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23)
- 2023(2051)
- 2022(1772)
- 2021(1684)
- 2020(1363)
- 2019(3230)
- 2018(3211)
- 2017(4803)
- 2016(2474)
- 2015(2524)
- 2014(2161)
- 2013(1902)
- 2012(1757)
- 2011(1507)
- 2010(1422)
- 2009(919)
- 2008(768)
- 2007(664)
- 2006(525)
- 2005(438)
- 学科
- 济(9832)
- 经济(9829)
- 管理(5949)
- 业(5269)
- 方法(5134)
- 数学(4664)
- 数学方法(4630)
- 企(3665)
- 企业(3665)
- 中国(3251)
- 业经(2702)
- 财(2610)
- 农(2455)
- 信息(2203)
- 产业(2167)
- 贸(1832)
- 贸易(1831)
- 农业(1829)
- 总论(1822)
- 易(1792)
- 信息产业(1779)
- 地方(1528)
- 银(1500)
- 银行(1500)
- 融(1469)
- 金融(1469)
- 行(1426)
- 技术(1377)
- 务(1343)
- 财务(1341)
- 机构
- 大学(29906)
- 学院(28650)
- 济(13033)
- 经济(12856)
- 管理(11438)
- 理学(10020)
- 理学院(9934)
- 管理学(9752)
- 管理学院(9698)
- 研究(9106)
- 中国(7268)
- 京(6212)
- 财(5924)
- 财经(4935)
- 中心(4895)
- 科学(4840)
- 经济学(4735)
- 经(4640)
- 经济学院(4387)
- 范(3762)
- 财经大学(3757)
- 师范(3745)
- 所(3742)
- 江(3704)
- 北京(3702)
- 业大(3499)
- 院(3485)
- 研究所(3458)
- 农(3343)
- 师范大学(3140)
共检索到406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秦子忠
人工智能引发劳动就业领域的结构性变化,从而对马克思的剥削理论构成了挑战。马克思主义者回应这个挑战的一种进路,是要重构马克思的工作日概念,由此可以在工作领域与闲暇领域相互渗透、数字劳动全面渗入人类生活的大数据时代识别剥削的多重性及其不正义。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剥削 正义 工作日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秦子忠
人工智能引发劳动就业领域的结构性变化,从而对马克思的剥削理论构成了挑战。马克思主义者回应这个挑战的一种进路,是要重构马克思的工作日概念,由此可以在工作领域与闲暇领域相互渗透、数字劳动全面渗入人类生活的大数据时代识别剥削的多重性及其不正义。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剥削 正义 工作日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昆仑
剥削是理论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然而,马克思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剥削定义。当前学界对剥削的六种主要定义各有缺陷。在对剥削范畴进行科学分类之后,分别对狭义剥削的经济剥削、超经济剥削和作为前二者集合的广义剥削定义作出了新的探索。科学地给出剥削的定义,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和谐劳动关系,优化配置各种资源,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均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乔晓楠 王璟雯 王桐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本文结合教育影响剥削率的劳动力再生产机制与劳动生产率机制,并且利用世界29个国家1995到2009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计量分析结果显示,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对剥削率的影响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呈现出差异。在发展中国家,高中以下教育水平劳动力占比的提高将提升剥削率,而高中及高等教育水平劳动力占比的提高则可以抑制剥削率。在发达国家,情况正好相反,高中以下教育水平劳动力占比与剥削率负相关,而高中及高等教育水平劳动力占比与剥削率正相关。导致差异的原因可能与一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及产业特征相关。本文的政策含义为逐步扩大甚至普及中高层次教育对发展中国家降低剥削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剥削率 教育 劳动力再生产 劳动生产率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卫公
有人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仍存在剥削的论点。这种论点违背了马克思关于剥削起源的科学论断,扭曲了剥削起源真实的、根本的原因,混淆了私有制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原则界限,对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极为不利。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永年
剥削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必然要出现的现象,它是在原始社会末期才出现,迄今为止先后存在过三种主要类型的剥削,即与奴隶制相联系的剥削、与封建制相联系的剥削、与资本主义制度相联系的剥削。人类社会在长期发展中将会随着新的物质和文化条件的具备而最终消除剥削,因此,剥削是一种历史现象。人类社会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之中所以会存在剥削,归根到底是与人的劳动生产率相关的,是劳动生产率相对不发展的必然结果。恩格斯对此作出了精辟的说明:“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呙林义 杜旌 郑雪妮
