当前有效的应对策略以及未来开放性的政策和技术问题。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信息伦理是指涉及信息开发、信息传播、信息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伦理要求、伦理准则、伦理规约,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新型的伦理关系。西方学术界对信息伦理的研究起步较早。1985年,J·H·穆尔在《元哲学》杂志上发表《什么是计算机伦理学?》,对计算机技术的运用中发生的一些“专业性的伦理学问题”进行了探讨。1995年,斯皮内洛出版了《信息技术的伦理方面》一书。在西方还制定有一些具体的道德准则,如美国计算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文英  陆根法  姜冬梅  刘丽莉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从深层次上讲就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不正确认识。本文分析了环境伦理对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价值,提出了公众环境伦理教育的内容以及针对政府、企业、学校、农村和社区等不同对象进行的环境伦理教育中各有特点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凯  
教学伦理是国外教学研究领域新近崛起的研究主题,先后历经了概念上的"清思"、领域上的"拓荒"、发展上的"多元化"的三个发展阶段,形成了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这对我国教学研究的拓展与教学论学科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陈靖  
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第19条关于信息自由的相关陈述是国际图书馆协会和机构联合会图书馆伦理规范的基石。《关于图书馆与知识自由的声明》《图书馆员及其他信息工作者伦理准则》《互联网宣言》《被遗忘权》及《网络中立与零评价》系列文件的颁布标志着国际图联图书馆伦理规范日趋完善。建立专业化组织、达成伦理规范的共识、形成伦理规范体系及伦理规范内容的兼容并包和与时俱进是国际图联图书馆伦理规范的基本特征,对国内图书馆伦理规范的发展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