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40)
- 2023(8639)
- 2022(7503)
- 2021(7011)
- 2020(6213)
- 2019(14292)
- 2018(14314)
- 2017(26950)
- 2016(14777)
- 2015(16445)
- 2014(16560)
- 2013(16412)
- 2012(15635)
- 2011(14052)
- 2010(14239)
- 2009(12994)
- 2008(13325)
- 2007(12210)
- 2006(10210)
- 2005(9267)
- 学科
- 济(61489)
- 经济(61350)
- 管理(41240)
- 业(40847)
- 企(32767)
- 企业(32767)
- 方法(31969)
- 数学(28591)
- 数学方法(28297)
- 财(18046)
- 农(16475)
- 中国(15133)
- 学(13812)
- 业经(12107)
- 制(11998)
- 务(11912)
- 财务(11859)
- 财务管理(11829)
- 贸(11464)
- 贸易(11463)
- 企业财务(11245)
- 易(11156)
- 农业(10632)
- 地方(10481)
- 银(9800)
- 银行(9776)
- 融(9325)
- 金融(9323)
- 行(9248)
- 和(8986)
- 机构
- 大学(217210)
- 学院(214209)
- 济(86973)
- 经济(85091)
- 管理(80654)
- 研究(71270)
- 理学(69728)
- 理学院(68890)
- 管理学(67526)
- 管理学院(67117)
- 中国(53706)
- 京(45396)
- 科学(44917)
- 财(41428)
- 农(39258)
- 所(36986)
- 中心(33827)
- 研究所(33614)
- 业大(33594)
- 财经(33328)
- 江(31821)
- 农业(31191)
- 经(30270)
- 北京(28300)
- 范(28010)
- 师范(27717)
- 经济学(27516)
- 州(25330)
- 院(25133)
- 经济学院(25113)
- 基金
- 项目(142778)
- 科学(111362)
- 基金(104099)
- 研究(102300)
- 家(91473)
- 国家(90733)
- 科学基金(76465)
- 社会(64940)
- 社会科(61512)
- 社会科学(61491)
- 基金项目(55217)
- 省(54987)
- 自然(49506)
- 自然科(48377)
- 自然科学(48356)
- 自然科学基金(47498)
- 教育(47374)
- 划(46758)
- 资助(42954)
- 编号(41731)
- 成果(34995)
- 部(32360)
- 重点(32349)
- 发(29687)
- 创(29137)
- 科研(28174)
- 课题(27821)
- 教育部(27575)
- 性(27450)
- 创新(27322)
共检索到3087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游志强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引发了"棱镜门"等一系列独具时代特性的事件。网络世界各项技术的突飞猛进,不断威胁着每个公民的隐私权。政府机构侵犯公民隐私权不仅在技术上更加容易,而且在事实上也颇为常见。公民隐私权并没有被我国现行宪法列为基本权利。规范政府对公民信息的监控行为,强化对公民隐私权的宪法保障,是我们建设法治国家必须面对的严肃课题。为此,亟需探究公民隐私权的存在价值与法理基础,并在宪法层面上寻求规范保障与救济保障。宪法保障下的公民隐私权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基本权利效力。
关键词:
大数据时代 公民隐私权 宪法保障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静
大数据时代已悄然来临,我们在享受信息化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殊不知在其他方面我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大数据使得公民的隐私极易遭到泄露,行为方式的隐蔽性,使得保护公民隐私权难度加大。为此,我国有必要在各个层面进行严格的监督,适时该对公民隐私权进行专门的立法活动,以此来保护公民隐私权不被侵犯。
关键词:
大数据 公民隐私权 个人信息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倪东辉 程淑琴
由于我国缺乏专门的法律和良好的行业自律机制等原因,公民网络隐私权受到侵害的情况屡屡发生。鉴于公民个体在网络世界中的弱势地位,我国应借鉴其他国家的立法和行业管理经验,出台专门的法律,限制相关技术滥用,强化责任主体的保障义务,加强行业自律,加强政府在保护公民网络隐私权方面所应承担的责任。教育网民加强安全保密意识,提高网络道德修养也是保护公民网络隐私权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网络隐私权保护 立法 行业自律 技术限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邹开亮 丁稳
劳动者隐私权是自然人在劳动关系情境下的人格权利,具有区别于一般隐私权的独特个性。在大数据时代,一方面,劳动者隐私权在劳动关系的全过程中正遭受别样侵害;另一方面,隐私信息认定困难、“知情同意权”规则失灵以及算法产品难以管控等障碍又影响劳动者隐私权保护顺利落实。面对上述矛盾和困境,必须革新思路,构建基于场景理论的隐私动态判断模式、完善劳动者“知情同意”规则、建立融“预防、监管、问责”于一体的算法风险治理体系、构筑多元协同的劳动者隐私保护格局,以实现用人单位劳动管理与劳动者隐私权保护之间的平衡与协调。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黎四奇 苗羽亭
大数据时代,金融隐私所包含的个人信息已经成为重要的资源和财富。在享受大数据、云计算带来便利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面对其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包括但不限于信息被秘密收集、二次利用等新问题。目前,我国有关金融隐私权的保护尚未建立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因此,为保护金融隐私权,需确立金融隐私权的基本概念,明确和强化金融机构隐私保护的义务和责任,完善金融隐私侵权的救济机制。同时,亦可考虑引入选退保护模式。
关键词:
大数据 金融隐私权 隐私保护
[期刊] 图书与情报
[作者]
张衠
文章通过描述大数据监控社会的技术性特征、社会性特征,分析风险社会和福利国家对大数据监控社会形成的推动力,展示了大数据监控社会中,政府如何通过大数据监控技术实现对社会无差别、全方位的监控。文章认为,大数据监控社会中,隐私权面临价值危机、实体权利失衡、程序控制失当等多重危机。文章提出,要保护隐私权,必须从理论上重新定位隐私权的价值,重新构建隐私权的功能,即实现隐私权防御绝对权力的功能和发挥隐私权规范权力透明运行的功能,并从立法、监督两方面构建系统化的隐私权保护法治框架。
关键词:
大数据 监控 隐私权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吴雪华
电子追踪科技促使刑事侦查监控犯罪能力发生质的飞跃,提升了案件侦破效率,同时也暴露出公权力利用电子追踪科技搜集案件信息蕴含着侵犯公民隐私权的风险。现代电子追踪科技的种类繁多,替代人类感官功能,对公民隐私权造成极大的冲击。以正当程序理念主导刑事诉讼的美国通过一系列定位追踪犯罪的司法判例,不断扩充解释宪法第四修正案的"搜索、扣押"条款,以"合理隐私期待"为现代隐私权界定的标准,"合理理由、令状原则"的司法审查程序保障,平衡公民隐私权与控制犯罪、维护公共安全的关系。我国电子追踪侦查技术在理论上未受到充分关注,立法的不作为使之游离于法律规范之外,实践中强制侦查法定的形式化,侵犯和干预公民隐私权。因此,有...
