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49)
2023(7167)
2022(6149)
2021(5731)
2020(4855)
2019(10879)
2018(10917)
2017(19649)
2016(10820)
2015(12374)
2014(12257)
2013(11258)
2012(10289)
2011(9385)
2010(9490)
2009(8734)
2008(8612)
2007(8001)
2006(7126)
2005(6788)
作者
(28905)
(24271)
(23826)
(23158)
(15396)
(11473)
(11235)
(9231)
(9186)
(8906)
(8338)
(8304)
(7843)
(7620)
(7566)
(7267)
(7242)
(7192)
(7112)
(6938)
(6254)
(5782)
(5581)
(5577)
(5556)
(5496)
(5449)
(5223)
(4720)
(4714)
学科
管理(39473)
(36626)
经济(36552)
(31305)
(27250)
企业(27250)
(15587)
方法(14620)
(13346)
数学(12152)
数学方法(11958)
业经(11065)
中国(10866)
(9917)
财务(9892)
财务管理(9870)
(9633)
企业财务(9423)
(8828)
(7951)
银行(7944)
体制(7550)
(7532)
理论(7495)
(7415)
金融(7413)
(7313)
教育(7187)
信息(7103)
技术(6884)
机构
大学(152693)
学院(150122)
(58618)
经济(57286)
管理(57087)
理学(48161)
理学院(47634)
研究(46854)
管理学(46800)
管理学院(46507)
中国(37113)
(33096)
(32220)
科学(26224)
财经(25315)
(23592)
中心(23150)
(22872)
(22262)
北京(20183)
(20086)
师范(19944)
研究所(19477)
(19296)
业大(18788)
经济学(18663)
(18658)
财经大学(18643)
(17111)
经济学院(16797)
基金
项目(97566)
科学(77559)
研究(77009)
基金(70775)
(59953)
国家(59420)
科学基金(51763)
社会(49597)
社会科(46898)
社会科学(46891)
(37127)
基金项目(36853)
教育(36348)
编号(33404)
(31144)
自然(30876)
自然科(30097)
自然科学(30089)
成果(30017)
自然科学基金(29546)
资助(28026)
(24762)
(22274)
课题(22064)
项目编号(22045)
重点(21685)
国家社会(20913)
大学(20522)
(20507)
(20214)
期刊
(66073)
经济(66073)
研究(45853)
中国(35223)
(28640)
教育(23375)
学报(21786)
管理(21249)
科学(18466)
(17643)
大学(17178)
学学(15466)
(14842)
金融(14842)
财经(13610)
图书(12927)
技术(12308)
(11662)
农业(11422)
经济研究(10111)
业经(10080)
理论(8928)
书馆(8875)
图书馆(8875)
情报(8664)
问题(8596)
实践(8152)
(8152)
财会(7810)
会计(7610)
共检索到2348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军  
在大数据时代,校园学生个人信息保护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基于校园学生个人信息保护的特殊性,本文认为应以监护人的知情同意为重点,以信息自决权为核心,以不当联结禁止为原则,以目的拘束为基础,强化校园学生个人信息的依法保护,为"互联网+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条件。
[期刊] 征信  [作者] 丁西泠  
增强政府和公民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关注个人信息侵权问题,在我国现有法律框架下寻找有效的救济途径刻不容缓。借鉴国外成熟的法律制度与文化,结合我国国情,建议从健全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体系、设立对内和对外的双重监督机构、重视行业自律等视角,从立法、监管、自律多层面进行路径重构,建立新时代综合个人信息保护体系。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冯恺  
中小学生正在成为数字时代的活跃参与者,其个人信息因蕴含极大的商机而成为利益攫取者的目标。作为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代表,美国相关K-12学生个人信息的立法采取区分主义的保护模式,并诉诸更新立法和推行法律改革应对数字技术的挑战。美国中小学生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政策呈现出新的趋向:一是保护范围从限缩主义趋向扩张;二是重视法律义务机制的构建;三是力图在中小学生信息保护及其冲突性利益之间达成平衡。新的法律政策对破解数字技术背景下中小学生个人信息的保护困局极具现实意义。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朱悦  
在大数据背景下,个人信息处理的普遍性、概念的开放性、风险的潜在性等特点,使个人信息的界定方式出现理论和实践上的转变。理论上,识别性标准被不断修正;实践中,个人信息的界定要综合考量多种要素。为克服传统保护模式单一化、片面化、利益失衡等弊端,需要引入综合治理模式,其特点包括相对化的个人控制、多元利益平衡和风险动态规制。着眼于个人信息法律保护模式的转换,保护规则在民事、行政、刑事法律之间的衔接问题以及信息综合治理的具体方案将成为今后的研究重点。
[期刊] 征信  [作者] 侯姝琦  程雪军  
在金融科技尤其是大数据的驱动下,我国个人信用信息不断沉淀与累积,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重大的助推。不过,大数据既有对个人信用信息创新发展的积极作用,也有对个人信用信息创新发展的消极影响,给个人信用信息权益的法律保护带来挑战。通过梳理我国的个人信用信息的法律保护制度,充分借鉴域外国家和地区(美国、日本、欧盟等)个人信用信息权益的法律保护经验,提出大数据时代完善我国个人信用信息权益的法律保护制度建议。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徐慧丽  
