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70)
2023(13860)
2022(12294)
2021(11639)
2020(9660)
2019(22430)
2018(22337)
2017(41883)
2016(22509)
2015(25235)
2014(24978)
2013(24300)
2012(22317)
2011(19836)
2010(20127)
2009(18075)
2008(17437)
2007(15549)
2006(13714)
2005(12025)
作者
(63414)
(52452)
(51919)
(49498)
(33476)
(25110)
(23746)
(20466)
(19893)
(18766)
(18102)
(17571)
(16594)
(16356)
(16069)
(16021)
(15671)
(15591)
(14901)
(14871)
(12930)
(12872)
(12527)
(12013)
(11726)
(11648)
(11576)
(11563)
(10437)
(10321)
学科
(83596)
经济(83489)
管理(69644)
(66726)
(57135)
企业(57135)
方法(37955)
数学(31824)
数学方法(31381)
中国(24585)
(23391)
(22167)
业经(20677)
技术(20191)
(18909)
地方(17052)
(16294)
理论(16234)
农业(15561)
(14696)
贸易(14685)
(14631)
(14277)
(14248)
银行(14242)
(13840)
财务(13766)
财务管理(13731)
(13516)
环境(13507)
机构
大学(311165)
学院(309795)
管理(126706)
(118611)
经济(115816)
理学(109310)
理学院(108121)
管理学(106191)
管理学院(105627)
研究(100501)
中国(75967)
(67101)
科学(63083)
(55248)
(49519)
中心(46838)
(46042)
(45468)
业大(45267)
研究所(45005)
财经(43850)
北京(42767)
(42169)
师范(41807)
(39783)
(37591)
(36838)
农业(35636)
经济学(34180)
技术(34108)
基金
项目(213974)
科学(168499)
研究(160111)
基金(153525)
(133300)
国家(131859)
科学基金(113730)
社会(99127)
社会科(93758)
社会科学(93729)
(84648)
基金项目(82104)
教育(73683)
自然(73499)
自然科(71791)
自然科学(71777)
(70808)
自然科学基金(70473)
编号(66568)
资助(62006)
成果(54666)
(48102)
重点(47393)
(46159)
课题(45576)
(45072)
创新(44143)
项目编号(41770)
科研(40364)
大学(40171)
期刊
(131016)
经济(131016)
研究(91706)
中国(61736)
管理(48279)
学报(47125)
科学(43727)
(42033)
(41793)
教育(40955)
大学(35904)
学学(33153)
农业(29222)
技术(28986)
(25793)
金融(25793)
业经(22130)
财经(20615)
图书(20558)
经济研究(19815)
(17562)
科技(17344)
问题(16772)
理论(15939)
(15506)
技术经济(15426)
实践(14699)
(14699)
现代(13904)
书馆(13832)
共检索到4575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军  姚飞  
当前,一个大规模生产、分享和应用数据的时代已经开启。庞大的人群和应用市场,复杂性高、充满变化,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复杂的大数据国家。从国家层面看待大数据问题,制定引导大数据研究和大数据应用的相关政策,构建大数据背景下的国家创新系统,是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本文从大数据引发的思维变革、商业变革和管理变革三个方面入手,分析大数据将会对我国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为大数据时代国家创新系统的构建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郭树东  关忠良  肖永青  
国家创新系统是为了创造、扩散和使用新的知识和技术,由一个国家的社会机构组成的网络。本文分析了我国国家创新系统存在的问题,并以企业为主体对国家创新系统进行了重新构造,同时给出了国家创新系统新的分析框架。
[期刊]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Documents Publishing House)  [作者] 郭树东  关忠良  肖永青  
本文分析了我国国家创新系统存在的问题,并对国家创新系统进行了重新构造,同时给出了国家创新系统新的分析框架。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陈子凤  官建成  楼旭明  谢逢洁  
本文通过投入产出法测度ICT对其他部门的生产影响和技术溢出作用,发现ICT制造业对其他部门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但整体经济对ICT制造业的拉动作用在2010年发生显著下降,ICT制造业对其他部门的技术溢出主要发生在设备制造业,对传统部门的溢出和融合尚待提升,ICT服务业对其他部门的影响力和感应度均较弱。推动ICT和其他部门的融合,发挥ICT的信息基础设施和通用技术作用,对实现工业信息化、产业结构升级和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崔新健  章东明  
本文阐述国家创新系统(NIS)开放状态的两种形式:开放式国家创新系统和国家开放式创新系统,对这两种NIS开放状态的特点进行归纳,并从创新主体和子系统角度对NIS的创新路径选择分别进行梳理,最后探索影响NIS开放式演化的因素。研究发现目前NIS开放性研究的系统性和可衡量方面还需加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宏,张薇  
国家创新系统主要分为三种类型:逆向的国家技术创新系统、正向的国家创新系统和双向连动的国家知识创新系统。在比较分析了美国、日本、俄罗斯、德国、中国台湾、韩国的国家创新系统的特点后,本文总结了各国家和地区建设国家创新系统的经验。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蜀湘  陆小成  
国家低碳创新系统是面向低碳技术创新的由多个组成要素构成的国家创新网络体系,构建促进国家低碳技术进步和低碳经济发展的结构—功能框架。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需构建国家低碳创新系统,选择加强低碳技术支撑、强化低碳制度保障、优化低碳产业结构、构建低碳创新合作框架、夯实低碳创新的社会基础等发展道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兴,汤勇  
本文以国家创新系统的五大组成部门(政府、企业、大学、研究院所、中介机构)个体的行为为思考主体,以能同时高效实现各组成要素功能互动为行为导向,以渐进的分析方法将五大部门囊括起来,按虚拟企业的运行方式分析了国家创新系统的形成及运作原理。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海婴,胡云涛,蒋锐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贾蔚文  
最近一个时期,关于建设和改善国家创新系统(或称国家创新体系,我们可以说“系统”失效,但不好说“体系”失效。因此,用“系统”更好些。)的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科技界和社会有关各界共同关注的一个热点。这意味着创新问题正在从微观层次延伸到宏观层次,从一般理论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强  李仕明  杨鸿谟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仪政,张辉鹏  
国家创新系统国际比较孙仪政张辉鹏清华大学中国现在越来越重视国家创新系统的研究,为借鉴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以求对我国这方面的研究有所帮助,本文试图对美国、日本、韩国、欧盟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创新系统给予简要的比较,并着重从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洪涛  汪应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丹  赵新力  杜旭  郭翔宇  
创新生态系统作为新型创新范式,对于国家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创新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首先,论证农业科技创新系统向科技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意义和条件;然后,遵循生态学层次分析的思路,将国家农业科技创新生态系统自下而上划分为"创新主体—创新种群—创新群落—创新生态系统"4个层次,由此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结构模型;最后,提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系统生态演化的目标、路径和政策建议,为树立农业科技创新生态管理理念、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