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03)
- 2023(8607)
- 2022(7145)
- 2021(6762)
- 2020(5190)
- 2019(11659)
- 2018(11220)
- 2017(19775)
- 2016(10828)
- 2015(11583)
- 2014(11363)
- 2013(10428)
- 2012(9362)
- 2011(8377)
- 2010(8433)
- 2009(7345)
- 2008(7302)
- 2007(6567)
- 2006(5889)
- 2005(5242)
- 学科
- 济(38449)
- 经济(38409)
- 管理(31014)
- 业(26626)
- 企(21922)
- 企业(21922)
- 方法(15143)
- 农(13012)
- 业经(11661)
- 数学(11348)
- 中国(11279)
- 数学方法(11200)
- 财(10445)
- 地方(9169)
- 农业(9083)
- 理论(8859)
- 制(8438)
- 务(6739)
- 财务(6722)
- 财务管理(6695)
- 贸(6617)
- 贸易(6612)
- 环境(6582)
- 学(6518)
- 易(6402)
- 企业财务(6367)
- 教育(6279)
- 银(6264)
- 银行(6261)
- 体(6077)
- 机构
- 学院(144134)
- 大学(139818)
- 管理(55324)
- 济(51212)
- 经济(49949)
- 理学(47083)
- 理学院(46576)
- 管理学(45753)
- 管理学院(45462)
- 研究(42979)
- 中国(33961)
- 京(28770)
- 财(26420)
- 科学(25462)
- 江(22666)
- 范(22308)
- 师范(22120)
- 中心(21144)
- 财经(20881)
- 所(19350)
- 经(18893)
- 州(18858)
- 农(17872)
- 北京(17854)
- 师范大学(17646)
- 研究所(17156)
- 业大(17130)
- 院(16456)
- 技术(16024)
- 财经大学(15409)
- 基金
- 项目(95363)
- 研究(76187)
- 科学(75906)
- 基金(67650)
- 家(57457)
- 国家(56892)
- 科学基金(49740)
- 社会(48971)
- 社会科(46251)
- 社会科学(46239)
- 省(38338)
- 基金项目(35890)
- 教育(35668)
- 编号(33342)
- 划(31180)
- 自然(29100)
- 自然科(28401)
- 自然科学(28399)
- 自然科学基金(27872)
- 成果(27287)
- 资助(26094)
- 课题(22705)
- 发(21638)
- 重点(21246)
- 项目编号(20740)
- 创(20311)
- 国家社会(20266)
- 部(20203)
- 年(19765)
- 制(19618)
共检索到2146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洪昌 舒伯阳
大数据的发展为旅游治理转型提供新的出路。旅游大数据发展面临着行业间壁垒与信息孤岛、部门间壁垒与数据政绩、政企间壁垒与权力寻租、企业间壁垒与利益分割、主客间壁垒与数字鸿沟等困境。借鉴贵州省大数据治理的实践探索经验,提出行业监管手段创新和社会化治理转型,为其他地区旅游业乱象的防治以及其他行业的综合治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数据治理 旅游协同治理 旅游治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南旭光 黄成节
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路径和必要措施,高职校企合作是社会多元协同、博弈互动的过程,必然要求突破传统的治理模式,而协同治理是深化多元主体合作、推进资源整合、完善社会管理的创新之道。文章分析校企合作协同治理的社会生成及模式变迁,阐释协同治理变革及创新的内在要义,并从构建信任关系、培育多元主体、建立互动机制、强化政府引导等角度探索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协同治理的实现路径,为构建稳定高效的校企合作提供理论借鉴和工作参考,推动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持续走向善治。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协同治理 逻辑审视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其阳
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节点,也是实现社会共同富裕的关键所在。但是,目前国内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行模式存在很多不足和问题,如供给主体过于集中、激励机制尚未完善、投资模式有待改进、使用效率急需提高等。乡村协同治理的兴起,从另一视角为农村公共物品有效供给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途径和路径需要进一步完善,应稳步推进单一型主体转向多元化主体、筹资机制由制度外筹资转向制度内筹资、决策机制由自上而下转向民主协商、监督机制走向社会监督等配套制度。由此,协同供给科学路径的选择,将促进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协同供给 协同治理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侣传振