个人医疗信息异于普通信息的诸多特点,给法律制度的设计带来了很大难度。大数据的新技术特征,又对传统保护制度造成了冲击。为了平衡大数据环境中信息保护与产业发展需求,相关法律法规应明确个人医疗信息无财产属性、个人信息权属于不可转让的人格权;为个人医疗信息提供限定于医疗与科学研究目的的特殊保护,限定目的之外的使用须经严格匿名化操作;还应设立专门的个人信息行政监管机构,为个人医疗信息保护提供全面审查监督服务。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罗娇  
文章采用比较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分析各国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权利路径及其在大数据环境下面临的困境,认为以财产权、人格权、隐私权、姓名权、肖像权、信息自决权、形象权、被遗忘权等单一权利路径,均难以妥善解决大数据环境下个人信息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冲突。建议突破单一权利路径,以"信息控制"为核心保护信息主体的知情、决定、保密、访问、更正、删除、传输、封锁等权利,并建立数据管理政策、利用技术手段落实个人信息的保护。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谢一维  
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让读者个人信息权益受到威胁。在读者个人信息收集、传播、使用、安全管理和二次开发上,都有可能使读者个人信息权益受到侵害。而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还不太适应数字图书馆环境下的读者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为了构建一个比较完备的读者个人信息法律保护屏障,应加快立法进程,完善配套法律、罪名体系、监管机构和救济体系。
[期刊] 征信  [作者] 王勇旗  
我国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已初步建构,但关涉未成年读者个人信息保护问题亟待完善。数字化阅读场景中,未成年读者的个人利益同社会公共利益、数字文化产业利益间存在着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鉴于此,从利益衡量角度并结合我国相关立法提出,立法理念上确立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保护的法治目标、规范内容融通上提升未成年读者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的有效适用性,以及保障举措多元化构建精细化和具有较强实践性的未成年读者个人信息保障机制等举措,以衡平未成年读者个人信息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关系。
[期刊] 征信  [作者] 王勇旗  
我国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已初步建构,但关涉未成年读者个人信息保护问题亟待完善。数字化阅读场景中,未成年读者的个人利益同社会公共利益、数字文化产业利益间存在着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鉴于此,从利益衡量角度并结合我国相关立法提出,立法理念上确立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保护的法治目标、规范内容融通上提升未成年读者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的有效适用性,以及保障举措多元化构建精细化和具有较强实践性的未成年读者个人信息保障机制等举措,以衡平未成年读者个人信息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关系。
[期刊] 征信  [作者] 白云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我国个人征信体系的建立,人们对个人信用信息保护的需求日益强烈。我国征信体系的建立经历了先试点、后在全国铺开的过程。上海是征信试点城市之一,在个人信用信息法律保护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上海个人信用信息法律保护的特点和经验,对我国征信立法和个人信用信息保护立法有重要的启示。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吴凤君  陈昕瑶  
互联网征信中个人信用数据是分析信息主体信用的基础,保护好个人信息是互联网征信的前提。本文以芝麻信用为例,分析了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现状,认为个人信息采集、使用和管理会在不同的主体之间形成不同的法律关系。我国应该在个人信息采集、个人信息使用、信息被遗忘权三个方面加强对互联网征信中个人信息的保护。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吴凤君  陈昕瑶  
互联网征信中个人信用数据是分析信息主体信用的基础,保护好个人信息是互联网征信的前提。本文以芝麻信用为例,分析了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现状,认为个人信息采集、使用和管理会在不同的主体之间形成不同的法律关系。我国应该在个人信息采集、个人信息使用、信息被遗忘权三个方面加强对互联网征信中个人信息的保护。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茂月  
在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数据面临不断增加的知情权、安宁权、处分权和信息泄露的风险,单纯的"隐私权"本身尚不足以有效应对各类新状况,必须加快构建"综合治理模式"。除了制定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规范性法律文件外,还需要确立"告知—同意原则"作为信息收集和利用活动的基本原则,并强化技术化手段及打击信息犯罪活动,以应对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安全面临的威胁。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玉林  
个人信息法律属性在我国尚无法律上的明确定性,信息主体和信息控制人权利保护缺少直接法律依据。从交易实践和有关政策法律文件看,个人信息具有人格权和财产权双重属性。信息主体对个人信息享有信息自决权、信息财产权和救济请求权。信息控制人对其掌控的个人信息享有控制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为平衡信息主体和信息控制人的合法权益,二者在行使权利过程中都要受到一定限制。文章在介绍大数据背景下个人信息定义与分类基础上,对个人信息法律属性、个人信息原权利人和控制人权利与限制进行讨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