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08)
2023(10861)
2022(9139)
2021(8388)
2020(6914)
2019(15502)
2018(15429)
2017(28383)
2016(15267)
2015(17088)
2014(16687)
2013(16432)
2012(16013)
2011(14630)
2010(15227)
2009(14303)
2008(14126)
2007(13038)
2006(12111)
2005(11453)
作者
(44022)
(36347)
(36193)
(34342)
(23088)
(17162)
(16523)
(13957)
(13753)
(13169)
(12414)
(12153)
(11742)
(11605)
(11187)
(11052)
(10714)
(10649)
(10491)
(10417)
(9569)
(8888)
(8693)
(8337)
(8296)
(8250)
(8161)
(8102)
(7305)
(7162)
学科
(68995)
经济(68926)
管理(45482)
(44985)
(34381)
企业(34381)
中国(27025)
方法(21772)
(21060)
地方(20638)
数学(18573)
数学方法(18396)
技术(18086)
业经(17279)
(16038)
(15965)
银行(15950)
(15524)
(15299)
(14267)
金融(14267)
农业(14199)
(12979)
贸易(12960)
(12537)
(12041)
(11927)
技术管理(11535)
地方经济(11403)
环境(10488)
机构
学院(218655)
大学(218587)
(95242)
经济(93174)
管理(81956)
研究(79263)
理学(67434)
理学院(66675)
管理学(65766)
管理学院(65322)
中国(64372)
(48534)
(47497)
科学(44511)
(39655)
中心(37088)
(36292)
财经(35510)
研究所(34928)
(32349)
北京(32002)
(31954)
(30824)
师范(30594)
(29799)
经济学(29322)
(28424)
业大(26696)
经济学院(26358)
财经大学(25914)
基金
项目(130724)
研究(103730)
科学(103293)
基金(91497)
(77760)
国家(77010)
社会(66262)
科学基金(65548)
社会科(62903)
社会科学(62891)
(52200)
基金项目(47244)
教育(45905)
编号(43605)
(43062)
成果(37979)
自然(37003)
资助(36337)
自然科(36136)
自然科学(36125)
自然科学基金(35428)
(34688)
课题(30659)
(30280)
重点(29266)
发展(28861)
创新(28549)
(28453)
(28374)
国家社会(27520)
期刊
(117876)
经济(117876)
研究(76577)
中国(54142)
(34884)
管理(34085)
(31194)
教育(30257)
(29474)
金融(29474)
学报(27727)
科学(27167)
大学(21930)
农业(20905)
业经(20904)
技术(20281)
学学(19585)
经济研究(19009)
财经(17765)
图书(16157)
问题(15857)
(15416)
(12992)
理论(12805)
(12456)
论坛(12456)
科技(12435)
技术经济(12112)
书馆(11727)
图书馆(11727)
共检索到3694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萌  
我国科技情报事业经过60年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原本就与大数据有着天然联系的科技情报事业带来了研究新范式、科技情报新型解决方案和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新突破等方面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思维认知模式、核心和关键技术研发、经济产业转型发展、政府科技治理新模式等挑战。科技情报全行业要从技术、服务新模式、高端智库、国际交流与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积极应对,从而开创我国科技情报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陈云伟  
历经60余年的发展,我国科技情报事业已进入转型创新期,在世界科技发展态势与竞争格局深刻变化、数字技术快速进步以及我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背景下,我国科技情报事业迎来了更高的新时代发展需求。因此,我国需掌握数字技术驱动的科技情报范式变革的新契机,深入开展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的科技情报工作。第一,夯实科技情报研究理论、方法与数据根基;第二,布局面向科技未来发展的科技战略政策研究;第三,组织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方案及管理制度研究;第四,探索可揭示问题和规律的科学学大数据分析;第五,展开围绕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的科技评价研究。同时,需要打造心系科技强国事业、高效协同、梯度完整、规模合理、集成“战略-理论-方法-数据-工具-分析”六型协同的新时代科技情报人才队伍,最终实现我国科技情报事业迈向高质量发展道路,服务科技强国建设。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曾建勋  
科技部正牵头推进国家科技管理平台建设,如何抓住这一契机,将科技管理平台作为科技情报业务重要组成部分,推进科技情报工作融入科研创新体系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回顾了科技情报事业创立初衷、发展历程,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困境与挑战;继而结合国家科技管理平台的建设,分析了科技情报业务融入科技项目管理过程的可行性,并从构建新型科技情报网(站)体系、重塑情报核心用户群体、实现原生科研大数据积累、构建科研信息化协同服务平台等角度,分析了国家科技管理平台建设为科技情报事业带来的新机遇。最后,探讨了面向科技计划实施的科技情报业务总体框架,提出了融入科技管理平台的科技情报服务模式,阐述了基于国家科技管理平台的科技情报事业推进策略。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林鑫   曾建勋  
本文在梳理我国科技情报现代化的演进历程和主要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对科技情报事业发展的要求。通过阐述科技情报的“中国式”特征和“现代化”内涵,论述了中国式科技情报现代化的五大特性:提供丰富化、层次化的科技情报服务,以适应人口规模巨大的基本国情;提供均等化、可及性强的公共科技情报服务,以落实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精神;兼顾服务效能与以人为本,使科技情报视角下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实现科技情报工作中的人机共生、多主体协调,以满足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要求;实现科技情报资源的自主可控与国际循环畅通,贯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重大原则。在此基础上,结合新时期我国科技情报事业战略和发展趋势,提出了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科技情报事业的发展对策:研究中国式现代化框架下科技情报现代化的新内涵和理论体系,构建中国式科技情报现代化自主可控的资源保障体系框架,探索面向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高质量科技信息服务模式,重塑中国式科技情报现代化的知识组织与情报计算体系,创新中国式科技情报现代化的组织保障和管理体制。参考文献27。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代平  赵相安  李洁  张永刚  
