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51)
2023(4898)
2022(4062)
2021(3888)
2020(3515)
2019(7652)
2018(7738)
2017(13739)
2016(7136)
2015(7779)
2014(7479)
2013(7041)
2012(6535)
2011(5824)
2010(5842)
2009(5255)
2008(5164)
2007(4587)
2006(4011)
2005(3814)
作者
(18630)
(15383)
(15161)
(14711)
(9865)
(7308)
(7157)
(6024)
(6017)
(5644)
(5341)
(5289)
(4788)
(4723)
(4683)
(4644)
(4626)
(4539)
(4494)
(4434)
(3747)
(3704)
(3615)
(3570)
(3561)
(3445)
(3421)
(3281)
(3002)
(2949)
学科
(25039)
经济(25015)
(22067)
管理(21795)
(16460)
企业(16460)
方法(13082)
数学(11451)
数学方法(11331)
(10789)
保险(10697)
(10090)
中国(10082)
(7997)
银行(7994)
(7497)
(7150)
财务(7139)
财务管理(7123)
(6906)
企业财务(6831)
业经(6803)
(6338)
金融(6338)
信息(5948)
(5891)
理论(5181)
(4977)
贸易(4974)
(4889)
机构
大学(96136)
学院(92701)
管理(39513)
(37713)
经济(36921)
理学(32704)
理学院(32436)
管理学(31904)
管理学院(31725)
研究(27748)
中国(27661)
(22639)
(20369)
财经(17348)
(15867)
中心(15402)
科学(15234)
(13681)
财经大学(13102)
北京(12949)
(12506)
经济学(12056)
(11351)
研究所(11097)
经济学院(11008)
(10904)
业大(10798)
(10728)
(10658)
师范(10581)
基金
项目(61319)
科学(48543)
研究(46826)
基金(46175)
(39474)
国家(39156)
科学基金(34357)
社会(30530)
社会科(28880)
社会科学(28874)
基金项目(23815)
(21424)
自然(21158)
自然科(20759)
自然科学(20755)
编号(20531)
自然科学基金(20410)
教育(20340)
资助(18889)
(18426)
成果(17989)
项目编号(14415)
(13613)
国家社会(13500)
重点(13027)
教育部(12273)
(12258)
科研(12106)
人文(12100)
大学(12088)
期刊
(37297)
经济(37297)
研究(29444)
中国(18597)
(18556)
(15888)
金融(15888)
学报(13065)
管理(13048)
图书(11198)
科学(10532)
大学(10044)
学学(9002)
(8886)
财经(8454)
情报(8143)
书馆(7528)
图书馆(7528)
理论(7493)
教育(7473)
实践(7068)
(7068)
(7066)
技术(6881)
经济研究(6180)
财会(5702)
会计(5637)
农业(5598)
业经(4966)
(4685)
共检索到1478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茂月  
现代社会大数据已经成为影响整个国家和全体国民的重要事物,大数据在带来巨大便利和商机的同时也会对个人数据信息带来侵害的风险。之前的研究结果都倾向于认为应当通过援引民法上"隐私权"的规定保护个人数据,但是事实上"隐私权"本身尚不足以完全涵盖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数据面临的各种风险。在大数据时代这种风险是和大数据本身相伴相随的,如何看待和认识这一风险将影响对大数据本身的价值认识和政策取向。大数据时代公民对于个人信息的知情和选择权以及处分权必须得到保障,除了技术手段和刑法保护之外,制定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规范性法律文件和确立"告知和同意原则"对应对数据化时代的个人信息安全挑战也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肖中华  邹雄智  
大数据为社会治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深入挖掘、科学分析和应用大数据,可以提升社会治理的科学性、预测性、准确性,如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大数据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大数据时代的社会治理也面临"信息孤岛"、网络舆论的衍生性、信息泄露、信息犯罪、道德危机等风险。因此,应通过采取创新互联网治理模式,推进网格化社区自治;营造数据安全氛围,提前化解风险;整合政务信息系统,强化社会协同;加强大数据法治建设,健全国家公共卫生领域的法律体系;完善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储备大数据人才;加强公共卫生安全治理的国际合作,构建新型国际公共治理体系等措施防范和化解风险,不断提高大数据时代社会治理水平。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茂月  
在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数据面临不断增加的知情权、安宁权、处分权和信息泄露的风险,单纯的"隐私权"本身尚不足以有效应对各类新状况,必须加快构建"综合治理模式"。除了制定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规范性法律文件外,还需要确立"告知—同意原则"作为信息收集和利用活动的基本原则,并强化技术化手段及打击信息犯罪活动,以应对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安全面临的威胁。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军  
在大数据时代,校园学生个人信息保护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基于校园学生个人信息保护的特殊性,本文认为应以监护人的知情同意为重点,以信息自决权为核心,以不当联结禁止为原则,以目的拘束为基础,强化校园学生个人信息的依法保护,为"互联网+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条件。
[期刊] 征信  [作者] 丁西泠  
增强政府和公民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关注个人信息侵权问题,在我国现有法律框架下寻找有效的救济途径刻不容缓。借鉴国外成熟的法律制度与文化,结合我国国情,建议从健全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体系、设立对内和对外的双重监督机构、重视行业自律等视角,从立法、监管、自律多层面进行路径重构,建立新时代综合个人信息保护体系。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江海洋  
