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82)
2023(10696)
2022(9064)
2021(8416)
2020(7180)
2019(15649)
2018(15699)
2017(28475)
2016(15038)
2015(16633)
2014(15616)
2013(14901)
2012(13599)
2011(12234)
2010(12370)
2009(11401)
2008(11475)
2007(10433)
2006(9172)
2005(8447)
作者
(40596)
(34054)
(33766)
(32178)
(21713)
(16144)
(15345)
(12925)
(12850)
(12257)
(11663)
(11618)
(11030)
(10760)
(10502)
(10343)
(10031)
(10002)
(9822)
(9782)
(8626)
(8115)
(7937)
(7904)
(7624)
(7615)
(7543)
(7435)
(6688)
(6599)
学科
管理(56243)
(52120)
经济(52035)
(50344)
(44927)
企业(44927)
方法(20798)
(19792)
技术(17263)
数学(16919)
数学方法(16687)
(16352)
中国(15771)
业经(15720)
(13389)
(12668)
财务(12643)
技术管理(12623)
财务管理(12619)
企业财务(12034)
(11579)
(11244)
银行(11229)
(10749)
(10688)
理论(10321)
(9950)
金融(9948)
(9763)
(9228)
机构
大学(207305)
学院(204824)
管理(82593)
(82002)
经济(80272)
理学(70037)
理学院(69316)
管理学(68268)
管理学院(67850)
研究(66265)
中国(52644)
(43739)
(43211)
科学(38480)
财经(33489)
(32375)
中心(32169)
(31545)
(30320)
研究所(28060)
(27382)
北京(26900)
业大(26697)
(25746)
师范(25516)
经济学(25318)
(25260)
财经大学(24718)
(24717)
经济学院(22680)
基金
项目(138353)
科学(111245)
研究(104831)
基金(101848)
(88079)
国家(87369)
科学基金(76404)
社会(68420)
社会科(64868)
社会科学(64856)
基金项目(53962)
(53566)
自然(47631)
教育(47378)
自然科(46534)
自然科学(46522)
自然科学基金(45729)
(44778)
编号(42615)
资助(38957)
成果(36120)
(34731)
(31934)
创新(31533)
重点(31128)
(30490)
国家社会(29234)
(28687)
课题(28295)
项目编号(28017)
期刊
(91375)
经济(91375)
研究(61679)
中国(45951)
(36766)
管理(33373)
学报(29832)
科学(27733)
(24123)
教育(23419)
大学(23197)
学学(21346)
(19978)
金融(19978)
技术(17733)
财经(17072)
农业(15764)
图书(15278)
(14662)
经济研究(14498)
业经(14434)
科技(12138)
问题(11211)
理论(10915)
书馆(10561)
图书馆(10561)
财会(10269)
技术经济(10200)
会计(10076)
情报(9973)
共检索到3172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冯文杰  
刑法中的个人征信信息以电子或其他方式记录为形式要素,以识别性为实质要素。亟须细化前置法中非法或合法向他人出售或提供个人信息的具体规则;若某种个人征信信息属于完全不真实或公开的类型,就无必要以刑法予以保护;非法利用他人征信信息实施下游犯罪无法评价的法益侵害行为已呈现类型化与典型化,应以刑法给予妥当规制。应将构建有效合规计划作为不起诉或量刑优待的考量依据,应考虑财产及人身权益在量刑中的附带作用,对罚金刑的适用须考量财产能力、犯罪严重程度及预防必要性。
[期刊] 征信  [作者] 陈禹衡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征信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用户的征信信息价值被进一步放大。现阶段对于个人征信信息的侵犯主要有6种方式:利用信息范围不明确非法获取个人信用信息,利用大数据系统后台获取信息,利用大数据非法分析征信信息,提供虚假征信报告,私自扩大征信信息使用范围、年限、查询次数,倒卖征信信息。侵犯个人征信信息的行为符合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犯罪构成要件。为了保障大数据时代征信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应当参考国外征信条例完善征信法律体系,健全征信被侵害人的救济体系,利用大数据优势完善预防体系。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帆  
个人金融信息是与公民个人开展金融活动相关而产生、采集的金融交易信息及公民个人身份信息,关联到公民个人人格、财产等诸多权益,是个人信息重要而特殊的领域。现实中对个人金融信息的侵犯行为日益频繁和严重,亟待刑法保护。侵犯个人金融信息行为类型较多,需要全面而针对地规制,既要完善现有罪名、增设专门罪名,更要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相关制度建设,方为治本之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金文浩  张源  
大数据时代,避免过度犯罪化以及刑法规范的不精确性极为重要。从刑法保护角度出发对个人信息范围进行限缩,合理划定个人信息刑法保护的边界;倡导个人信息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理念、信息主体“知情同意”理念、侵犯个人信息犯罪不起诉权适用理念。在刑事领域探索适用刑事被遗忘权,从案件适用类型、行使权利的方式等方面入手,在性犯罪、危害国家安全和恐怖主义等案件上限制被遗忘权的使用,建立“申请+审查”的模式,在当事人提出删除的要求后,由特定的公权力机关进行审查。
[期刊] 征信  [作者] 单建军  