互联网时代,农村协同治理存在"公开—监督"、"互动—协商"与"开放—共治"三种模式。"公开—监督"模式多以门户网站为依托,注重信息公开与公共监督,规范基层权力,化解社会矛盾;"互动—协商"模式以"微政务"平台为依托,注重对话与协商,化解社会分歧,提供个性服务;"开放—共治"模式以各类移动终端为依托,注重数据资源共享与开放式治理,推动多元主体协同共治。三种协同治理模式是信息技术发展、社会实际需求与国家推动力度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信息技术发展是必要条件,社会实际需求与国家推动力度是充分条件。在农村治理现实中,要充分考虑上述三种条件合理选择相应的协同治理模式,促进乡村治理有效实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树坤
运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相结合,对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教育治理的逻辑、风险进行透视,并对其提升路径进行思考。研究发现,在大数据背景下,教育治理因大数据技术的出现呈现出教育治理主体的变革、大数据促进教育治理决策的变革及大数据促进教育治理模式的变革。而教育数据供需失衡风险、教育数据失真与监管不力风险、目标要求与发展后劲的缺乏协同给大数据背景下的教育治理带来了一系列风险,基于此,提升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教育治理,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建立健全大数据与教育治理深度融合的相关立法;第二,加强教育治理与大数据运用相关的政策性支持;第三,适度开放大数据与教育治理的市场主体参与权。
关键词:
大数据 教育治理 逻辑转向 风险解析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董磊 王屹
协同治理因具有多元主体、权责利明确等多重优势而成为提高现代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成效的重要途径,它强调多元主体协同参与、共同承担、共享成果。"政校企行社"多方协同治理主体、"权责利"多元协同的治理内容和"共建共治共享"多域协同的治理方式,是现代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协同治理的生成逻辑。促进协同治理资源的整合化、协调协同治理利益的共享化、保障协同治理制度的法制化是现代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协同治理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现代职业教育 集团化办学 协同治理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杨志安 邱国庆
区别于以往政府主导型环境治理的模式,区域环境协同治理模式的顶层设计应引入财政合作的思维。区域财政合作的逻辑机理一方面来自地方利益关系扩展、行政权力调整及政府职能转变的现实逻辑;另一方面来自区域环境治理自身具有公共物品的外部性、公共性及阶段性的理论逻辑。而现实中行政区划、财政供给、合作路径、利益共享等制约因素阻碍了区域财政合作。鉴于此,从既有体制框架下提出地方政府间建立财政预算协同体系,构建财政合作收支体系、引入横向转移支付体系及完善多元主体利益协调机制的实现路径,以整合区域环境协同治理的社会资源,实现协同功效。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宇 孙鹏
未来学习中心将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创造一个全新的学习生态。文章以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为起点,分析未来学习中心建设面临的环境机遇、需求机遇和技术机遇,最后从基本原则、功能定位和服务形态三方面探索其可行路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颉
完善校院管理机制是现代大学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其改革动因是激发学校基层学术组织的创新活力,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效益和办学水平。校院之间资源与政策的博弈是改革的焦点和难点问题,需要避免校院权责"零和博弈"的改革陷阱。上海交通大学在以往"院为实体"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院办校"改革,在目标-手段一致性、人性化制度设计和契约管理三原则下,开展了"院系综合预算"和"协议授权"两项改革,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校院协同治理体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林超辉 蔡炽柳 柯金龙 吴合槟 陈辉
探索破解我国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成果的处置权、使用权、收益权“三权”合理分配关键难点的路径,以促进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系统结构优化、提高转化率。首先在政府、成果所有权单位、成果及其完成人3个主体协同的角度下梳理各主体间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根据协同治理理论,从存在问题源头出发设计3个主体关系模型,针对不同主体提出促进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发展的关键路径。结果显示,成果及其完成人主要存在自身能力不足、成果价值不高、享有权利弱和转化积极性低的问题,成果所有权单位存在缺乏经验和相关机制、权力大但约束性弱、作价投资效果不佳等问题,而政府的主要问题则表现为缺乏开展政策解读培训、激励机制不完善以及管理和监管不足。据此,设计提出3个主体围绕市场组成的等边三角形关系模型,其中政府位于顶点、起主导作用,市场位于重心、对每个主体都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三者相互平等也相互制约;进而基于问题分析结果,针对不同主体提出政府需要向其他主体让渡部分权力,维持政府与其他主体平等的局面;成果所有权单位需要完善上下级沟通机制,并让渡成果的部分所有权给科研人员;成果及其完成人则应增强自身科研和技术转化硬实力,研发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具有创新性的成果。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成曼丽