图书馆等第三方对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的利用有急迫的需求,而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保护多为单一监护人同意原则,此种原则某种程度忽视了监护人与未成年人隐私利益冲突的情况,有违未成年人自由意志。加之告知同意原则固有的缺陷,造成现有的未成年个人信息保护规定难以实现几方利益平衡。因此,有必要从五个方面反思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的策略。首先,应树立以未成年人利益最大保护为中心原则;其次,应加快包含被遗忘权在内未成年人个人信息权利的构建;再次,加强以公共健康模式教育监护人;复次,借用其他原则补充告知同意之缺陷;最后,图书馆等第三方应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平衡几方主体的利益。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欣怡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社会进入大数据时代,新时代对会计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在市场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重视会计的发展是必要的。大数据的运用能让企业更高效地运作,让会计从业者获取到更精准的财务信息。大数据时代给会计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对大数据时代下会计从业者所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措施进行了分析。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芳检  何振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与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公共安全严峻形势日益凸显。而我国现有的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手段和方式,呈现出与大数据时代很大程度的不适应,大数据对我国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提出了新挑战。为有效应对挑战,需要从打造新一代数据政府、建设基础性数据规范、研发前沿性数据技术、搭建开放式数据平台和培养复合型数据人才着手。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方秀文  
大数据时代,数据的数量和速度、多样性和复杂性正在改变各国国家安全政策、军事行动和情报活动的传统工具和方法。情报界正面临不断增长的数据所带来的如何获取、关联、融合和分析的严峻挑战。大数据时代也给科技情报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一是科技情报服务机构的资源优势弱化。在数据开放的趋势下单纯提供内容获取或计量的服务模式并不能完全支持业务决策的需要。二是科技情报的用户需求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在大数据环境下,以文献单元为特征的加工整理以及存储分析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期刊] 征信  [作者] 田昆  孙权  许靓  
个人征信的本质即共享,共享的前提是做好信息保护。在"政府+市场"双轮驱动征信模式的指导下,市场化个人征信机构在促进信用信息市场化共享的同时,能够通过规范运作和标准制定化解数据市场个人信息泄露和滥用等乱象。分析大数据时代征信行业个人信息保护的国内外实践及潜在问题,提出通过市场化个人征信机构实现信用信息的标准化聚合及统一输出的共享模式建议,提升信用信息服务的可得性、可信性和可控性。此间,征信机构需将数据安全和信息保护作为业务发展的生命线,以合规促共享,以共享助保护。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胡扬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财政监督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财政监督信息化建设将成为推动财政工作发展的重要力量。但现阶段财政监督信息化建设还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财政监督业务还未真正融合到"金财工程"中,财政数据还未真正达成共享,且缺乏懂技术又精通财政的复合型人才,财政监督软硬件设施、配套制度未能及时跟进,因此需要结合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技术优势,进一步促进财政监督的信息化发展,完善财政监督机制,转变财政监督方式,提升财政监督效能。
[期刊] 征信  [作者] 阿力木江·依明  
《民法典》虽然为个人信息权益提供救济途径,但以填补损失为宗旨的私法救济除存在事实不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举证难等实务难题之外,还存在难以有效治理一对多的个人信息权益侵害行为的制度性缺陷。这不仅妨碍个体通过私法寻求救济,还阻碍建立有效的数据保护激励机制。为了保持数据效用与个人信息安全之间的平衡、促进数据生态环境健康发展,有必要加强对侵害个人信息权益行为的社会法规制。一方面,需要激活私法救济的活力,并结合集团诉讼、公益诉讼等途径为个人信息权益提供事后救济;另一方面,要充分保证填补损失的同时,逐步实现风险规制,并建立强有力的外部激励机制作为制度保障。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仪  
云时代下,个人信息的安全要素频遭破坏。为治理这一风险,我国应通过设计制度保护信息主体与利用者的权益,并约束云计算平台的行为。为加强治理效果,我国须采取提供信息管理人员素养等配套措施。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苏新宁  
大数据时代,网络学术资源建设的快速发展,大有取代数字图书馆之势。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数字图书馆建设要有大数据思维。在资源建设方面,要拓展资源范畴,增加资源整合的广度,加强资源组织加工的深度;在技术应用方面,重视语义技术,加强聚类技术的应用,广泛应用数据分析技术,提升检索技术与水平;在服务方面,丰富数字图书馆服务产品,服务模式由被动、等待、共性化转向积极主动、自动推送和个性化。未来数字图书馆要跳出传统资源建设的框架,树立全方位服务的理念,提供全资源服务,拓展服务方式和传播形式,数字图书馆馆员应该立志成为数据分析家。参考文献18。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许晔  
本文通过研究大数据及其特征,分析全球大数据增长对世界的影响,指出在大数据时代中国所面临的安全管理能力、存储及处理能力、应用能力以及人才培养能力等方面的挑战,并提出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