[目的/意义] 当前,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发展,科研体制改革的背景下,为提高国防科技情报研究质量效益,推进国防科技情报研究创新发展意义重大,迫在眉睫。[方法/过程] 从情报研究多年实践经验出发,分析近年来国防科技情报研究面临的技术环境和需求环境的巨大变化,以及自身面临的挑战和困境,设计提出了新时代国防科技情报研究创新发展的内涵要求和核心能力。[结果/结论]从学科体系、理论方法、生态环境、人才团队和产品转型等视角,提出打造知识型的优势专业领域、形成独具特色的理论与工具、构建三类8级协同创新生态环境、培育五维一体梯次人才、推出多样化创新型产品等创新发展路径和措施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严怡民  
科技情报事业是国家科技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适应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经济的需要,在研究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同时,注意探讨我国科技情报事业的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就此作初步尝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郝志刚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游客通常会利用智能手机APP方便快捷地进行旅游信息查询、网络预订与支付、旅游导航以及旅游评价等全程自主性旅游活动。这些APP在极大地改善与丰富游客旅游体验的同时,也产生了海量的旅游数据,这些多类型数据有望成为未来旅游大数据的重要来源。通常把这种通过移动端由游客产生的海量数据称为移动大数据。根据公众贡献数据的主动性,可以把移动大数据分为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赖茂生  
在一级学科“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的背景下,文章通过回顾科技情报工作和情报学的发展历程,以认识其发展逻辑和规律,把握本学科和事业的特质和使命。同时,进一步明确情报学和科技情报工作在“信息资源管理”中的位置,处理好与兄弟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关系,让情报学和科技情报事业发展得更好更快。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如  周京艳  张惠娜  
[目的/意义]以知识集成与智能服务为源泉的科技情报工作能力成为驱动未来科技情报发展的动力。构建新时代科技情报工作能力体系将有效促进情报生产。[方法/过程]界定了科技情报工作能力的内涵,梳理了科技情报工作能力的演进过程,分析了情报工作能力体系的理念和要素,绘制了情报工作能力体系的框架和发展路径。[结果/结论]科技情报工作能力体系是一个包括内部机能与外部能力的复杂系统,绘制它的体系框架和发展路线图需要在六度理念的指导下,从内部机能与外部能力两方面同时着手,使二者与情报需求处于平衡状态,从而履行科技情报工作职责,完成科技情报机构使命。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友彭  朱兰蔚  
该所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点完成情报资料收集的转向,研建事实型数据库和开展情 报研究;面向社会提供多层次的情报和技术服务。并提供调整运行机制,实现科学管理,调动各方 面积极因素的措施和办法。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王延飞  陈美华  赵柯然  
通过情报前瞻来应对现实与未来的不确定性是国家科技情报理论与实践关注的重要任务,本文从情报任务环境和任务要求的变化分析入手推导国家科技情报事业发展研究的目标定位并进行相应的路径探索,阐明情报科学探索应该契合国家科技情报事业发展的进程,提出保障情报科学与事业守正创新的建设发展建议,即:以体系情报能力提升为核心关切,以标准革新为动力支点,以谱系资源为发展基石,以学术重塑为自立源泉,在情报感知需求牵引和情报资源谱系建设推动作用下,构建体系能力融合、研学保障充沛、发展安全兼顾的国家科技情报事业体系。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芒谷  
科技情报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的科技工作,多年来为政府决策和科技创新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和支撑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业内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科技情报理论和实践有脱节的现象,行业创新能力不足,研究和服务不够精准、快捷等。分析其中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在于科技情报产业链的发展不够完善和充分。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如  吴晨生  李梦辉  
大数据时代,中国的产业提升、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要探索以大数据处理为基础的动态情报解决方案。随着智能手机、移动终端的大量普及,以及3G/4G/WIFI网络的大面积覆盖,与人们自身相关的数据都可能成为可被记录和分析的数据,这是科技情报工作所面临的新的机遇与挑战,也是科技情报工作不可摆脱的新环境。大规模普及发布、分享和应用数据的时代开启了一次科技情报重大的时代转型。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小琳  曾祥效  
从大数据时代科技情报的需求出发,分析科技情报服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科技情报专业化服务构想。围绕科技情报服务链条部署科技情报专业化服务,实现从资料收集到知识挖掘,从模糊的经验分析到精确的数据分析,从背景信息提供到解决方案提供的转型。
[期刊] 征信  [作者] 罗建雄  封玉莲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快速发展,大数据概念也随之兴起,并逐步影响和应用到各个行业和领域,为当前经济主体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决策视角,为征信业发展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同时也给信息安全带来了无穷挑战。目前,我国大数据征信业的安全发展也面临机遇和挑战,对大数据征信市场机制、安全保护机制、法律监督机制的构建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