在当前大数据等金融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个人征信信息采集范围有逐步扩大的趋势,征信信息采集引发社会高度关注。分析我国个人征信信息采集的现状,发现存在法律法规不完善、界限不清晰、行为不规范和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并借鉴发达国家个人征信管理的成熟经验,提出从加强法律法规制度供给、明确采集范围、打击非法行为、制定采集技术标准和实施行业自律管理等五方面规范大数据时代我国个人征信信息采集的对策和具体路径。
[期刊] 征信  [作者] 田昆  孙权  许靓  
个人征信的本质即共享,共享的前提是做好信息保护。在"政府+市场"双轮驱动征信模式的指导下,市场化个人征信机构在促进信用信息市场化共享的同时,能够通过规范运作和标准制定化解数据市场个人信息泄露和滥用等乱象。分析大数据时代征信行业个人信息保护的国内外实践及潜在问题,提出通过市场化个人征信机构实现信用信息的标准化聚合及统一输出的共享模式建议,提升信用信息服务的可得性、可信性和可控性。此间,征信机构需将数据安全和信息保护作为业务发展的生命线,以合规促共享,以共享助保护。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于志刚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中的"公民个人信息",在司法实践中被非常狭窄地限制为公民的"身份认证信息"和"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信息",由此引发具体法律保护思路的偏差。而一切问题的根源,在于司法解释以过于限缩的态度去解释,立法和司法的出发点存在着严重差异,司法解释上"退十步进半步"的解释思路,导致刑法严重地自我剪切制裁半径。刑法对于"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思路,应当从隐私权保护模式转向以个人信息权为基础的保护模式。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史强  
随着互联网消费在我国的迅速发展,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公民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方面的监管,刑法也应当修正在严重侵犯公民个人金融信息的犯罪规制方面所存在的漏洞;互联网市场只有平衡对商业利益的追求与对公民私权的保护,才真正符合经济上的自由主义;在互联网消费中实现对公民个人金融信息的刑法保护,既需要完善相应刑事立法,还应建立刑事司法与行政监管的有效合作机制。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刘浩  
应用于智能图书馆的生物识别技术为读者提供优质阅读服务、实现图书馆有序管理的同时,亦使得读者生物信息刑事风险客观化而亟需探索刑法规避风险的保护模式。首先,从读者生物信息保护现状来看,其立法体系层面专门性的规定欠缺、司法适用层面区分性的保护阙如;其次,在读者生物信息的类型确立上,读者生物信息相对独立性的塑造是分类理论的前提,对“同心圆理论”反向的吸收是分类理论的基础;再次,分类后形成的读者“隐私性”、“识别性”、“行为性”三类生物信息体现法益分别为隐私权、“个人信息利益”、数据权;最后,以三种不同的法益类型作为刑法保护模式的分类标准,并予以具体探讨。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耀杰  
大数据系统彻底扭转了"老鼠仓"行为查处难的局面,降低了《刑修七》立法时该行为对金融行业的巨大威胁。刑法宜相应降低对"老鼠仓"行为的处罚力度,回归罪责原则本位。实践中,同样的获利数额或涉案数额,"老鼠仓"犯罪的危害性比内幕信息犯罪低,其"情节严重"的标准需高于内幕交易犯罪,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应尽快出台"老鼠仓"犯罪相关情节认定的具体标准。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邱赛兰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促进了政府、企业的数字化建设,从而使得数据已经成为当今各国政府和企业的最核心资产。为保护数据安全,刑法应与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等法规配套,完善对数据网络犯罪的规制,一方面,使其应自成体系,以彰显其特殊性;另一方面,完善相关具体数据犯罪规定,以维护我国国家安全、公共利益和公民、组织合法权益。
[期刊] 征信  [作者] 时明生  
通过分析对大数据征信的认识与争论、对数据主体权益保护的新挑战等,提出完善信息主体权益保护机制体制框架建设的路径方案。对大数据征信做出正确的认识和判断,不断健全完善监管手段与措施,有利于规范征信市场、有效维护信息主体合法权益。
[期刊] 征信  [作者] 时明生  
通过分析对大数据征信的认识与争论、对数据主体权益保护的新挑战等,提出完善信息主体权益保护机制体制框架建设的路径方案。对大数据征信做出正确的认识和判断,不断健全完善监管手段与措施,有利于规范征信市场、有效维护信息主体合法权益。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茂月  
在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数据面临不断增加的知情权、安宁权、处分权和信息泄露的风险,单纯的"隐私权"本身尚不足以有效应对各类新状况,必须加快构建"综合治理模式"。除了制定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规范性法律文件外,还需要确立"告知—同意原则"作为信息收集和利用活动的基本原则,并强化技术化手段及打击信息犯罪活动,以应对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安全面临的威胁。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亦雯   冉净斐  
大数据征信作为社会信用体系构建的关键环节,外延了信用体系的内涵,丰富了信用管理的手段和范围。基于大数据技术使用场景,从信息集成、流程优化和安全维护三个维度对大数据技术应用于个人征信评估的优势展开系统分析,深入探究大数据技术应用于个人征信评估的作用机制,并从加强立法约束、降低数据歧视、注重信息保护三个方面提出大数据技术应用背景下个人征信评估的实践进路,以更好地发挥大数据技术对征信体系及金融领域的赋能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