算法是实现大数据价值的重要技术,在数字经济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在信息的搜集、推送、定价等阶段都存在着算法歧视行为,对消费者的权益造成侵害。算法歧视在信息搜集阶段侵犯了消费者身份平等权,在信息推送阶段侵犯了消费者的消费自主权,在定价阶段会导致高定价及垄断高价的出现,减少消费者剩余。从本质上看,算法歧视行为在信息搜集阶段引发的是经营者算法决策自主权和消费者隐私权的冲突;在信息推送阶段引发的是经营者的营销自主权与消费者知情权的冲突;在定价阶段引发的是经营者的市场利益与消费者福利之间的冲突。当前,我国对于数字经济下的算法歧视行为治理采取的是分散模式,削弱了规制的效力。在借鉴欧美治理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为基础完善消费者选择退出机制,并不断强化"知情—同意"规则;通过完善数据监督处理过程及算法解释机制,加强经营者算法技术内部控制体系建设;通过事前监督和事中审查的结合,强化行业组织算法的技术审查权;通过细化监管目标、完善监管手段及厘清监管职责,构建算法歧视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格局。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于海燕 蒋垄源 费铖铖 俞林伟
本文基于2010-2020年流动人口卫生服务供给的相关文本资料,运用扎根理论分析了流动人口卫生服务协同供给的逻辑机制。研究发现:在“协同认知—协同策略—协同效应”这条故事主轴下,既呈现“认知共识—状态现象—互动行动—调节条件—结果产出”的供给侧理论逻辑,也隐含“需求合理性分析—需求满足路径—需求满足结果”的需求侧实现机制。需求合理性分析是对协同认知达成共识的过程,同时围绕流动人口的需求变化与供给中的非协同状态设计需求满足路径,既要通过资源与利益协同解决供给动力问题,也要通过主体协同与流程协同提升供给能力,需求满足结果表现为流动人口借由健康资本真正完成人的城镇化。根据这一理论逻辑与实现机制,本研究从主体协同、资源协同、利益协同、流程协同与目标协同五个维度提取出观测变量,运用复合系统模型测度了流动人口卫生服务供给协同度。结果显示,流动人口卫生服务供给协同度发展呈上升趋势,但仍处于不协同状态,利益协同呈现稳定上升态势,目标协同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资源协同、主体协同和流程协同是制约协同发展的关键要素。
关键词:
流动人口 卫生服务 协同度 测度路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徐虹 张行发
乡村旅游成为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路径,外源式发展模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乡村自主发展和空间控制权,乡村旅游社区面临居民参与缺失、传统文化解构、乡村治理失序等多重困境,而新内源性发展聚焦本地资源利用、居民参与、地方认同等,与乡村旅游社区发展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契合性和适配性。以贵州少数民族村寨卡拉村为案例,通过深度访谈等剖析案例地新内源性发展路径和机制,研究发现:超地方发展理念推动了优势产业在地化发展,居民广泛参与并构建公平利益联结机制增进了居民社区认同,嵌入在乡村中的家训、家规和家风文化提升了乡村德治水平,外部市场联结推动了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创新,乡村精英发挥了重要的组织动员作用,多要素结合推动了乡村新内源性发展。研究拓展了乡村旅游社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视角,为乡村旅游社区可持续发展与乡村振兴路径和模式创新提供了新的洞见。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葛继宏
当下旅游业正处于变革时期,在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时代,旅游目的地内多主体(公共部门、私营部门等)之间的互动更为频繁,联系更加紧密,围绕旅游的开发、规划、运营、管理等方面均面临着更严峻的考验和新的挑战,这要求推动旅游治理的升级,进而推动旅游的持续健康发展。在国家倡导"全域旅游"的背景之下,旅游的空间范围不再局限于景区、景点,时间范围也拓展为一年四季,旅游所涉及的人群、产业也越来越广,对旅游治理的要求也在提升。千岛湖是国内较早进行休闲目的地打造的湖泊型景区,其所在的杭州市淳安县也是全域旅游治理的典型案例之一。本
关键词:
全域旅游 旅游治理 淳安县 千岛湖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博文 肖宇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推动力,也是金融强国建设必不可少的战略资源。数据要素凭借其虚拟替代性、非竞争性、动态实时性和马歇尔外部性等属性能够帮助普惠金融降本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也存在着数据确权定价机制不明晰、数据基础设施有待健全、公共数据供给制度不够充分、数据监管体系有待完善等问题。因此,应当充分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作用,从数据市场发展、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数据供给、数据风险监管等方面着手,实现数据要素赋能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