剥削型领导是指领导采取欺压下属的方式来谋取个人私利的过程,其以领导自利为典型特征,已成为负面领导力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目前,剥削型领导的主题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与该主题相关的系统述评尤为缺乏。基于此,本研究阐述了剥削型领导的概念内涵及测量,从暗黑人格以及绩效压力等方面梳理了剥削型领导的影响因素,从员工的近端结果(如情绪、认知等)及远端结果(如工作态度、工作行为等)方面概括了其作用效果,从资源保存理论、自我损耗理论及情感事件理论等主要理论视角归纳了其发挥作用的影响机制,并从情境因素(如宽恕氛围等)与个体因素(如宜人性等)两方面论述了其发挥作用的边界条件。未来研究可从关注剥削型领导的本土化内涵与测量、探索前因变量、拓展研究层次以及考察其对领导自身的影响等方面作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
剥削型领导 负面领导力 绩效压力 宜人性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葛守昆
在经济学界,"剥削"既是敏感的话题,又是无法回避而含义模糊的概念范畴。文章认为,关键是搞清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创始人关于剥削分析的理论前提与假定,正本清源,在此基础上认识今天的经济现象,解决面临的难题。
关键词:
私营经济 剩余价值 剥削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王大超
剥削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也是存在数干年之久的历史现象,更是当今社会关注的敏感问题。目前,理论界对剥削问题的认识出现了很大分歧。剥削应分直接剥削与间接剥削,主要剥削与次要剥削,私有剥削与公有剥削,我们应全面历史地理解剥削问题。
关键词:
剥削 剩余价值 资本积累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郑文哲
剥削新论——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剥削的新特点及启迪郑文哲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对当代资本主义有了更多的了解,对现代市场经济的认识也日益深刻,尤其是三资企业与私营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给我国经济带来的积极作用,使人们对剥削的认识有了较大的改变,但仍回避“...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赵峰 陈诚
本文从一个马克思主义的"三维剥削"视角出发,探讨了金融化时代的金融利润来源问题,将其来源归因于金融资本联合职能资本对全球无产阶级开展"超时间""超空间"和"超界限"的剥削。三个剥削维度是相互联系、互有重叠的有机结合关系。我们以美国数据为基础的经验研究表明,金融资本联合职能资本在金融化时代中对工人阶级开展得愈演愈烈的"超时间"维度的剥削、"超空间"维度的剥削和"超界限"维度的剥削,是这一时期金融利润不断增长的本质原因。但是,当前以"三维剥削"为显著特征的剥削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其发展的结果必然是金融泡沫破裂和更大危机爆发。
关键词:
金融化时代 金融利润 三维剥削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杨青 许成安
分析私营企业中的剥削问题,需要从理论上阐明企业中的“剩余索取权”的归属。传统企业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对企业中的“剩余索取权”的处理方式不同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分析。在现代法制社会,资本所有者凭借要素所有权而“无偿侵占工人利益”的行为是不正当的和不合法的。按照经济学的分析,所谓剥削是指某一要素所有者凭借某种特权而获得了其贡献以外的超额所得。在我国现阶段,维护私营企业内部雇工权益的主要力量是政府与工会。
关键词:
私营企业 剩余索取权 剥削 权益维护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钱津
如何认识私有制、阶级、剥削的产生是需要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深入研究的重要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人类社会起源不是私有制社会,人类社会起源后经过漫长的原始社会才出现了私有制社会。奴隶社会的私有制、阶级、剥削的产生,代表了私有制社会的产生,此后,人类社会的发展就一直是私有制社会的发展,当今世界各个国家全都处于私有制社会发展阶段。相比原始的人吃人社会,奴隶社会的私有制、阶级、剥削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而且,此后的私有制、阶级、剥削的存在与发展对于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历史作用与现实作用。但是,为了人类的生存延续,随着人类劳动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在遥远的未来,人类社会必将由普遍的私有制社会转变为全球一体化的公有制社会。
关键词:
人类起源 私有制 阶级 剥削 历史进步性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福垣
目前,以农民工为主体的中国当代产业工人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和西方私人资本主义早期阶段没有本质区别。农民工每天十几个小时的辛苦劳动,月工资仅仅500-600元左右,还经常被克扣和拖欠。有些地区20多年来工人的平均工资只提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新城
剥削是人类历史上存在的一种经济关系。必须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互关系的理论来研究剥削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资本主义性质的剥削对经济发展是有积极作用的 ,因此在政策上应予以保护和支持。共产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要消灭剥削的。利用剥削 ,发展生产力 ,为最终消灭剥削创造条件 ,这是历史的辩证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