[期刊] 求索
[作者]
彭三益
大数据挖掘技术对于社会发展、模式创新和生活联系方式变革提供了巨大机遇,但与此同时其信息与数据的挖掘、收集与处理应用亦对传统隐私权益的保障与调整体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主动性、隐蔽性与强制性特征又引发了隐私权保护机制的重要变化,并对传统隐私权法律保护机制造成了较大的冲击,深刻影响了相应的法律适用性。为保护大数据挖掘技术背景下的隐私权益,宜扩充隐私权的客体及进行类型化管理,并基于侵权主体与受侵害主体之间的不对等性壁垒,设置倾斜的侵害标准认定体系,同时控制强制授权行为与挖掘利用行为,规范数据挖掘涉入领域,以期从整体与多层面实现数据社会中个人隐私权益的安全和主体性保障。
关键词:
大数据 数据挖掘 隐私权 遗忘权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磊 王亮
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为网络银行业务拓宽了发展空间,与此同时,网络银行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问题也日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网络银行消费者隐私权的侵权行为集中表现为侵犯消费者个人信息的选择权、安全权和赔偿请求权。在国外,保护网络银行消费者的隐私权主要存在以美国为代表的以行业自律为主导的模式和以欧盟为代表的以法律规制为主导的模式。我国应当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以法律规制为主、行业自律为辅、同时加强国际合作的保障模式,尤以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为根本。
关键词:
网络银行 消费者隐私权 保障机制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忠 赵惠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个人数据收集、处理和使用产生的隐私问题日益凸显。隐私顾虑直接影响到个人数据分享意愿,从而影响数据来源,制约大数据产业和技术发展,需要深入研究。通过509份调查问卷统计和20个样本的深度访谈,总结出国人隐私顾虑的3个维度,归纳为收集方信用、本人知情、事后救济。建议加强隐私意识教育,建立举报机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关键词:
个人数据 隐私权 问卷调查 访谈 大数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惠 王忠
隐私是制约大数据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深入了解国人关注的隐私内容,通过访谈和问卷分析发现,国人对于公共场所视频音频资料、社交网站资料、遵纪守法情况的隐私认识尚不够;未成年人、老年人的隐私意识不够;未成年人、女性、老年人的隐私保护技能欠缺。建议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将核心敏感数据纳入法律保护,制定行业数据收集负面清单和特殊人群数据使用的负面清单,规范新型敏感数据的使用。
关键词:
个人数据 大数据 隐私保护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阮新新
隐私权应成为独立的、基础的权利种类。在网络时代对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应借鉴他国经验,确定科学的立法原则,采取自律与他律相结合方式,全面切实地保护消费者的隐私权。
关键词:
互联网 消费者 隐私权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钱力 谭金可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拓展了人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维度,造成虚拟社会的不断扩张,这使得隐私权保护面临新挑战。隐私权的财产属性日益凸显,而且存在由消极权利向积极权利转化的趋势;隐私权权利主体发生变化,"数据主体"成为网络隐私权的主体;隐私权权利客体逐渐信息化和拓展化;隐私权的权属内容不断增加,传统隐私权保护的局限性日益明显。应当根据"互联网+"时代的新特点,健全和完善适应"互联网+"发展需要的隐私权法律保护体系,以促进"互联网+"时代隐私权保护的法治新常态。
关键词:
“互联网+” 网络隐私权 立法 个人资料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孟晓明
界定电子商务中公民隐私信息和公民信息隐私权的基本内容,剖析电子商务中公民信息隐私权问题的产生原因,针对提高公民安防意识、健全电子商务外部环境、提高电子商务的安全性能、防范恶意攻击4个方面,从信息安全管理、隐私信息保护技术、法学、管理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多个学科角度,提出一些维护公民信息隐私权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电子商务 隐私信息 隐私权 信息安全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瑞缘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消费者隐私权作为金融消费者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民事权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由于实践中金融消费者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在其与金融机构利益博弈的过程中,金融消费者的隐私权屡屡成为博弈的牺牲品。鉴于此,我国法律有必要对此加以规制。但是,目前我国金融消费者隐私权保护机制还存在诸多制度性缺陷。为弥补这些缺陷,将完善相关立法、构建有效的监督机制以及疏通权利救济路径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是今后解决该问题的必经之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